书城管理促销员背后那些事儿
1585700000001

第1章 引 言

我们始终没有遗忘她们。虽然促销员处在营销链的最低端,但却是与顾客接触最亲密、最了解顾客的人,忽略了她们的力量,所谓的营销战略、营销策略都失去了支撑点。讲促销员的故事,就是在对中国营销的根基进行一次梳理,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故事的主角吕钱钱是一个普通的洋酒促销员,也是一个标准的城市蚁族。她没有将促销员当成自己的梦想,甚至没有将之视为一种职业,更多的时候,“它不过是一个谋生的手段”。这个来自外地的年轻女孩根本不知道4P,也不懂得艰深拗口的营销理论,她一心关注的是怎样才能多拿点提成摆脱拮据的生活。不到20岁的她,人生才刚刚起步,对于梦想只是一个难以触摸的模糊影子,她只是想通过努力和汗水让自己更加独立。找一个好人家,结婚生子,也许是她最好的归宿。然而,现实的压力让她不敢奢望未来—有时候想象一下未来的另一半都是分外甜蜜的一件事。她曾过着朝夕不保的促销员生活。每隔一段时间,她和同伴都要迁徙一次,从超市到商场再到夜场,周而复始,日月轮回。促销员—业务员—业务主管—区域经理的晋升阶梯过于漫长,她期待一个转机将自己的命运改写,但改变她命运的机会并不多。

促销员是这些年轻女孩接触社会的第一站,其中的酸甜苦辣将成为她们心中难以磨灭的青春记忆。在广州一个叫上社的城中村,住着许多像吕钱钱这样的促销员。她们形成了一个圈子,彼此介绍工作,在生活上相互照应,早上成群结队地上班去,晚上相约一同下班。可是一旦深入她们的生活,发现艰辛的背后其实有着简单的快乐。营销经理人纵横捭阖的大气魄令人钦佩,而年轻的女促销员对营销最真诚、最质朴的理解却更让人感动。

这里试图通过吕钱钱的视角描述血雨腥风的促销江湖,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对于促销的种种,人们的误解太多,而对于促销员群体,社会却关注得太少。作为一个草根阶层,大多数时候,她们无法和雇主博弈,争取到更高的薪水,社保、医保对她们来说更是一种奢望。跳槽是她们最有力的武器,但跳来跳去,大多数人无法走出那个划定的圆圈。作为中国营销最庞大的力量之一,她们的心声一直未被更多的人知晓。还好,一些有责任心的企业已经开始为她们提供成长和发展的职业空间。

不可否认的是,数不胜数的吕钱钱,体现的不仅仅是生活的艰辛,更是一种向上的力量。她们呈现了一个独特的营销世界,表明了支撑中国营销根基的原动力所在。有人说,报道她们,是不是离本书的定位太远了?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本书的记者采访了康佳、欧派、天地食品的营销管理者,他们认为,促销员是离市场最近、最具活力的营销群体,洞悉她们的内心世界,让她们的价值追求与企业的价值追求相吻合,是企业做出营销决策的基础。基于此,我们并不想做一个评论者,只是忠实记录了促销员的所思所行。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在她们的故事里,你总能找到一些似曾相识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