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引爆你的创富潜能
15842200000038

第38章 自制力助你成功

1.抗拒诱惑,成就梦想

在25年前王吉万企业所有的资产就是一台缝纫机,十几个员工和860元家底,很少有人知道王吉万创业初期一天只睡4个小时,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卖鞋的故事。

所有的成功在别人看来是辉煌,而在企业家自身却是修炼,他们的痛苦与泪水并不为人所知。可幸的是,在为社会创造价值、肩负起社会责任的同时,他们也收获了丰富的人生,而那些失败、辛酸的经历则成为了弥足珍贵的社会性财富,无数的商业故事告诉我们: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是失败。

很多时候,任何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不是高歌猛进的结果,而是抵制诱惑、控制风险的结果。

改革开放30年来,很多成为先烈的企业不是被外界逼死的,而是被形形色色的诱惑戕害的。在追求企业规模的诱惑上,这些好大喜功、强调以规模制胜、崇尚大跃进的企业无一例外地导演了一个共同的结果:企业之船最终被市场大潮吞并。

孙子曰:谋无术则成事难,术无谋则必败。王吉万在公司内部一直坚持,规模不是生产力,也不是核心竞争力。扩大规模类似捕鱼撒网,不是撒得越广或用更大的网才能收获,而是要到有鱼群的地方作业。没有鱼群,撒再大的网也是竹篮打水。王吉万25年雷打不动,在如何抓牢客户上大做文章,在经营客户资源的同时,想方设法了解顾客想要什么,哪里能够找到他们并以产品和服务说服他们,以最有效的方式满足他们的需求,这就是亨达战略。

企业生存环境周围形形色色的诱惑可谓风景旖旎、秀色可餐,规模、利润、机会、多元化、鲜花、荣誉……但这些诱惑多是绵里针,在你得意忘形的时候它们往往露出最狰狞的面目迅速吞噬你。对于你不太能胜任的领域,要尽可能花费最少的力气,王吉万自称做鞋匠是命中注定的,除了做鞋无其他爱好。在王吉万的眼里,因为抗拒诱惑,他丢失过荣誉和鲜花甚至财富,但却收获了社会价值和顾客的满意度,这成为他一辈子坚持着的梦想。

早年,亨达曾经有做加法的冲动,原因是周围几乎所有的企业都千方百计地去染指暴利的地产行业,这与它做一双鞋所耗费的精力多不了多少。但王吉万却在董事会上定了一条规矩:加法好做,但只有做减法才适合亨达,乘法不行,除法也不行,除了制鞋事业,其他都不是我们的强项。顶住来自外界和市场种种艳丽的诱惑,亨达从25年前一台缝纫机、十几个员工、860元家底起步,今天成长为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中国十大真皮鞋王,中国最大的鞋业集团之一。

25年能专注地做成一件事,在中国企业家圈子里可谓凤毛麟角。很多人成为温水中的青蛙,绝大多数是诱惑惹的祸。专注是高成本的处事态度和思维方式,高成本意味着坚持不渝的信仰,沉着冷静的科学态度,且跟着顾客需求的变化固执地去满足这种价值上的职业精神。王吉万坦言亨达正在收获坚持专注的硕果。他认为,专注的价值不在于今天能够做成一件事,而在于持续地改善,持续地增长,持续地满足需求。一个人或一个品牌有了持续的专注,就有了独自掌握和占有资源的能力,也就有了领先于别人的DNA。时至今日做减法致胜的案例却多于做加法的,多元化的聪明却往往败给专注的愚蠢,就说明了专注的价值。

当你要求达到自己的高度的时候,你应为饥饿而热望,你应为更大的愿望而渴望。25年可做很多事,但要一直做一件事,你就必须承受痛苦拒绝诱惑。王吉万这样说也这样做,25年的品牌经营让亨达赢得了社会尊重,亨达因品牌而熠熠生辉。

正是因为王吉万的坚持,他那坚韧的自制力才造就了他今天的辉煌。

2.如何提高自身的自制力?

自制力对于增进生理和心理健康,也有重大作用,不能进行情绪控制和行为控制的人,是不会有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的。

自制力强的人,往往意志也会比较坚强。控制自己需要意志。意志和思想一样,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培养和锻炼出来的。要增强自己的自制力,就要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加强磨练。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青年时代曾经下决心“克服一切坏的自然倾向,习惯或伙伴的诱惑”。他给自己制定了一项包括十三个名目在内的道德计划,逐条实行。比如,为了矫正和儿女说笑话的习惯,他列了“沉默”一条,要求自己做到:“除非于人于己有利之言谈,避免琐屑的谈话。”后来有一位朋友说他常常显露骄傲。于是他又把“谦逊”加入表中。他晚年撰写自传时,曾经谈起青年时代锻炼自制力的计划,认为他的成绩应归功于节制。

自制力对人走向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古代百科全书式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到近代的哲学家们都注意到:“美好的人生建立在自我控制的基础上。”

(1)加强思想修养。人的自制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思想素质。因此,要提高自制力最根本的方法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保持乐观向上的健康情绪。

(2)提高文化素养。文化素质比较高的人往往能够比较全面正确认识事物,认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自觉地进行自我控制、自我完善。

(3)稳定情绪。用合理发泄、注意力转移、迁移环境等方法,把将要引发冲动的情绪宣泄和释放出来,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冲动。

(4)要强化自我意识。遇事要沉着冷静,自己开动脑筋,排除外界干扰或暗示,学会自主决断。要彻底摆脱那种依赖别人的心理,克服自卑,培养自信心和独立性。

(5)要强化实践锻炼。一方面要加强学习,积累知识,开阔视野,用知识来武装和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并通过学习别人经验来扩展自己决断事情的能力;另一方面,要积极投身到部队生活实践中去,刻苦锻炼,不断丰富经验,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6)要强化意志力量。要培养自己性格中意志独立性的良好品质。对自己奋斗的目标要有高度的自觉。只要你经过自己的实践认准的事,就应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想方设法达到预期目的。不必追求任何事情都做得十全十美,不必苛求自己没有一点失败,不必过多地注意别人怎样议论你。

(7)调整好需要结构。当需要不能同时兼顾时,抑制一些不可能实现的需要。如古人所云:“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两者不能兼得,舍鱼而取熊掌也。”

(8)要强化积极思维。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平时注意经常思考问题,增强预见性,关键时刻才能及时、果断、准确地做出选择。

(9)转移注意法。就是在受到不好的刺激时,可以先想点或干点别的。如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劝人在吵架将要发生时,必须把舌头在嘴里转上10个圈。

(10)心理暗示法。如林则徐用“制怒”条幅自控,苏轼以“忍小忿而就大谋”的词句自勉,以使自己在遇到不良刺激时,保持良好的心境。

(11)回避刺激法。当遇到可能使自己失去自制力的刺激时,应竭力回避。如隔壁有人骂你,你不侧耳去听,而是外出散步。这样就避免发怒造成冲突。

(12)合理发泄法。有人在情绪波动时,利用听音乐和绘画来宣泄其情绪。

(13)积极补偿法。即利用愤怒激情产生的强大动力,找一件你喜欢的工作埋头猛干,或拼命读书,或伏案疾书,使消极情绪得到积极地运用。

(14)反其道而行法。就是要首先干那些不愿干的事,也就是故意与自己过不去。自制力是一种意志力,是自尊、自爱、自重的表现,它能使我们选择行为的最佳方案,顺利通过一个个岔路口,并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自制力是一种控制和约束自己情绪的能力。神经生理学家告诉我们,理性思维与情绪行为在脑中是有部位分工的。人们的行为既受理性指导,又受当时情绪状态的影响。这种影响有好的,也有坏的,程度上也有强有弱。如果没有自制力,听任情绪自由行事,自我行为管理则是不可能的。只有增强自制力,才能迫使自己去执行已经采取的决定,战胜对抗的干扰,如恐惧、懒惰,抑制感情的激动,使人忍耐、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