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引爆你的创富潜能
15842200000036

第36章 人人都能为你所用

1.礼貌的作用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从古代《论语》上说的“不学礼,无以应”到那时候民间的“礼多人不怪”的说法,直到现在中国成为一个世界的文明大国,都与现实生活中的礼貌息息相关的,一个国家良好风貌的形成是与他的子民脱不了干系的,在生活中,在学习中,在工作中,在生意中,礼貌都是我们的另一张脸,只有给予了别人好脸色,我们才能获得别人的笑脸,才能获得来自别人的尊重。在这个方面,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给我们做了很大的表率。

周恩来总理在世的时候非常尊重身边的工作人员。每次服务员给他端或送东西,他不是放下手里的工作站起来双手接,就是微笑着向服务员点点头表示感谢。有时,工作人员在门口与他相遇,立即停步让他先走。他却站在那里,坚持请工作人员先走。他到外地视察工作,每当要离开一个地方时,总是与服务员、除湿、警卫人员和医务人员等一一握手告别,并亲切地对大家说:“辛苦了,谢谢!”

宋庆龄曾担任过国家副主席,据她的警卫战士回忆,她在院子里散步时,遇到战士,总要主动问好。她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每当上车时,战士给她放个矮凳,她总要说:“谢谢。”进门时,她坚持让战士走在前面,自己随后。她处处待人有礼貌,给周围的人带来了温暖。礼貌待人体现了一个人对别人的尊重和友善。每一个人都希望别人待自己有礼貌,同样道理,我们也应该对别人有礼貌。怎样做到礼貌待人呢?首先,在与他人接触和交往中,要尊重别人。其次,做到与人说话的态度诚恳和气,举止大方得体。

由于周总理和宋庆龄主席处处待人有礼,使所有和他们接触过的人都感到愉快、亲切。有话也愿意对他们说,并心悦诚服地按照他们的要求办。在国际交往中,由于他们重视礼仪,代表了国家形象,为我国赢得了崇高的声誉,同时也受到国际友人的爱戴和崇敬。活跃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博士说:“我生平只遇到过两三位给我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周恩来是其中一位。他温文儒雅,从容自若,举手投足间魅力无穷。”“他非常直率而又十分热情,对人体贴入微。”

礼貌可以使人生活在一个充满尊重的社会,它能使人相处得愉快,使社会的发展井然有序,使人们都彬彬有礼地对待生活中的一切。对人有礼貌,不见得马上有实际的效益。有些人急功近利,认为有没有礼貌,人家又不能把我怎样,何必约束自己,处处讲求礼貌。有些人注重形式化的礼貌,却丝毫不关心人,令人觉得此人很虚伪。尤其是在与别人的第一次见面,第一次得体、高雅的会面会让你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掌握这门技巧需要你多听、多练、多留心,此外还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话要说得清楚、完整。

说话一定要清清楚楚地说完,若是话只说到一半就停下,会给人留下不负责任的印象。比如,现在的年轻人都流行说话简短,讲话时往往都喜欢省略掉一部分。说“谢谢你的帮助!”就只说“谢谢了!”“请进!”就只说“请!”这些话语通常只适合用在极为熟识的朋友或家人之中,并不适合用在工作场所。

(2)说话时注视对方的眼睛。

谈话时相互凝视对方,对双方来说都会产生紧张感,因此人们会在潜意识中想逃避这种紧张,无意中将视线飘离对方的眼睛。

直视对方的眼睛说话虽然会有少许的紧张感,但仍然应当养成注视对方眼睛说话的习惯。尤其是要说服对方时,这一点绝对必要,因为注视对方的眼睛说话,正是让对方感受到你信心十足的最佳武器,同时也是提高自己说服力的最有效方法!

(3)把握好说话的节奏。

说话、措辞时,应简明扼要地让对方迅速而完整地明了你的意思,不要说得过于冗长或深奥,也不要卖关子,或使用别人不易明白的措辞,这些都是很糟糕的表达方式,很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虽然说话是否流利并非是判断才能有无的标准,但却是给予别人良好印象的基本条件。所以,宁可说慢点儿,也要使语句连贯。

2.怎样为人处事?

生活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虽然学识渊博,精明能干,但是往往因为不注意礼貌待人的重要性,缺乏良好的教养,在待人接物上养成自大、蛮横、粗鲁和生硬的态度,以致与各种成功的机会擦肩而过。根据统计调查资料,各单位最受欢迎的是那些“彬彬有礼、温文而雅、精神饱满、头脑清晰、应答如流的人”,礼貌待人是成功的最重要资本。

著名金融家乔治·皮博迪就是因为懂得礼貌待人而获得成功的。在他还是小职员的时候,对人热情负责和彬彬有礼就出了名,并且他很快得到提升。法国巴黎著名的潘马齐公司生意兴隆的秘诀,就是要求公司的员工必须以和蔼的态度来礼貌接待顾客,绝对不容许有任何粗暴的言行。这样因礼貌而成功的例子举不胜举。

假如我们掌握了人生最重要的“礼貌”两个字,那么将一生受用不尽。即使孩子出身富裕的家庭,深受三代的宠爱,也要学会礼貌待人。说话多用平和的语气,切不可有出口伤人的语言或教训人般的傲慢神情。“您”字请多用,笑意一定要真诚。礼貌也是一个人有教养的表现,其实只不过是在日常交往中对任何人都不表示出任何轻视或侮辱而已。美好和光明的生活,永远只会接纳有教养的人,也始终拒绝没有礼貌的人。有教养的人将来容易成功,无教养的人别说成功,就是生存也会很困难。所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诚信、谦让、公正、勤奋,是立身处世之本。

诚信以待人,谦让以接物,公正以处事,勤奋以责己,这是立身处世之本。诚信能得别人信任,谦让赢得社会尊敬,公正受到大众拥护,勤奋会创造工作的业绩。

(2)立德、立言、有行。

一个人立足社会,要做个堂堂正正的人:立德、立言、有行。立德,讲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立言,确立高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念;有行,身体力行自己坚信的道德观念和人生理想。坚持不懈,定能谱写人生的辉煌。

(3)贪欲莫伸手。

贪欲莫伸手,伸手必祸身。清清白白地做人,认认真真地工作,这是做人的准则。贪欲与懒惰,是毁灭人生命的两颗“定时炸弹”,贪欲与懒惰的渐进,就是“炸弹”指针的向终点转动,贪欲与懒惰越烈,指针的转动越快,生命的终结就越快。

(4)与人为善,以礼相待。

中国是礼仪之邦,为人处世,应与人为善,以礼相待。与人为善者,心胸必然开阔,容得下对方的缺点与不足,愿意与你友好相处;以礼相待者,意气必然高远,不问对方的出身贵贱,那么你的朋友一定满天下。

(5)君子之交淡如水。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蜜如糖。“淡如水”,清澈纯静,心地坦荡,无欲无求;“蜜如糖”,口蜜腹剑,勾心斗角,见利忘义。君子,缺少繁文缛节的排场,多了些推心置腹的雅谈;小人,在相互吹捧的喧闹中,更多是设局暗计对方。

(6)英雄莫问出处。

英雄是指那些为人类、或为民族、为国家作出贡献的杰出人物。英雄定能获得大多数人敬仰和拥护,英雄的业绩必将写在人类或民族的史册上彪炳千秋。但英雄不是神物,也不是完人。他也是普通人的一员,他也有弱点和缺点,也许会有卑微的身世。英雄莫问出处,景仰他,应包容他的弱点和缺点;出身卑微更能证明他的才能,说明伟大来自平凡。

(7)乐于助人。

乐于助人是一种美德,也是心胸开朗、乐观向上的的养生之道。扶贫助弱者,人称之为义士;乐善好施者,人称之为善人。义士获世人景仰,善人得众生敬爱。

(8)挫折,可以将人推向成熟。

人生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坦途,而是一条有迂回、曲折的崎岖道路。跌倒、摔筋斗,是人生常有的事情,正如小孩学走路免不了跌倒一样。跌倒爬起来勇敢地再向前走,不畏艰难崎岖,必然能到达成功的顶点。今天的跌倒是为了将来的少跌倒和不跌倒。挫折、失败,是将人推向更成熟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