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引爆你的创富潜能
15842200000015

第15章 毅力是投资人的法宝

1.投资:你做好准备了吗?

曾听说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个人在大山里发现了一座金矿,他想让自己的好朋友也发财。最后他对他的好朋友说:“我发现了一座金矿,我们可以开采出好多金子,我们以后再也不会受穷了!”

他的好朋友听了十分高兴,转而又开始犹豫了,他说:“可是我没有挖矿的铁锹啊!”

这个人不以为然地说:“那有什么,快点去买一把吧!”

好朋友感到十分为难地说:“可是,买一把铁锹要花许多钱啊!”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这个人只好自己去买了铁锹,独自一人去挖金矿,结果他成了富有的人,而他的好朋友依然在受穷。

舍得花钱买棺材,舍不得花钱买药,这句话虽然有些苛刻和夸张,但却是生活中财商缺乏的人们非常真实的写照。

许多人没有成为富豪,究其原因,因为他不愿进行适当的投入,存小钱、失大利。舍不得投入,注定只能靠天吃饭,收获甚微,甚至没有收获。要获得更多的财务自由,就要学会必要的财务投入。

在投资理财前,最重要的一项投入是学习,无论在精力、时间还是金钱上都要有必要的投入,并且要有毅力的支撑,才能在投资中取得成功。

投资也许对于普通大众来说,具有一定的专业性,所以为了成功投资,在投资之前,一定要做一些有必要的投资准备,该买教材就去买教材,该去培训就去报培训班。不要吝啬对自我教育的投资,投资是为了获得更大的回报,有投资必然有回报。

但是投资必须要有坚强的毅力作为支撑,自己必须要有一定的风险承受力,才能对投资进行理性的判断,并且能按照自己的需要,兼顾实效,这样,自我投资就会实现“投入小、产出大”的目的。

(1)评估你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

任何具体的投资机会是否适合具体的投资人,除了正确把握机会外,还和投资人的投资理念、性格、风险承受能力等个人的因素有关。

投资前,可以先评估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决定投资对象。关于投资前的评估,可以从这两方面来测试自己风险承受水平:一是风险承受能力,二是风险承受态度。

(2)确定自身风险投资类型。

个人可以从年龄、就业状况、收入水平、家庭负担、资产状况等方面估算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

一般而言,退休家庭、老年层次的家庭和中低收入人群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差,可以做一些低风险产品配置;单身白领和中高收入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可投资高风险理财产品。

个人对风险持什么态度就能决定自己的风险承受力。

个人可以按照自身的风险偏好,通过对本金损失可容忍的程度,对理财工具如基金、国债、保险等的整体市场走势的预测,来选择理财产品。

在投资的过程中,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无论市场发生什么变化,都要进行理性分析。

另外,对大量个人的观察表明,个人的投资决策和投资策略的确定几乎完全取决于本人对投资风险的容忍程度。容忍程度不同,其抉择的结果肯定不同。显而易见,与其不自觉地、被动地确定自己的投资预期和投资策略,不如自觉地、主动地确定自己的投资预期和投资策略。

如果想要投资的人不妨将自己的情况分析一番,看自己是属于什么类型或兼而有之,然后给予适当的定位。这样做,对自己制定投资目标、计划和策略是有积极意义的。

(3)你是否有足够的毅力。

毅力决定成败,许多人在成功之前都要经过一段苦难时期,只有把这段日子熬过来,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

如果一个普通人每年能积攒20 000元,而且每年把这20 000元投资到证券、房地产等领域,并按证券市场每年的平均投资回报率来算,那么20年后他的所有这些投资将为他带来高达上千万甚至几千万元的财富。

问题在于,大多数人对此无法忍受,因为它需要长达20年的时间才能使普通投资者成为千万或亿万富翁。所以,要成为富翁,就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

例如,有人投资了基金后,急不可耐地期望在短时间内得到高回报率,于是频繁地买进卖出,殊不知实际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投资基金需要耐心,一旦购买了适合自己的基金产品,需要通过长期投资来分享国家经济发展的收益,实现财富增值。

毅力是投资理财的一个重要的投资策略,投资能否取得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能力,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毅力和耐心。众所周知:投资的时机对整个投资而言都是十分关键的。

实际上,真正适合具体某一个投资者的投资机会并不多,尽管表面上看投资市场的机会似乎时刻都有,机会到处都是。

在投资市场中,投资人并不需要时刻做出非买即卖的决策,绝大部分时间都不适宜做买卖,更多的时候需要的只是观望和等待,而观望和等待需要的正是耐心。

一旦发现了一个投资理财的市场机会时,我们所要做的是如何通过各种策略和行动获得这种使得自己的财富裂变增值的机会,使它开花结果,而不是等待。

许多投资者的失败,不是因为决策或操作失误,而是因为缺乏毅力,因为急功近利而导致投资中途夭折。

2.如何培养投资所需的坚强毅力

投资和减肥一样,决定最终结果的不是头脑而是毅力。目标确定下来之后,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就是看能不能坚持到底,也就是有没有坚强的毅力。

我们都知道毅力对人一生的影响。那么我们可能通过什么方法来培养自己的坚强毅力呢?

(1)坚定的信心,产生毅力。一个人对自己的事业充满信心,就会努力奋斗,不顾暂时遇到的困难、挫折和失败。他会积极地克服困难,战胜失败。这是信心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因此要有毅力,一定要培养信心,若信心不足,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就很容易退缩。

(2)强烈的愿望,产生毅力。愿望是人们行动的出发点,一切活动都发源于愿望。愿望有强有弱,弱小的愿望很容易为生活的风浪所熄灭;强烈的愿望则能抵挡生活的风浪,没有什么风浪可以熄灭它们,除非生命结束。“生命不息,冲锋不止”,“我尚能生存,我当然要学习”,“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这些都是强烈的愿望。

因此,顽强的毅力是与强烈的愿望联系在一起的。要成功,必须有强烈的成功愿望;要发财,必须有强烈的财富愿望,这样行动才会产生极大的毅力。

(3)体育煅炼法。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从小就非常注重对自己毅力的磨练,毛泽东在长沙读书的时候,他利用假期,和几个好友一起去郊游,露宿野外,有的时候甚至是露宿雪地里。正是由于毛泽东从小就炼就了强健的体魄和过人的毅力,使得毛泽东能够带领我们党、我们的军队,从一个弱小到壮大,战胜了一个又一个的因难,最终取得了全国的胜利。

我国第二代国家领导人邓小平,他也是一位具有坚强毅力的伟人,吸了几十年的烟,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居然能把烟给戒了。还有,他能几十年如一日,长年坚持洗冷水浴,炼就了他坚强毅力,使得他不管面临多大的挫折,都能泰然处之。

(4)明确的目标,有助于产生顽强的毅力。目标明确,人们的行动才会有方向,目标才会产生强大而又稳定的吸引力。

有些人虽然有取得财富的愿望,成就的愿望,但缺乏明确的目标来表达这种愿望,体现这种愿望,从而不能产生有效的吸引力,不能使思想、行动集中在固定的目标上,工作的效率很低,时间一长,很容易使人们丧失毅力,丧失信心。明确、具体的目标,使人们的毅力大为增加,这主要是由行动的效率和目标的吸引力而产生。

另外,目标的价值大小,对毅力也很有关系。有的目标价值不大,甚至没有价值,人们就不可能有太大的心情、热情去做这件事。因此,对这样的事情也就很难有毅力。人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一定要清楚一件事情价值的有无、大小。必须选择那些有价值,并且价值大,且有长远价值的事情。这样,人们才会对目标有热情,从而保证有毅力。但有的人对所确立的目标价值估计不足,匆忙干一件事情,但在干的过程中,却对所做的事情的价值产生怀疑,热情降低,精力不集中,思想不专注,工作深入不下去,没有太大进展,对完成这件事情没有足够的毅力。

(5)有组织的计划,可以产生毅力。

只有对目标制定出实施计划,人们才能按照计划行动。否则,对于目标,人们仍然是茫然的,是“老虎吃天,无处下爪”。有了计划,人们就会按照计划,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在什么时间干什么事情。一切经过精心的计划,就会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工作才会有效率,人们才会对所干的事情有信心、有毅力。

(6)积极行动,产生毅力。

有了计划,人们就要积极行动,这就犹如登山,不要站着不动,不要为眼前的高山所吓倒,唯一可能做的事情是在选择登山路径之后,就立即行动,只有行动才能缩短攀登者与山顶的距离。多走一步,就会多一份信心,就会多产生一份毅力。对待行动,要持这样一种心态,多走一步,就多一份成功的机会。因此,行动,不停地行动,这是最佳的选择。终日所思,不如一时所做。

(7)克服消极的心理因素,来保证毅力。

许多人很容易受消极心理因素的影响,如害怕失败带来财产的损失,害怕别人的批评。这些消极的心理因素会损害人们的毅力,使人们不再对他们的目标投入金钱、热情、精力、时间,甚至半途而废。

要努力克服消极心理因素,在这方面,可以与赞同自己的朋友结成同盟,来鼓励自己的积极心理,特别是信心,激发自己对目标的热情,保证自己有足够的毅力来实现目标。

(8)劳动煅炼法。联合国前几年曾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各国的小学生每天的劳动时间相差很大,其中:美国是1.2小时,韩国是0.7小时,法国是0.6小时,英国是0.5小时,而我国城市的小学生每天的劳动时间却只有0.22小时。现在的差距,到了十几年后,不知道这样的年轻人怎么和别人去竞争!

对毅力的培养,特别要注意习惯。在平常的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一旦良好的习惯成为潜意识中的东西,那么,一切将出乎于心,出乎于自然,不会因为对目标的坚持不懈,而需要特别坚强的意志,忍受内心的煎熬。

毅力是习惯的结果。总之,毅力是许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包括愿望、信心、明确的目标、有组织计划、行动、习惯、人生观等,任何一个环节做不好,都会影响毅力。毅力的强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成功。

投资需要坚强的毅力做保证,有了坚强的毅力做保证,才有我们成功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