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胡雪岩经商性格绝学
15836500000032

第32章 胡氏用人性格(1)

作出大商人的姿态

为人处世是一门学问。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交际方式,偏狭者总是斤斤计较,你看我别扭,我就看你不顺眼,所以彼此之间不愉快;而宽容者则心胸开阔,善与不同的人交往,用人之所长,去人之所短,这样就能找到为自己办事的人。尽管性格看起来是内在的东西,但它对一个人的事业成败影响至关重要,它可以把人推上成功的顶峰,也可以把人推向失败的深渊。一个抠抠缩缩、斤斤计较的人,绝对不是大商人的料。胡雪岩宽容待人,信守情义,注重才能,这种优质性格使得他周围总有一批精兵强将,为他出谋划策,为他营造财富。大商人必须像胡雪岩一样,能容人所不能容,把心胸敞开,团结能人,共同打天下。

(一)用才性格:看准天下可用的人

你心里有别人,别人心里就有你

对于如何留住人才,胡雪岩有一个很实在的说法:“做事总要为人着想。”换句话说,也就是要站到对方的立场上想问题。

清政府的日常开支及军饷多靠富庶的江、浙支撑。江、浙每年征收的粮食主要靠漕帮经运河运到北京。但由于运河年久失修,加之干旱,运河沿路关卡甚多,漕运不畅,因而浙江的粮食运不出去,朝廷已经开始严辞催逼。

捐官得成的王有龄,一回浙江就当上海运局“坐办”,为此急得团团转,刚刚顺利地得到一个实缺而觉得真正是时来运转的那份春风得意,也被千斤担子压得不见了踪影。虽然胡雪岩就地买米之策能解燃眉之急,但实际运作起来也仍然有许多工作要做。首先要钱庄肯垫钱,在上海买米需要10万两白银。其次还要有粮商肯卖粮。在上海的钱庄是胡雪岩做过学徒的信和钱庄,由于胡雪岩不记前嫌的大气,以及许下今后海运局钱款往来只找信和钱庄的好处,因而信和钱庄愿意贷出这10万两银子的款项。倒是兼做粮食生意的松江漕帮当家人尤老五颇为踌躇:松江漕帮在上海的通裕米行虽有米可垫,但松江漕帮由于这几年来漕运萎缩,加以出漕一次方方面面层层盘剥愈益加剧,自身已经很不景气,原来打算以这批粮食脱货求现以解帮内燃眉之急。而且,由于太平天国已建都江宁(今天南京),并开始大举向东南进兵,粮食必成紧缺,加之不久即是青黄不接的四五月间,粮价眼看要上涨,因而对这件卖粮之事不能不盘算自己的利害得失。

在酒席上,胡雪岩已看出尤老五虽已答应让出自己在上海米行的大米,但心中亦有没有说出的隐情,想必他们一定有自己的难处,于是坚持要对方直言相告。而在得知对方的难处之后,胡雪岩立即与信和档手张胖子商量,请信和钱庄放一笔款子给漕帮,帮助他们解决眼前的困难,将来卖掉了米再还。在胡雪岩看来,不知道别人的难处是一回事,既然已经知道了,就要能够替别人着想、要尽自己的力量给予帮助,而且,要帮也一定要帮在实处。由于胡雪岩此前已将信和钱庄的张胖子收服,因而张胖子不假思索就爽快答应了贷款的要求,甚至连尤老五都有些不能相信还有如此令人满意的结果而心存疑虑,直到张胖子说出自己敢于冒险垫钱的原因:第一是松江漕帮的信用,第二是浙江海运局的招牌,第三是米还在那里,因而不怕钱庄受损,尤老五这才一块石头落下地。

胡雪岩刚一出道,就显示出自己的不同凡响,他人情练达,处事周到,而且更以他为人着想,帮人帮在实处的做派,一下子就赢得松江漕帮的信任与钦服,也为自己以后的生意找到了一条可以放心托靠的臂膀。

做事总要为别人着想,这其实是胡雪岩与人交往时放在首位的原则,也是他延揽人才、使跟着他做事的人都心甘情愿为他拼命的“秘诀”之一。做事总要为别人着想,也就是要求做事的人有一种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想问题的自觉。站在别人的角度设身处地,从而对对方的利害得失与困难有较为深切的了解,由此再作出自己的决策,使自己的决策不仅有利于自己,也使对方容易接受,有效地避免自己的决策在实际运作中损害对方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能为别人着想,也善于为别人着想,这会使对方一下子就知道你的义气情分,知道跟着你做事绝不会吃亏,他也就心悦诚服的被你拉住了;这个时候,即使在实际物质利益上稍有缺欠,他也不会在乎,照样实心实意为你做事。

要得到人才,关键是得到人心,能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是得到人心的一种有效方法。

胸怀越广大.就越能留住人才

做到让别人死心塌地替你出力,确实是一种功夫。胡雪岩怎么做?很简单,那就是你要敞开一点胸怀!

朱福年做事不地道,不仅在胡雪岩与庞二联手销洋货的事情上作梗,还拿了东家的银子“做小货”,他的东家庞二自然不能容忍。依庞二的想法,他是一定要清查朱福年的问题,狠狠整他一下让他滚蛋。但胡雪岩觉得不妥。胡雪岩说,一发现这个人不对头,就彻底清查后请他走路,这是普通人的做法,最好是不下手则已,一下手就叫他晓得厉害,心生佩服。要像诸葛亮“七擒孟获”那样使人心服口服。“‘火烧藤甲兵’不足为奇,要烧得他服服帖帖,死心塌地替你出力,才算本事。”

胡雪岩的做法是:先通过关系,摸清朱福年自己开户头,将丝行的资金划拨“做小货”的底细,然后再到丝行看账,在账目上点出朱福年的漏洞。然而也只是点到为止,不点破朱福年“做小货”的真相,也不再深究,让朱福年感到自己似乎已经被抓到了“把柄”但又莫名实情。同时,还给出他时间,让朱福年自己检点账目,弥补过失,等于有意放他一条生路。最后,则明确告诉朱福年,只要尽力,他仍然会得到重用。这一下子朱福年真就感激不尽,彻底服帖了。

胡雪岩的这一套做法,实际是从嵇鹤龄讲的一个故事中得到的启发:苏州有一家极大的南北货行,招牌叫“方裕和”。方裕和从两年以前就开始发生货色失窃走漏的事情,而且丢失的都是鱼翅、燕窝、干贝之类的贵重海货。方老板不动声色,明察暗访,很长时间才弄清楚,原来是他最信任的一个伙计、也是自己的同宗亲戚与漕帮中的人相互勾结,将店中贵重海货绑扎在店里出售的火腿中偷出去,再运到外埠脱手,难怪他在本城同行、饭店中都没有查到吃黑货的蛛丝马迹。在方老板的逼问下,这个伙计承认了自己的偷窃行为。按规矩,也是照普通人的做法,自然要请他走人。但方老板并没有采取普通人的做法,他以为能够“做到”两年之久不被发觉,一定有相当的本事,再说同伙勾结,闹出去要开除一批熟手,还有损信誉,所以决定不仅不要这个伙计“走人”,还加他的薪水,重用他。这样一来,那伙计感恩图报,自然不会再干偷货走私的事情。

这种做法,胡雪岩觉得也算是相当漂亮了。但他认为还差一点。他在听嵇鹤龄讲完这个故事之后对嵇鹤龄说:“照我的做法,只要暗中查明了,根本不说破,就升他的职,加他薪水,叫他专管察偷漏。”胡雪岩的理由是,做贼是不能拆穿的,一拆穿就留下痕迹,无论如何处不长。既然他是个人才,自己又能容留他,就不必拆穿他,只让他感恩就行了。

胡雪岩对朱福年的做法,正是这一种。

胡雪岩的做法,确实更加高明也更加有效。俗话说,人怕破脸,树怕剥皮。人做了坏事,既已被老板揭穿,虽然不给处罚,他也心存感激,但终归落下痕迹而无法相处。在他本人是怕老板不再信任,满怀愧意侍奉老板,做事必不能放开手脚。而在老板则总想着避开对方的痛处与他相处,心里不免留着疙瘩。如此一来,自然无法再做下去。从这个角度看,既然还当他是个人才,同时还有不能请他走人了事的原因,那还不如为他留个面子,同时又让他心存感激,这样既达到堵漏补缺的目的,还等于救下了一个人,于己于人,都善莫大焉。

诚然,这种办法只能针对那种有本事,又有良心的人才能奏效;对于那些在本质上已经坏死的人,还是请其另谋高就为好。否则,受害的到头来还是自己。

活在人世间。大家互相帮忙

要与别人有好的情面,归根到底要待人以诚,即让别人知道你诚心诚意地期望得到帮助,你也一定会重视人才而不会委屈了他们。

嵇鹤龄和胡雪岩能够成为朋友,甚至以一个读书人的身份,而且还是一个有几分实实在在的傲气的读书人的身份,与胡雪岩这样一个只知道在“钱眼里翻跟头”的商人结为拜把兄弟,就是因为胡雪岩倚重他且实心实意帮助他而显示出来的感人的诚意。

嵇鹤龄书读得相当不错,走“大比”之途却只得了个“候补”知县的职衔,很有些怀才不遇,加之性格耿直,与浙江官场那些握有生杀大权的官僚们又格格不入,因此一直也就遥遥无期地候补着。王有龄得到湖州知府实缺的同时,也得了督抚黄宗汉交办的另一件难办的差事:平息新城县饥民造反。王有龄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以抚代剿的策略,因而需要有一个能够担当此任的人前往新城。排来排去,这个人非嵇鹤龄莫属。

但嵇鹤龄不去。嵇鹤龄不予合作,一方面是妻子新丧,面对妻子留下的无人照看的一双儿女,心情本就十分抑郁,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他一直候补,全无进项,已经落魄到妻子的丧事都是靠典当衣物家具筹钱料理的,心中一肚子怨气无处发泄。好事与他无缘,而如此难办的差事却想到了他,他就抱定了个宗旨:即使自己有能力也有把握将这件事情摆平,也绝不去为此效劳。

为了帮助王有龄,胡雪岩自己出面去做嵇鹤龄的“说服”工作。

胡雪岩做工作的方式也很特别。他不是用通常的晓之以理、诱之以利,甚至开始都不做任何的应酬结识的客套。嵇鹤龄妻子新丧,还在“七七”之内,胡雪岩备好香烛纸钱一应祭品,不等通报就“闯”进嵇家,摆出香案,十分真诚地拜祭嵇鹤龄的亡妻。与此同时,他又赎出了嵇鹤龄为料理妻子丧事当出的衣物家什,让当铺送到嵇家。嵇鹤龄知道胡雪岩是王有龄倚重的人,刚刚见到他时还心生戒备,但在胡雪岩一番事情做完之后,不仅戒备防范之心尽数解除,相反还对胡雪岩生出一种由衷的佩服。

胡雪岩此举的确厉害。他这样做来,有两个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一,从感情上打动嵇鹤龄。嵇鹤龄丧妻未久,除不多的几个知己朋友之外,还没有多少人来吊唁,胡雪岩却与别人不一样,他相信嵇鹤龄是一个可用之人,所以去安慰他,一下子就打动了他。第二,帮到关键处:胡雪岩知道嵇鹤龄有一种读书人的清高,极要面子,是绝不肯无端接受馈赠的,因此,他为嵇鹤龄赎回典当的物品,用的是嵇鹤龄自己的名号,心理上也没有障碍,并说是暂借款。更主要的是胡雪岩的做法不仅为嵇鹤龄解决了实际的困难,而且也为他争回、保住了面子。有此两端,我们也就难怪嵇鹤龄这样一个十分傲气的读书人,会对胡雪岩这一介商人的行事作为刮目相看了。

胡雪岩的做法,其实也就是我们今天常常说到的做人的工作要动之以情的原则。动之以情,要人相信你的情是真的,自然要示之以诚。事实上,胡雪岩如此相待嵇鹤龄,虽然也是为了说服他而“耍”出的手腕,但在胡雪岩的心里,也确实有真心佩服他而诚心诚意地要结识他的愿望。胡雪岩虽是一介商人,但他也的确时常为自己读书不多而真心遗憾,因此也十分敬重真有学问的读书人。从这一角度看,胡雪岩对于嵇鹤龄的真诚,也是不容怀疑的。后来为了解决嵇鹤龄的困难i他还亲自作主,将王有龄夫人的贴身丫鬟嫁给了嵇鹤龄。他们两个人也结下了金兰之好。

选择“相互帮衬”是合作之道

做大商人,一定要有“相互帮衬”的经商之道,不能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小利益,而是要用容人的性格去赢得人心,形成经营合作的局面。这是最佳的经商心态和性格。常常挂在胡雪岩口头的“花花轿儿人抬人”,是一句杭州俗语,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离不开相互维护、相互帮衬。人抬人,人帮人,要办的事才会顺利,事业才会发达。话虽如此,然而真正窥得其妙的人并不多。

中国是一个比较传统的国家,人文背景相对世俗化,想成就一项事业,少不得要借助众人拾柴之势。复杂的人际关系有时是个包袱,不过用得巧妙,也可以成为一块成功之路的敲门砖。“相互帮衬”正是一个帮人帮己的诀窍。

当年,胡雪岩扶助王有龄做了湖州知府,他在开办钱庄之初就想到让自己的钱庄代为打理府库银两的打算,也有了着落。但是,真正要能够使这一打算变成现实,还要过一关,那就是要打通钱谷师爷的路子。旧时的州县衙门,都有钱谷师爷和刑名师爷。师爷名义上虽只是州县的幕友,但由于他们精通律例规制,所管的事务专业,一州一县的司法、财政的具体办理许多时候实际上就在师爷手中。而且这些人都师承有自,见多识广,常常是州县官们也不敢轻易得罪的角色。师爷向来独立办事,不受东家干涉,表面平和的还与州县老爷敷衍一下,专断的甚至可以对州县老爷置之不理。所以,胡雪岩要代理湖州府库,也就不能不笼络他们延请的钱谷师爷。

在笼络师爷的过程中,胡雪岩和王有龄就演了一出“花花轿儿人抬人”的绝好的双簧。王有龄署理湖州正是端午期间,这个时间给胡雪岩提供了一个机会。他打听好已经接受延请到湖州上任的刑名、钱谷两位师爷在杭州的家眷所在,送去节下正需要的钱粮。不过他是以王有龄的名义送的。这两位师爷自然要感激王有龄的好意,但等到他们拜谢王有龄时,王有龄却说这原是胡雪岩的心意。这一来,师爷不仅见了胡雪岩的情分,自然也知道了大人的意思。好事做了一件,交情却落了两处。一帮一衬,言辞之间使得极巧。事实上,这出双簧也并不是胡雪岩和王有龄事先商量好要这样演的,而他们却不约而同地如此做了,可见胡雪岩、王有龄两人都深谙这“花花轿儿人抬人”和相互帮衬之道。

相互帮衬往往不在于你帮的心是巨是细,出的力是大是小,有时候甚至也不过是些惠而不费的小节,比如王有龄、胡雪岩演的那出双簧,也不过就是一句话的事情。然而知道这其中的道理,心思用得巧,往往能够事半功倍。比如胡雪岩和王有龄之间有这一帮一衬,一下子就收服了历来被人称为“神仙、老虎、狗”,人人知道他们头难剃、人难缠的两位师爷,他们对帮助胡雪岩、王有龄在湖州的事务,都十分卖力。当胡雪岩找到湖州钱谷师爷杨用之,提出要以自己的阜康钱庄代理湖州府库和乌程县库时,杨用之不仅毫不为难的满口答应,甚至连承揽代理公库的“禀帖”都为他预先准备妥当,还为他引见了另一个关键人物,湖州征纳钱粮绝对少不了的,因此也绝对不能得罪的“户书”郁四。而郁四后来实际上也成为了胡雪岩生意上的牢固伙伴和得力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