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北大教授给出的28条快乐法则
15820500000001

第1章 序、快乐的三层境界

快乐的人像太阳,走到哪里哪里亮;

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

快乐的人像太阳,九大行星围着转;

消极的人像月亮,孤孤单单没人管。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总之,快乐是最好的药,快乐是生命开出的鲜花!

不过,单就快乐本身而言却是“鱼龙混杂”,如从书法的角度来说快乐——篆书的快乐太纤巧,隶书的快乐太张扬,楷书的快乐太拘泥,草树的快乐太飘浮,这都不是真正的快乐,只有行书的快乐既沉实厚重,又如行云流水般流畅、自然,这才是真快乐!因此,我觉得快乐是有境界之分的。而且应分为三层境界:

第一层境界——竞争式的快乐

根据我对快乐20余年的体验、思考和感悟,我认为从竞争得来的快乐是最低的层次,因为竞争的过程一般是没有快乐的,只有结果出现时人们才会快乐。

竞争有如钓鱼,钓鱼的人,心在等鱼,心只是在等待,在等鱼咬钩的时刻到来。心是活在下一刻的,是活在等待之中的,而不是活在此时此刻。所以,凡是在期待之中的人,都难免有些急躁、烦乱和痛苦。钓鱼的人只重结果,而不重过程,因此等待就是痛苦。

等待只重视结果的到来,中间漫长的过程他都只是在作准备,在为结果作准备。他对现在没有丝毫兴趣,没有丝毫情感,他讨厌过程太慢,当然,更不要说他会对现在有丝毫感动,丝毫爱心。他只爱结果。结果没有了爱,便没有了欣赏。他的爱和欣赏以及他热情、友善的面孔都是留给结果的,结果若不出现,你是休想见到他的笑脸的。

人生本是由一系列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的人一生目标少得几乎只有一个。那么,这就给那些只等待结果,只享受结果的人带来了难度,在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他只是在等待最终的结果到来,而那个结果却并不那么容易达成。人生苦短,很快便等到白了少年头。到那时,他才幡然醒悟,原来等待是在空耗生命,等待是在浪费生命。

人生百年,多不随愿;种种期冀,多成惘然。于是便苦了等待中的人,苦了期盼享受结果到来的人。活着只是为了享受结果,而结果有时却是苦不堪言。即便是有好结果,也是在漫漫长夜中熬过后才等到的。当我们再去品味那迟来的结果时,才发现我们早已没有了那份当时的心情。

是的,常人的人生,快乐的日子太少了,幸福的日子太少了。要想改变这一切,只有两种方式:一是提高到达目标的智力;二是变享受结果为享受过程。前者,对一般人来说,离目标还相差太远,我们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无知阶段,对生命中的诸多变数根本无法悉数把握。后者,却是我们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只是你想做还是不想做的问题。人为何总感到苦多乐少,主要是不懂得对生命过程的体验和享受。

要想提高生命的质量,我们就得提高享受的质量和频率。美好的结果我们不一定抓得住,正如鱼不一定会咬钩,咬了钩也不一定保证能提出水面,提出水面也不一定能捉到篓子里一样。天地间的变数的确太多,唯一能抓得牢的就只有过程。我们应充分享受每一次行动,把握每一个细节。若我们只重结果,我们就会把结果看得太高,于是,结果便是一切,结果就成了生命质量的判别式,于是我们往往便成了结果的仆人。我们便会不顾一切,甚至动用虚伪、残酷的手段。如此一来,我们纵然抓住了结果,但我们却会失去更多的东西。所以说,只重结果,只追求结果是可怕的。

总之,竞争给人带来的快乐的确十分有限。生活中,许多人永远困在企图达成竞争式快乐的状态里,他们输的时候往往变得怏怏不乐且具有破坏性。这些人完全经由竞争来界定自己和个人的价值,并且把“输”这件事看成是个人最终的失败。如果他们输了,他们会很痛苦。

下面这则古老的故事,生动地描绘了这种形式的快乐的严重不足。

两个商人在一条繁华的街上比邻开了类似的商店,他们每天激烈地争夺客源,而两人唯一的快乐就是从对方手中抢走一个客户,或是比对方赚到更多的钱。他们活着的目的只是为了看到对方失败。

有一天,天神派遣了一位使者到其中一个商人面前。“你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东西。”使者告诉他说,“而且从现在开始,你的任何愿望或渴望都可以实现。”不用说,这个商人非常高兴使者是冲着他,而非他的竞争对手来的。

“不过这是有条件的。”使者又说道。

“什么条件?”商人热切地问道。

“无论你得到什么,你的对手都会比你得到的多一倍。”

商人听了起初满脸沮丧,然后就开始盘算该怎么办。沉思了几分钟之后,他告诉使者说:“我知道我要什么了,请弄瞎我的一只眼睛吧!”

商人的要求属于典型的第一个意识层次。我们有时也会从法律诉讼案件中看到这种自毁倾向。当一些人觉得有人对他们不公不义,在对方没受到应得的惩罚或是被判无罪时,他们往往会变得冷酷偏激、怀恨在心,他们的一生很可能因此而辛酸苦涩,一生都活在地狱里。

第二层境界——条件式的快乐

《一切从心开始》一书的作者说,条件式的快乐比竞争式的快乐更为常见。处在这个更高的意识层次,我们往往会把快乐和特定的外在条件联系在一起。举个例子,当我们年轻、强壮、美丽、充满活力时,我们非常快乐;但是年老的征候一旦出现,我们就变得沮丧受挫了。所以,快乐之中必须具备青春的条件。

在另一个场景里,每当婴儿诞生时,小夫妻都是快乐无比的;然而当宝宝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小捣蛋,或是进入了青春叛逆期,父母就变得忧心忡忡或生气愤怒了。只要朋友对我们好并认同我们的态度,我们就很快乐;朋友一旦说些不中听的话,或是不同意我们的意见,这份友谊就变质了。

热恋中的恋人皆处在有条件的意识状态中,觉得一切都美妙极了。然而一旦结了婚,家庭琐事一堆,就觉得不那么美好了。

条件式的快乐永远不会长久,因为条件总是会改变的,我们迟早会发现事情并不像当初所想的那样,那时我们就可能变得怏怏不乐了。

第三层境界——无条件的快乐

人类的悲哀之一就是认为快乐只在别处,而且大都在他人那里。自己有了快乐也不肯多给他人一点点,总认为给了别人自己就会少一点。这条外求的快乐之路,本就是一条死胡同,可世人就是不回头,就是醒不来,这当然是教育的悲哀,也是知识的短路和肤浅!

要知道,真正的快乐是不求他人他物的,是不在外面的,它只可能在你的心里,而且这种快乐的纯度和质量,是外求的短暂快乐所无法比拟的。

无条件的快乐就是至乐。处在这种意识状态中,我们无需外界的能量或刺激,便能感觉快乐与祥和。毫无条件地生活,就是接受自己是个可能犯错的血肉凡躯,并坦然面对改变、死亡和痛苦。处在至乐里,就算不舒适、不愉悦,我们都能欣然接受;我们不执著于结果,而能享受和体验充实的人生,我们对于沿途的幸福与体验充满了感恩之心,并能心平气和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快乐咋就这么难

为什么只有9%的中国人认为自己是快乐的?根据美国最近所做的一项各民族快乐指标调查的结果表明,美国46%的人认为自己是快乐的,英国是36%,印度是37%,而中国是9%。也就是说,十个中国人中有九个认为自己不快乐。

我是觉得中国人活得是越来越不快乐了。少年不快乐,成人也不快乐,没钱的时候不快乐,而有了钱也不快乐;当不上官不快乐,而升了官仍然不快乐;找不着自己的另一半不快乐,而找着后进入“围城”的,依然不快乐。真的很少有真正轻轻松松、开开心心地从心底感到快乐。

为什么我们活的不快乐?仔细想来,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中国人的家庭观导致中国人在家庭中少有快乐。家庭,本是由于爱情而组成,源于爱情、源于快乐。如果不快乐,何必还成家?但传统上中国人的家庭观念总是少不了责任一词,责任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仅因为责任而成家,那还有多少快乐?如果迟迟不成家,又得忍受别人多少异样的眼光和多少社会压力?

此外,在家庭中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中国的些许女性没有正确的理解女权主义、男女平等,以为管治住丈夫,让丈夫乖乖驯服,这才体现男女平等,于是有些女性变成了家中的河东狮吼,男人挣不到大钱,便觉自惭形秽,这样的家庭中便少有快乐了。男人觉变得窝囊压抑没有快乐自不必说,其实女人也未必快乐,面对失去阳刚之气、窝窝囊囊的男人,女人会觉得快乐吗?

第二,中国人缺乏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的传统。一个文明的社会必定是充满人文精神的社会,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和关切,对人类精神文化遗产的高度珍视,对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文精神首先是尊重人,以人为最高价值,肯定人的生命存在,关心人的精神生活。人文精神这个词,现在出现的频率已越来越高了,这是可喜的现象,标志着一个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的社会,开始向着尊重人、关注人这方面转化,这也是中国开始走向文明、健康社会的重要信号。只有生活在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里人们才有快乐。

第三,当前社会的诚信道德缺失。旧的一套精神道德体系打破了,而新的精神道德体系却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不时在我们身边发生的欺诈、坑蒙拐骗、“杀熟”等现象,不断打击着人们对诚信的信心。生活在欺诈、坑蒙拐骗、假货泛滥之中的中国人是不会有快乐的。

第四,人们常说,健康就是最大的快乐。然而许多人很难享受到健康。原因有二:其一,中国人活得太累,成天拿自己跟别人做比较,赚钱最重要,升官最重要,而把健康这个快乐之本倒放在其后了。工作过度,饮食不当、生活压抑等,都严重影响了健康。其二,许多地方的发展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全国近2/3的城市人口生活在空气严重污染的环境中,每年仅新增肺癌患者就有100万人!环境的污染严重损害了人们的健康。没有健康,哪怕腰缠万贯,也不会有快乐。

第五,中国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未能得到很好解决。人心理有问题,就会成天阴云密布、惶恐不安,甚至变态失常,还谈得上什么快乐。据《南风窗》的一项报道说,中国的精神病人据中国有关权威部门的保守估计已达到1600余万人,其中有160余万对社会治安构成危害,精神疾病已成为中国人最易患的疾病之一。末尾,还引用一精神科医生说的话说,现在社会变化的影响,在10年至20年之后就会显露出来。但是到那时,即使人们注意到,也已经无法挽回了……人们的心理疾患如果不加预防和治疗,就会演变成精神疾病。如果中国人再不注重心理调适、心理保健、心理健康,那么未来,得心理疾病、精神疾病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快乐将离中国人越来越远。

我想,要做个快乐的中国人,很多时候、很多事情,要学会超脱,要学会对人对己的大度和宽容。有句话说得很好:“人本是人,无需刻意做人,世本是世,无需精心处世。”愿每个人都活得自然、豁达、快乐些。

本书引用了国内外多位专家学者的关键性观点和资料(有个别资料没有找到作者的名字,因此未能一一署名和预付稿费,敬请谅解。作者请直接发文章出处给yezhou3001@126.com,以便于核准后送达样书和相应稿费),如果没有他们的珍贵的资料和成果,是不可能有本书出版的,也不可能给读者带来更多的快乐,在此,请允许我献上最真诚的感谢!

叶舟写于北大资源东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