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高调做事低调做人
15767800000003

第3章 像蜗牛一样:为了目标坚持不懈(3)

瑞士有位学者曾经说过一句著名的话:“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发展各人天赋的内在力量,使其经过锻炼,能人尽其才,在社会上赢得他应有的地位。”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获得自己应有的成就,就像瑞士的那位学者说的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真正的英雄恰恰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如今社会,人人都在“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一个人要想成功,就要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扬长避短,发扬自己的优点,避讳自己的缺点。人要学会用优点去做事情,去做自己有优势的事情,而不是去做那些自己没有优势的事情。

艾森豪威尔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风云人物。他意志坚强,知识渊博,并且为人谦和大度,有非凡的组织才能和协调各兵种进行立体战争的能力。在世界名将的行列中占据显赫的位置。

艾森豪威尔出生在得克萨斯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祖先是来自德国的移民。艾森豪威尔从小酷爱军事史,他常常阅读这方面的著作,对于古希腊和罗马的战争史熟悉到令人惊讶的程度。对于近现代的著名将领的事迹,他更是赞叹不已。正是这种浓厚的兴趣,使他踏进了西点军校的大门,从此走上了通往五星上将的道路。

1915年9月15日,艾森豪威尔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作为一个职业军人,艾森豪威尔希望能到战场上一试身手。但机会却总是与他擦肩而过,使他没能在一战中成名。但是他所从事的训练工作极为重要。他出色的工作表现为他赢得了“有特殊的教学才干”的荣誉。而后,已经晋升为少校的艾森豪威尔参加了组建第一支美国坦克部队的工作。一战结束后,他继续研读了大量军事史和军事理论著作并于1925年到莱文沃斯堡指挥参谋学院学习,而后到华盛顿陆军学院深造。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1942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8日,罗斯福总统宣布对日作战。13,日艾森豪威尔接到了马歇尔要求他火速赶到陆军部的命令。在整个二战期间,艾森豪威尔凭借自己对军事超强的悟性和自己所学的有关战争军事的知识,斗智斗勇,于1945年5月7日顺利地完成任务。整个欧洲大陆重新赢得了光明和自由。

1945年11月20日,艾森豪威尔接替马歇尔,担任杜鲁门的总参谋长兼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1947年6月,艾森豪威尔当上了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51年1月,艾森豪威尔接受杜鲁门的邀请,出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武装部队的最高指挥。就在他出任上述职务的同时,华盛顿的政治集团纷纷劝说他参加总统大选,希望借助他的崇高威望来实现自己的集团利益。1952年2月,艾森豪威尔回国参加竞选,挟二战中的赫赫英明,以绝对的优势,顺利当选为美国总统。但在其任职期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政绩。

艾森豪威尔一路走来无不和他从小对军事感兴趣有关,正因为他热衷于军事才使他在军事的研读上占有优势。进而促使他在二战中立下汗马功劳,成为赫赫有名的人物。

其实有很多人就是从小对什么感兴趣然后在这方面刻苦学习长大成才的例子,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画家达·芬奇,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五岁时的达·芬奇就能凭借自己的印象在沙滩上画自己母亲的画像,同时还能即席作词谱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场的人赞叹不已。达·芬奇凭借自己在绘画上的天赋,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强项,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不断地学习绘画,最后成为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的画家。他的《最后的晚餐》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宗教画,《蒙娜丽莎》则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伟大的肖像画。这两件誉满全球的作品使达·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

所以,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然后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用自己的长处。无论将来是做事还是做学问都要发挥自己的长处,利用自己的长处。

蜗牛法则:很多成就卓著人士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们充分了解自己的长处,根据自己的特长来进行定位或重新定位。

2欲速则不达

蜗牛慢慢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有条不紊地在它人生的轨迹上行走着。可现实生活中多数人都不能像蜗牛那样背着厚重的壳一步一步朝前走。他们凡事都匆匆忙忙、风风火火、急于求成,甚至好高骛远,一心想成就大事业但又不能从小事着手踏踏实实地干好身边的事。诗人萨迪说过:“事业常成于坚忍,毁于急躁。”确实如此,急躁常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审视客观条件,草率地做出决定任意行事,其结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欲速则不达。

有一个小朋友,有一次,他走到草原上看见一个蛹,便取了回家,然后看着,过了几天,这个蛹出了一条裂痕,看见里面的蝴蝶开始挣扎,想抓破蛹壳飞出来。

这个过程达数小时之久,蝴蝶在蛹里面很辛苦地拼命挣扎,怎么也没法子走出来。这个小孩看着看着就不忍心,就想不如让我帮帮它吧,便随手拿起剪刀在蛹上剪开,使蝴蝶破蛹而出。但蝴蝶出来以后,因为翅膀不够有力,身体很臃肿,飞不起来。

蝴蝶以后再也飞不起来,只可以在地上爬,因为它没有经过自己奋斗,将蛹打开然后飞出来这个过程。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说明必须瓜熟,方能蒂落,必须水到,方能渠成。说明欲速则不达。

成语“欲速则不达”,是说你希望很快完成的事情,结果却往往达不到目的,反而还会因为求快而最后变慢下来。在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有很多这样类似的例子,很少有人能保持一种不急躁的状态。什么成功的人讲求急功近利,发财要快,做什么都要快,否则便没有机会了。炒楼一个星期要赚数十个百分比,少了便不满意,慢些便没有自己的份了。其实这种说法是没有根据的,大凡有成就的人往往都是不急不火,温文尔雅的。即使有急躁的心态也能控制得很好,使他向好的方向转变。一旦你真的控制住了急躁,牵着它的鼻子走,那结果也就不同了。你会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朝前走,制定一个一个小的目标,然后一个一个地慢慢接近它,最后走向大的目标。

李嘉诚,一个响彻全球的名字,他的童年经历及以后的创业过程就是这方面的典型。李嘉诚辛酸的童年经历是他成功的一笔宝贵财富。11岁那年,他随父母辗转来到香港。祸不单行,这时候李嘉诚的父亲因积劳成疾染上肺病。懂事的他深知父亲是因累而病倒的。他一边照顾生病的父亲一边好好的温习功课以求给父亲精神上最大的安慰。尽管这样还是未能留住父亲。在他14岁的时候,父亲离开了他。父亲死后,李嘉诚被迫离开他心爱的学校,用它还很稚嫩的肩膀毅然挑起赡养母亲和照顾兄妹的重担。

他的舅父想让他到自己的钟表公司去做活,但是他没答应。他想自己找工作不想靠任何人。仅仅14岁的他就不肯接受他人的帮助而要自己去闯,可见他那么小就有自强独立自信的性格。这些都将逐渐培养他不急不躁稳步前进的工作态度。

他找了几家之后,最后终于在一个小茶馆里找到了一个堂倌的事干。就在这时,他就胸怀大志,从小事做起,踏踏实实地工作。在他干活的同时,他时时处处揣测客人的籍贯、年龄、职业、财富、性格,然后找机会验证;揣摩顾客的消费心理,既真诚待人又投其所好,让顾客既高兴又付钱。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就到舅父的钟表公司去当学徒,他偷偷学艺,很快就学到了钟表的装配及修理的技术。其后他利用自己的敏锐的判断建议舅父迅速占领中低档表的市场,结果大获成功。这也为他以后创业增加了信心。

1946年,17岁的他辞别舅父,开始自己去闯事业。他多次失败,几经陷入困境。但这个时候他仍不急不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往前走。

1950年夏,22岁的李嘉诚经过长期稳健地考察,预计全世界将会掀起一场塑料革命,而当时香港还是一片空白。于是他创立了长江塑料厂。

作为一个沉稳而有头脑的人,李嘉诚善于抓住上天给他的每一个机遇。有一天,他在翻阅英文版的《塑料杂志》的时候,他看到意大利一家公司已经开发出用塑料制成的花并准备进军欧美市场。于是他想必须抢先占领这个市场,不然就会失去这个机会。之后他以最快的速度赶赴意大利,亲自去考察塑料花的生产技术和销售前景。正当他全力以赴地开拓欧美市场的时候,一个重大的机会出现了。一位欧洲的大批发商看到了李嘉诚生产的样品后,认为他的产品价格低于欧洲产品的价格。但他通过一些渠道得知长江公司是私有制。他表示愿意同李嘉诚合作,但为保险起见,必须有实力雄厚的公司或个人作担保。李嘉诚竭尽全力地去寻找但没有找到。最后他诚实地把真相告诉这位批发商以求能顺利签订合同。批发商看在李嘉诚诚实稳重的份上,答应了签这份合同。按协议批发商提前交付货款,从而解决了长江公司扩大再生产资金不足的问题。

长江公司很快占领了欧美大部分塑料花市场。塑料花使长江公司迅速崛起,李嘉诚也成为“塑料花大王”。

李嘉诚在房产投资上也表现出成功商人稳健的一面,资金再紧,李嘉诚宁可少建或不建,也不卖期房或加速建房进度。他坚守“稳步中求发展,发展中求稳步”的信条。

蜗牛法则:对于那些渴望成功的人,应该记住:做什么事也不要着急,要三思而后行。成功之路,艰辛漫长而又曲折,只有你踏实稳步向前,坚持到底才能成功。如果你真的累了,那就先停下来欣赏一下路边的风景吧。

3忍受寂寞,淡泊处世

只要你愿意,每个人都可以做蜗牛。遗憾的是,很少人愿意做一只蜗牛。因为他们都忍受不了蜗牛的孤独和寂寞。但蜗牛却从来都不理会这些嘲讽,它依旧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我们人不正应该向蜗牛学习吗?学习它能耐得住寂寞并享受寂寞,在寂寞中激发潜能。

我们在工作、学习与生活中,如何学会适应寂寞,耐得住寂寞,是极为重要的。古往今来,大凡成名成家者,大都耐得住寂寞,潜心于做自己的学问,不受世俗的烦扰,在寂寞中走出了自己的一番天地。其实说到底,耐得住寂寞,是人的一种生存能力。如果一个人缺乏这种能力,归根到底是说他缺乏思考的内在需求。一个人如果不能学会真正享受寂寞,则是残缺的人生。

在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中,许多人都心浮气躁,哪里还有享受寂寞的心情。也许还有少数人能超然物外,享受着寂寞的滋味,但这种人常常被视为性格怪异的人,甚至被视为神经不正常。

相反,喜欢寂寞的人会把这看成是难得的享受,因为它可以让你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任意飞翔。

同样,享受寂寞可以激发你的潜能,让你有机会去思考,从思考中去领悟。思想之花也就绽放在思考中。思考需要宁静的处所和精心的孕育。没有思考的愿望,就不会有灵魂的渴求。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类会思考。爱默生说:“世人最艰巨的使命是什么?思考。”只有耐得住寂寞的人,在寂寞中观察、分析、思考,才能对问题有独特的见解,对生活有独特的领悟,从而激发自己的潜能,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实现自己的价值。

微软公司前中国区总经理吴士宏女士便是个很好的例子。经过层层面试和筛选,吴士宏终于被录取了。她成了世界著名企业IBM公司的一名普通的员工。在IBM最早工作的日子里,她做的和接待员的事情差不多。每天沏茶倒水,打扫卫生,为自己能解决温饱而感到欣慰,但很快这种内心的平衡就被打破了。

有一次,她推着平板车买办公用品回来,因没有外企工作证件而被门卫拦在了大楼门口。进进出出的人们都向她投来了异样的目光。她内心充满了委屈和侮辱,但却无法宣泄。她暗自发誓:“这种日子不会久的,绝不允许别人把我拦在任何门之外。”

还有一件事重创了她敏感的内心。有一个香港职员,资格很老,动不动就指使别人替她做事,她自然成了她指使的对象。一天,她当众侮辱吴士宏偷喝她咖啡。吴士宏那次急了,浑身战栗,像头愤怒的狮子,把内心的压抑彻底爆发出来。事后对自己说,有朝一日我一定要有能力去管理公司里的任何人,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

鲁迅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吴士宏没有在沉默中死亡,她像推进器产生了强大的动力一样,每天早出晚归拼命地学习和工作。最后终于成为第一个IBM华南区的总经理。

在IBM华南区工作期间,吴士宏面临的挑战是既要开拓这片新的市场领地,又要对她手下的所有员工负责。她开始从手下员工的身上看到自己的成就和理想,那种狭隘的意识也逐渐被赶出脑海。后来她决定放弃这里“南天王”的职位去美国攻读MBA高级研修班,养精蓄锐准备向更高的目标出击。可就在她决定要走的时候,父母双双病危,为陪伴父母她决定留下来,继续在IBM公司担任经理。这回她可不是做华南区的经理而是IBM微软公司(中国)总经理。这一职位为她等了快半年了。

吴士宏女士是个耐得住寂寞,并能守住寂寞的人。她的成就与她的个性是分不开的,不是在寂寞中天马行空、胡思乱想,而是在寂寞中思考,激发潜能、努力奋斗、发愤图强。

寂寞是痛苦的。许多人面对寂寞会感到失落、颓废、甚至绝望。其实,寂寞始终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只是原因和性质、程度不同。现代社会有太多的诱惑或者叫机遇,有些人的成功给更多人带来了失落感。在失落中产生的寂寞最容易造成致命的伤害。寂寞和浮躁往往是孪生兄弟。始于浮躁终于寂寞,难以寂寞转而浮躁,浮躁之后还是失落中的寂寞。浮躁的人最容易感到寂寞,也最难以耐得住寂寞,而承受住了寂寞之苦的人,也并非不会再出现浮躁。

都说人生要战胜自己,实际上就是要克服浮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寂寞不是要甘于寂寞,沉沦于颓废。人生没有一帆风顺,但是人在逆境时很难避免消沉和抱怨。而所谓的超人无非是在逆境中心态调整得快、角色和目标修正的及时。司马迁忍受宫刑之苦而修《史记》,陶渊明逍遥于桃花源中咏唱古今,这不过是摆脱寂寞的策略。

有舍才有得,做成事的人付出了多少,别人是想像不到的。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受别人受不了的累,面对各种难以抵御的诱惑,他们能孤独地扛着理想的大旗前行。说到底,能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理想的人,都是可以孤独且执着前行的人,不管遇到怎样的困难,他们都不放弃。说起来就这么简单,但能做到的就很少了。

蜗牛法则:守住寂寞正是考验一个人意志和思考能力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