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工作中无小事
15767600000014

第14章 培养你的智慧(4)

由于农场主老是盯着他们,他每天都得准时上班,此后,无论保罗干什么工作都没有迟到过。此外,他还学会对雇主尊敬,忠心耿耿地干活儿。不想干活儿就说自己病了,保罗的脑子里从来没有这样的念头。

那时,保罗才6岁,可是他已经干大人的活儿了。家里需要他挣到的每一分钱,因为他父亲每周最多只能挣18美元。他们住在一座简陋的小木屋里,有三间房子,地面是土铺的,屋子里没有厕所。

能挣钱帮助父母养活两个弟弟和三个妹妹,保罗感到非常的自豪,这也使保罗有了自尊心。而对一个人来说,自尊心是最重要的东西之一。

保罗7岁的时候,在离家不远的一个高尔夫球场找了一份工作。他的工作是站在高尔夫球场平坦的球道上,看球具体落在什么地方,这样球手就能很快地找到球了。有一个球找不到就意味着要被解雇,但保罗从来没有给他的雇主这样的机会。

有时保罗躺在床上,梦想着打高尔夫球能赚好多好多钱,然后他就可以用这些钱给自己买上一辆新自行车了。

越是这么想,他就越觉得自己应该去打高尔夫球。于是,他用番石榴树枝和一根管子做了自己的第一根高尔夫球棒,然后把一个空罐头盒敲打成一个高尔夫球,最后在地上挖了两个小洞,他一有空闲就把球打过来又打过去,像在地里干活儿那样专心致志。

就是凭着用番石榴树枝做的高尔夫球棒,保罗打出了自己的世界级高尔夫明星的荣誉。

可见,如果我们积极主动的对待工作,工作就不再是一种负担,不再是挣钱的手段,即使是最平凡的工作也会变得意义非凡。所以说,工作时,我们应该想到,你是在为自己而工作。当然,薪水的数目,对我们来说当然希望多多益善,但应该记住,这是一个很小的问题,除工资外,别忘了心灵的满足。

社会就像一部大机器,是由轴、齿轮和许多小螺丝钉所组成的。对一部机器而言,轴与齿轮固然重要,但小螺丝钉也是缺一不可的。与其做一个自不量力痛苦不堪的轮轴,不如去当一个愉快的积极的小螺丝钉。

9看功劳不看苦劳,看结果不看过程

计划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往往强调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固然,在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任劳任怨、勤勤恳恳的“老黄牛”精神。但也必须看到,在凡事讲效益的现代企业,光靠“老黄牛”那样低头做事已经远远不能达到要求了。

一天,张总安排了几乎完全相同的两个任务给小张和小王两位员工去完成。小张每天提早上班,推迟下班,连星期六、星期天都不休息,弄得心力交瘁,愁眉苦脸。但是,由于他没有达到要求,张总对他总是很不满意,甚至还对他严加批评。小王从不加班加点,只是每天把该做的事情都做好,每天报告给领导的都是好的进度与消息,领导对他总是笑脸相迎,经常表扬,最后将他提拔为部门主管。

在现代企业,领导重视能出业绩的员工的情况越来越普遍了。是老总偏心、不欣赏苦干的员工而只是欣赏“讨巧”的员工吗?原因往往不是这样。主要的原因,是我们已经进入了市场经济的新时代,那些光知道苦干、穷忙,却又不知自己在忙什么,也忙不出什么结果的人,越来越得不到企业的认可。

现代企业正越来越认可一个新的理念:做任何事情都要讲究效率和效益!不仅要努力去做事,更要把事情做成,做好!

“不重过程重结果,不重苦劳重功劳。”这是联想集团的核心理念之一。这个理念,在联想公司成立半年之后,就开始提出来。

毫无疑问,刚刚创业时候的联想,大家都有对事业拼命的干劲和热情,但是,光有干劲和热情,并不能保证财富增加与事业的成功。当时就那么一点点的资金,如果没有用好,公司就有可能夭折、破产!这时,只是强调繁忙、勤奋、卖命、辛苦等,是远远不够的。联想用20年时间,从几个下海的知识分子的公司,变为了一家享誉海内外的高科技集团。它之所以有后来这样大的发展,毫无疑问与这个核心理念密切相关。

以往我们经常听到某些人讲:“没有功劳还有苦劳。”苦劳固然使人感动,但在新的时代形势下,立下功劳的人,才有更好的发展!

福特被誉为“把美国带到流水线上的人”,他发明了现代流水线作业的方式,从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福特是一个酷爱效率的天才,福特对效率、结果的高标准在业界皆传为美谈。他总是对手下训示:“工作一定要有更好的结果,工作一定要有更高的效率!”

多年前,美国兴起石油开采热。有一个雄心勃勃的小伙子,也来到了采油区。但开始时,他只找到了一份简单枯燥的工作,他觉得很不平衡:我那么有创造性,怎么能只做这样的工作?于是便去找主管要求换工作。

没有料到,主管听完他的话,只冷冷地回答了一句:“你要么好好干,要么另谋出路。”

那一瞬间,他涨红了脸,真想立即辞职不干了,但考虑到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于是只好忍气吞声又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

回来以后,他突然有了一个感觉:我不是有创造性吗?那么为何不能就在这平凡的岗位上做起来呢?

于是,他对自己的那份工作进行了细致的研究,发现其中的一道工序,每次都要花39滴油,而实际上只需要38滴就够了。

经过反复的试验,他发明了一种只需38滴油就可使用的机器,并将这一发明推荐给了公司。可别小看这1滴油,它给公司节省了成千上万美元的成本!

你知道这位年轻人是谁吗?他就是洛克菲勒,美国最著名的石油大王。

当今企业中,更多的是毫无价值的“忙人”。他们每天在急急忙忙地上班、急急忙忙地说话、急急忙忙地做事,可到月底一盘算,却发现自己并没有做成几件像样的事情。他们往往以一个“忙”字作为自己努力的漂亮外衣,却没有想到,这种忙只能是“穷忙”、“瞎忙”,没有给自己和单位带来任何效益。

一个员工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从一开始就牢固树立目标意识,以实现结果为工作最终的也是惟一的目标,绝不像驴子拉磨那样,一条道走到黑。

作为华人首富,李嘉诚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他之所以能成为首富,也并非没有规律可循:从打工的时候起,他就开始树立做事只看结果的思维。

从十多岁开始,李嘉诚就挑起了整个家庭的生活重担,他不得不靠打工来维持生活。他先是在茶楼做跑堂的伙计,后来应聘到一家企业当推销员。

干推销员首先要能跑路,这一点难不倒他,以前在茶楼成天跑前跑后,早已练就了一副好脚板,可最重要的,还是怎样千方百计把产品推销出去。

有一次,李嘉诚去推销一种塑料洒水器,连走了好几家都无人问津。一上午过去了,一点收获都没有。如果下午还是毫无进展,回去将无法向老板交代。

尽管推销得不顺利,他还是不停地给自己打气,精神抖擞地走进了另一栋办公楼。他看到楼道上的灰尘很多,突然灵机一动,没有直接去推销产品,而是去洗手间,往洒水器里装了一些水,将水洒在楼道里。十分神奇,经他这样一洒,原来很脏的楼道,一下变得干净起来。这一来,立即引起了主管办公楼的有关人士的兴趣,一下午,他就卖掉了十多台洒水器。

在做推销员的整个过程中,李嘉诚都重视分析和总结。在干了一段时期的推销员之后,公司的老板发现:李嘉诚跑的地方比别的推销员都多,成交的也最多。从此,老板对李嘉诚格外赏识。纵观李嘉诚的奋斗历史,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用方法来达到结果的历史。

因此,每位有志于成功事业的员工都应该格外重视工作的效率和结果。

当前,许多企业提出了一个“新敬业精神”的理念。这一理念的核心,就是强调以效益为核心,让“老黄牛”插上效率和效益的翅膀。从员工的角度讲,只有你为企业创造财富,企业才会给你财富;只有你为企业打造机会,企业才会给你机会!

做一个凡事讲究效率的忙人吧,这样的忙,才会有价值!做一个凡事讲究结果和功劳的人吧,这样,你才会赢得最快速度的发展,并得到最大的认可与回报。

10就是完成了工作,也不要闲下来

只要你时刻力求上进,任何一段“闲暇”都可能为你争取到发展的机会,让你在公司中有所成就。

爱因斯坦在组织享有盛名的奥林比亚科学院时,每晚例会,他总是愿意和与会者手捧茶杯,开怀畅饮,边饮茶,边谈话。爱因斯坦就是利用这种闲暇时间,来与大家交流思想,把这些看似平常的时间利用起来。他后来的某些思想和很多科学创见,在很大程度上都源于这种饮茶之余的种种交流。如今,茶杯和茶壶早已成为英国剑桥大学的一项“独特设备”,以纪念爱因斯坦利用闲暇时间的创举。

凯里受聘于一家顾问咨询公司,他平均每年要负责150宗案件,而且,他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飞机上度过的。但凯里并没有把飞机上的时间当成是自己休息的时间,而是在飞机上给自己的客户写邮件。在底特律机场上,一位等候提行李的旅客对他说:“在将近三个小时的时间里,我注意到你一直在写邮件。就凭你的这种工作精神,一定会得到老板的重用的。”

〖TP42.TIF;X1,BP#

凯里微笑着回答:“我早已是公司的副总裁了。”

职场上,任何想要取得成就的人,必定拥有一颗积极向上的心态;有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变“闲暇”为“不闲”,时刻去刻苦地工作。

时间可以毫无顾忌地被浪费,也可以被有效地利用。有人算过这样一笔账:一个人如果每天临睡前挤出15分钟看书,他的看书速度为中等水平,即每分钟能读300字,那么,15分钟他就能读4500字,一个月读12.6万字,一年的阅读量就可以达到151.2万字。如果每本书平均约7.5万字,一年他就可以读20本书。这个数目是可观的,远远超过了世界上人均年阅读量。然而,这却并不难实现。许多伟人之所以能流芳百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十分珍惜时间,他们在一生有限的时间里,不但充分利用上天赐予他们的每一分每一秒,还善于把隐藏的时间找出来,一刻不停地工作、积累、进步。

在公司里,“即使完成了工作任务,也不要闲下来”是职场人士获得老板认同的最基本的工作态度。也许你认为自己有许多“闲下来”的理由:“我之所以闲下来,是因为我的工作已经完成了。”“我做的一点儿也不比别人少,甚至还要比别人多。”可就实际的工作环境和人际关系而言,你的这些理由难以让人信服,实际上,只要你有工作的心,工作总是有的。

因此,不管你的工作有多顺利,哪怕是无所事事,也不要让自己闲下来。你应该像凯里那样充分利用“闲暇”的时间,再为自己安排一些工作。例如,你可以翻看一下自己客户的档案,看看有哪些客户很久没有联系过了,给他们发个邮件,打个电话,联络一下感情,为自己日后的进一步合作做铺垫。你还可以翻看一下自己以往的工作日记,看看是否所有的目标都有已达到,还需要向别人学习些什么,以使自己的工作领域得到扩大和充实。你还可以留意一下各方面的新情况,或许在不知不觉中,你就会找出一个业绩的新方向……

总之,工作的潜力很大,成绩的潜力也很大,只要你时刻力求上进,任何一段“闲暇”都可以为你争取到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