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工人们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对这些“细节”毫不在乎,根本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些“细节”方能体现出建筑大师的独到之处,他们随意“创新”,改变水流的线路和大小,搬运石头时不分轻重,在不经意中“调整”了石头的重量甚至形状,石头的摆放位置也是随随便便。看到自己的精心设计被无端地糟蹋成这样,难怪贝聿铭要痛心疾首了。
香山宾馆建筑的失败不能归咎于贝聿铭,而在于施工人员在执行过程中对细节的忽视,才使本来可以称得上建筑史上佳作的香山宾馆,变成了毫无欣赏和考察价值的普通宾馆,也毁了一代大师的名声。
公司里每项工作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策划,更在于执行过程中细节的把握。若是不能在落实过程中抓住这些细节、防止漏洞,再好的策划,也只能是纸上蓝图。惟有落实得好,才能真正把工作的价值完美地体现出来。
对于营销来说,一个营销方案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就按照创意和实现创意的过程而言,落实过程中的细节绝对是重中之重。
丰田汽车公司的社长丰田英二曾说:丰田汽车最为艰巨的工作,不是汽车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而是生产流程中技术工人对一根绳索不高不矮、不偏不倚、没有任何偏差的摆放和操作。
某乳品企业营销副总谈起他们在某市的推广活动时说:“我们的推广非常注重实效,不说别的,每天在全市穿行的100辆崭新的送奶车、醒目的品牌标志和统一的车型颜色,本身就是流动的广告,而且我要求,即使没有送奶任务也要在街上开着转。多好的宣传方式,别的厂家根本没重视这一点。”
然而,这个城市里原来很多喝这个牌子牛奶的人,后来却坚决不喝了,原因正是这些送奶车惹的祸。原来这些送奶车用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忽略了维护清洗,车身沾满了污泥,甚至有些车厢已经明显破损,但照样每天在大街上招摇过市。人们每天受到这种不良视觉的刺激,喝这种奶哪里还能有味美的感觉!
创造这种推广方式的厂家没想到:“成也送奶车,败也送奶车。”对送奶车卫生这一细节问题的忽视,导致了这一创意极佳的推广方式的失败。
同样的问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每个企业的各个营销环节中。很多企业在营销出现问题的时候,一遍遍思考营销战略、推广策略哪儿出了毛病,但忽视了对落实细节的认真审核和严格监督。
如果从一个营销活动的落实而言,细节的意义要远大于创意,尤其是当一个方案在全国多个区域同时展开时,一旦落实不力,细节失控,最终很可能面目全非。而每一个细节上的疏忽,都可能对整体的成功形成“一票否决权”。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回地面途中,着陆前意外发生爆炸,飞机上的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全世界为之震惊。美国宇航局负责航天飞机计划的官员罗恩·迪特莫尔被迫辞职。此前,他在美国宇航局工作了26年,并已担任4年的航天飞机计划主管。
事后的调查结果表明,造成这一灾难的凶手竟是一块脱落的隔热瓦。
“哥伦比亚”号表面覆盖着2万余块隔热瓦,能抵御3000℃的高温,以免航天飞机返回大气层时外壳被高温所融化。1月16日“哥伦比亚”号升空80秒后,一块从燃料箱上脱落的碎片击中了飞机左翼前部的隔热系统。宇航局的高速照相机记录了这一过程。
应该说,航天飞机的整体性能等很多技术标准都是一流的,仅因为一小块脱落的隔热瓦就毁灭了价值连城的航天飞机,还有无法用价值衡量的七条宝贵的生命。
在执行过程中这些细节何其多。每个企业由于性质不同,工作中值得注意的细节也不同。但是只要能在执行的过程中,把这些细节很好地掌握住,让它们尽量发挥有价值的一面,便能为企业节省和创造出可观的效益。否则,也会给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和声誉方面的损失。
9万斤油,不如一招鲜
在英国赛马界,有一位极有权威性的人物亨利·亚当斯,他既不是名声显赫的马场老板,也不是技能出众的赛手,而是一位钉马掌的铁匠。亚当斯钉的马掌可以说是骏马蹄上最合适的马掌。他说:“我给它们钉了一辈子的掌儿,这就是我的工作,也是我最关心的事儿,每当我看到一匹马时,首先想到的就是该给它钉一副什么样的掌儿最合适。”
亚当斯一辈子给这些马匹钉马掌,而且他只精通钉马掌这一门手艺,仅这一门手艺就给他赢得了极高的荣誉。现在他年事已高,但找他钉马掌的赛手们仍络绎不绝,甚至有时还要排队等候。
在现实工作中,有许多人贪多求全,什么都懂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对工作只求一知半解,这些人被人们称为“万斤油”,这些“万斤油”总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但是如果让他们把那些知识往深层挖掘,他们却说不出什么所以然,其实他们没有什么真才实学。“万斤油”们工作起来经常会出错,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所在的公司或企业。
那些技术半生不熟的泥瓦工和木匠,将砖石和木料拼凑在一起来建造房屋,在这些房屋尚未售出之前,有些已经在暴风雨中坍塌了;术业不精的医科学生不愿花更多的时间学好技术,结果做起手术来笨手笨脚,让病人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律师在读书时不注意培养能力,办起案件来捉襟见肘,让当事人白白花费金钱……这些都是“万斤油”的表现。
每位老板都在寻求能精通自身工作、做事一丝不苟的员工,哪怕只是精通自身所涉及工作范围内的技能,也是老板眼中不可多得的好员工,这就验证了“万斤油,不如一招鲜”的理论。对员工本人来说,如果能真正地掌握一门专业技术,比那些看似什么都懂的“全才”要强得多。只有这样才更适合自己在公司里的长远发展,也能为公司创造更直接的利益。
那些“万斤油”在抱怨怀才不遇、没有受到重用的时候,应该扪心自问:自己是否认真研读过专业方面的书籍?自己是否像画家仔细研究过画布一样仔细研究职业领域的各个细节问题?不要想当然地认为脑袋里那些乱七八糟、杂乱的知识,能换来多大的价值。
“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精通它。”让这句话成为我们的座右铭吧!下决心掌握自己职业领域所涉及到的问题,使自己变得更精通。如果你是工作方面的行家里手,精通一门真正的专业技术,就能赢得良好的声誉,也就拥有了一种潜在成功的秘密武器。
如果不知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对工作中很多事情仅懂一点皮毛,这种原因导致的失败、公司的损失是必然的。更不要蛮不讲理地去责备他人、责备社会!
大自然要经过千百年的进化,才会长出一朵艳丽的花朵和一颗饱满的果实。当下的不少年轻人接触过几天机械知识,就想做工厂里的机械师;做上几个试验,就想制出一种药剂行医救人;或者听了两三堂医学课,就急于做外科手术——要知道,手术维系着一条宝贵的生命,没有专业的水平是随便做不得的!
有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对日常普通而又繁琐的工作失去了耐心,一直认为自己是被大材小用,有着一种怀才不遇的烦恼。他感到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对社会感到非常绝望。多次工作中出现的失误,导致他完全失去了晋升和加薪的机会,这更让他伤心绝望。有一天在他痛苦绝望之余来到了海边,打算就此结束他的生命。在他正准备自杀的时候,正好有一位老人从附近经过阻止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年轻人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
老人听了他的话,从脚下的沙滩上随便抓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就松手扔在了地上,并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到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这根本不可能!它太细小、平凡了。”年轻人无奈地说。老人没有说话,又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随手扔在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当然可以!”“那你明白其中的原因了吗?”
从这个简单的实验中不难看出,这位年轻人就像行业里极为普通的一粒沙,像这样的“沙”在公司里何止千万。再看看那些加薪、晋级的员工有哪个不是至少精通一门专业技术的。如果这个年轻人回去之后仔细学习,当真正精通一门技能的时就会受益无穷,由一粒沙变成一颗耀眼的珍珠,很轻易被挖掘出来、得到赏识的。
如果一个公司里,大部分的人都是“万斤油”,而没有几个真正精通工作的人,那么这个公司迟早会枯萎,制造出来的商品也如同他们的专业技能一样,经不起考验,损失就不言自明了。
“万斤油”们应该在工作中少些抱怨,晋级和加薪的事如同一首歌里唱的那样了:“不必烦恼,不是你的想得也得不到!”在工作中只要有自己精通的“一招儿”,能够为企业带来利益,减少公司的经济损失,就会成为那首歌的下半句了:“不必烦恼,是你的想跑也跑不了!”的情形了。
李强和刘勇既是同事又是好朋友,所在工厂的效益每况愈下,并且他们都深知当前职场竞争日趋激烈,所以他们决定未雨绸缪,提前为自己充电,然后寻求“薪”情更好的单位。
李强经过一番考虑,决定去考研究生,然后再考几门职业证书,学成之后不愁找不到好工作。李强非常勤奋,潜心苦读两年多,非常顺利地拿到了MBA证书,并且一鼓作气考出了会计师职称以及电脑操作、专业英语等热门证书。可是,当他觉得自己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拿着这些证书去求职时,才发现凭借某一证书就能拿高薪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企业招人更注重是否具备营销经验和客户资源,一些重要管理岗位主要看实际工作经验,这些证书都派不上太大用场。最后总算有家私营企业答应要他,目的是给企业撑门面,但收入只比过去的工厂高一点点。
刘勇则没有盲目地“综合充电”,经过一番调查,他发现如今微机越来越普及,由此导致了电脑硬件故障维修率相应提高,同时,电脑病毒猖獗也经常使电脑数据丢失,如果学会维修硬盘和恢复数据的技术,岂不是自己立足职场的一个杀手锏?经过多方打听,他得知北京中关村有一家电脑学校开设了硬盘维修班,于是他便拿出仅有的一万多元积蓄到北京参加了学习。
学成后他在一家客流量较大的电脑城开了一个硬盘维修专柜。开业后生意出奇的好,开业当天他为某大医院修复了一个CT机的电脑硬盘,将价值数万元的医疗数据全部恢复,没用一个小时就赚到了5000元钱。
如今,年纪轻轻的刘勇已经是全省最大硬盘修复中心的老总了,他买了房子和私家车,而这一切,均是依靠这门维修硬盘的手艺。
有时会一门手艺比起“综合”提升自己更重要,“一招鲜吃遍天,样样会活受罪”,有时拿再多的证书还不如掌握一门实实在在的手艺。
记住:如果你能真正制好一枚别针,应该比你制造出粗陋的蒸汽机赚到的钱更多。
10变“闲”为“不闲”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闲”的时间就是用来放松、休息、打盹的时间,从来没想过要在这上面搞些名堂出来。能够在这方面搞名堂的人,现如今都已不再是原来那些地位不高、工资又少的小职员了。
开车上班堵车的时候、上班时间因停电不能用电脑办公的时候、约见客户等待见面的时候……细想想我们在这些时间里都在做什么?上班堵车可能会使你害怕上班迟到,而你的心情也会变得比较烦躁;上班停电可能会使你觉得休息时间来到了,而心情舒畅;等待客户见面可能你对顾客没有把握,而觉得有点紧张。无论我们怀有怎样的心情,这些时间总会被我们无意识地浪费掉,被我们称之为“闲”。而我们工作起来又忙得团团转,找不到一时半刻休息的时候,常常抱怨时间不够用,害怕工作完成不了,这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忙起来忙死,闲起来闲死”。
试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够把这些“闲”变成“不闲”,就能从中挖掘出不少琐碎的时间,让我们的“闲和忙”均衡协调。不要小看这些点点滴滴的小“闲”,如果时时刻刻都能把它利用上,对于我们减轻工作压力,弥补办公时间不足、提高办公的效率,是大有益处的。
凡在工作中表现出色、得到老板赏识的人,都有变“闲”为“不闲”的能力。正是那些能够把小“闲”充分利用好的人,在工作上才能得心应手,不会因为工作时间紧而犯愁;也不用礼拜休息到来的时候,为了完成计划中的工作任务,极不情愿地放弃休息去拼命加班。
时间是由分秒组成的,用“秒”来计算时间的人,会比用“分”来计算时间的人更懂得怎样利用一分钟,因为它们能在60之内节省更多、利用更多,而不会因为仅仅是一分钟就把它无情地浪费掉。所以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总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
蒙特拉尼受聘于美国一家著名的法律咨询公司,她的工作能力和效率都令顾客很满意,所以她每年都要接手很多大型法律案件的咨询工作。因此总要频繁地往返于美国的各个州之间,所以她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飞机上度过的。
蒙特拉尼之所以能受到顾客的信赖,除了她自身的法律知识过硬以外,就是她有一种很强的亲和力能和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让顾客乐意让她服务。为此蒙特拉尼有一种很特殊的方法来处理这些关系,那就是在处理案件之前给顾客发E-mail。这样做不但可以和顾客保持很亲切的关系,还能从顾客回复的E-mail中了解她需要处理案件的具体情况,方便提前做出分析,提高工作效率。
蒙特拉尼的方法非常有效,不过使她更为成功的不在于此,而是她的这些工作都是利用等飞机和飞机上的时间用手提电脑完成的。
有一次,一位同样等待飞机的女士看到了她工作的情景,禁不住内心的好奇问她:“在近2个小时里,我注意到你一直在发E-mail,你发E-mail要是为了工作的话,那么你一定会得到老板重用的。”蒙特拉尼笑着回答:“你猜对了,我正是在给我的顾客发E-mail呢!我的确受到了重用,现在已是公司的副总了!”
难怪蒙特拉尼会成为公司的副总。谁如果善于利用时间,谁的时间就会成为“超值时间”。作为一名员工,当你能够高效率利用时间的时候,对时间就会有一种全新的认识,知道一秒钟的价值,会算出一分钟时间究竟能做多少事。
善于抓住点点滴滴的时间进行工作,把“闲”变为“不闲”,工作中的时间就不会再紧张,即使是一些平时做不完的工作也能够顺利地做完,并能从中得到很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