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细节决定成败
15765400000012

第12章 做好每一件小事(4)

小王得知小吴就是自己的竞争对手,就暗下决心,想着一定要把小吴挤掉。但他也明白,如果堂堂正正地竞争,自己不是小吴的对手。于是,他四处活动,在上司面前极尽献媚之能事,除夸大自己的能力外,还处处给老板一个暗示——小吴有许多缺点,他不适合这份工作。在小王的阴谋活动下,他终于把小吴挤了出去。但是当他坐到那个梦寐以求的位子上时,他才发现,他根本就不是胜利者,多数人对他嗤之以鼻,他的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而且每次面对小吴,他都心怀愧疚。仅仅过了半年,由于工作没有成效,他就被免职了。

在新时代的职场上,不可避免地存在竞争。适当的竞争能够促进一个人快速成长,也能促进一个人各方面不断成熟起来,这一切的关键是你对竞争对手持什么样的态度。

一个没有对手的动物,一定是死气沉沉的动物;人也同样,一个没有对手的人必定会成为一个不思进取的人。生活中出现一个对手不是一件坏事,相反竞争对手会让你充满活力。

有了竞争对手,不是整天要盘算着如何打击对方,而是从欣赏的角度,处处学习对手,并以对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确,欣赏对方比打击对方更有效。

有一个人去一家著名的广告公司求职,顺利地通过了第一轮测试,成了十位入围者之一。第二轮测试内容很简单:让每位入围者按要求设计一件作品,并当众展示给另外九人,另外九人打分,写出相关的评语。

这个人在评分时,对其中三人的作品非常佩服,怀着复杂的心情给他们打了高分,并写下了赞美的评语。令他意外的是,他入选了!而更令他意外的是,他欣赏的那三位中只有一个人入选!这是为什么?

后来,该广告公司总裁的一番话使他醒悟。总裁说:“入围的10人可以说都是佼佼者,专业水平都较高,这固然是重要的方面,但公司更为关注的是,入围者在相互评价中,是否能够彼此欣赏。因为,庸才自以为是,看不见别人的长处,这倒情有可原,但若对对方视而不见,那就显得心胸太狭隘了,严格意义上说那不叫人才。落聘的几位虽然专业水平不错,但遗憾的是他们缺乏彼此欣赏的眼光,而这点比专业水平其实更重要。”

面临时下日趋激烈的竞争,与对手竞争时,要抱着欣赏对手、向对手学习的心态,以对手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学习对手的长处,这样就可以提高自己,最后战胜你的竞争对手,走上成功之路。

13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少几个小时的麻烦

有些人一天到晚忙得不可开交,但办事效率很低,出现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没有在做事前做好准备工作。有一个在职场打拼的成功人士说:“昨晚多几分钟的准备,今天就会少几小时的麻烦。”可见事前准备,对一个人办事效益的提高及一个人的成功是相当关键的。

现在的社会,不再像过去“走一步,算一步”了。做什么事情,都得有准备才行。这好比一个人身体有了病,要到医院治疗,就必须预先经过检查、验血、照X光等诊断,然后才能治疗。做事预先计划周全,早作准备,才能事半功倍。如果做事前不做任何准备,临时抱佛脚,要想事情圆满成功,那就难了!

幽默大师林语堂,一生应邀做过无数场演讲,但是他不喜欢别人未经事先安排,临时就要他即席演讲,他说这是强人所难。他认为一场成功的演讲,只有经过事先充分的准备,内容才会充实。

对于一个如林语堂这么擅长演讲的学者,他都不做没有准备的演讲,可见事先准备工作的重要。

“凡事预则立”,每件事,只有事先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到时才不至于手忙脚乱,才能把事情圆满地做好做完善。

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考验的人生是一文不值的。同样,没有做前期准备的工作是不会一帆风顺的。”有了第一天的短短几分钟的准备过程,你就能对第二天的工作有充分的认识,这样就知道第二天哪件事最重要,哪件事是应该最先做的,就能知道做事的轻重缓急和先后次序。所以,不要对昨天的几分钟的准备不以为然。相反,如果你在工作中无视“准备”,事前准备不充分,事后就会麻烦多多。

比如:你昨天少花几分钟时间做准备工作,可能会导致你今天忙而无序,而且不能顺顺利利地完成工作;或许你昨天少花了几分钟对谈判资料及相关文件加以熟悉,可能会导致你在第二天的谈判中陷入不利的局面,面对对方严厉的攻击,而无还手之力,最后导致失败。

做任何事情,都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作为一个上班族,要想把第二天的工作做好,你最好在每天下班前的几分钟制定出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如果拖到第二天上午上班时候才制定工作计划表,那就很容易做得比较费劲,因为那时又面临新一天的工作压力。而前一天晚上就把第二天要做的准备工作做好,到第二天工作起来就会轻松多了。

在头一天做好准备工作,可以了解第二天每项工作可能会发生的问题,并能采取预防措施,防微杜渐。

每一天都在做准备,每一天做的事都是在为将来做准备,当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机会来临时你就会抓住,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不管任何机会都不会是你的。

凡事做好准备,每一天都可以很轻松地达成你的目标。所有成功的人,都是凡事有准备的人。

14出现在公共场合时要保持整洁

出入公共场合时,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仪表,保持自身的整洁。

根据人际吸引的原则,一个人风度翩翩,俊逸潇洒,能产生使人乐于交往的魅力,不修边幅、肮脏、邋遢的人不会吸引他人的太多注意力。

衬衫领子污黑,皮鞋沾着泥点,西服皱巴巴的,污迹斑斑,头发蓬乱,指甲里满是污垢,这个样子出现在公共场合是缺乏修养的表现,会失去自身的尊严。

任何人对这种满身不清洁的人都不会信任的,都不会留下一个好印象的。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创始人松下幸之助在他的日记里曾记下了这么一件事:

有一段时间,因为事多忙得够呛,他很久没有理发洗澡刮胡子了,身上的衣服来不及换洗也脏兮兮的。他去一家理发店理发,理发师忍不住客气地批评他太不重视自己的容貌和整洁了,理发师对他说:“你是公司的代表,却这样不修边幅,邋遢不洁,别人会怎么想,试想如果当老板的都这样随便,你想他公司的产品还会好吗?”

理发师的话对松下很有启发。这位理发师的话很有道理的:一个衣衫不整、邋邋遢遢、没有精神的人,是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好感和信任的,这等于在接触的一开始,你就为自己埋下了失败的种子。

有一位参加演讲的男士,他不太注意自己的形象,不修边幅,穿着一条宽宽松松的裤子,变了形的外衣,胡子和头发像乱草。

这个人的演讲本来很有水平,可他并没有赢得观众的掌声,因为他的形象给了观众这样的印象:这位演讲者的思维跟他的外表一样,也是乱七八糟的。

一旦这种印象形成了,即使他以后再努力,即使他的演讲内容再好,也很难取得成功。

美国许多家大公司对所属雇员的装扮和外在形象都有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不是指要穿得怎么好看,而是要符合人们观感的水准。在公共场合,一个人的清洁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事项:

1鞋擦过了没有?

2裤管有没有污痕?

3衬衣的扣子扣好了没有?

4刮胡须了没有?

5梳好头发没有?

6衣服上的褶子是否注意到?

乍一听似乎可笑,可事实上,这些小细节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洁的穿着总给人一种信赖感。

那么,怎样才能打造出良好的外在形象呢?

1头发应该清洁,梳理整齐,发型不要太怪,要适时理发,胡须经常打理,因为头发和胡须很乱或很长都是不礼貌的表现。

2指甲要注意修剪,不宜留得太长,还要注意修剪鼻毛,让鼻毛长出鼻孔也是一种不礼貌的表现。

3衣服要大方、整洁、合体,以便充分地反映朝气蓬勃和稳重的精神面貌。

4在穿衬衫时,领口和袖口的污迹最显眼,因此要注意保持干净。

5鞋子应先擦干净,不能沾满灰尘。

你的包装越好,你将越易让人接受。保持一个良好的形象是为了别人,更重要的是为了自己,使自己觉得处于最佳状态。

一个追求成功的人应该具有整洁的整体形象,任何细节的疏忽都可能会破坏你的整体形象,影响到别人对你的印象,这对你的成功是很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