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别让情绪左右你
1575600000050

第50章 战胜自我,拥抱健康(3)

美国情绪管理专家帕德斯等人推荐发泄怒气,他们得出维持健康的七个步骤:

一、认清怒意。

二、找出生气的对象。

三、站在“肇事者”的立场想,为他寻找合理的理由;告诉自己:“那个找我麻烦的家伙搞不好遇上了什么烦恼,日子不好过。”

四、数到十,或以别种方法放松精神。大部分心理专家都同意,报复心态的发怒,一点好处都没有。

五、以不攻击的方式,将不满表达出来。与其说“你错了,你简直离谱”,不如说“我觉得自己受了伤,你的所作所为没有考虑到我的需要”。

六、倾听。很难,但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七、宽恕。借着宽恕,会让你深深觉得,爱才是人际关系的主宰。

加强自我修养。

自我修养就是实践,就是自我投资,就是敢于同自我作斗争。

如果一个人没有自我修养的品质,即使他具备其他一切成功者的素质条件,也是毫无价值的,根本不可能成为成功者。因为,即使你有自我促进的愿望,即使你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即使你设想登上南极,如果没有百折不挠的修炼,那你将永远不能达到自己所订的目标。我们每天的成功与失败的经验都在证实和支持着我们目前的自我意象。你继续不断地注意保持和证明今天“你是谁”,这样坚持几年,你便形成了一个稳定的自我意象,逐渐习惯了这一意象并且把其作为自己稳定的内部标准。

我们的习惯开始于无意的观察、细节的暗示与经验,它像带着一点点内容的蜘蛛网,随着实践长大、积累、成熟起来。想象和情绪融合起来,直到它们成为打不破的铁链。习惯就是由网发展成铁链的,它控制着你每天的生活。自我修养能培养或打破一种习惯。它能使你的自我意象或思想产生持久的变化,帮助你达到目标。自我修养反复地用语言、图画、观念和情绪告诉你,你正在赢得每一个重要的个人胜利。归根结底,自我修养是一种自我暗示,是一种思想的实践。

自我修养的作用,可用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个中学的篮球队做了一个实验,把水平相似的队员分为三个小组,告诉第一个小组停止练习自由投篮一个月;第二组在一个月中每天下午在体育馆练习一小时;第三组在一个月中每天在自己的想象中练习一个小时投篮。结果,第一组由于一个月没有练习,投篮平均水平由39%降到37%;第二组由于在体育馆坚持了练习,平均水平由39%上升到41%;第三组在想象中练习的队员,平均水平却由39%提高到42.5%。这真是很奇怪!在想象中练习投篮怎么能比在体育馆中练习投篮要提高得快呢?很简单,因为在你的想象中,你投出的球都是投中的!成功者就是这样,在办公室、运动场不断地锻炼着自己,他们创造或摸拟每一个他们想要获得的经历,他们摸拟成功,仿佛他们是第一个。成功者就是这样“表里如一”的人们。

调查资料表明,世界上许多卓越的成功者,几乎每个人都是心理摸拟方面的大师。他们懂得让自我修养处于不断的提高中。他们虽然有时没有工作,但他们在不停顿的练习中使自己对待艰苦的工作更为坚强了。他们知道想象是最好的工具,想象是成功者的天地。成功者从来不半途而废,成功者从来不投降,成功者们不断鼓励自己,鞭策自己,并反复地去实践,直到成功。为了使你成功,要练习“表里如一”的行动。在睡觉前练,在醒来后练,在广场上练,在汽车中练,让成功成为你的习惯吧!

情绪锻炼的重要性。

生活的海洋浩淼无垠,色彩斑斓。有时令人愉悦欢快,振奋不已,有时却使人烦恼苦闷,难以自拔,有时又会让人恋恋不舍,恬静陶醉,真可谓酸、甜、苦、辣应有尽有。然而,要想很好地驾驭生活,成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就必须具有良好而健康的心理,而健康的心理来自于日常的心理保健与修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加强自我心理保健与修养,从而为自己构建一个健康的心理世界呢?

大多数人都有过受累于情绪的经历,似乎烦恼、压抑、失落甚至痛苦总是接二连三地袭来,于是频频抱怨生活对自己不公平,企盼某一天欢乐从此降临。其实喜怒哀乐是人之常情,想让自己生活中不出现一点烦心之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关键是如何有效地调整控制自己的情绪,做生活的主人,做情绪的主人。

许多人都懂得要做情绪的主人这个道理,但遇到具体问题就总是知难而退:“控制情绪实在是太难了。”言下之意??是:“我是无法控制情绪的。”别小看这些自我否定的话,这是一种严重的不良暗示,它真的可以毁灭你的意志,丧失战胜自我的决心。还有的人习惯于抱怨生活,“没有人比我更倒霉了,生活对我太不公平。”抱怨声中他得到了片刻的安慰和解脱:“这个问题怪生活而不怪我。”结果却因小失大,让自己无形中忽略了主宰生活的职责。所以要改变一下对身处逆境的态度,用开放性的语气对自己坚定地说:“我一定能走出情绪的低谷,现在就让我来试一试!”这样你的自主性就会被启动,沿着它走下去就是一番崭新的天地,你会成为自己情绪的主人。

输入自我控制的意识是开始驾驭自己的关键一步。曾经有个初中生,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和同学争吵,老师批评他没有涵养,他还不服气,甚至和老师争执,老师没有动怒而是拿出词典逐字逐句解释给他听,并列举了身边大量的例子,他嘴上没说却早已心悦诚服。从此他有了自我控制的意识,经常提醒自己,主动调整情绪,自觉注意自己的言行。就在这种潜移默化中他拥有了一个健康而成熟的情绪。

心理医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最佳功能状态,那么,这个人的内脏及内分泌活动在中枢神经系统调节下处于平衡状态,使整个机体协调,充满活力,身体自然也健康。那么,在现代生活中怎样注意情绪锻炼呢?

在生活的不幸面前,应保持冷静的思考和稳定的情绪,遇事冷静,客观地做出分析和判断。

要多方面培养自己的兴趣与爱好,如书法、绘画、集邮、养花、下棋、听音乐、跳舞、打太极拳等,从事这些活动,可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

对自己要有自知之明,遇事要尽力而为,适可而止,不要好胜逞能而去做力不从心的事,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不要过于计较个人的得失,不要常为一些鸡毛蒜皮的事而动辄发火,愤怒要克制,怨恨要消除。

保持和睦的家庭生活和友好的人际关系、邻里关系,这样在遇到问题时可以得到各方面的支持。

自然陶冶法。

人们在学习工作之余,在庭院花卉、草坪旁休息,在绿树成荫的大道上散步,在风景秀丽的幽静的公园里游玩,往往心旷神怡,精神振奋,忘却烦恼,消除疲劳。

当你由于学习的原因或人际关系的原因情绪低落时,不要一个人闷在屋子里,要走到大自然中去,到绿色的世界中去。你到自然中欣赏着美好的风光是摆脱苦恼的一种心理调节情绪的方法。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景,将冲洗掉心中的苦闷,惆怅的情绪将溶化在大自然的壮丽之中。

自然风光对人的心理有积极作用,早已被古人所认识。唐诗曰:“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馀钟磬音。”大自然确能使人缓冲心理紧张,陶冶人的情操。

不同的自然风光,对人的情绪的调节作用不同。漫步在碧波荡漾的湖畔,使人心情怡静。面对波涛滚滚的大海,使人想到迎风击浪。登上耸入云霄的高峰,使人想到奋发向上。

人生在世,喜怒哀乐皆有。当你心情不好时,在校园、公园散散步,散散心,对改变你不良的情绪肯定会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