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成语叫做“碌碌无为”,碌碌,忙得不可开交,但却是“无为”,太可怕了。很多时候我们恐怕都没有把“忙”真正地定义清楚。忙是什么呢?忙应该是在特定的时间段中朝着特定的目标进行连续不断地努力的生存状态。忙碌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充实,让我们将来回忆时觉得自己对得起时间、对得起自己。但是如果你只是为了不闲着而去忙,只是为了向人表明自己“重要”而去忙,那无非是自己欺骗自己。
生活中,常常听有人抱怨到活得太辛苦,压力太大,其实这往往是因为我们还没有衡量清楚自己的能力、兴趣、经验之前,便给自己在人生各个路段设下了过高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制定的,而是和他人比较制定的,所以每天为了完成目标,不得不背着责任的包袱去生活,不得不忍受辛苦和疲惫的折磨。
人首先要为自己负责任。有的人不看实际情况,要求自己必须考上名牌大学,必须学热门专业,认为这是自己的责任,只有这样才算完美人生。许多大学毕业生不愿去基层,不愿去艰苦地区,就是因为他们人生的背篓中背负有太多的责任。这种以私利为出发点的个人抱负,已褪变为一个包袱压在身上,让人喘不过气来。可有人却乐此不疲。
人们常说:“什么事都归咎于他人是不好的行为。”但真的是这样的吗?许多人动不动就把错误归咎于自己,其实这也是不正确的观念。比如说有的人因孩子学习不好而整天苦恼,因孩子没考上大学而内疚。只要自己尽力去为孩子做该做的一切了,因为其他原因而落榜,怎么能把责任归到自己身上呢?再者,塞翁失马又安知非福呢?指不定孩子能在其他方面有成就呢。
了解自己,就不必勉强自己,不必掩饰自己,也不会因背负太重的责任包袱而扭曲自己。如此,就能少一些精神束缚,多几分心灵的舒展,就少一点自责,多几分人生的快乐。
有的人对自己和社会格格不入的个性感到相当烦恼,可是后来把它想成:这种个性是与生俱来的,是上天所赐予的,并非自己努力不够。这样一想,也就不再责备自己,不再烦恼了。
生活中有许多不快乐与抱怨生活烦闷,感到人生不顺的时候,应该让自己明智一点,不要用“高标准”去为难自己,卸掉自己背负的沉重包袱,不再折磨自己。
歌德曾经说过:“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只有认清了在这个世界上要做的事情,认真去做自己喜爱的事,我们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并背负了恰当的适当的适合自己的责任包袱,我们就能体会到人生旅途的快乐。
尝试减少工作。
简·莫尼克是美国康涅狄克州一家公司的市场部顾问。她对待压力的观点是:由生活、工作所产生的心理压力是不可避免的现代病之一。对待的方法不应是回避而是正确处理。她常说:“主动、正确地去处理各种问题、困难,你得到的回报是快乐和自信;相反,被动应付的做法则使你疲惫不堪。”
她的有力武器有两件:第一件是周密的工作计划,无论你选用计算机或铅笔和纸来做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用制定计划的方法来保持清醒的头脑,明确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是最重要的和哪些是次重要的……
“那么,每天面对一份如此详尽的工作计划,你不觉得累吗?”当有人这样问她时。“噢,不!一点也不!”伴随着轻松的笑声,简亮出了她的第二件“武器”:那就是灵活性。“我的计划本身就具有相当的灵活性,我不仅计划‘要做什么’,也计划‘可以不做什么’。”简不无幽默地说:“比如陪孩子看场足球赛,每月与丈夫出外共进一顿浪漫的晚餐,这些都没写进我的计划里,却是非做不可的,别的事则可以量力而行。记住,‘非做不可的事情’不能太多。”
当我们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时,想一想,这真的是非做不可的吗?其实,我们何不像善待他人一样关爱自己呢?这里是一些建议,在新旧更替的时刻,让我们学会像善待他人一样关爱自己。
1.小小的改变:有时我们感觉失意是因为我们再也不会拥有像孩提时代一样的兴奋与快乐。
2.假期里不要再看那些使人精神紧张的电视新闻节目,不妨收看一些能唤起童心的娱乐节目。
3.租一些可以称做“精神食粮”的DVD来欣赏。
4.放松呼吸,做一次小小的休息:采取舒服的坐姿,将双手放于腹部,感觉呼吸时腹部的起伏。
5.给需要帮助的人送一件礼物或做一件事情,你的快乐将比接受帮助的人还多。
6.在帮助了别人或做了开心的事情之后,给自己一个小小的奖励。比如,一块巧克力或一枚硬币。
7.忙碌之余,在出去购物前换上舒适的衣服和鞋子。
8.购物时别忘了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告诉售货员你需要什么,也许会有惊喜的发现。
9.在出现疲惫、头疼或注意力不集中这些“假期综合征”时,不妨在午后小睡片刻。
让悠闲来缓解你的压力
在一个美丽的海滩上,有一位不知从哪里来的老翁,每天坐在固定的礁石上垂钓。无论运气怎么样,钓多钓少,两小时的时间一到,便收起钓具,扬长而去。
老人的古怪行动引起了商人的好奇。
商人忍不住问:“当你运气好的时候,为什么不一鼓作气钓上一天?这样一来,就可以满载而归了!”
“钓更多的鱼用来干什么?”老者平淡地反问。
“可以卖钱呀!”商人觉得老者傻得可爱。
“得了钱用来干什么?”老者仍平淡地问。
“你可以买一张网,捕更多的鱼,卖更多的钱。”商人迫不及待地说。
“卖更多的钱来干什么?”老者还是那副无所谓的神态。
“买一条渔船,出海去,捕更多的鱼,再赚更多的钱。”商人认为有必要给老者订一个规划。
“赚了钱再干什么?”老者仍显出那副无所谓的样子。
“组织一支船队,赚更多的钱。”商人心里直笑老者的愚钝不化。
“赚了更多的钱再干什么?”老者已准备收竿了。
“开一家远洋公司,不光捕鱼,而且运货,浩浩荡荡地出入世界各大港口,赚更多的钱。”商人眉飞色舞地描述道。
“赚了更多的钱还干什么?”老者的口吻已经明显地带着嘲弄的意味。
商人被这位老者激怒了,没想到自己反倒成了被问者。“你不赚钱又干什么?”
老人笑了:“我每天钓上两小时的鱼,其余的时间嘛,我可以看看朝霞,欣赏落日,种种花草蔬菜,会会亲戚朋友,优哉游哉,更多的钱于我何用?”说话间,已打点行装走了。
老者以一种悠闲的心态在海滩上垂钓,观朝霞,赏日落,这是多么令人神往的人生境界啊!喧嚣的都市,繁忙的工作,给我们造成了太多太多的心理压力,那么,我们何不让自己像那位老者一样,给自己的身心一个释放压力的机会呢?
其实,悠闲是生命本身的一种自然状态。悠闲无法刻意去创造,而要靠心去感受。工作之余,偕三五知己一起去公园散步,有的人可以优哉游哉,不知身躯和灵魂之所在,???知不觉地坠入了悠闲的境界;而有些人虽然一心想悠闲起来,但几点几分还有什么事情要处理的念头会不时冒出来,挥之不去,他是无论如何也悠闲不起来的。所以,悠闲是一种心灵境界。
悠闲也是一种品位。醉中舞剑,隔窗读雨,无不是情趣欣然。但悠闲更是一种生态品位。茶余饭后,老农躺在院坪的竹椅上,“吧吧”地吸着烟,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任微笑照亮满脸铜釉般的慈祥;信步由足,樵夫和着扁担的节奏,自由散漫地唱着古老的情歌,你能说这不是悠闲?人文品位通向生态品位,悠闲的状态进入更高的境界。悠闲是全人类的财富,但不是人人能够拥有的财富。
因此,悠闲无法做作。游手好闲与悠闲无关,无所事事也不是悠闲。如果把无所事事比喻为空旷萧瑟的原野,悠闲则是风光旖旎的自然旅行区。容易学到游手好闲,可以装作无所事事,但却装不了悠闲。
人,不能一生悠闲,也不能一生没有悠闲。悠闲是对生命状态,自身过重压力的一种调整,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这种调整。
抛弃本不属于自己的压力。
在印度,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穷理发师,他非常快乐,就像有时候只有神仙才能这么快乐一样,他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他是国王的理发师,经常给国王按摩,修剪他的头发,整天服侍他。
甚至国王都觉得嫉妒,总是问他:“你快乐的秘密是什么?你总是兴致勃勃的,好像不是在地上走,而是在用翅膀飞。这到底有什么秘密?”
穷理发师说:“我不知道。实际上,我以前从来没听说过‘秘密’这个词。您说的是什么意思呢?我只是快乐,我赚我的面包,如此而已……然后我就休息。”
后来国王问他的首相——一个学识非常渊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