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新编科学育儿百科
15753600000012

第12章 2~3个月:在相互的交流中成长(3)

重视宝宝的夜啼

不少宝宝白天好好的,可是一到晚上就烦躁不安,哭闹不止,人们习惯上将这些孩子称为“夜啼郎”。这是婴儿时期常见的睡眠障碍。

生理性哭闹

宝宝的尿布湿了或者裹得太紧、饥饿、口渴、室内温度不合适、被褥太厚等,都会使宝宝感觉不舒服而哭闹。对于这种情况,父母只要及时处理不良刺激,宝宝很快就会安静入睡。

环境不适应

有些宝宝对自然环境不适应,黑夜白天颠倒,父母白天上班他睡觉,父母晚上休息他“工作”。此时若将宝宝抱起和他玩,哭闹即止,对于这类宝宝,必要时需请儿童保健医生作些指导。

白天睡得过多

对宝宝生物钟日夜颠倒的现象要逐步纠正,妥善安排生活秩序,白天不要让宝宝的睡眠次数过多、时间过长,宝宝醒时要充分利用声、光、语言等刺激,逗引他,延长清醒时间。晚上则要避免其过度兴奋而不入睡或产生夜惊,要改掉半夜再吃一顿的习惯。

疾病的影响

一些疾病也会影响到宝宝夜间的睡眠,对此,要从原发疾病入手,积极防治。患佝偻病的宝宝夜间常常表现得烦躁不安,家长哄也不管用。有的宝宝半夜三更会突然惊醒,哭闹不安,表情异常紧张,这大多是白天过于兴奋或受到刺激,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导致的。此外,患蛲虫病的宝宝,夜晚蛲虫会爬到****口产卵,引起皮肤奇痒,宝宝也会烦躁不安,啼哭不止,家长要及时带宝宝就医。

智能开发与训练

爸爸妈妈不仅仅要把宝宝养大,还要把他培养成人,让宝宝在身体和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健康的发展。这就需要爸爸妈妈从小就开始进行点滴的培养和训练。

宝宝发音的训练

当爸爸妈妈逗宝宝时,宝宝会非常高兴并发出欢快的笑声,当看到妈妈时,宝宝脸上会露出甜蜜的微笑,嘴里还会不断地发出“咿呀”的学语声,似乎在向妈妈说着知心话。此时,宝宝能发出较多的自发音,并能清晰的发出一些元音,妈妈和爸爸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培养宝宝的发音,在宝宝情绪愉快时多与宝宝说笑。有时宝宝哭个不停,当宝宝哭泣时,妈妈可以轻轻地抱起宝宝,用手指在他(她)的嘴上轻拍,让宝宝发出“哇、哇、哇”的声音,也可以将宝宝的手放在妈妈或爸爸的嘴上,拍出“哇、哇、哇”的声音。这些都可以作为宝宝发音的基本训练,使宝宝感受到多种声音、语调以促进宝宝对语言的感知能力。

与宝宝互动

当宝宝感到寂寞不安而哭闹时,妈妈要走到床边,和宝宝说说笑笑。这时,宝宝立即会被妈妈的情绪所感染,高兴得踢腿、伸腰、举手,一边笑一边和妈妈“喔”“依”“呀”地说话,这时妈妈要热情地应答,激发他快活的情绪,这是母子交流最好的方式。这是对宝宝初始的发音训练,把自己的声音同听到的声音联系起来,使宝宝对外界的语言刺激更为敏感。

提高辨别声源的能力

可选择不同旋律、速度、响度、曲调或不同乐器奏出的音乐,发声玩具发出的声音,或改变对宝宝说话的声调来训练宝宝分辨各种声音。当然,不要突然使用过大的声音,以免使宝宝受到惊吓。宝宝玩时,爸爸妈妈在宝宝的左边、右边、上边、下边、前后等处摇铃或发出其他的响声,让宝宝辨别声音从何处发出。听觉发育好的宝宝能将头转向声源方向;发育不太好的宝宝经过多次训练以后,也能正确地辨别声源。训练时注意声音要由近及远,逐日推移。

妈妈的声音宝宝最喜欢

妈妈的声音是宝宝最喜爱听的声音之一。妈妈用愉快、亲切、温柔的语调,面对面地和宝宝说话时,可吸引宝宝注意成人说话的声音、表情、口形等,诱发婴儿良好、积极的情绪和发音的欲望。所以妈妈要多和宝宝说话、交流。

训练宝宝的追视能力

父母要有意识地训练宝宝视觉集中的能力和对事物的追视能力。

视觉集中能力要从新生儿期就开始训练。可在距宝宝眼睛约60厘米的地方悬挂一些色彩明艳的物体,并注意定时调整方位,训练宝宝把目光集中在某一物体上的能力。训练追视能力可用颜色鲜艳、有声音、能运动的物体吸引宝宝的注意,训练他用目光追视物体并随物体的移动而移动,也可跟宝宝玩藏“猫”的游戏,即大人用衣物或毛巾遮住脸,或是躲在他人身后,让宝宝追视寻找。

侧翻的训练方法

转侧练习。用宝宝感兴趣的发声玩具,在宝宝头部左右侧逗引宝宝,使宝宝头部侧转注意玩具。每次训练2~3分钟,每日数次。这可促进颈肌的灵活性和协调性,为侧翻身做准备。

侧翻练习。宝宝满月后,可开始训练侧翻动作。先用一个发声玩具,吸引宝宝转头注视,然后,父母一手握住宝宝一只手,另一只手将宝宝同侧腿搭在另一条腿上,辅助宝宝向对侧侧翻注视,左右轮流侧翻练习,以帮助宝宝感觉体位的变化,学习侧翻动作。每日2次,每次侧翻2~3次。

宝宝抬头的练习

俯卧抬头。使小宝宝俯卧,两臂屈肘于胸前,父母在宝宝头侧引逗宝宝抬头,开始训练,每次30秒钟,以后可根据宝宝的训练情况逐渐延长至3分钟左右。

坐位竖头。将宝宝抱坐在成人一只前臂上,宝宝的头背部贴在成人前胸,父母一只手抱住宝宝的胸部,使宝宝面前呈现广阔的空间,能注视到周围更多新奇的东西,这可激发宝宝兴趣,使宝宝主动练习竖头。

宝宝手部动作训练

在宝宝手腕部系上铃铛或红色手帕、鲜艳的手镯,来吸引宝宝对手部的感知,帮助他感知手的存在、体验手的动作。可隔一段时间变换一种系法,看看宝宝是否能注意到这些变化。脱下手镯、红绸带让宝宝瞧瞧、摸摸,让他感觉一下这些东西与手部动作的关系。还可让宝宝仰卧,将一块布或手绢盖在他的脸上,也可只盖住宝宝一只眼睛,开始时可抓住宝宝的上臂引导他并帮他试着用手移开布,然后逐渐减少帮助,使他自己将布从脸上移开。

宝宝扭扭操

让宝宝平躺,握住宝宝双脚,将左脚抬起,交叠于右脚上,此时宝宝的腰部应该微微扭转,恢复平躺,再换右脚交叠于左脚上,如此左右重复各10次。

宝宝屈腿运动

两手分别握住宝宝的两条腿腕,使宝宝两腿伸直,然后使宝宝两腿同时屈曲,使膝关节尽量靠近腹部,连续重复3次。

宝宝俯卧运动

使宝宝呈俯卧姿态,两手臂朝前,不要压在身下,妈妈站在宝宝面前,用玩具逗引宝宝,宝宝自然将头抬起。为了避免宝宝劳累,开始每次只练30秒钟,然后逐渐增加时间,1日1次即可。俯卧不仅能够锻炼宝宝的颈肌、胸背部肌肉,还可增大其肺活量,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呼吸道疾病的预防,还能扩大宝宝视野范围,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新鲜事物,有利于宝宝的智力发育。

宝宝扩胸运动

宝宝仰卧,母亲握宝宝手腕,大拇指放在宝宝手心里,让宝宝握住。首先让宝宝两臂左右分开,手心向上,然后两臂在胸前交叉,最后还原到开始姿势。连续做3次。

要保证宝宝有室外活动的时间,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可以在室外活动25分钟,父母要坚持给宝宝做健身操。这样,对宝宝的身心健康都有好处。

育儿小百科

本月宝宝智能发育测试

宝宝在各方面得到了很快的发展,爸爸妈妈要抓住时机,继续对宝宝进行训练。

大动作

俯卧抬头离床面90°。让宝宝俯卧,两臂放在头两侧,妈妈在前面用玩具逗引他。如果宝宝能抬头离床并与床面呈90°,则表明宝宝达到3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头能竖直且平稳。抱直宝宝,观察其头竖直情况。若宝宝头能竖直超过10秒钟,则表明宝宝达到3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精细动作

手握着手。让宝宝仰卧,穿着宽松,使宝宝手臂能够自由活动,观察宝宝两手在胸前的位置。若宝宝两手能在胸前接触、互握,则表明宝宝达到3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认知能力

眼随玩具移动180°。让宝宝仰卧,在距宝宝视线20厘米处摇红线球引起其注意,然后慢慢将球移到头的一侧,再由一侧经过中央移向另一侧。如果宝宝眼或头随红球转动180°,则表明宝宝达到3个月智能发育标准。

言语交流

与人“交谈”。让宝宝仰卧,家长与其面对面,用丰富的表情和亲切的语言逗引宝宝发音。如果宝宝能“一问一答”地发出声音,则表明宝宝达到3个月智能发育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