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王朝建于公元960年,至1279年亡于元朝,立国320年。其间以公元1127年金人俘徽、钦二帝及宗室妃嫔北去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此前为北宋时期,此后为南宋时期。北宋时期虽然就整个中国局势来看仍处于分裂状态,与北宋并存的较大政权除辽国之外,还有西夏、大理、黑汗、回鹘以及吐蕃诸部,但它是一个结束了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后相对统一的王朝。创建这一王朝的是赵匡胤,他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逼迫周恭帝禅位,自己称帝建国。此后北宋又先后灭掉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和北汉等国,基本上将中原地区和南方统一于自己的管辖之下。陈桥兵变五代以来前赴后继的各地农民起义,沉重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封建割据统治。到了后周统治时期,要求统一的呼声越来越高。公元954年周世宗柴荣即位后,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使北方的政治局面趋向稳定,为统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周世宗雄心勃勃,准备统一中国。谁知突然病逝,由7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是为恭帝,皇帝年幼无知。这样,后周的大权就落在了大将赵匡胤的手中。赵匡胤是涿郡人,从小爱好练武,胆识过人。后来投奔郭威部下,周世宗即位后,赵匡胤追随他南征北战,立下不少战功。周世宗很赏识赵匡胤,就提拔他为禁卫军的统帅,掌握后周的军事大权。
主少国疑,人心思变。赵匡胤和他的弟弟赵光义(本名匡义)、幕僚赵普等人,就秘密策划,准备篡夺皇位。公元960年正月初一,开封城皇宫内大摆筵席,文武百官正在向周恭帝祝贺新年。忽然边关来人报告,说辽国和北汉联合,出兵入侵,形势危急。
当时主政的符太后毫无主见,茫然不知所措,求救于宰相范质。范质未加核实,便连忙委赵匡胤最高军权,率兵前去抵抗。赵匡胤领旨后,立即征调京城兵马。殿前副都点检慕容延钊带一部分人马先行。初三,赵匡胤率领大队人马离开京城。当部队行至汴京东北的陈桥驿后,在那里安营扎寨。当天晚上,将士们在一起议论朝政。有人说:“当今小皇帝年幼无知,我们在外拼死杀敌,有谁能知道我们的辛苦呢?不如先立点检(指赵匡胤)为帝,然后再北征也不迟!”将士们连声拥护,就推举一名将军去见赵匡胤和赵普,转达大伙的意见。这时又有一大批将领闯进来,大声说:“我们都已经商量好了,一定要请点检做天子!”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军营中突然发出呼喊声,将士们拥到赵匡胤的驿馆前,大声喊道:“诸将无主,我们愿意立点检做天子!”
赵匡胤酒醉方醒,刚:走出营帐,将士们一拥而上,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披在他身上,然后跪拜在地上高呼“万岁”。他们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回转汴京。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驿黄袍加身”。
赵匡胤假意推却,然后对将士们说:“你们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既然如此,那就得听我的命令,你们能做到吗?”
众将士齐声回答:“愿意听从皇上的命令。”
赵匡胤于是下令道:“对幼主、太后及朝中大臣,不能伤害;对朝廷府库和老百姓的住宅,不得抢掠。凡是听从命令的,有重赏;违抗命令的,立斩!”赵匡胤带领大军回转汴京。将士们回到京城,纪律严明,丝毫没有骚扰老百姓。早已等候着的石守信、王审琦,打开宫门,迎接赵匡胤人宫。赵匡胤把都城建在汴京,国号改为宋,历史上称为北宋。平定南唐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南唐国君李景因为惧怕北宋,迁都于洪州,升洪州为南昌府,建为南都,他的儿子李煜留守旧都金陵。这一年六月,李景死,子李煜立。李煜喜爱诗文、绘画、音乐,信奉佛教,出钱募人为僧,一时僧众大增,皆仰食于官府。李煜与后妃服僧衣,念佛经,跪拜祈祷。江南主李煜对北宋承袭他父亲的做法,对北宋卑顺恭从,每听说宋朝出师克捷及喜庆事,就奉献金银财宝。江南主卑躬屈膝,改变不了宋太祖统一江南的愿望。江南某些有识之士已看到这一点,开宝五年(公元972年),江都留守林仁肇建议李煜以攻为守,在宋攻后蜀、南汉后,兵力疲困,淮南驻兵也少,这是好时机。他表示愿率数万兵,从寿春渡河,收复江北旧地。江南主没听劝告。沿江巡检卢绛劝李煜攻取吴越地,他提出吴越是江南的世仇,他日必与北宋成掎角之势,对江南不利。他提出,以宣、歙假叛,江南主声言讨伐,卢绛则求吴越援助,吴越兵至则攻之,灭吴越,取其地。江南主也不听从。尽管江南主不用他们的策略计谋,但南唐的存在,还是使宋太祖感到不安。所以,宋太祖收买林仁肇的侍卫,盗出仁肇的画像给北宋。太祖悬挂在室壁,然后宋太祖故意领江南使者观看,并说林仁肇将来降。使者如获重大信息,回国后马上告诉李煜,李煜不问真伪,把林仁肇杀害。宋太祖准备就绪后,开宝七年(公元974年),太祖决定讨伐江南,但苦于出师没有理由,于是遣李穆谕江南主入朝。李煜欲随李穆去,陈乔、张泊认为去必被扣留,力谏李煜不要去。李煜听从陈乔的意见,称自己有病不能去。李穆威胁说:宋兵甲精锐,物力雄厚,江南不是对手。李煜不为所动。李穆还,宋又遣梁迥劝李煜入朝,李煜再次拒绝。这样,宋太祖找到了伐江南的借口,于是命曹彬为西南路行营都部署,潘美为都监,率十万兵伐江南。
曹彬等自荆南发战船东下。江南防守的军队以为是宋军历年的正常巡守,只是闭壁自守并奉牛酒慰劳宋师。当曹彬占池州,败江南兵于铜陵,进驻采石矶。潘美也率兵渡江。江南久无战事,老将去世,新将不懂兵机,只知求利。江南主李煜遣郑彦华率水兵万人,杜真率步兵万人,抗击宋军。杜真与潘美接战,大败,郑彦华水军也败。金陵危急,江南主急忙招募新兵。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曹彬破江南兵于白鹭州、新林港,杀统军使李雄,攻克溧水。进至秦淮,江南兵水陆十万屯于城下,潘美率军渡过水,大败江南兵,进至城下。江南主与僧道依旧诵经、讲易,不问政事。一天,他自出巡城,见宋兵栅栏、旌旗满野,大为惊慌,这才知道受了左右的蒙骗,一气之下,杀了神卫统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招朱令斌以上江兵人援。十月,江南都虞侯刘澄以润州降宋。江南主惧,遣徐铉使宋,徐铉质问宋太祖说:“江南对宋是以小事大,如子事父,没有任何过错,为什么反而受到讨伐?”宋太祖反问说:“你说父子为两家,可以吗?”徐铉无言回答,归国。月余,江南主再遣徐铉求宋退兵,徐铉与宋太祖辩论,宋太祖大怒,徐铉惶恐,回到江南复命。
江南朱令斌,率兵十五万,自湖口入援,行至皖口,与宋军相遇。朱令斌纵火攻宋军,遇北风反而烧了自己,江南兵大溃,朱令斌被擒。金陵被围后,江南寄望于朱令斌。朱令斌被俘后,金陵丧失了精神支柱,只有苟延残喘,等待灭亡了。
金陵被宋军围困,从春至冬,居民樵采路断,兵又数败,城中居民恐慌。曹彬欲不战而克,故一再缓攻,数次遣使劝李煜降,并指出如不降,某日城必破。李煜以为城坚,继续固守。曹彬无奈,决定强攻,他要求将士克城之日不许妄杀一人。诸将答应曹彬的要求,并且一道焚香为誓。宋军发起攻击后,几乎没遇到抵抗,十二月攻陷金陵城,江南主李煜率臣僚到军门请罪,南唐灭亡。王小波、李顺起义
四川一带自晚唐起就很富裕。入宋以后,朝廷对其加征赋税,又设置禁止商旅私自买卖布帛的“博买务”之职,官府和兼并势力趁机贱买贵贩,牟取暴利,使因地狭民稠、耕稼不够供给的四川黎民苦不堪言。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王小波、李顺等因不堪忍受官府的压榨和剥削,在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南)率众起义。王小波宣言:“吾疾贫富不均,今为汝均之。”提出均贫富的口号,得到贫民的拥护,起义队伍迅速壮大,增加至数万人。十二月,起义军在江原县与官军激战,王小波身受重伤战死,起义军由其妻弟李顺领导继续斗争。由于起义军纪律严明,李顺又善于录用人才,队伍扩展到数十万人。淳化五年(公元994年)正月,起义军攻占了成都,建立了大蜀政权,李顺为大蜀王,改元应运。五月,李顺战死。
十一月,李顺余部失败,起义被镇压下去。澶渊之盟公元1004年,辽国发兵二十万南下,辽圣宗和萧太后御驾亲征,一直打到靠近黄河的澶州,直逼北宋京城汴京。北宋真宗皇帝接到告急文书,连忙召集文武大臣商议。有些大臣主张迁都逃跑,宰相寇准却力主共同抵抗。在寇准的劝说下,宋真宗赵恒决定亲征。这年11月,北宋军队从东京(开封)出发,来到韦城。
守卫澶州的将士,听说皇上亲自出征,士气大振,欢声雷动。喊声惊动了辽军,就派几千名骑兵来到澶州城下。寇准下令开城迎敌,很快把进犯的敌军杀得丢盔弃甲,仓皇逃命。
过了几天,辽军大将萧挞览带着几个士兵视察地形,被宋军发现,将他乱箭射死。萧太后见损失了一员大将,大吃一惊,就派密使送信来议和。
寇准不仅反对议和,还主张乘胜收复幽云十六州。一些主张议和的人,就在背后说寇准的坏话,说他想利用军队,图谋篡权。在这种情况下,寇准有口难辩,他长叹道:“一片忠心却遭人非议,我还能说什么呢?”于是,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只好同意议和。为了停战议和,宋真宗打算每年给辽国一些银子和绢帛。他对派去议和的大臣曹利用说:“如果迫不得已,他们就是每年要100万,也可以答应。”
寇准听了宋真宗的话,心里很难受,他追上正要动身去辽营议和的曹利用,说:“虽然皇上同意给100万,但是,你答应的数目决不能超过30万。否则,就杀了你的头!”曹利用不敢违抗寇准的命令,到了辽营,与萧太后讨价还价,终于答应每年向辽国进贡20万匹绢帛,10万两银子,总计30万。公元1005年1月,宋辽双方在澶州正式签订协议,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澶渊之盟”。“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得以安然从险境中脱身,还获得了战场卜本来得不到的东西。对宋朝来说,“澶渊之盟”则是一个屈辱妥协的和约,它是宋朝推行“守内虚外”政策的结果。不过,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却结束了宋辽之间连续数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大片地区得以发展生产,而且双方还通过“榷场”进行经济交流和商业活动,因而对南北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提高是十分有利的。
庆历新政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宋仁宗赵祯面对接连不断的农民起义和对西夏战争的失败,在改革呼声的推动下,任命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富弼、韩琦为枢密副使,欧阳修等为谏官,“欲更天下弊事”。
范仲淹在韩琦、富弼、欧阳修等人的支持下,综合自己多年来的改革思想,于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九月写成《答手诏条陈十事》,呈献给宋仁宗,作为他改革的基本方案。
范仲淹上书说了十件事。这十件事,除“修武备”一项外,其他各款基本上在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十月到次年五月之间,以诏书形式按范仲淹原意颁行全国,当时称为“新政”。
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其主旨是通过整顿吏治,从而达到加强封建统治的目的。当然,其中部分内容如明黜陟、抑侥幸等也触及到了官僚们的既得利益,故而引起了部分官僚的反对。宰相章得象联合台谏官员,攻击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是“朋党”,说他们“欺罔擅权”、“怀奸不忠”。夏竦诬陷富弼密谋废仁宗。范仲淹、富弼被迫出朝。反对派乘机排挤拥护新政的官员,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五月,杜衍、韩琦、欧阳修也先后遭贬出朝,短暂的“庆历新政”以失败而告终。它未能改变宋王朝内外交困的局面,但却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前奏。王安石变法庆历新政失败以后,宋朝严重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更为加剧,积贫积弱的局面仍在向前发展,统治集团感到危机四伏,因而要求改革的呼声在一度沉寂之后,很快又高涨起来,终于掀起一次更大的变法活动。
王安石是北宋中期的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出生于世宦之家,博文强识,能文善赋,早年就负有盛名,22岁中进士,出任地方官。多年的地方官经历,使王安石认识到社会贫困在于土地兼并,发展生产是解决国家危机的根本之道。公元1058年,王安石应召赴京做官,他上奏了长达万言的《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主张变法。这封奏书受到官僚士大夫的称赞,但暮年的仁宗已无心变革现状了。英宗在位仅4年,变革更是力不从心。神宗做皇子时,对王安石就十分器重。他即位不久,王安石就被调为翰林学士,不到3年,便由参知政事进位为宰相。公元1069年,中央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创立新法的机构,并相继制定出一系列新法。变法开始了。财政经济方面的改革是王安石变法的核心和重点。经济方面的改革是为富国,军事方面的改革是为了强兵。主要措施有:将兵法,置将练兵与统军,改变将不知兵的旧制;保甲法,把农村民户加以编制,以民兵制代替募兵制,以减除冗兵,增强国防力量。此外还整编军队、改进武器装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