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想支配他人先掌控自己
15734300000012

第12章 压力效率,如何掌控?(3)

【掌控者考场】

前文中已经提到过,四不像这种动物你单独拿出哪部分来看,你都辨认不出来这到底是一种什么生物,必须要看整体你才能知道这到底是什么。

现在各大院校的专业越开越多,而有很多人在专科后选择接本,在本科后选择读研,然后一路向上。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现象,就是之前所学的专业可能和自己读研或者是就读其他更高学历时所学的专业不一样,于是就产生了跨专业人才,而这些人就被用人单位称之为四不像人才。

就像程京一样,可能什么都会一点儿,但是毕竟不是科班出身,所以在用人单位看来觉得可能基本功没有那些专业学生更扎实。同样的在公司内部,也有这样四不像人才的存在。像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不仅是整个办公室的助理,更是公司内部各种会议的主持人。就是这样一个什么都会一点儿的四不像,不仅没有被公司遗弃反倒现在是公司的支柱,偶尔休假的时候,公司里就会变的一团糟。

其实四不像在现在已经不在是一个贬义词,更多的可以理解为综合性人才。试想一下,你做好了给客户的合同,需要把合同样本传真给客户。偏偏办公室里的文员不在,而客户又等着要看传真,这个时候如果你自己只会做合同却不会使用传真机的话,此时的你恐怕就会焦躁不安了吧。当然这个例子并不适用在所有的情况下,不过却也从另一个角度告诉了我们另外一种节省工作效率的方式。

你有自己的特长吗?

你在公司里扮演的是一个什么角色?是否可以随时被人替代呢?这个问题是很关键的,你说你有特长,但是你的这个特长很多人都有,甚至有些人进了公司之后不需要培训直接就可以上岗,而且还能做的比你更好,那么很不幸你有危险了。

如果你的特长是独一无二的,不管那是你在进入公司之后学会的或者还是怎么样,你都已经有了安身之本。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公司对老员工很看重的原因,因为公司培养一个员工,从工作能力到对企业文化的理解都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这个过程往往直接影响到员工能为公司带来的效益。

你的特长对你的职位有什么帮助吗?

你在公司里可能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职员,但是你有那么一样本事是别人不会的,那么恭喜了。一般情况下来说,在公司日常运行中遇到什么障碍,只要能在公司范围内解决的,没有人会拿到外边去解决,毕竟开支是能省就省的。

这种情况下可能就是你的特长派上了用场,就像我前边说的那个朋友,她们公司的内部会议包括年底的公司聚会都是由她主持的,效果一点都不比外边请来的主持人差。这一点也是她深受领导喜爱的一个原因。

你是一个多面手吗?

你有特长,你的特长对你的职位也有帮助,那么你又有多少特长呢?有部叫做《剪刀手爱德华》的电影,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爱德华的机器人,他的手臂就是各种工具的集合体。无论是各种情况都能应付的来,足以称得上是一个多面手。

那么你呢?你说术业有专攻,没错这句话很对。但是不要忘记,中国人有句古话叫做艺不压身。意思就是说一个人有各种各样的手艺,即便是再多也不会成为自己的负累。指不定什么时候你就能用上呢。

你有过因为自己而提升工作效率的经历吗?

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状况很多,谁也无法预料。而有些状况比如像办公电脑故障、人手不足导致的工作链断节等等不可抗因素出现的时候,挺身而出的你修好了电脑,身兼数职保证工作链的顺畅,这些都避免了工作的延误,自然而然的也就提升了工作效率。

那么,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指点迷津】

现在的社会现实越来越要求我们能做到一专多能,当然了这不是说让我们要什么都会什么都通,毕竟人不是万能的,只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努力地做好更多的事情。虽然一个“四不像”的多面手在公司里总是受欢迎的,但是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要把自己的搞的不伦不类,毕竟自己的本职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要学会本职之外的一技之长只是为了预防突发情况,一旦发生了意外情况不至于影响了我们的本职工作而已。

但也不要因此轻视了做四不像的机会,程京院士如果不是先把自己打造成了四不像,又哪来的机会向高精尖人才迈进呢?

【黄金悟语】

四不像现在已经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国内也只不过有限的数目生存而已。足见它的珍贵。没有哪个公司会因为自己的员工会的太多而不满意,恰恰相反的是,每个公司都希望看到自己的员工是多面手,那样就能最大程度的节省开支,也省去了很多的工作环节,自然而然的工作效率也就提高了。

所以不妨努力去打造自己,去学习更多的东西,掌控了“四不像”哲学的你,具备了做四不像人才能力的你,势必会引起公司更多的注意,也会为自己在日常的工作中带来更多的好处。

其实你也可以像四不像一样珍贵。

Quarter 5 适当的“架空”自己

曾经有个词叫做“放空”。这个词本身有很多含义,其中一个引申义就是走神,突然不知道自己想什么。很多时候我们都会有突然间莫名失神的时候,这个时候的状态就是放空。

放空其实可以是一种对自己精神上的放松。

现在的职场竞争可谓激烈异常,每日里几乎就是为了生计和人斗,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总会在某个阶段,突然意识到自己的上进心已经被重重复复的琐事所羁绊,对一直热爱的工作产生了松懈,而过往的成功经验转眼间已经成为绊脚石……于是在很多商业讲座中会经常用一个关于“茶满了”的具有禅意的故事让不少人感触颇深。

其实我们自己的心态还是要由我们自己来决定,放空总不能被动的等待,也需要我们经常主动为自己放空,时不时的主动“架空”自己。

【案例链接】

章亮是一个职业的基金经理人。作为一个经理人,他认为基金经理人是一个不断与时间、绩效赛跑的行业,只有不断拜访公司、勤读研究报告,才是创造绩效的不二法门,他也以这句话自勉,作为自己工作的座右铭。当初入行的时候带章亮的老师告诉过章亮创造基金绩效必须靠经理人的判断,透过不断拜访公司,除了与各产业公司高阶经理人互动外,更要训练自己具有嗅出财报上看不到的蛛丝马迹的能力,训练久了自然形成经验,透过这些经验累积出“产业敏感度”,才能事先洞析产业景气循环,甚至领先市场早一步发现潜力股。

而入职许久之后的章亮已经和自己的老师一样变成了典型的工作狂人,一次项目拿到手里不一口气忙完,绝对不会停下来的。上班时间忙,工作餐都是让同事给带到办公室三口两口吃完,立刻就开始接着忙活,下班时间到了同事们一个个都下班走了,章亮还是低头忙碌一直到深夜。而需要出去会见客户的时候,更是连吃饭都顾不上了一家接着一家。连客户都觉得实在过意不去,一定要章亮先休息好了再谈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章亮的努力也有了回报,工作可以说是蒸蒸日上。章亮更加相信努力工作必定会有回报,更是没日没夜的工作。家人和朋友们都劝章亮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当的给自己放松下。可是章亮却根本就没往心里去,他认为工作就是自己最好的放松。

可是最近一段时间章亮忽然开始觉得自己有点儿力不从心了。脑子开始跟不上了,以前很快就能处理完的东西,现在总要多费很多时间才能解决掉。一件事反反复复想来想去才能想清楚,而明明要先处理的工作也总是忘得一干二净。跟客户会面的时候谈起事情来也是没头没脑的,很多之前的老客户都对章亮有了意见。

在一次看望自己老师的时候,老师听完章亮的叙说笑了笑,你为什么不偶尔为自己放松放松。章亮困惑的问,我那么多工作都忙不完哪有时间放松啊!老师摇摇头,适当的架空自己也是一种放松也是必要的。

【掌控者考场】

其实很多职场高手都不是那些视工作如命的人,那些整天奉工作为第一的工作狂们只能是作为工蚁的角色出现。老板最喜欢这样的员工,如果你也是这样儿的员工你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职场生命。工蚁是蚂蚁家族中最辛勤的角色,也是工蚁支撑起了蚂蚁家族。但是工蚁也是蚂蚁家族中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色,也是那些最默默无闻的角色。

在职场上那些辛勤的工蚁们固然会赢得老板的赏识,而就像章亮一样这些人会用更加努力地工作来作为回报,我们可以不时的听到谁谁是辛勤工作的典范。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也听到了劳累过度而猝死。

这些不是耸人听闻,也不是说我们不赞成为工作而辛勤劳动。在这里我们强调的是要张弛有度,适当的架空自己,来调节自己的工作情绪。很多人都像章亮一样觉得我工作这么忙,整天忙的要死都做不完,哪还有时间有心情来为自己放松。其实则不然,很多真正成功的人士都会告诉你,其实有时候适当的为自己放松一下,学会架空自己也是为了给自己忙碌的职场生活适当的减压。曾经有位名人说过,把拳头收回来并不是简单的为了收缩,而是为了再一次更有力的攻击。

其实架空自己并不是自我的放逐,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你能不能做到最好的架空自己呢?

你工作的状态如何?

问题很简单,你的工作状态是怎么样的。这个不仅你自己看的清楚,同事们和领导也都很清楚,毕竟你在做别人再看。那你是以何种的状态来工作的呢?辛勤如工蚁一般,还是不管怎么样只要能完成工作就行,还是不管怎么样只要能完成工作就好?

你以何种目的来面对工作?

不管做什么事,我们都是带有目的性的。有人可能会把工作当做一种谋生的手段,工作在他们看来只是保障生活的手段而已,工作于他们并不是什么必需品,因为他们可以随时更换自己的工作。还有一些人视工作为证明自己的途径,他们认为工作才是最好的证明自己的途径,只有工作上的成绩才能让别人认同自己的价值。又有一些人会把工作当成一种乐趣,对于他们来说工作也是一种享受,这种享受并不是像章亮那样的工作狂人那种,而是他们把工作视为了自己人生中的一次挑战并为此来努力。

那么你是何种的目的来面对工作呢?

你是否换过很多工作?换工作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你到现在可能工作了很多年了,也可能你工作了没多久。但是从开始到现在你换过工作吗?换工作的话,你是还在做和之前同样的工作只是换了公司,还是干脆直接脱离了以前工作内容,开始从事新的不同的工作内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