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社交送礼全攻略
15693100000010

第10章 有礼有节:有“礼”还要有“节”(2)

如有人收下礼物时,顺口问了一句:“这东西很贵吧?”对受礼者来说,这本是一句客套话,然而会使送礼者感到生气、难堪。因为在你收到礼物时,脱口提及价钱,会令人觉得俗不可耐,仿佛只懂得以金钱来衡量礼物的价值,如此一来,对方对你的评价自然很低。倘若这番询问是冲着送礼者提出,对方往往会在心里嘀咕:“这家伙真不识货,把两块钱的破盘子当古董。”或是:“这家伙太过分了,明知道我最近手头很紧,买不起好东西,居然还说这礼物看起来很昂贵,这不是在讽刺我嘛!”从此之后,恐怕在给你送礼的队伍中再也见不到他了。所以,收到礼物的人只须表示感激或赞美,不应询问价格高低。

一般来说,不应当面拒绝他人的礼物,除非所送礼物违反了送礼的禁忌。出现这种情况时,受礼者应当委婉而又坚决地拒绝收礼,如果送礼者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应当向他暗示一下礼物不妥的原因。

礼足更要面子足

中国人常说“人为一口气,佛为一炷香”,不能不给“面子”,不能“扯破脸”,更不能“颜面扫地”。显而易见,“面子”是国人交往中不可回避的“重中之重”。而送礼是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的方式,当然也就和“面子”挂上钩了"即使你送的礼再多再好,对方的面子没照顾好,往往是功亏一篑。

送礼要送面子,礼足,更要面子足!

于浩是一个非常有孝心的人,在爷爷的众多孙子中,他是最懂得讨爷爷欢心的人,也是最得爷爷疼爱的人。于浩的爷爷一生嗜好就是喝茶,过节不论什么客人去看望他,带去猴头人参他都感到无所谓,但带去二两高档茶叶他就心满意足。孝顺的于浩在回家乡探亲时,总会在当时商品比较紧缺的情况下托人买点好茶叶,好让爷爷在接待客人时能沏上一壶好茶,当对方夸赞爷爷茶好时,这让爷爷非常得意和有面子。

这次国庆节和中秋节双节来临之前,于浩知道要去叔叔、姑姑和二爷家去拜访,还要回家和爷爷团聚,应该早点最去买点高档月饼。但工作忙碌,临到节日到来还没买好月饼,他便买了些高档水果送亲戚,而爷爷,于浩已经给他准备好了一份惊喜。

中秋之夜,于浩和家里人一起团周,他预定好了酒店雅座,事先爷爷已经说不用给他带礼物了,但是于浩还是准备了一些爷爷爱吃的干果。聚会时,虽然是于浩一手安排的这一切,但是他还是让爷爷来主持聚会,包括座位的安排、菜品的选择等等,让爷爷还觉得自己是一家之主。菜上齐时,于浩神不知鬼不觉地拿出了一瓶好酒,笑着对大家说:“这瓶酒可是爷爷的珍藏,今天爷爷特意托我带过来,也是他老人家的一点心意。”听于浩这样一说,爷爷先是一愣,随即明白了于浩的用心,开心一笑说:“是的。”原来这瓶酒是于浩送给爷爷的中秋礼物,他借着爷爷的名义拿出来让大家喝,使爷爷在小辈面前特别得有面子,心领神会的爷爷自然对他刮目相看,赞赏有加。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尚往来是一个家庭或者家族必须延续的家风,人与人总要交往的。就像一句话说的那样,“隔山隔水都能过去,但隔人就过不去了”。我国长期授到儒家文化的熏陶,而儒家提倡“和为贾’的人际交往原则,所以,给别人“留几分薄面”就成了维护人际和谐的重要手段,而送礼中,给人“送去几分薄面”也是—群的道理。

其实,让受礼人觉得收到礼物是一个非常有面子的事情,这本身就是最有效的送礼方式,既让收礼人觉得你的诚意,又感受到了你的聪明和对他的照顾,在物质礼品上更是为他送上了一份“厚礼”,自然内心高兴,对你充满好感。

那么,送礼的时候如何成功照顾到收礼人的面子呢?

1.面子足先要礼足

这里就要求礼物的价格必须合理,有的时候礼物太便宜会失礼,特别收礼人喜欢炫耀自己的礼物时。其实礼物的价值应以你与收礼者的关系而衡量,比如,你送给朋友儿子的礼物贵过他父母送他的礼物,这自然会让他父母觉得没面子,引起他父母的不快,同时也会令两份礼物失去意义。另外,即使你比较富裕,送礼物给一般朋友也不宜太过,以送一些有纪念的礼物较好,要知道接受一份你的朋友难以负担的精美礼品,他内心会很过意不去,因此,送礼的人最好在自己能力负担范围内较为人乐于接受。因此想要照顾到别人的面子,送出去的礼物最好价格合适,在对方能够接受的范围内。

2.礼品具有针对性

宝剑送勇士,鲜花赠美人,所以送礼品要有针对性,送长辈和送小辈的礼品有区别,送上司和送同事的礼品有区别,送朋友和送同学的礼品有区别……通过这样的区别,你所在意的人才会觉得自己有面子,在你心里比别人更重要,自然也就视你与别人不同了。

3.送礼方式不妨多样些

为了照顾到收礼人的面子,不妨让自己的送礼方式与众不同些。比如,对有些人张扬可能不是什么好事,你低调地送礼给他便是照顾到了他的面子;有些人需要别人对自己的尊重,需要众望所归的感觉,因此你大张旗鼓地给他送礼,就是给他送面子;而有些时候,你在重要的场合做一些特殊的安排,比如凸显收礼人的地位和作用,都会让对方感到面子十足。

注意送礼的场合

送礼时如果不注意适当的场合,很容易让对方对你的动机产生怀疑。甚至会责怪你“没眼色”,再好的礼品也可能受到冷落。

张国建是一家银行的客户经理,这一天,主管交代他要照顾好一个很有潜力的大客户。经过一番折腾,张国建终于有个机会可以约到这个企业老总。下一个问题来了,见面总不能空手吧!于是,他请示上面的意思。上面说,应该意思一下。张国建让助理选择两瓶好酒和一条烟,到了办公室,开门见山地就说:“银行的业务还要靠您支持,这点小意思请您收下。”没想到,那老总真不给面子,连打都没打开就说:“我知道了,这你拿回去吧!”

张国建碰了一个软钉子,回到银行想了半晌,不知道自己哪点不对了!明明是件好事,怎么弄得有点不欢而散。过了两天,他又打电话给那老总。秘书居然说老总没空,有什么事就交代她吧。无奈之下,张国建只好老实地告诉上级主管,没想到主管听了也说了他一顿:“连这点小事,都办不了,还能办什么事?”张国建感觉自己不仅出师不利,又被骂得莫名其妙,就在办公室外抽闷烟。一旁的老王看他愁眉不展,问清原委,于是自告奋勇帮他一把。

老王是个老江湖,他先打个电话给那秘书,说是银行这两天正在办个活动,有几张促销电影票邀请要送给她,还问办公室里有几个朋友,他好多带几份过来。秘书一听有免费的电影票,马上张罗着说大概五张,十张也行。老王二话不说,立即要快递送了三十张电影票过去。当天下午,老王还去电话确认收到没有?够不够?秘书马上说,没想到有三十张,大家都有份了。刚好分电影票的时候,老总经过,还问了一句,这是哪来的电影票,还是首映,他也想去看看。老王随着这话就说,老总真是个有生活品位的人,工作中还懂得情趣。

搭讪了一阵,老王问秘书,老总平时喜欢喝茶还是咖啡?喜欢什么口味。秘书说老总爱喝高档的咖啡,不喝茶。老王挂上电话,马上告诉张国建这个细节。爱喝咖啡、看电影就是名士派,这种人对名酒和烟可能不感兴趣。一来张国建选错礼品,二来初次见面就送昂贵的东西,显然对方感觉“礼多必诈”。他俩总结了这些看法,报告了上面的主管。不久之后透过秘书,另外安排了个时间,由银行的总经理特助带着张国建、老王,正式为老总做了个业务会报,离开前奉上两罐上选的咖啡。老总哈哈大笑说工作很细致,连他这点爱好都知道。

任务终于圆满达成了,这次的开销比上回还少,但是对方显然欣然接受,还带来好印象。同样是送礼,差别为什么这么大呢?原来,送礼不只是买个东西、送给对方这么简单,送礼的学问可大着呢。首先,送客户的礼品,尽可能不要在初见面就呈上“重礼”,这会先让对方起疑心,并且会感觉是有求于他,必定是个“问题”。还有,在办公室众目睽睽之下送礼,很多陪同人员都看见送礼的情节,不免让大家心里有数,好像是“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除非这样的礼物是“见者有份”“人人有赏”,否则同事一定都会看上面的是否收了,下面才敢收。

赠送礼品应考虑具体情况和场合。一般在赴私人家宴时,应为女主人带些小礼品,如花束、水果、土特产等。有小孩的,可送玩具、糖果。应邀参加婚礼,除艺术装饰品外,还可赠送花束及实用物品。新年、圣诞节时,一般可送日历、酒、茶、糖果、烟等。通常情况下,当众只给一群人中的某一个人赠礼是不合适的。因为受礼人会有受贿和受愚弄之感,而且会使没有受礼的人有受冷落和受轻视之感。给关系密切的人送礼也不宜在公开场合进行,以避免给公众留下你们关系密切完全是靠物质的东西支撑的感觉。只有礼轻情义重的特殊礼物,表达特殊情感的礼物,才适宜在大庭广众面前赠送。因为这时公众已变成你们真挚友情的见证人。如一份特别的纪念品等。礼贺节日、赠送年礼,一定要送礼上门。送礼时要注意态度、动作和语言表达。

送礼时最重要的是使人开心。例如,一位男士送给一位女士一枚珠宝戒指,这会让她觉得很尴尬,而她丈夫这样却会让她欣喜万分;在欢庆的日子,给主人送上—件易勾起主人对往事伤心的回忆的礼品,一件揭开主人内心不可告人的秘密的礼德,无论多么珍贵,都不合时宜。

赠送礼品可以在公开的场合,也可以在私下场合,这主要看礼品的性质。

如果赠送的礼品实用价值不高却具有某种象征意义,不妨在公开场合赠送。如一束鲜花、一枚徽章、一张贺卡等,就可以直接送到对方的办公室,这样,在向受礼者表达心意的同时,也可以向其同事展示受礼者的高雅和清廉,使受礼者在感受送礼者尊重的同时,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圣洁感和崇高感。

如果想让众人变成你们真挚友情或爱情的见证人,适宜在公开场合赠送礼物。如举行婚礼时,新人双方在宾客的道贺声中互赠戒指等信物。

如果赠送的礼品是食品或者其他实用品,即使是送亲朋好友,也不宜在公开场合相赠,因为,这容易引起旁人的误解,让人感觉有贿赂的嫌疑,使受礼者的形象受损,并可能招致他人的反感。

把握送礼的时机

每一次送礼,都需要一个新颖的说法,用“师出有名”来形容送礼的时机最恰如其分了。节日、生日、婚礼等有意义的纪念日,或探视病人时,这都是送礼的最佳时机。因为这些时候送礼可以使收礼者不感到突兀,比较自然,容易接受。在西方国家,圣诞节是最重大的节日。圣诞节时,天真烂漫的孩子们为收到各种新奇的玩具而兴高采烈,以为这是圣诞老人送给他们的礼品。大人们之间常送些书籍、文具、巧克力糖或盆景等。探病大多是赠鲜花,有时也赠盆景。芬芳的花朵给人带来春天的气息,使病人获得精神上的安慰。

送朋友远行,也常赠礼品。礼品通常是鲜花、点心、水果或书籍杂志等。礼品上须附有名片,以祝他一路平安。

求人送礼最好不要临时抱佛脚,要有超前意识,抢抓机遇,尽早投资,事前先行。如逢年过节,或在对方过生日时,或在对方生病时送去礼物,这样就名正言顺,让对方无法拒绝,自己的目的也容易达到。有些人到对方家中拜访时,直到要离开时,才想起该送的礼物,在门口拿出礼物时,主人却因为谦虚、客套而不肯接受,此时在门口拖拖拉拉的动作,显得颇为狼狈。最好的送礼时机是进到大门,寒暄几句就奉上礼物,如此,就不会出现对方因为客套不收礼,而双方僵持在门口的情况。如果错过了第一送礼时机,不妨在坐定后,主人倒茶的时候送,此时,不仅不会打断原来谈话的兴头,反而还可增加另一个话题呢。一般来说,以选择重要节日、喜庆、寿诞送礼为宜,送礼既不显得突兀虚套,受礼的收着也心安理得,两全其美。

对选择何时送礼并无习惯可言,虽然迟到的礼物在圣诞节和生日后送出就失去了它们的意义,但是在某些场合,推迟送礼时间却是一个好主意。

当表达对所受的特殊服务的感激之情时,礼物最好是在服务完结之后再送,表明你送礼的动机仅仅是感谢。

如果你有一段时间离开家,有人盛情招待了你,那么你最好在离开之前表达你的感激。在离开的那天送上一束花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如果被邀请到一个从未去过的地方度周末,你可以带上准备好的礼物或是事后送上一些个人物件。

人们一般在接受邀请和婚礼之前送结婚礼物。然而,亲友和好朋友可以对新娘说:“我想等你安顿下来再送礼物给你,这样我就会知道你真正需要什么,你说这样好吗?”这样一提醒,新娘肯定会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

如果你将去一所豪华宅邸或乡村别墅小住,首次最好不要带礼物去,旅行家德布雷特是这样解释的:“礼物最好在访问之后再送,因为第一次能使你有机会了解到主人的兴趣爱好。”但随着交往的日益增多,送礼的最佳时机在一些方面已形成惯例。如:在会见和会谈时,如果准备向主人赠送礼品,一般应当选择在起身告别之际。拜访、赴宴、道喜、道贺时,如拟向对方赠送礼品,通常选择在双方见面之初相赠。出席宴会时向主人赠送礼品,可在起身辞行时进行,也可选择在餐后吃水果之时。观看演出时,可酌情为主要演员预备一些礼品,并且在演出结束后登台祝贺时当面赠送。浏览观光时,如果参观单位向自己赠送礼品,最好在当时向对方回赠一些礼品。为专门的接待人员、工作人员准备的礼品,一般在抵达当地后尽早赠送给对方。作为东道主接待外国来宾时,如要赠送一些礼品,可在来宾向自己赠送礼品之后进行回赠,也可以在外宾临行的前一天,在前往其下榻之处进行探访时赠送。

总之,把握好适宜的送礼时机,是送礼艺术的关键。

拿捏好送礼的尺度

凡事都讲分寸,送礼也不例外。要想把礼送到对方心坎里,就要注意送礼的原则,把握好原则,才不至于有失分寸,毫无理由的馈赠绝非多多益善。送礼要节制,而不是没原则的送。例如朋友生日、同事结婚可以送上一份礼物,以表心意。但不能动辄送礼,这样对方不但不会感激,还会疑心你另有所图。

1.时机恰当原则

对于送礼者而言,送礼的时机要自然。

首先,送礼可以利用特殊的时机:

利用生日。平时,把同事以及亲朋好友的生日记在一个小本子上,并在家里的挂历上标上记号,等到他们生日那天,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