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智慧教子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15676300000068

第68章 向孩子学习

在这个知识化、信息化的社会里,孩子获得信息的能力空前提高,接受新知识、新观念的能力越来越强。走进学校,走上社会后,孩子们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获得新知识的速度往往比家长还要快,他们所掌握的知识、理论和信息往往比家长还要多。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因此,为了“读透孩子这本内容极其丰富的书”,家长更需要向孩子学习。

向孩子学习,是家长睿智和成熟的表现,这也可以说是终身学习思想在家庭教育中的应用,体现了我国第一部教育学专著中提出的“教学相长”的规律。“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一就家长而言,为了培养教育孩子,促进孩子全面和谐地发展,就需要在教中学,在学中教。在教中感到不足,遇到问题,就去学习,在学习中有所得,不断完善自身,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从家长与孩子双方来讲,在终身学习思想指导下,家长与孩子一起学习、成长,就能给古老的“教学相长”规律赋予时代的新的涵义。

让孩子做老师,可以有效地让他更为深刻地理解自己所学的知识。人们所学的东西,如果能教别人,则可让这知识更加扎实。因为要教人时,人们必须把过去因被动所得的知识,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合,这是一知半解的知识和理解绝对做不到的。

向孩子学习,还可以发现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最容易接受的方法,取得孩子的积极配合。

有一位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是想方设法读懂孩子这本“天书”,不断地向孩子请教:“爸爸这样做好不好?你喜欢不喜欢?怎样做,你才更满意?”——这样,常常能够找到孩子最喜欢的教育方法。

“知心姐姐”卢勤在《写给世纪父母》一书中这样写道——拜孩子为师,好处很多。

首先能使大人变得年轻。

其次能便儿子变得自信。

此外更重要的是能使亲子间的感情增进。父母拜孩子为师,就自然会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相处;孩子受到大人的尊重,反过来会更尊重大人。这样,家庭气氛会变得更加和谐。

一天,报社一位同事告诉我一件让她兴奋的事:

星期天一大早,上一年级的女儿对我说:“妈妈,每天都是您带我出去,今天我带您出去。”

我问她:“带我去干吗呀?”

她说:“暂时保密,出去就知道了。”

走到路上,她给了我一个塑料袋,对我说:“今天请您跟我一起捡垃圾,这叫‘手拉手捡回一个希望’。”

我跟着女儿捡了一上午,虽然有点儿累,但我心里十分高兴,女儿也显得比平时兴奋。她严肃地对我说:“老师说了,大人小孩都是地球的孩子。”

有一位父亲感受更深。由于工作所限,他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儿子上了中学,跟他越来越疏远,有点儿瞧不起“没有见过世面”的爸爸,在家里很少和爸爸说话。一次,这位爸爸听了我的讲演,很想改善与儿子的关系。暑假到了,他也正好休假,便决定和孩子一起去旅游。

“儿子,爸想跟你一起外出走走。我没出去过,由你带队,到哪儿去,坐什么车,住什么店,玩什么,全听你的!”

儿子惊讶得半天没说出话来:“这是真的?老爸,我没听错吧?”

爸爸笑了,郑重地告诉儿子,这是真的。

儿子兴奋极了,立刻找来地图、列车表,精心地做出了旅游计划。一路上,买车票,找旅店、餐馆,联系旅游点,全由他张罗。爸爸不仅感到从来没有过的轻松,对儿子出色的社交能力也大为惊讶和赞赏。

旅游归来,爸爸对儿子赞不绝口:“儿子,你真棒!你比爸强多了!”他还对妻子说:“儿子组织能力很强,将来说不定当上总经理!”

儿子和爸爸的关系大为改善,他对妈妈说:“我第一次发现,我爸是天下最好的爸爸,他挺听指挥!”从此,父子俩成了好朋友。

看看,就这么简单。大人们的失误常常是由于自恃高明,总不肯承认孩子有些方面比自己强,总是一厢情愿地将成人的思维模式强加给孩子,无意中扼杀了孩子身上那些极为宝贵的童年时期萌发和需要在成长过程中强化的意志品质。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向孩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