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智慧教子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15676300000060

第60章 让孩子做事

研究表明,儿童家务劳动时间与其道德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方面,家务劳动时间与儿童的独立性显著相关,即儿童劳动时间越长,其独立性越强;另一方面,家务劳动时间与儿童勤劳俭朴的品质密切相关,儿童从事家务劳动的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儿童形成勤劳俭朴的品德。可现在的许多家庭忽略了这种教育方式。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布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城市家庭独生子女每日平均劳动时间仅为11~22分钟。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应从小给孩子分配其力所能及的家务。这不仅在平时是培养孩子的有效手段,更有利于发生紧急情况时孩子的自我保护。为应付意外,事先做好家庭成员的分工很有必要,这一点已被专家在研究一旦发生地震、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各个家庭如何应付的问题时所证明。研究中发现,如果平时给孩子分派一些工作,在灾害发生时,孩子就不会成为妨碍父母行动的累赘,相反能凭自己的力量动脑筋,想办法脱离险境。

许多人都记得小时候分担家务的情况:五六岁时就可能被分派去看猪仔,七八岁时便帮着生火做饭,十来岁时便开始自己洗衣服……所以,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往往挺强。

在父母看来,最初孩子干活真让人不放心,孩子干得费劲又不尽如人意,还不如自己三下两下就干得又快又好。但是,若因为不满意而不让孩子干的话,孩子很可能永远也干不好。

其实,对孩子而言,每次领受一项新的工作总是感到很兴奋,有一种被信任的荣誉感,会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干好。

为了有效地进行家务劳动教育,父母不能盲目地为孩子安排家务,在方法上必须有所讲究。首先为孩子制定一个时间表,内容是不同时间他要完成的不同家务,而且要求他必须按时完成。这个时间表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以便双方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这个表要详细、具体,便于对照执行。时问表制定完成后要誊写清楚,然后贴在家中大家都能看见的地方。还可以在表中留下一些空格,这样每完成一项工作就可以做个记号。

家务劳动的工作量和完成每一件家务所需要的时间,应该适合孩子的年龄和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不要太多,否则要想全部完成而且令人满意会变成一项非常困难的事;也不要太少,否则孩子不会真正为此牺牲什么。如果有必要,每过几个月可对表进行一些调整——增加、减少或者改变家务的内容和完成的时间。理想的情况是,应该有一两项是孩子必须做的,父母中任何一位平常都可以对其进行监督。

其次,应当安排孩子做那些他感到对家庭生活能作出贡献的家务。除了“把你的房间打扫干净”之类对于孩子个人而言有意义的事情外,这个表应该包括一些为全家人服务的任务,比如“洗碟子”、“把汽车里面打扫干净”或者“把纸装订一下以便于重新使用”等。

在指定让孩子完成的为家庭服务的家务时,要注意征求孩。

子的意见。每次都要让孩子做一些他自己愿意做的事,即使它意味着改变了你平常做这些事的方式。对孩子的主动精神给予鼓励。

安排的家务,对孩子来说必须是适合的。孩子对乐于去做的事都会做得比较好,因此对家长和孩子来说都更有意义。一旦分派给孩子的事,父母就应让孩子明确意识到这是他的工作,即使有时因为某种原因,分派给孩子的工作由父母帮忙做了,也应让孩子意识到,这是父母帮他做了应由他做的事。这样,孩子就会自然地形成“这是我的工作”的意识,长大后他便会产生必须完成自己工作的强烈责任感,从而成为独立性强、责任心重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