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智慧教子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15676300000058

第58章 让孩子参与待客

不少家庭来了客人时,总是家长热情地招待,而将孩子漠不关心地丢在一边,让孩子自己玩;或是家长把孩子赶出客厅,让孩子去一边呆着,别碍手碍脚。其实,这都不是好方法。

日本学者多湖辉曾在一本著作中提到他到一位美国教授家做客的情况。由于女主人身体欠佳,接待他的是教授和他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刚进门,孩子便彬彬有礼地做自我介绍,并对远道而来的客人表示欢迎。教授寒暄一阵后,孩子又说自己平时对日本很感兴趣,知道东京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并表示有机会一定丢日本看看。待到午餐结束时,孩子又十分周到地对客人说:“今天的饭菜可口吗?不知合不合您的口味?”

其态度之大方,谈吐之得体,令人惊叹。

有人或许认为,小孩过于“老成”不好、不可爱。是的,孩子自应有孩子的天真烂漫,但是让孩子学习一些礼仪,学习待人接物的方法,对孩子的成长却是必需的。因为不论多么天真可爱的孩子也不可能永远停留在孩提时代,儿童时期毕竟只是一个过渡阶段,孩子会逐渐长大。

现在有些父母对孩子礼仪方面的教育重视不够。为了让孩子更顺利地融人社会,尽快地成长起来,家中来客时,让孩子参与招待是很有好处的。一方面,孩子通过观察,可以从父母及其他长辈身上学习礼仪和待人接物;另一方面,参与待客,能有效地锻炼孩子的胆识和言谈举止。

我国在儿童中推广学用“十个字”的训练是一个创造。

“请,您好,再见,谢谢,您再来”这十个字虽然简单,却集中了待客用语要表达的全部涵义,即对他人的尊重、关心、热情、谦让。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训练自己的孩子经常、主动地使用这些字,成为他们的语言习惯。要使孩子们不仅在他们熟悉的家里、幼儿园,在熟悉的人面前,而且在公园、街头、公共汽车上、商店里和打电话时,在与他人交谈,待人接物时,这些字能“脱口而出”。

中国的礼仪要求一个人在客人面前有良好的举止,因此家长还必须教育自己的孩子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在其举手投足之间表现出他的文明礼貌。训练孩子“坐如钟,站如松,行如风,卧如弓”不只是健康教育,同时也是行为教育、形象教育,这种教育可以让孩子举止端庄、大方、文雅,同时也展现他们富有个性的音容笑貌和举止。孩子文明举止的养成,更重要的在于矫正,就是说,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对于他们在举止上表现出来的种种弊端要随时注意和矫正。例如,一些孩子在客人面前乱说乱动、挖鼻孔、说话时左顾右盼等等。

这些行为,一开始就应该引起家长的重视,大处着眼、小处人手进行矫正。

教孩子养成待客的良好行为,必须告诉孩子一些基本的礼仪规矩。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小不懂事”而放任孩子,让他坏了规矩。比如,有人来做客,不能随便要这要那,不能乱翻人家东西;有客来时,要请客人坐,给客人端茶;与客人吃饭时,不能因为某一道菜自己喜欢就强霸着等等。让孩子们言行举止不越轨,主要就是要培养他们的规范意识,使他们进入社会后,能成为一个遵规守纪的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