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智慧教子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15676300000109

第109章 教育孩子心中有他人

过去,大都是多生子女家庭,兄弟姐妹之间虽常有吵闹,但彼此心里仍很记挂,家里分好吃的,哥哥姐姐总是让着弟弟妹妹,弟弟妹妹也能常常念着哥哥姐姐的好,彼此心里都很关心对方,孩子们较容易养成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现在的独生子女,生活在“独”的环境里,家里东西和父母的爱均归他独自享受,再加上父母的过度呵护,逐渐使一些独生子女养成自私、任性、专横、霸道的不良性格特征。家长们为此感到焦虑,希望利用各种场景和机会改变孩子这种“独”的状况,培养孩子心中有他人的良好品质,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1)要教会孩子与他人分享,今天,独生子女的家长普遍存在着过度疼爱自己孩子的心理,在一些家庭里,父母总是舍不得吃穿,尽最大的可能让孩子吃好玩好,凡是家里好吃的东西,大人一律留给孩子一个人吃,如果是孩子爱吃、爱玩的东西,无论花多少钱,家长都要给孩子买。长此以往,使孩子养成独占的恶习。例如,邻居家里的甜甜,一看到叔叔阿姨带着小朋友来家里玩,就赶快把自己的吃的和玩的东西藏起来,无论父母怎么讲,她都不肯拿出来与小朋友分享。常常把父母搞的很尴尬,她父母很苦恼地说:“我们做父母的都很大方,孩子怎么会这么小气呢?”实际上,反映在甜甜身上的小气,正是甜甜父母平日里对甜甜过度溺爱所致。对于要啥父母就能给啥的甜甜来说,自己是家里的中心,父母、爷爷、奶奶、其他小伙伴都应围着自己转,都应为自己服务,而自己没有为他人服务的意识。这种伴随着“心中没有他人”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与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东西和快乐呢?所以,甜甜不愿意让其他的小朋友吃自己的东西,玩自己的玩具就很容易理解了。

问题是像甜甜这样不能与他人分享的孩子,怎么可能长大后孝敬父母,关心他人,服务于社会呢?这既是父母焦虑的问题,也是将来社会的问题。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家长首先要改变过分溺爱的教养方式,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小事,使孩子懂得分享的意义。如,让孩子为家人分苹果,先给爷爷、奶奶,因为他们劳苦功高。然后给爸爸、妈妈,因为他们日夜为家庭操劳,最后才给自己,因为自己现在只是家里的消费者。逐渐使孩子明白,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是很重要的,他们和自己一样也需要关心呵护,所以,家里的每一个人都要互相关心,共同分享快乐。另外,家长可以通过让孩子把玩具给小朋友玩这件事,引导孩子明白,分享并不是失去,分享就是让小朋友知道自己对他人的关心与帮助,小朋友得到这种关心与帮助后,也会回报自己同样的关心和帮助,这是一种互利。明白了这些道理,孩子就会舍得把玩具借给其他的小朋友了。只有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与他人分享的意识,长大后才能够体贴、同情、关心和照顾家人、朋友以及需要他关心的人,才能是一个心中有爱且被人爱的人。否则的话,只顾满足自己的私欲,心中没有他人,将来必然是一个冷酷无情、胆大妄为的利己主义者。

(2)培养孩子谦让的美德,孩子只有具备了谦让的美德,才可能真正做到心中有他人。现在,我们时代发生了巨变,竞争精神已成为整个社会中的主导精神。但是这并不与谦让精神相矛盾。因为只有全体社会公民都具备谦让的品质,才能真正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风貌和公民素质。我们必须使孩子从小养成谦让的习惯,比如坐公共汽车时可以让孩子给老爷爷、老奶奶或给抱小孩的叔叔和阿姨让坐;在吃饭时,先让家中的长辈吃;在学校时,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会表现出对家庭和社会极强的责任心和爱心。作为家长还要注意不要笼统教育孩子遇事就让,而要让孩子明白,为什么要谦让,什么时候可以谦让。如,当孩子们在一起游戏的时候,家长应教育孩子对年龄比自己小的、身体有残疾的孩子要谦让,而不是对谁都谦让。这样才可以使谦让精神符合时代精神而为孩子所接受,进而内化成自己为人处事的原则。可是目前许多家长还没有意识到这种教育的重要性,有些家长告诉我,他们教育孩子的行为准则是:凡属于自己的就不能有丝毫让步;有的家长自身就缺乏谦让的意识,与同事在一起生怕吃一点亏,在家里夫妻常为做家务吵架,甚至教给孩子不要把东西拿给别的小朋友吃或玩。还有一些家长甚至呵斥孩子在公共场合为他人做事。这些都是当前家庭教育中一种潜在的危险。

为了孩子自身的发展、家庭的和睦、祖国的未来,家长们不仅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修养建设,而且要注重孩子各种美德,特别是谦让精神的培养。

(3)教孩子学会宽容,做到心中有他人,没有一颗宽容之心是不行的。家长可以让孩子通过角色互换的方法,摆脱自我中心,学会心中有他人和宽容他人。如孩子们在游戏、学习的活动中难免会发生磨擦,家长要教育孩子学会处理这些磨擦,教给孩子对其他小朋友多一点忍让,多一份关心,这样别人也会遇事宽容自己,体谅自己,为自己着想。实际上,就是教给孩子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和体验他人情感,孩子学会了宽容,就学会了如何赢得朋友,有了朋友,孩子才会真正体会生活的快乐,才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