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写给孩子的恐龙小百科
15658900000021

第21章 恐龙家族写真(2)

大椎龙属于原蜥脚下目,原蜥脚类恐龙可能是植食性或杂食性动物。在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对大椎龙的食性一直争论不休。大椎龙的头部特征以及牙齿类型的研究显示倾向于,它是植食性或杂食性恐龙;而后来保罗·巴雷特提出原蜥脚类除了以植物为食外,还会以小型动物或尸体补充食物。至今人们对大椎龙的食性还不明。大椎龙的另外一个特征是胃里有胃石。人们曾经在南非的大椎龙化石附近发现胃石,还在维吉尼亚州的三叠纪晚期地层一个类似大椎龙的化石处也发现了胃石。由于大椎龙的牙齿很小,咀嚼能力不强,所以它们吞下石头以协助消化。

另外,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以劳兹为首的研究团队曾在南非发现了6个大椎龙的恐龙蛋化石。这些恐龙蛋化石保存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完整的恐龙胚胎,这对研究原蜥脚类恐龙的系统进化有重大的意义。

名称:大椎龙

存在时期:侏罗纪早期

身长:约4米

体重:135公斤

食性:植食性或杂食性

7.长有双冠的双脊龙

1970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图巴市西面的纳瓦荷印第安保留区中,塞缪尔·威尔斯发现了一个新的化石标本。这个新标本具有明显的两个冠饰,因此根据这一特征将它命名为双脊龙。

双脊龙长约6米,站立时头部高约2.4米,体重达500千克。前肢短小,善于奔跑,是侏罗纪早期的肉食性恐龙。双脊龙的整个身体骨架极细。它的头部有两块骨脊,呈平行状态。头骨上的眶前窗比眼眶要大。它的下颌骨比较狭长,上下颌都长着锐利的牙齿,但上颌的牙齿比下颌的牙齿长。双脊龙的后肢比较长,其中耻骨占了很大的比例。双脊龙的头上有圆而薄的头冠。有的古生物学家认为其头冠是雄性双脊龙争斗的工具。但是经考证,双脊龙的头冠是比较脆弱的,不太可能用于打斗。所以有的古生物学家认为,双脊龙的头冠也许只是用来吸引异性的炫耀工具,如同现代雄性鸟类鲜艳的羽毛。头冠大的双脊龙可在群居中占有较大的地盘,并拥有和更多雌性恐龙交配的特权。

双脊龙有一个窄而钩状的前喙,柔软而灵活,可以从矮树丛中或石头缝里将那些小蜥蜴或其他小型动物衔出来吃掉。由于它的口中长满利齿,因此也能捕杀一些大个子的植食性恐龙。但是,也有些科学家怀疑它的牙齿功能,说它只是一种食腐肉的恐龙,因为双脊龙在上颌介于前颌骨和颌骨之间的接合处有深深的沟槽。与后来的大型肉食性恐龙相比,双脊龙的行动更为敏捷,因为它的身体比较“苗条”。

另外,双脊龙能够飞速地追逐植食性恐龙。比如全力冲刺追逐小型、稍具防御能力的鸟脚类恐龙,或者体形较大、较为笨重的蜥脚类恐龙,如大椎龙等。在追到猎物后,它会用长牙咬并同时挥舞脚趾和手指上的利爪去抓紧食物。

后来,在我国云南省昆明市的晋宁盆地禄丰组地层中,古生物学家发掘出一具跟美国亚利桑那州北方的双脊龙极为相似的兽脚类恐龙骨架,已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双脊龙”。在1978年,昆明博物馆考察队在晋宁县的夕阳乡还发掘到两具引人入胜的恐龙骨骼——双脊龙和云南龙的骨骼纠缠在一起。不难推测出这两个家伙在斗争中死亡,这也充分地证明了双脊龙凶恶的肉食本性。

名称:双脊龙

存在时期:侏罗纪早期

身长:约6米

体重:500千克

食性:肉食性

8.头上长角的冰脊龙

发现于南极洲的侏罗纪早期地层的冰脊龙是一类大型的双足兽脚亚目恐龙。冰脊龙,又称冰棘龙或冻角龙,它的头冠像是特意塑造的高耸发型,其实在其头部有一个像西班牙梳的奇异冠状物。

冰脊龙的化石是一个高及窄的头颅骨,约65厘米长。它那独特的鼻冠位在眼睛之上方,垂直于头颅骨,及横向排列。冰脊龙的脊冠是它的一个显着特征。它的头冠是有皱折的,外观很像一柄梳。它是从头颅骨向外延伸,在泪管附近与两侧眼窝的角愈合。其他有冠的兽脚亚目,如单脊龙,它们的冠多是沿头颅骨纵向长出,而非横向的。

古生物学家推测,冰脊龙的脊冠可能有着丰富的色彩,或许还分布着密集的血管和神经。一旦充血,色彩更加鲜艳明丽。这个头冠若用在打斗上是很易破碎的,但它的存在一定有其特殊的意义。一些科学家们大胆地猜测,认为它的头冠是作为求偶用的,在繁殖的季节展露出艳丽的色彩,像雄性孔雀那样吸引异性。还有的科学家从保护色的角度考虑,认为这要和它的生存环境相联系,从而使头冠色彩随生存环境而变化。

冰脊龙的生存年代可追溯至侏罗纪早期的普林斯巴赫阶,是最早的坚尾龙类恐龙。由于冰脊龙的股骨有着早期兽脚亚目的特色,而头颅骨则更像较后期的物种,所以替它进行科学分类是很困难的。后来的研究认为冰脊龙可能较接近双脊龙科。但是,大部分的学者依然相信冰脊龙是较早期及原始的坚尾龙类恐龙。

迄今为止,冰脊龙是唯一在南极洲发现的兽脚类恐龙,而且是首个被正式命名的南极洲恐龙。虽然当时的世界比现在暖和,而南极洲当时是较接近赤道,气候仍然是属于温带气候。可见当时恐龙可以忍受相对较凉的环境,也许可能在下雪时仍可生存。

名称:冰脊龙

存在时期:侏罗纪早期

身长:约6.5米

体重:约465公斤

食性:肉食性

9.快跑能手莱索托龙

生存于侏罗纪早期的莱索托,是鸟臀目恐龙的一个属。莱索托龙的化石是在上艾略特组地层发现的,地质年代是侏罗纪早期的赫唐阶到锡内穆阶。它的化石分布于北美洲的美国与加拿大西部,分布范围较其他暴龙科更广。莱索托龙是由古生物学家彼得·加尔东在1978年命名的。那么它的名字是怎样得来的呢?因为它的化石发掘于非洲南部的一个王国——莱索托,属名意思为“莱索托的蜥蜴”。

莱索托龙是种小型、二足植食性恐龙,身长1公尺。小巧玲珑的莱索托龙身长不到1米,体重不到10公斤。莱索托龙的小型头颅骨是短而平坦的,并有许多空间可容纳眼睛与颔部肌肉,有大型眼窝。它拥有短而尖状口鼻部,下颌的前端可能是喙状嘴。头颅骨位在短颈部上。

它的嘴和牙齿的特征使它们吃东西很方便。它是怎样进食的呢?首先,它的嘴边有角质的覆盖物,能够帮助它把植物剪切下来,然后,嘴里那些形状不一的牙齿再对这些食物进行处理,颌骨两边的牙齿是箭头形,很适合于咬住食物。但是它们的颌部只能上下移动,不能横向运动,因此它们可能无法磨碎植物,只能切断植物。

莱索托龙的化石显示它们是快速的奔跑者,因为莱索托龙的后肢比前肢长许多,前肢相当短小,有五根手指,第五指很细。脚部与胫部的长度相当,并且它的股骨有独特的股骨头,这一特征并未在其他恐龙上发现,并且,这这些特征足以显示莱索托龙是快速、灵活的奔跑者。它们可能外表类似大型二足蜥蜴。

科学家曾在一个洞穴中,发现两个莱索托龙尸体挤在一起,由此推测,它们可能有夏眠的行为。莱索托龙在进食时也保持着高度警觉的状态,不时地抬头四处张望,以防肉食性恐龙的袭击。莱索托龙虽然个头小,但是由于身体结构上表现出的良好平衡性,保证了它们具有动作敏捷的特点,因而它们依然能够在资源有限而又时刻潜伏着捕食者的环境里很好地适应着、生活着。

名称:莱索托龙

存在时期:侏罗纪早期

身长:约1米

体重:约10公斤

食性:植食性

10.最早有名字的斑龙

斑龙,生存于侏罗纪的欧洲,约1亿8100万年前到1亿6900万年前。它又名巨龙、巨齿龙,是侏罗纪晚期一种体型庞大的肉食性兽脚类恐龙。

斑龙身长约为9米,体重约为1吨,它们的长尾巴可平衡身体与头部,因此被称为二足恐龙。它们的后肢大且充满肌肉,足以支撑它们的重量。虽然斑龙的体型没有较后期的大型兽脚类恐龙大,但是斑龙如同所有的兽脚亚目恐龙用一样,它的脚掌有3个往前的脚趾,以及1个往后的脚趾。而且斑龙的颈椎显示它们有非常灵活的颈部。

斑龙可能以猎食剑龙类与蜥脚类恐龙为食。虽然斑龙是一种强壮的肉食性恐龙,但它们也有可能如清道夫般搜寻腐尸为食物;但这无损于斑龙猎食者的形象,因为要维持如此庞大的体型,进食时的效率是必要的。

斑龙的发现经历了层层曲折。其实,中国人虽然早在晋朝就发现了恐龙化石,但是他们没有恐龙这种物种的概念,就以为它们是传说中的龙的骨头;虽然普洛特先生早在1677年就发现并描述了巨齿龙,但是却误认为它们是巨人的遗骸;更令人惋惜的是,曼特尔夫妇早在1822年就发现了禽龙化石,可是却迟迟没有发表出来,一直到1825年,人们才了解了这一发现。

而就在禽龙被鉴定的期间,世界上第一篇有关恐龙的科学报告却由英国地质学家巴克兰在1824年率先发表了,此次报告报道了令人震惊的消息:有人在采石场采集到一块恐龙的下颌骨化石——斑龙。巴克兰认为这是一种新型的爬行动物,而“斑龙”之名的原意是“采石场的大蜥蜴”。

1676年,部分斑龙骨头在英国牛津市附近一处石灰岩采石场被发现了。虽然其遗骸非常破碎,里面可能还混杂其他兽脚类骨骼的破片。但是牛津大学的化学教授罗伯特·波尔蒂仔细地研究了这些骨头碎片,并在Natural History of Oxfordshire《牛津郡自然史》一书中正确地将这些骨头描述为一只大型动物的股骨最下端,由于这些骨头过大,所以并不属于任何已知物种。他认为这些骨头来自于某种巨大动物的大腿。这些骨头之后就遗失了,但已留下足够的叙述,得以确认它们属于斑龙的股骨。

名称:斑龙

存在时期:侏罗纪早期

身长:9米

体重:1吨

食性:肉食性

11.生活在水边的鲸龙

距今约1亿8100万年~1亿6900万年前,生活在欧洲英国及非洲摩洛哥的鲸龙,是侏罗纪中至晚期的蜥脚下目恐龙,它是长颈的四足恐龙,约有18米长,24.8吨重。

其实,鲸龙庞大的身躯是靠柱状的四肢支撑着,其前后肢长短差不多,大腿骨约有2米长,背部基本保持水平状态。鲸龙颈长头小,它的颈部与身体一样长,尾巴相对较长,包含有最少40节脊骨。它的桡骨与肱骨一样长,而股骨约为2米长。

鲸龙的背部脊骨非常重及原始,并不像较高等的蜥脚下目恐龙的骨头般是空心的。鲸龙脊椎几乎是实心的,这是原始恐龙的特征。与后期的腕龙等蜥蜴类恐龙相比显得结实厚重。而且鲸龙的脊骨在中枢椎体中还存在一些没有用处的部分,但是其脊骨上有许多海绵状的孔洞,有点类似现代的鲸鱼。随着蜥脚类恐龙的演化,它们的脊椎骨开始有了空腔,从而减轻了重量。

鲸龙发现者理察·奥云原先认为它是海中的巨大鳄鱼。不过,鲸龙也确实生活在中生代海滨低地。当时这片海域主要分布在现在的英国。鲸龙所生活的环境是平原及疏林地。鲸龙的颈部并不灵活,可以在3米的弧线范围内左右摇摆。所以,鲸龙只可以低头喝水,或是啃食蕨类叶片和小型的多叶树木。它的牙齿可能像耙子一样,可以扯下植物的叶子。

在英格兰所发现的第一种蜥脚类恐龙以及首次被发现的蜥脚下目就是鲸龙。它的化石遗骸在英格兰及摩纳哥被发现。1841年,由英国生物学家、比较解剖学家及古生物学家理察·奥云以在英格兰怀特岛郡发现的零星的牙齿和骨头命名。更多的肢骨及另一个接近完整的骨骼在英国牛津附近被发现。奥云认为它有鳄鱼的特征。不过讽刺的是,鲸龙是在1869年,汤玛斯·亨利·赫胥黎将它定为恐龙的时候才真正完全被了解的。

名称:鲸龙

存在时期:侏罗纪中晚期

身长:18米

体重:24.8吨

食性:植食性

12.脊椎弯曲的扭椎龙

扭椎龙又被称为优椎龙。生活在侏罗纪晚期,体长约7米,重约720千克,它一直是欧洲最着名的大型肉食性恐龙。

扭椎龙的身体比早期的鸟臀目恐龙要长得多。刚开始人们还把它和另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斑龙混在一起。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的身体结构和斑龙类似,头很长,长长的上下颌中满是锯齿状的牙齿。其前肢生有三指,后肢长而粗壮,不仅能支撑起身体的重量,而且能快速地奔跑,去追逐猎物。

同大多数兽脚类恐龙一样,扭椎龙的脚也是由三根趾头构成的,而且整体构造和现代的鸟类的脚类似。它的三根趾骨长度几乎相当,中间的那根从上往下逐渐变细。这一研究事实表明,在兽脚类恐龙的演化过程中,为了更好地生存,适应环境变化,它们的趾骨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扭椎龙是一种大型的肉食性恐龙,有可能成为它的食物的恐龙有鲸龙、棱齿龙和剑龙等。但是扭椎龙也可能是一种食腐动物,古生物学家们推测扭椎龙生前可能生活在河岸边,以搁浅的动物腐尸为食。即使是相邻岛上的腐尸,它也不觉得路途遥远,为了食物,它也能把尾巴作为平衡舵,从这个岛游到另一个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