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等你来解的人类难题
15608900000054

第54章 达·芬奇与《蒙娜丽莎》之谜

在世界画坛上具有重量级地位的肖像作品———《蒙娜丽莎》,现收藏于法国巴黎的卢浮宫内。它的作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大师达·芬奇(1452—1519年)。然而,围绕着这幅画和它的作者却有着令人不解的迷雾。

达·芬奇于1452年4月15日出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附近的芬奇村,是个私生子,在继母和祖父的照料下长大。

1468年10月,父亲带着他迁居佛罗伦萨,并把他送到大画家韦罗基奥的画坊里当学徒。从此,16岁的达·芬奇开始了拜师学艺的生涯。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达·芬奇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

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一位出色的画家、雕刻家、建筑师、诗人、哲学家和音乐家,而且他还是一个对解剖学、数学、透视学、工程学等学科有不少贡献的科学家;他在军事武器上也有不少发明创造,在航空、天文、地质、流体动力学等方面都有不少独到的见解。后人曾把达·芬奇遗留下来的壁画、写生、雕刻、科学技术设计稿等种种发明学说,统统输入电子计算机,测算了一下这一切要花多少岁月。

经测算,结果令人惊讶,这至少要经历74年创造性的生活。也就是说,达·芬奇至少得从7岁开始直到逝世前1分钟都在紧张、毫不间断地创作、设计、发明,这可能吗?

专家们对于达·芬奇作为一位天才画家是肯定的,但对于他是否是设计师和工程师,则争议和怀疑最大。

有关达·芬奇的工程设计遗产,多在他死后多年才被发现。而在他同时代人的所有回忆和所有达·芬奇的传说中,都没有这方面的记载。

据查阅文献,达·芬奇没有实验室,也没有一个类似发明家爱迪生助手那样的工作人员。但在他的传说中有一位名叫马斯·玛齐尼的怪人,也许这一切与他有关吧!

关于达·芬奇的疑点是相当多的,其中也包括他的名作《蒙娜丽莎》,这幅绝世的肖像画曾经历经磨难。

那些十分精湛的摹本也让它变得扑朔迷离。按正史的记载,1503年3月,佛罗伦萨的银行家佐贡多请达·芬奇为其妻子丽莎画肖像。该画稿于1505年完稿,1506年在达·芬奇离开佛罗伦萨时从银行家的手中拿回了这幅作品,以后这张画像一直被珍藏在卢浮宫内。

1911年8月21日,是法国卢浮宫艺术馆清理内务的日子。

3名清洁工模样的人从一间贮藏室走出,从容地携这幅世界名画逃之夭夭。“《蒙娜丽莎》被盗”成了当时最具爆炸性的新闻,不久以后就有至少6位美国人分别以30万美元的代价各自买到一幅《蒙娜丽莎》,他们都确信自己买的那幅是真品。

虽然,两年后此画失而复得,但使得《蒙娜丽莎》的真品究竟何在成为谜团。

据说,全世界形形色色的《蒙娜丽莎》有200多幅。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就收藏有4幅。然而这些对一幅举世名作来讲也只是一层薄纱,真正的迷雾还有许多,比如《蒙娜丽莎》的生活原型到底是谁?

一种传统的说法是前面所述的佛罗伦萨银行家的妻子。

据达·芬奇之友瓦萨里为达·芬奇所作的传记写道:“达·芬奇为佐贡多之妻蒙娜丽莎画的肖像用了3年才完成。现在此画为法国国王弗朗索李瓦一世所有,藏于枫丹白露宫。达·芬奇开始画这幅肖像时,蒙娜丽莎应该只有24岁……”但这一说法令人多处生疑,然而卢浮宫里的《蒙娜丽莎》乃是40岁左右的女性形象,而且看不出拖了3年之久的痕迹。

有人从油彩的层次断定,它是一气呵成之作。

在西方还有一种说法,即《蒙娜丽莎》的原型是意大利佛罗伦萨一位官员的第三个妻子。据说,这位贵妇人像一只关在金丝笼里的美丽小鸟,心中满怀孤独和哀怨。画家为了唤起她发自内心的微笑,特意请乐队在一边为她奏乐。

1986年,美国《艺术与古董》杂志披露了一个更大胆、更新奇的说法,《蒙娜丽莎》是达·芬奇的自画像,他们把达·芬奇的自画像和《蒙娜丽莎》按同一比例合并相叠,以画中眼睛瞳孔一致为准。结果发现这两幅画的眼睛、发脚线轮廓、双颊和鼻子均一模一样———《蒙娜丽莎》那不言而喻的笑容,恰似达·芬奇1518年对照镜子所作的自画像。

但许多人认为这一点是不成立的,认为这一切只是巧合。

从画本身到作画的时间来看,在1503—1505年,画家已是一位50余岁的老人,注重写实主义的达·芬奇怎么会开这么大的玩笑,把老态龙钟的自己转化为妩媚动人的少妇。另外,《蒙娜丽莎》那被人们喻为“永恒的微笑”,无论如何,人们也难以想象,这个最美丽的女人的最美丽的微笑是从一个男人的轮廓勾画而来的,这岂不证明,完美即为荒唐?

那么,《蒙娜丽莎》画的到底是谁呢?我们还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