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18岁前应该体验的18种经历
15591100000020

第20章 给父母一次惊喜(1)

是父母带给了我们生命,使我们有机会在这五彩斑斓的世界中里体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活的快乐与幸福;是父母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怀,使我们能够在快乐的时候有人分享,悲伤的时候有人安慰。当我们有了快乐时,最开心的那个人一定是自己的父母,当我们有了苦闷时,牵肠挂肚、夜不能寐的那个人一定还是父母。父母之爱,深如大海。所以,我们爱父母,应该像父母爱我们那样,甚至可以忽略一切的不完美,只因他们都是我们今生最大的恩人,是值得我们永远去爱的人。

请思考一下:

青少年朋友,我们是否问过自己:对父母的挂念是否也如父母给我的那样多?民间有俗语:儿生日,娘苦日。当我们在为自己生日庆贺时,是否想到过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痛苦,把我们带到这个世间的母亲呢?我们又是否留意过父母的生日?真诚地给孕育我们生命的母亲一声祝福呢?如果回答是否定的,如果内心有一丝的不安,请抓住宝贵的时光,给予父母我们的爱吧,用我们的一点点的付出,去换父母一丝由衷的感动和欣慰。

懂得父母之辛

有一种爱,是我们在人生之路上的明灯。这种爱就是深厚的父母之爱,这种感情就是浓浓的爱子之情。是父母创造了我们的生命,缔造了我们的灵魂,也影响了我们的一生。

在十多年前的某一天,当我们从娘胎里呱呱坠地的时候,第一声清脆的啼哭和父母疲惫而会心的一笑,昭示着世界上的一个新生命的诞生。父母用他们含着泪水的幸福笑容迎接了我们的到来,但也就从那一刻起,他们就多了一项繁重的工作——照顾我们。

青少年朋友,父母为了给我们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总是那么辛苦,那么努力。为了能够让我们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他们付出的又何止是物质,还有金钱也买不来的心血和青春。我们可以认真思考一下,从我们刚刚出生那时算起,一直到青春健康的女孩、勇敢坚强的男孩,是谁一直在默默付出而且从不要求回报呢?是谁在我们偶尔生病的时候,看起来甚至比我们自己还要痛苦、着急呢?不用说,当然是我们最亲爱的父母!

再思考一下,我们能有今天幸福的生活,能有一个温馨的家,并且穿着得体,备受宠爱。除此之外,还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有读不完的书。要是平日里空闲了,可以上网打打游戏,或是出去户外运动,嘴馋了还可以出去大吃一顿,喝茶聊天。碰上节假日,还有机会去各地旅游放松心情……这一切的一切,又是谁给的呢?还是父母!

可是,当我们回想起父母为我们做这些事情,发现他们竟然没有丝毫的抱怨!都知道父母给我们的是最博大、最无私、倾其所有的真爱。他们用所有的情感来培育着我们的成长,起早摸黑为了让我们生活得更好而奔波,丝毫不顾及自己的劳苦和艰辛。细细衡量之下,竟然发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之中,都凝聚着父母的辛劳和对我们的付出。仅仅用“博大”、“无私”这样的词汇仿佛已经形容不出这种恩情的深厚。

而当大家还是不懂事的孩子的时候,总会把这些付出和爱当作是天经地义,那是因为父母从来都没有对我们要求过什么,更是因为自己的不了解,不懂得父母的辛苦。现在,我们即将迈入成年人的行列。成年,意味着一个人开始真正承担起他的一份责任,这其中之一的责任就包括,要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去体谅父母,应该担当起照顾、孝敬父母的责任。

一位年轻女士曾这样意味深长地说:“一直想给爸妈最好的回报,而且这么多年我也一直在努力地做着。对于父母,我从来不会有半点儿保留。我就是在为他们付出十倍、百倍,也难抵上他们对自己养育之恩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父母都是极其普通的人,也都是极其善良的人。他们尽管都很平凡,但在女儿心里,他们永远都是伟大的。他们和他们那一代的很多人一样,年轻时为了工作、为了孩子奔波;年纪再大一些,儿女离家了,他们的父母身体也开始不好了,又需要他们照顾了;等到儿女工作,老人离开后,他们却都已是鬓发斑白、疾病缠身了,每每想到这里,总是忍不住心酸得落泪……”

处在青少年时期的我们,应该懂得去体味父母的辛劳,否则等到“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时候,就会追悔莫及,因为已经没有任何的机会了。

在上海的一所中学里,有一天一个班级组织了一个名为“体味母亲”的活动,参加活动的青少年都在腹部绑上一个特制沙袋,用沙袋象征肚子里的宝宝。然后进行日常生活的演练,从而让学生们通过游戏感悟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和痛苦。

学生们一个个走下楼梯,然后抱着一些书本再走上楼梯、还要过一个独木桥,直到最后再把书放在书架上坐回原位。这群中学生个个累得气喘吁吁,纷纷表示感受到了母亲十月怀胎时的艰辛和痛苦,对于父母和自己的关系也有了新的体会。

其实这只是父母艰辛生活的开始,孩子自从呱呱坠地,作为父母,为将儿女拉扯成人,他们饱尝了生活的艰辛。生活比较贫困地区的父母,他们俭以奉用,节衣缩食,为了供孩子上学已经举债,有的甚至卖血供养孩子上学。

有一位中学生,家庭非常贫困,父母为了方便他上学,在城里租了一件房子,房子非常小而且寒酸。为此,平时同学要来他家做客,他都会拒绝。有一天,他得知老师要来家访,赶忙从学校跑回家并命令父母:“你们要么马上重新买一套新房子,要么再租一套豪华的公寓!”父母非常惊讶,仔细询问原因,听到的回答竟然是:“老师要家访。”父母拒绝了他无理的要求,可他竟因此而负气离家出走。

也许有些青少年朋友会说:“我才不会提出这么无理的要求!”但是,静下心来想一想,自己有没有因为父母没有答应买名牌的服装、运动鞋而怄气,而自己这样做的理由是其他同学都有;有没有为了在朋友间的面子问题,为了摆阔气、充架子,不顾父母的劝告,花钱如流水,成为校园挥霍一族……

青少年朋友,我们应该体谅父母的辛苦,记得父母的恩情,要学会珍惜父母的血汗钱和劳动成果。自然界的动物中,乌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德,动物们也知道父母的辛劳要来报答父母,何况是自称“最高等的动物”的人,何况是我们新世纪的青少年呢?

回报父母之恩

世界上的情感很多,爱也很多,但只有一种爱的付出是本能的、心甘情愿而不求回报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这种爱最执着、最真诚、最持久,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最强。父母的爱如涓涓细流,无时无处不滋润着我们的成长。而父母的恩情,我们是永远也无法真正报答完的。

孝心,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可以让家庭和睦,幸福温馨。有关调查表明,三代同堂的家庭,如果中间一代人孝敬长辈,那孩子一代就会懂得孝敬父母、祖辈。这样,家庭中不仅长幼有序,而且互相关心,互相宽容,就会有一种其乐融融的气氛,对每一个人的身心发展都是非常有利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这个字一直得到很高的重视,如“孝于亲,所当执”、“首孝悌,次谨信”……这充分说明了“孝”在传统文化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

当年,朱自清看到自己父亲的背影时再也抑制不住眼眶中的泪水,潸然泪下;朱德心中不停地叨念着母亲的深恩,后悔自己没能在堂前侍奉;老舍一句“悔啊!”也说出了内心里对父母的一片愧疚之情。这都是对父母孝心的表现。

作为五帝之一的舜,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相传他的父亲及继母、异母弟,多次想害死他:舜的父母和弟弟趁舜修补谷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而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他们又在舜掘井时,往下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传到了当时的帝王尧的耳朵里,他听说舜非常孝顺,又有处理政事的才干,就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了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接班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