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谁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15566700000022

第22章 拯救,还是教育(1)

1.拯救,还是教育

所以,像李圣珍这样的老师,说她“伟大”一点都不为过。当我读到她给马月的母亲说的那句话:她要下地狱,我跟着她一起下,她要上天堂,我跟她一起上时,我真的感动得不得了。她对孩子的那份爱,那种无私,那种奋不顾身,那种慈悲、怜悯,绝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出来的,大概只有菩萨才能达到。李圣珍老师说:真正的教育者,如同艺术家、哲学家、殉道者,他与别人相比,更接近于上帝,更接近于人性中美好的彼岸。我觉得这话等于给“教师”这个职业下了最好的定义。

但是,在谈到李圣珍现象之际,我们不禁要想:李圣珍老师的出现,是中国教育的某种希望,因为居然有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有着如此的厚爱,但是,她的出现更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悲哀,为什么我们的教育会发展到由一个母亲来挽救那么多孩子的局面呢?为什么等待着她挽救的苦海无边的孩子会排队到一万多名呢……数不清的孩子在挣扎,数不清的父母在哭号!要是一个国家里出现了千千万万个孩子到了需要拯救、而且我们把这个拯救者当作菩萨、当作救星一样看待甚至供奉的时候,这意味着什么呢?

教育是什么呢?教育自古以来肩负着两个伟大的使命,就是塑造人的高尚灵魂和生成智慧的脑袋。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不光要把塑造高尚灵魂的“道理”与生成智慧脑袋的“知识”告诉孩子,更重要的是要使这样的道理与知识有个“实体化”的过程。

实体化,就是落实,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头”、“知道”这样的层面,而是要深入到人的心中、血液里、灵魂里,成为他们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换一个说法就是,实体化就是将所学变成个人的实在经验。让品格融入心灵,也就是成为“人”,品格心灵化;让知识化为智慧,也就是成为“才”,知识智慧化。这就是古人讲的“知行合一”,“知道”与“行为”合二为一。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怎样操作,才能达到“知”与“行”真正意义上的合一?我认为这正是现行教育需要解决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讲,李圣珍老师,她是在拯救呢,还是在教育?

我们看到,李圣珍老师考虑的是“人”的部分,很少涉及“才”的部分,在知识的传达方面,她采用的是传统的方法。中国教育要“人”与“才”一起改变才行,要是只有“人”没有“才”,这个教育还是无法完成它的使命。我们这样一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国家,五十多年中连一个世界级的人文与科学方面的“才”都没培养出来,这是极其可悲的事情。

现在中国真正的教育应该做什么呢?就是让战争不再发生,不让孩子成为“病人”,让他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幸福,而找到幸福的首要条件就是教育者彻底认清知识与智慧的本来面目,认清二者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使孩子幸福地学习而不是痛苦地学习。我认为教育的先锋应该做这样的事,而不是把传统教育整坏了的孩子治好,再去让他重新受那种教育。中国现行的教育已经病入膏肓了,任何小手术都不起作用了,必须推倒重来。不只是拯救,重要的是让“拯救”这样的事不再发生。

二二为什么得四

怎样才能完成从知识到智慧的转化呢?比如,“1×1=1”这样的知识,我们先教孩子认识1认识2等数字,再让背诵“一一得一”、“二二得四”这样的口诀。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我们的孩子都是用这样的方式被成人“教”着。老师说:你们要举一反三!你们要创造性运用!但是,你怎能要求一个一直“唯记忆是从”的孩子举一反三、创造性运用呢?如果孩子反过来这样问老师的话,他也会张口结舌,因为老师、老师的老师,都是这样走过来的。

的确,当我们告诉孩子“二二得四”时,他们最多两秒就可记住,而我们就会得到成就感。但是当我们问:从“二二为什么得四”中你发现了什么时,他们就会一脸茫然。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我们的教育从来都是先将结果直接告诉孩子,从而剥夺了他们探索、思考与发现的权利!

请问:有多少教育者在施教时鼓励孩子大胆出错?有多少教育者不是在喊口号,而是真正从心里明白失败是成功之母、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的道理?有多少孩子经历过由自己做主的探索--失败--再探索直至成功这样的过程?他们中有几人饱尝着过程之后的欣喜,以及欣喜所带来的无穷动力?我们的教育者几乎全都患上了难以治愈的“教学癌症”:喜欢学生一秒之内答对问题,而且必须是标准答案……

课堂上,我们要给孩子输入清晰的概念,在不破坏认知程序的基础上,要让他们具有提取概念、形成概念以及使用概念的能力。孩子的特性是依靠感知认知世界的,建立1的概念必须要用1的实物。1的概念来自于实物,1的实物要有2的实物来做比较,在比较中产生认知;2×2=4这样的结果最好由孩子自己推导出来,这样,知识就不再是“教”会、“学”会,而是“自己发明”,“自己找到”。在发明与寻找的过程中,知识转化成为经验,肉体化了,智慧化了,真正成为他生命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油水分离的东西。

想想看,在这样的情景里孩子们学习起来是一种什么滋味啊!不但会乐意地学,还会乐意地想,轻而易举地学到了知识,这样的学习不但不会封闭他们的心灵,还会把知识转化成为智慧,知识等于智慧了……

这就是知识发生的过程,也可以说,智慧发生的过程。知识的发生,渗透在智慧里、经验里,是与智慧、与经验共同成长的。

将知识转化成智慧,其实就是以知识为手段,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发展出各种能力,比如,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捕捉心灵感受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知识对于能力来说永远是第二位的,永远只是工具。

再说数学,什么是数学呢?数学不光是计数和计算,更重要的,是一种认知世界、处理问题的能力。说一个人数学好,不应仅仅狭义地理解,比如,如何如何地会计算、会做题,更要从广义上理解,比如,在人的内心建立起一套面对世界的数理逻辑的思维能力。建立这个内在的逻辑能力是学习数学的根本。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况,某个人把一个单位管理得极其混乱,换上另一个人,三两下就整顿得井井有条,那么,前者就是个没有数学能力的人,后者是个有数学能力的人。

公式化的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也是这样,我们学校里道德教育很失败,失败在哪里呢?失败在孩子没有体验,没有真正把道德规则植入他们的心中。道德教育不能光靠归纳出一些规则就能解决问题,要在人的心灵深处下功夫。先要解决审美问题。我说的审美不是狭义的,是广义的,包括对于所有事物的美的判断。道德教育首要的任务是解决道德判断问题,只有有了判断能力才能进行道德实施,而审美则是道德判断的基础。一旦到了那样的高度,就会站在这个高度处理问题。

其次解决实施问题。我们说了,道德教育不能光靠知道了规则就能达到目的,许多规则人们大都知道,是不是按照规则去做呢?“知道了”不是“做到了”,道理无法代替行为。传统的道德教育就失败在这里,是把道德作为一种知识去“教”,教出的孩子道德的规则与个人的行为是油水分离的。

孩子是什么?我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我问孩子上课可不可以吃零嘴?他们说不可以。我问为什么?他们说吃零嘴注意力就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集中就不能听老师的讲课,这样老师的辛苦全都白费了。说得头头是道。我就给每人发了一些零食,让他们放进抽屉里,说好下了课才能吃,可是,我看见,差不多每个孩子都是一会儿抓一点塞进嘴里,偷偷地塞。

这就是孩子,他内在的那个自我跟他听来的那个道理是分离的,不能统一。

有次我翻看我儿子的《思想政治》,第一章是“增强自尊自信”。什么是自尊?书中说:自尊是一种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与爱护的心理。什么是自信呢?是一个人自己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心理,是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肯定。

这话说得很对。但在课堂上,有的老师是不给孩子自尊、自信的,经常会说出这样的话:怎么搞的?真笨!真不知当初父母怎么把你生出来的!这就等于把孩子的尊严剥光,把自信毁掉,之后,翻开课文说:同学们,我们现在学习新的一课,“增强自尊自信”。再往后,考试了,考卷上写着: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信?

所以,我们的孩子要是问他什么是自尊什么是自信时,他可能说得头头是道,唯独内心没有这样的东西,自尊、自信对他们而言就像假牙与假发。

再看看“同步练习”里的填空题:

自尊自信是成才和成功者--心理品质,凡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以良好的自尊自信为--的。

正确的自尊心,良好的自信心,可以使人产生巨大的--,促使人不断进取。这种催人向上的力量,既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又是一种强大的自我--。

这有点像知识竞赛,就像死记一个数学公式一样,设计这种问题的人把人心当成了木头,你给它刻上什么就是什么。以为只要把自尊、自信这种心灵的东西当作一种知识、一种技术教给孩子,孩子就“学会”自尊、自信了。

再看这个选择题:

人人都有自尊的需要,但归根到底,自尊是通过社会的承认取得的,这是因为社会的承认比自我承认更:

A.重要;B.准确;C.科学;D.全面。

这道题:你要是选择了“重要”,那么该不该在人们不理解的时候坚持自己的主见?你要是选择“准确”,我们说“人心隔肚皮”怎么解释?你选择“科学”,像自尊这样代表心灵的东西是不是还有一个量化的标准?你选择“全面”,不要说对于人,就是对于一个没有生命的物,也有“见仁见智”的问题,怎么全面?一个人的自尊需要社会的承认,这一点是很重要,但是我们做老师的承认不承认?做父母的承认不承认?一个孩子是不是拥有自尊和自信,不是通过填空这样的方式能够解决的。

再看这道题:

在工作、学习中,缺乏自信的人,如果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

A.自己不行了,于是便放弃努力;B.没关系,下次再努力;C.失败是成功之母;D.战胜困难,使自己成为有信心的人。

前提是“缺乏自信的人”,既然缺乏自信,怎么会冒出“失败是成功之母”、“战胜困难,使自己成为有信心的人”这样的念头来呢?要是能够产生这种念头,这个人怎么能没有自信呢?

所以,现在的孩子一个个都活得灰溜溜的,在一些老师的观念当中,孩子是不可信任的,都是犯罪嫌疑人。老师是警察,抓来嫌疑犯,不管犯没犯罪,先让你靠墙蹲着。如果你是个绅士,是个品德很高尚的人,他怀疑你了,不听你辩解,把你抓去,先踢你两脚,让你蹲在那儿,你还有什么尊严可言?

2.天职

天职

所以,道德的培养必须从实体化入手,从道德的体验入手,这样做的前提是道德的判断。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有这样一课,我讲了一个故事:在波兰的布拉沙市,有一位名叫海尔曼的医生,他的医术非常高超,远近闻名,他的性格也很倔犟,就像他那把用最好的钢材做成的手术刀一样坚硬锋利。

有天夜里,一个小偷到他的诊所去偷东西,把里面翻得乱七八糟,把找到的钱和一些很珍贵的药装在包里往外走,因为心里太慌,一下撞倒了吊瓶的支架,接着又被氧气罐绊了个仰面朝天,摔断了大腿,躺在地上爬不起来了。

海尔曼医生听见小偷的呻吟声,就与助手从楼上跑了下来,发现了他……

我问孩子:你们说应该怎么办?他们说:打110,交给警察。我说那个助手也是这种观点……但是,海尔曼医生却不同意,大家能不能推断一下,海尔曼医生会怎么做?

除了两个孩子,其他全都认为会送到警察局。那两个孩子……一个说:这个小偷当时一定很疼的,我的胳膊断过,这个医生肯定会给小偷打上止痛针,教育一番,让他发誓不再偷东西后放他回家。另一个说:不给他打止痛针,就给他接骨头,让他好好疼一疼,使他再不敢到别人家偷东西。

全班开始争论,主要是对那两个认为应该放了小偷的同学进行抨击,说他俩的观点不对,说要是做了坏事不把他抓到警察局,恶人就会越来越多。甚至还有孩子说,不光送到警察局,而且,送之前还要把他打上一顿。现实中确实就是这样,大家见了小偷都要打一顿,好像惩罚小偷是人们的职责似的。那两个认为放了小偷的孩子这时候也开始有些犹豫不决,因为在那样的气氛中,一般人是很难坚持自己主见的。

我看争论得差不多了,就说:提出把小偷送给警察的同学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作为公民,每个人都有义务将抓到的小偷扭送公安机关,让他们受到法律的制裁,保护大家的安全。说到这儿,持有另外观点的孩子脸上露出尴尬的神色。我接着说:提出治疗并放了小偷的同学的想法让老师很感动,因为他们的内心具有作为人类的最伟大品质--同情心,这个小偷虽然干了坏事,但是现在他成了一个弱者,他在经历着苦难,需要同情。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应该采用哪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