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0-6岁敏感期,决定孩子一生的关键
15549400000004

第4章 语言敏感期(0—6岁)(3)

2.教孩子正确接电话的方法

当然,作为父母,有责任把正确地接电话的常识教给孩子,然后再有意识地去引导孩子接电话,让孩子学会与电话那头的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其实,这也是在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对孩子以后的交往、沟通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帮助。

3.尝试教孩子打电话

教孩子学会正确接电话后,父母也可以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习打电话,一方面是让孩子充分享受这个敏感期带给他的快乐,另一方面也是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他与人沟通的能力。比如,可以让孩子跟爷爷奶奶打电话,问候一下老人,也是对老人想念孙子的一种弥补;对儿女来说,这也是对老人尽孝。当爸爸或妈妈加班晚回家时,另外一半也可以让孩子打电话问问情况,这对于亲子之间的情感交流是大有裨益的。

7.口吃: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发展(3—4岁)

——别着急,别批评,要和蔼地让孩子慢点说,耐心引导孩子表达

还是在孩子三四岁的年龄,很多父母就会发现孩子有时候会表现出“口吃”的行为,孩子说话结结巴巴,有话说也不出来,越是着急就越说不出来。其实,孩子这种表现并不是真正的口吃。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对此并不了解,往往会非常严厉地批评孩子。结果,孩子的“口吃”现象就会越发严重,甚至最后真的成为口吃。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一天中午,4岁的楠楠从楼下跑到自己家的房间,然后大声喊:“妈妈,妈妈——”

妈妈听到楠楠的声音,赶紧从厨房跑出来,问道:“楠楠,怎么了?”

楠楠非常看上去有点着急,又有点兴奋,她说:“我……我……告诉……你,一……一个……事……”

看到平时说话好好的楠楠一下“口吃”了,妈妈很是着急,于是大声说道:“别着急,别结巴,好好给我说话!”

楠楠没有意识到自己“口吃”,看到妈妈凶巴巴的样子,就更着急了,结果,她到嘴边的话怎么也说不出来了。

故事2:

星期六晚上,3岁半的雯雯一直很兴奋,都快22:00了,她还没有要睡觉的意思。于是,妈妈就哄雯雯,说:“雯雯,不早了,别闹了,赶紧上床睡觉吧!”

雯雯有点不情愿,但还是爬上了自己的小床。妈妈坐在雯雯身边,轻轻地拍打她入睡。突然,雯雯好像想起了什么事情,一下变得很激动,她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说:“妈妈,明……明天……”

妈妈知道,这是孩子语言敏感期的一种特殊表现,所以也就不着急,而且安慰雯雯说:“别着急,慢慢说!”可是,雯雯还“口吃”,想说的话就是表达不出来。

这时,妈妈突然想起了什么,她赶忙说:“雯雯,你是不是想说:‘明天你想让妈妈带你去动物园’呀?”听妈妈这么一说,雯雯也说出来了:“是,妈妈,去动物看大老虎!”

敏感期分析

一般来说,孩子在两岁左右时,只能说200来个词,但到3岁时,他的语言发展非常快,能讲的词汇猛增到900个,能够使用主语、动词、形容词等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了;到4岁时,就增加到了1600个左右,就能和他人比较随意地交谈,在语言质量方面也有较大提高。所以说,三四岁的孩子,在语言方面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尽管如此,这个时候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仍处在流畅表达的初期,想说的话有时候并不能很容易地完全表达出来,因为他并不能迅速选择与他想法相匹配的词汇。

另外,三四岁的孩子已经开始有了逻辑思维能力,随着他们语言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他们希望用更好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认识。但这个时候,孩子的语言储备却往往还是跟不上他们思想的发展速度。换句话说,就是孩子的语言和思维常常会脱节,于是就会以“口吃”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然,如果孩子比较兴奋,又急于表达自己的时候,也会出现“口吃”的现象。其实,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身上出现的“口吃”现象并不是真正的口吃。随着他的成长,当他掌握的词汇量足以表达他的想法和思维时,“口吃”的现象就会消失。

引导小妙招

1.不要讥笑、斥责孩子

当父母面对孩子暂时的“口吃”现象时,千万不要讥笑、斥责孩子,更不能打骂或是惩罚孩子,就像故事1中的那位妈妈,凶巴巴的样子会把孩子吓坏,当然就更表达不出来了。即使是父母下意识地要求孩子“好好说,别结巴”也是不可取的,这也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让孩子产生更强的紧张和胆怯情绪,从而加剧孩子的“口吃”程度。

2.有耐心,鼓励孩子慢慢说

当孩子“口吃”时,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把关注点放在孩子“话说得怎么样”上,而是鼓励孩子慢慢说,别着急。就像故事2中的那位妈妈一样,甚至可以帮孩子把他想说的话说出来,以缓解孩子的表达压力。也就是说,在必要的时候,父母可以用完整的话表达出孩子的意思,也可以重复说这句话,一方面是表示对孩子的理解,另一方面也是在教孩子如何正确的表达。

3.放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

在孩子有“口吃”现象发生的一段特殊时期内,父母应该注意放低自己对孩子的要求,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宽松的语言环境,比如,可以经常与孩子一起朗诵童谣,教孩子一些健康向上的顺口溜等;孩子一时说不上来时,父母可以给孩子一个微笑,一个安慰或是一个提醒,从而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特殊的敏感期。

4.要学会等待孩子表达

一位父亲曾说:“我女儿出现‘口吃’的现象时,最初我不明白她想说什么,我就会耐心地等待,直到她经过几次‘口吃’,终于把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后,我会蹲下来,看着女儿的眼睛,慢慢地重复一次她刚才说过的话,然后再让她自己慢慢再说一次。有时候女儿不会表达或者表达的意思不对时,我就会告诉她正确的词语,让她再重复一次。就这样经过几次训练之后,女儿对于自己的‘口吃’问题并没有感觉到不对,心理上也没有受到什么伤害,而且词汇量也相应地增加了很多。”

可见,这是一位有智慧的父亲,他学会了等待,这一点,也值得很多父母来学习。所以,父母要摆正心态,不急不躁,要有“只知耕耘、不问收获”的精神,说不定,正是由于自己的这种心态,你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孩子的“口吃”现象早已经无影无踪了。

5.有意识地提醒孩子慢慢说

父母也可以微笑着提醒孩子慢慢说,甚至可以引导孩子慢慢说,也就是说,父母面对孩子“口吃”时,自己先慢慢说话,给孩子以提醒。这样,孩子就会有意识地放慢自己的快速语调,放慢速度说话,他想说的话也就能表达出来了。

6.对孩子的持续口吃现象不要掉以轻心

一般来说,孩子这个时期的“口吃”现象是语言敏感期的一种特殊表现,不需要治疗。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如果这种现象因为某些因素而持续下去的话,就比较容易成为口吃,所以,父母也不要掉以轻心。如果觉得有必要,就去正规医院去做诊疗,弄清楚是心理原因还是生理原因,然后对症下药,配合治疗,以免影响孩子语言能力的健康发展。

8.哭泣:孩子用哭泣表达心中的感受或想法(3—6岁)

——引导孩子用语言代替哭泣,从而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

3—6岁的孩子,本来是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或想法的,但如果父母不对孩子进行引导,孩子一般会选择用哭泣的方式来吸引父母或其他成人的注意,以此来表达他的需求或感受。这时,父母应该引导孩子用语言代替哭泣,表达他的心声。当然,父母也不可以引导孩子感受委屈,比如,孩子喝粥烫着了嘴巴,父母就不应该把责任推给粥,否则,孩子就会感到委屈,进而以哭泣来表达。

身边小故事

故事1:

一个3岁的男孩在客厅里兴致勃勃地玩一个玻璃球,让玻璃球在地板上滚来滚去。可能是因为推动玻璃球的力气大了点,玻璃球滚出好远,而且滚到了长沙发的底下去了。他

男孩伸手去摸,摸了好一会儿,也没有摸到。于是,他就哭了起来,而且还用手指着沙发底下,想以此来吸引妈妈的注意力,让妈妈把玻璃球给他找出来。

可是,妈妈正在厨房忙着做饭,也许是孩子的哭声把妈妈惹烦了。她来到客厅,也不看孩子有什么需求,就朝着孩子的屁股拍了两巴掌,而且还非常严厉地对孩子说:“让你哭,有什么好哭的!”结果,孩子的哭声更大了。

故事2:

有一次,5岁的雨霏与爸爸一起逛商场,就要离开时,雨霏拉住了爸爸的衣襟,恳求地说:“爸爸,我再玩一会儿。”雨霏并不是贪玩的孩子,只是她被柜台里漂亮的玩具吸引住了,她的眼睛里全是想要得到的渴望。

可是爸爸却装作没看出女儿的心思,女儿如果不说出来她想要什么,他决定不去主动买给她。他认为,女儿想要什么,应该有勇气表达出来,而不应该唯唯诺诺。

过了一会儿,爸爸看雨霏什么也不说,就拉她要走。这时,雨霏委屈地哭了。但爸爸并没有被雨霏的哭声吓倒,反而平静地对她说:“雨霏,你想要什么呀?你只要说出来,爸爸就给你买!”

雨霏终于忍不住了,她带着哭腔说:“爸爸,我……我想买一样……东西。”

爸爸说:“买什么?说话不要吞吞吐吐的,想要什么就大胆地说出来。”最后,雨霏鼓起勇气说:“我想买一个玩具娃娃!”于是,雨霏得到了那个洋娃娃。这件事以后,雨霏无论对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委屈,她都不用哭表达了,而会直接用语言表达出来。

敏感期分析

在语言敏感期,有时候孩子会以哭泣的方式表达自己心中的委屈,或是某种需求。父母应该读懂孩子的表达方式,并试着去让孩子用语言表达来代替哭泣。

像故事1中的那位妈妈,不问青红皂白就把孩子打一顿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但遗憾的是,这样的做法在今天的家庭教育中非常常见。其实,这对孩子幼小的心灵是一种严重的伤害,甚至会扭曲孩子的性格,抑制孩子智力的发展。

故事2中的爸爸就是引导孩子用语言代替哭泣表达自己的最好案例,这可以给父母以启示。所以,父母应该正确面对孩子的敏感期,用恰当的方式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引导小妙招

1.不要把责任推给无辜者

当孩子因为某种意外状况而觉得自己委屈,并用哭泣来表达的时候,父母一定要理智,千万不可以把责任推给无辜者。

这样的场景可能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一个孩子在路上走路或跑,不小心被石头绊倒了,可能孩子还没来得及或根本就没想到哭泣时,父母就在后面马上跑过来,赶紧把孩子扶起来,嘴里还振振有词:“该死的石头,坏石头,把我们家宝宝绊倒了,宝宝不哭,我们把石头扔掉!”本来孩子没哭,在听完父母这一顿说词后,孩子竟然委屈地哭了。

其实,这就是父母把责任推给了无辜的石头,这是父母误导孩子思维方式的一种表现。在孩子学习语言的敏感期,他不但要学习食物的名称等具体的知识,还要学习一些逻辑、因果关系等抽象的知识。上面的这个故事,父母就向孩子传达了一个错误的因果关系。孩子被石头绊倒了,这本是孩子自己的错误,与石头无关,而且孩子也没有想找石头算账。可是,“聪明”的父母却自以为是地把责任推给了石头,还说了那么多话。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自然会感到很委屈,于是就会用“哭泣”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委屈”。

2.鼓励孩子用语言表达自己

作为父母,在孩子的语言敏感期内,要教孩子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而不是用哭泣引起别人的注意。其实,在语言敏感期,孩子学到的不仅是语言表达,还应该学会思维方式。当然,这就需要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对孩子加强引导。

有一位妈妈很有智慧,她懂得引导孩子用语言代替哭泣来表达自己。当她的儿子刚学会说话时,就常常用哭泣来代替语言表达,于是她就注意引导孩子。

有一次,这位妈妈买了一些非常好吃的蛋糕。当孩子吃完妈妈给他的那块蛋糕后,就用手指着盛蛋糕的盒子哭。妈妈知道他想做什么,但还是故意问他:“你想要什么?告诉妈妈,妈妈就给你拿!”结果,孩子带着哭腔说了两个字:“蛋糕!”

妈妈非常耐心而又温和地说:“别哭了,你说:‘妈妈,我想吃蛋糕!’妈妈就拿给你吃!”孩子不哭了,奶声奶气地说:“妈妈,我想吃蛋糕!”于是,妈妈就又给孩子拿了一块蛋糕,孩子如愿以偿,呵呵地笑了……

后来有一次,晚饭后爸爸在书房看书,妈妈在卧室织毛衣,儿子独自在客厅里玩耍,突然停电了,屋子里一团漆黑。让妈妈感到惊奇的是,孩子竟然没有哭,反而大声说:“妈妈,快来,我怕……”

其实,这个男孩面对黑暗的屋子,能够表达自己,不哭泣,与妈妈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在平时的生活中,孩子已经养成了这样的思维方式,那就是:先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感受,或是用语言向父母寻求帮助,在表露自己的情绪,或是根本就不用表露。

作为父母,一定要抓住孩子学习语言的敏感期,引导孩子学会表达,而不能任由孩子用哭泣来发泄自己的情绪。

3.随时提醒自己引导孩子

父母大都很心疼自己的孩子,一旦孩子哭得很委屈时,父母尤其是母亲的心可能都在颤。越是这种时候,就越应该提醒自己,要理智,要正确地引导孩子学习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