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博弈论的诡计
1549100000008

第8章 枪手博弈:强弱对抗时的博弈策略

(第一节 匪夷所思的博弈结局

枪手博弈告诉我们:多人博弈常常由于复杂关系的存在,而产生出人意料的结局。一位参与者最后能否胜出,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实力,更取决于实力对比关系以及各方的策略。在认识到这种规律之后,不论是强者还是弱者,当遭遇枪手博弈时,如何采取恰当的策略就成为取胜的关键。

三国时期,曹操率领大军,准备渡过长江,占据南方。当时,孙权和刘备联合抗曹,但兵力比曹军要少得多。

当时,曹操的队伍主要由北方骑兵组成,善于马战,不善于水战。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可以为曹操训练水军,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

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

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曹操当即让蒋干过江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江,一个反间计就已经酝酿成熟了。他热情款待蒋干,在酒席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

席后,周瑜佯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并且故意在桌上留了一封信。蒋干偷看了信,原来是蔡瑁、张允写的,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这时,周瑜说着梦话,翻了翻身子,吓得蒋干连忙上床。过了一会儿,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周瑜与来人小声谈话,蒋干听不清楚,只听见提到蔡、张二人。于是蒋干对蔡、张二人和周瑜里应外合的计划确认无疑。

于是,蒋干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从周瑜那里偷来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

等曹操冷静下来后,才知道中了周瑜的计。

在“三十六计”中有一计叫做“隔岸观火”,意思就是“坐山观虎斗,趴桥看水流”。如果面对不止一个对手的时候,切不可操之过急,免得促使他们暂时联手来对付你,这时正确的方法是静止不动,等待对手矛盾激化、相互倾轧、力量削弱时再出手。在博弈论中,有专门的一个模型来论述这个策略,那就是枪手博弈模型。

话说有三个快枪手,他们之间的矛盾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有一天,他们三人在街上不期而遇,每个人的手中都握住一把枪,气氛紧张到了极点。每个人都知道,一场生死决斗马上就要展开。三个枪手对各人的实力都了如指掌:枪手甲枪法精准,十发八中;枪手乙枪法平平,十发六中;枪手丙枪法拙劣,十发四中。

现在我们来假设一下:如果三人同时拔枪,谁活下来的机会大一些?

结果可能会让你大吃一惊:最可能活下来的是丙——枪法最拙劣的那个家伙。

假如这三个人彼此痛恨,都不可能达成协议,那么作为枪手甲,他一定要对枪手乙拔枪。这是他的最佳策略,因为此人威胁最大。这样甲的第一枪不可能瞄准丙。同样,枪手乙也会把甲作为第一目标,很明显,一旦把甲干掉,下一轮(如果还有下一轮的话)和丙对决,他的胜算较大。相反,如果他先射击丙,即使活到了下一轮,与甲对决也是凶多吉少。而丙呢?他此时便完全具有后发制人的优势。等到双方的枪战结束,结果无外乎两种:两死或一死一伤。两死对丙来说当然是最好的结局,但如果是一死一伤,丙也完全可以利用后动优势置对方于死地。

于是第一阵乱枪过后,经过概率的计算,甲能活下来的机会少得可怜(将近10%),乙是20%,而丙是100%。

枪手博弈告诉我们:多人博弈常常由于复杂关系的存在,而产生出人意料的结局。一位参与者最后能否胜出,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实力,更取决于实力对比关系以及各方的策略。

在认识到这种规律之后,不论是强者还是弱者,当遭遇枪手博弈时,如何采取恰当的策略就成为取胜的关键。

博弈大智慧

多人博弈常常由于复杂关系的存在,而产生出人意料的结局。一位参与者最后能否胜出,不仅取决于自己的实力,更取决于实力对比关系以及各方的策略。

(第二节 与强者正面交锋等于自杀

春秋时期,在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小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事后,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息国快要灭亡了。他们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如何,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三不同亲近的国家搞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是谁。犯了这五条错误,结果当然是遭到失败。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灭掉。

“以卵击石”的成语大家都听说过,稍有一点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鸡蛋碰石头的后果是什么。的确,与强者正面交锋的唯一结果只有惨败。

当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时,国民党的军事实力异常强大,但共产党的领导权却被博古、李德占据,毛泽东被排除在军事领导的核心之外。博古、李德步步为营,层层设垒。实力弱小的红军与强大的国民党军队展开了气势恢弘的阵地战,与国民党正面交锋的结果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湘江一战,红军损失惨重,几近覆亡。后来的遵义会议和长征才挽救了革命。

面对强者,如果你实力较弱,此时与强者正面交锋无异于自取灭亡,只有避开其锋芒行事,才有胜利的机会,这也是枪手博弈在策略上给我们的启示。

康熙亲政后,决定收回大权,并准备取消辅政大臣的辅政权力。这一措施使鳌拜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鳌拜与康熙早已存在的矛盾就更趋于激化。

但鳌拜在朝廷中势力很大,康熙不敢妄动,一旦逼反鳌拜,自己很可能皇位不保,所以康熙深知不能与鳌拜正面交锋,必须得智取。平时的朝中大事皆由鳌拜说了算,他经常当着康熙的面呵斥大臣,而且稍不顺意,就在康熙面前大吵大闹。康熙知道,任其下去,早晚要闹出乱子来。当时鳌拜提出要处死苏克萨哈,康熙清楚苏克萨哈是无辜的,于是坚不允请。鳌拜竟然扯臂上前,强奏数日,直到逼得康熙不得不让步为止。

数年来,鳌拜倚仗自己的权势培植亲信,打击异己,终于将朝廷大权操于他一人之手。他网罗亲信,广植党羽,在朝中纠集了一股欺藐皇帝、操纵六部的势力。辅国公班布尔善处处依附鳌拜,在朝中利用权力擅改票签,决定拟罪、免罪。他追随鳌拜,结党营私。康熙六年,他密切配合鳌拜,罗织了苏克萨哈的二十四大罪状,将之处死。由于他帮助鳌拜剪除异己有功,被擢为领侍卫内大臣,拜秘书院大学士。

鳌拜一门更是显赫于世,他的弟弟穆里玛为满洲都统,康熙二年被授靖西将军,因镇压李来亨农民军有功,威重一时。巴哈也是鳌拜的弟弟,顺治帝时任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其子纳尔都娶顺治的女儿为妻,被封和硕额附。鳌拜的儿子纳穆福官居领侍卫内大臣,列大学士之上,其后受袭二等公爵,加太子少师。鳌拜的侄子、姑母、亲家都倚仗他的职位得到高官厚禄,甚至跻身于议政王大臣之列。

鳌拜将自己的心腹纷纷安插在内三院和朝廷各部,一时间“文武各部,尽出其门下”,朝廷中形成了以鳌拜为中心的庞大势力。康熙对此深感不安,所以他冥思苦想剪除鳌拜的办法,终于想出了一条计谋。

康熙八年5月16日,鳌拜因事入奏,康熙借此良机,利用自己训练的一批少年卫士,将他捉住,送入大狱。接着康熙命康亲王杰书等对其进行审问,列出主要罪行三十款。朝廷大臣议决应将鳌拜革职、立斩;其亲子、兄弟亦应斩;妻并孙为奴,家产籍没;其族人有官职及在护军者,均应革退,各鞭一百。康熙考虑到鳌拜是顾命辅臣,且有战功又效力多年,不忍加诛,最后定为革职籍没,与其子纳穆福俱予终身禁锢。后来,鳌拜死在狱中,纳穆福获得释放。鳌拜死党穆里玛、塞本特、纳莫、班布尔善、阿思哈、噶褚哈、泰必图、济世等主要罪犯,一律处死刑。曾经猖獗一时的鳌拜集团就这样被彻底铲除了。

所以,面对强者,要避开其锋芒行事,这样既可以保全自己,也可以为除掉对手创造机会。在与强者对抗的枪手博弈中一定要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绝对不能干螳臂当车的蠢事。

博弈大智慧

面对强者,如果你实力较弱,此时与强者正面交锋无异于自取灭亡,只有避开其锋芒行事,才有胜利的机会。

(第三节 活着就是一种对抗,先发制人才能赢

对于枪手博弈,前面我们讨论了在三方轮流拔枪的情况下,作为弱势方的枪手丙存活的机会最大。但是我们知道,有时胜负是由规则决定的,现在换一种规则:假如三人同时拔枪,谁存活的机会更大?

我们或许可以从玄武门之变中找到答案。

李渊当了皇帝以后,根据立长不立幼的传统习惯,在武德元年册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把李世民封为秦王,李元吉封为齐王。而后李渊就开始接二连三地委任李建成以军国大事,目的就是想在大臣和诸子之中让他树立威望,巩固他的太子地位,为将来他继承帝业打下基础。为了让李建成熟悉国事,提高处理政务的本领,李渊每次临朝,都让他坐在自己旁边,参加各种问题的讨论,遇到不太重要的事件,李渊还让他亲自处理。此外,李渊又命李纲、郑善果为东宫官员,帮助李建成出谋划策,决断各种机要问题。尽管李渊想方设法提高李建成的威信,但李建成还是辜负了李渊的厚望。他在东宫不理政务,整日无节制地饮酒,还搬弄是非,在兄弟之间制造不和。李纲对此非常不满,多次劝诫都不见成效,便在武德二年十二月,以年老体衰为由,辞职离开了东宫。

此后,李建成的处境日益不妙,而李世民却逐渐受到高祖李渊的重用。武德三年,李世民奉李渊之命平定了刘武周割据势力,收复了汾阳广大地区。武德四年,李世民又奉诏消灭了窦建德和王世充两支劲旅,极大地巩固了李唐政权。在这一年七月的一天,当李世民胜利返回长安的时候,他身上穿着黄金甲,后面还紧随着25员大将和1万铁骑,鼓乐喧天,人声鼎沸,很是威风,李世民受到了李渊和满朝文武大臣的隆重欢迎。这时候,李世民已经萌生了当天子的念头。

而这个时候,李建成见李世民的威望日益提高,感到十分不安,于是,他便拉拢李元吉一起对付李世民。李元吉是高祖李渊的第四子,勇猛过人,也立过战功。但他骄淫放纵,名声不好。虽然这样,李元吉内心深处也在想着皇位的继承权。他不止一次地私下均衡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实力及影响,以便决定投靠哪一方。经过周密的考虑,李元吉最后选择了李建成。

李建成、李元吉为了能够给李渊留下一个好印象,就采取了用后宫支持的方法。他们给嫔妃们送礼物,这一办法果然见了效。李建成给了后宫嫔妃们好处以后,后宫的势力便完全倒向了李建成、李元吉一边。此后,嫔妃们经常向李渊吹耳边风说李世民的坏话。有一次,李世民的部下得罪了李渊嫔妃的父亲,李渊很生气,没调查就把李世民召到宫中痛斥说:“你的属下竟敢欺负我嫔妃的父亲,对一般百姓,就更不知有多厉害呢!这还了得!”李世民站在一旁,几次想申述事实,都没被允许。

还有一次,太子李建成晚上找李世民去喝酒,在酒里放了毒药,李世民心痛难忍,吐了血,幸亏淮安王李神通将李世民送回秦王府才得救。这次谋害使李世民下了决心要除掉对方,并得到了属臣长孙无忌、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支持。

但李建成两人并没有因此罢休,相反加紧了行动。虽然收买秦王府将领的阴谋没有得逞,但在李渊的支持下将房玄龄和杜如晦调出了秦王府,削弱了李世民的力量。在激烈争夺继承权的时候,恰逢突厥南侵,李建成和李元吉觉得时机到来,便由李建成建议让李元吉代替李世民北伐突厥,李渊同意了,然后,他们又进一步提出,调秦王的部下大将尉迟敬德和秦叔宝等人随同出征,还要求将秦王的精兵划归李元吉统领。这很明显是想孤立李世民,然后再下手除掉他。李渊也同意了。

李建成和李元吉两人密谋,想在出兵饯行的时候,派人将李世民刺死。李建成的一个属官得知后,马上向李世民报告了这个机密消息,李世民决定先下手为强。

于是,李世民向李渊报告了两人的阴谋,还趁机告发他们淫乱后宫之事,李渊答应第二天早朝时对质,处理此事。李世民并没有将希望寄托在父亲的处理上,因为先前父亲总是偏袒他们。于是,他果断部署了行动计划。

第二天,李世民率领尉迟敬德等10员大将埋伏在玄武门内。李建成和李元吉进入玄武门,走到临湖殿,发现殿边有马影闪动,心知不妥,掉转马头回奔东宫。李世民从后面呼叫两人停下,李元吉回头张弓连射三箭,但心慌意乱之下三次都没能将弓拉满,以致三箭均未射到李世民马前已经力衰而落。

相反,李世民却勒停坐骑,稳稳当当地对准李建成射出一箭,当场将之射杀。那边李元吉也被尉迟敬德射伤落马,但并未致命。李世民的坐骑此时为流箭所伤,失去控制冲入林中,致使李世民被树枝钩住腰带而坠马。李元吉追过去欲夺他的弓将之绞杀,幸亏尉迟敬德及时赶到把李元吉赶跑,最后也将之射杀。

随后,李世民派尉迟敬德手持长矛入宫中面见李渊。李渊大惊失色,问:“今日乱者谁也?卿来此何为?”尉迟敬德答道:“秦王以太子、齐王作乱,举兵诛之,恐惊动陛下,遣臣护卫。”

李渊见事已至此,也没有别的办法,于是便依言下旨,立李世民为太子。两个月之后,李世民正式在东宫显德殿继位为帝。

很显然,在这种轮流拔枪的枪手博弈中,谁先出手谁胜出的机会就更大。这种先发制人的策略其实就是博弈理论里的先动策略。在博弈中,我们最重要的是保全自己的利益,而不要受什么教条的约束。

当我们遭遇困境时,一定要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只有采取先动策略,抓住时机,才能获胜,如果李世民稍有迟疑,放虎归山,恐怕后果将不堪设想。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只想不做,面对绝佳的机会却犹豫不决,结果错失良机,后悔不已。不管是在商场上、爱情上还是职场上,看好之后,就要痛下决心,迅速执行。尤其在商场上,太重感情的人做不了生意,因为他们对事情的判断不够理性,机会到来时总是犹豫不决。我们应该多学学李世民,在你不争夺、别人就会把你吃掉的情况下,应该当机立断,不能感情用事。

当然,这里的先发制人与前面所言的后发制人并不矛盾,是先发制人还是后发制人,要依据当时的情势和自身的实力而定的。

博弈大智慧

当我们遭遇困境时,一定要先发制人、主动出击,只有采取先动策略,抓住时机,才能获胜。

(第四节 俯身比昂首怒目更有威严

在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一尊被称为“镇馆之宝”的跪射俑前总是有许多观赏者驻足,他们为跪射俑的姿势和寓意而感叹。导游介绍说,跪射俑被称为兵马俑中的精华,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

仔细观察这尊跪射俑:它身穿交领右衽齐膝长衣,外披黑色铠甲,胫着护腿,足穿方口齐头翘尖履,头绾圆形发髻;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竖起,足尖抵地;上身微左侧,双目炯炯,凝视左前方;两手在身体右侧一上一下做持弓弩状。据介绍,跪射的姿势古代称之为坐姿。坐姿和立姿是弓弩射击的两种基本动作。坐姿射击时重心稳、省力,便于瞄准,同时目标小,是防守或设伏时比较理想的一种射击姿势。秦兵马俑坑至今已经出土各种陶俑一千多尊,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人工修复。而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和唯一一尊未经人工修复的兵马俑,仔细观察,就连衣纹、发丝都还清晰可见。

这尊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据兵马俑博物馆的负责人说,跪射俑身高只有1.2米,而普通立姿兵马俑的身高都在1.8至1.97米之间。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兵马俑坑都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当棚顶塌陷、土木俱下时,高大的立姿俑首当其冲,而低姿的跪射俑受的损害就小一些。同时,跪射俑做蹲跪姿,右膝、右足、左足三个支点呈等腰三角形支撑着上体,重心在下,增强了稳定性,与两足站立的立姿俑相比,更不容易倾倒而破碎。因此,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岁月风霜后,它依然能完整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从这里你是否看到了枪手博弈的影子?体形最高大的立姿俑相当于枪手博弈中实力最强的枪手甲,体形适中的高大的立姿俑相当于实力适中的枪手乙,而跪射俑无疑就是实力最弱的枪手丙。但正是因为跪射俑的这种低姿态,使得它保存得最完整。

在枪手博弈中,俯身比昂首怒目更有威严,而吴王箭射灵猴的寓意也正在于此。

吴王乘船在长江中游玩,登上猕猴山。原来聚在一起戏耍的猕猴,看到吴王前呼后拥地来了,立即一哄而散,躲到深林与荆棘丛中去了。但有一只猕猴,想在吴王面前卖弄灵巧,它在地上得意地旋转,旋转够了,又纵身到树上,攀缘腾荡。吴王看这猕猴如此逞能,很是不舒服,就弯弓搭箭射它,那猕猴从容地拨开射来的利箭,又敏捷地把箭接住。吴王脸都气红了,命令左右一齐动手,箭如风卷,猕猴无法脱逃,最后被射死了。

然后,吴王回头对他身边的人说:“这猕猴夸耀自己聪明,倚仗自己的敏捷傲视本王,以致丢了性命。你们要以此为戒呀,可不要用你们的姿态声色骄人傲世啊!”

有人稍有名气就到处洋洋得意地自夸,喜欢被别人奉承,这些人迟早会吃亏的。古今中外,一些过分张扬、锋芒毕露之人,不管功劳多大,官位多高,最终多数不得善终,这是尽人皆知的历史教训。

所以,在处于被动境地时,一定要学会藏锋敛迹、装憨卖乖,千万不要把自己变成别人射击的靶子。

当遇到不利的情况或者对自己可能造成伤害的情况时,万万不能凭一时冲动办事,而应毫不犹豫地将自己隐蔽起来。切勿逞匹夫之勇,而毁坏自己的前程。所以,在实力还不足以搏击长空的时候,就不能与人家硬拼,而应该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悄然发展。

在社会生活中,为了在混乱的枪手博弈中避开意外的纷争,避开意外的伤害,以更好地保全自己、发展自己、成就自己,我们就要像跪射俑那样,学会俯身。

俯身也就是要我们放低姿态,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得谦逊、低调、圆融、平和。因为许多时候,正是我们的“低姿态”、我们的“内敛”,才使我们的生命更加完满。

博弈大智慧

俯身也就是要我们放低姿态,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得谦逊、低调、圆融、平和。因为许多时候,正是我们的“低姿态”、我们的“内敛”,才使我们的生命更加完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