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宋美龄全传
15490100000006

第6章 家世、成长与婚姻(5)

婚礼第一项是主婚人余日章致新婚贺词:诸位亲爱的兄弟姊妹们,我们今日在上帝与蒋宋二府的亲友面前为蒋介石先生宋美龄女士举行婚姻的圣礼。婚姻是我们中国人伦中最大的一伦,易经上说,有夫妇然后有父子君臣,其神圣高贵无可伦比。基督在世的时候,特地赴迦拿地方的婚筵,亦是注重婚姻的意思。圣保罗说婚姻一事,非常贵重,不可草率。我们应当谨敬遵奉上帝之意旨,成就这件大事。

致完辞后,余日章将预先拟好的誓文授予新郎、新娘。新郎、新娘先后朗诵:

我蒋中正,情愿遵从上帝的意旨,娶宋美龄为妻。从今以后,无论安乐患难,健康疾病,一切与你相共。我必尽心竭力地爱敬你、保护你,终身不渝,上帝实临鉴之,这是我诚诚实实地应许你的。如今特将此戒指授予你,以坚其盟。

我宋美龄,情愿遵从上帝的意旨,嫁你蒋中正,从你为夫。从今以后,无论安乐患难,健康疾病,一切与你相共。我必尽心竭力地爱敬你、保护你,终身不渝,上帝实临鉴之,这是我诚诚实实地应许你的。如今特将此戒指授予你,以坚此盟。

接下来,双方交换戒指。

主婚人余日章开始宣读其告文:蒋介石先生与宋美龄女士,今日已在上帝和蒋、宋二府的亲友面前交换戒指,互立盟约,结为夫妇。我如今特郑重宣告他们二人已正式结为夫妇。

最后一项,宣读祷文和祝福词:我们天上的父,你是统治世界万民的大主宰,是人类真爱情的源泉。我们今天奉你的名,结合蒋先生与宋女士为夫妇。我们感谢你的大恩,求你使他们伉俪之情与日俱增,使他们凡事相爱相助,得到人生圆满的幸福;求您使他们组织理想完善的家庭,为中国社会确立良好的基础;今日中国人民创巨痛深,求你大施怜悯,使他们夫妇二人时刻警惕努力进行革命工作;求你使他们有为国牺牲的大勇,能奋励直前,胜过任何艰难;求你使他们从今以后,在建立新中国的大业上,能更有伟大的贡献,使全国人民都能享受无上的幸福与祝福。愿上帝天父保佑他们,赐福他们,引导帮助他们,叫他们一生一世,荣耀你的圣名。阿门!

祝福完毕,新郎、新娘向余日章鞠躬致谢。宗教仪式的婚礼结束时是下午3时20分。

众人簇拥着蒋、宋二人走出肃穆宽敞的教堂,转移到外滩的大华饭店舞厅,再次举行邀请来宾参加的婚礼。

第二次婚宴带有外交性质,盛况空前。《上海时报》报道说:“这是近年来中国最辉煌夺目的一场婚礼。一方是前南京军队的统帅、中国当红的强人,另一方是跨政、经两界,呼风唤雨的孔宋财团。”《时代》周刊则点出了二人的家世,称之为“盐商之子与《圣经》推销员之女”的婚礼。

下午2时许,大华饭店的舞厅中大约挤满了一千三百多名观礼的本国名流及各国政要,外面街上还拥挤着一千余人。

偌大的大华舞厅,在上海是首屈一指的。一进舞厅的大门,进人眼帘的是一排非常壮观的光彩夺目的花海,整个礼堂在这花海的烘托下显得高贵而庄重。一条黄绿相间的琉璃屋檐,把大华饭店从蔚蓝的天空中勾画出来,室内豪华装饰的天花板上,吊着金黄流苏的五彩宫灯,宫灯四周又有小彩灯相配,犹如众星捧月一般,辉煌的大厅被布置得光彩夺目。

大厅正中放置了一个长方形红木台,台上有鲜花及婚书、印泥匣等。在临时搭起的台子上有一幅孙中山的大幅画像,画像两边是中国国民党党旗和中华民国国旗。圣坛上挂着两块大木板,一个上面写着巨大的“福”字,一个上面写着巨大的“寿”字。台上摆着各色鲜花,一个大“嚣”字占了显赫的位置。从大门到礼堂止,中间留一行道,新郎、新娘将经此走进礼堂。凡进入饭店者非经允许,一概拒之门外。每位来宾都得到一枚胸针,上面有新郎和新娘的签名。

大华饭店六层楼的房顶上垂下十条花花绿绿的鞭炮,一直垂到地面,看热闹的人围观着、谈笑着,下午4点一刻,爆竹点燃,乐队开始奏乐,这场隆重的婚礼正式开始。

婚礼主持人是当时中国很有影响的人物,前北京大学校长、南京政府的教育部长蔡元培,当他登上礼台、站在孙中山遗像下的时候,台下爆发出经久不息的掌声。

国民党诸位要人怀着种种心态参加了这次婚礼。政界有:汪精卫、吴稚晖、何香凝、褚民谊、戴季陶、叶楚伧、陈果夫、张寿镛、缪斌、邵力子、邵元冲、吴铁诚、沈钧儒、陈布雷、朱家骅、潘公展、周佛海、曾养甫、韩士元(南京特别市代表)等军界有:柏文蔚、陈铭枢、马福祥、熊克武、焦易堂、陈家卢(代表贺耀组、叶开鑫)、李祚辉(代表赵恒惕)、杨振春(代表李景林)等。

英国、美国、日本、挪威、法国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领事、记者等也出席了蒋、宋婚礼。如此众多的外宾出现在婚礼上,意味着国际社会对蒋介石的承认。这是婚礼之外又一个重大收获。

蔡元培用中、英两种语言向来宾致意。他一一将众来宾向观众介绍,足足持续了半个多小时。末了,他宣布:“欢迎新娘、新郎入场,向众位宾客致谢致礼!”

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舞女们翩翩起舞,俄罗斯的乐队演奏起来。

蒋介石在孔祥熙和作为男傧相的首席秘书的陪同下缓步登场。乐声悠扬,蒋介石打扮一新,穿着欧式礼服、条纹裤子、鞋罩、燕尾服、银色领带,在柔和的灯光下显得格外挺拔。他满脸挂笑,向来宾们挥手致意。

伴随着《新娘来了》那婉转动听的古老乐曲,新娘宋美龄挽着他的哥哥宋子文的臂膀缓缓步入婚礼现场。宋美龄穿着白色长裙礼服,披着银白色乔其纱,披纱用一枝香橙花别着,稍稍偏向一边。她的乌发藏在白色尚蒂利桃花的罩纱里,罩纱垂到肩上,飘然如雾,形成第二层披纱,她手里捧着一束用银白色缎带系着的淡红色的康乃馨。

跟在宋美龄身后的,是四个身穿桃红色纱裙的女傧相,女傧相后面,跟着一对撒花的小女孩。她们俩手捧花篮,边走边把花朵散在松柏铺成的甬道上。新娘款款走到新郎身边停下,镁光灯闪烁着,拍下了一张张生动的场面。蒋介石陪着宋美龄走上礼坛,在孙中山遗像前站好。

“向国父孙中山三鞠躬!”蔡元培主持着婚礼。

“向宋老夫人鞠躬!”

“向来宾来客鞠躬!”

“夫妻对拜鞠躬!”

而后,蔡元培宣读结婚证词。宣读完毕,一个大印盖在结婚证书上,一式两份,新郎、新娘每人一份。在接受证书的时候,一对新人向主婚人蔡元培躬身施了礼。然后他们又向证婚人蒋介卿鞠躬敬礼,向来宾鞠躬敬礼。

“向新郎、新娘献花!”蔡元培话音一落,两个十一二岁的小姑娘,头扎红头绳,手捧鲜花,跑上台前向新郎、新娘献了花。

这时,管乐齐鸣,美国歌曲《哦,答应我!》,伴着人们有节奏的掌声,弥漫于大厅,舞会正式开始了。舞会一直持续到晚上7点钟,接着,大华饭店为来宾举行了盛大的宴会。宴会中,新郎、新娘频频举杯向来宾致谢。午夜12点钟时蔡元培宣布晚宴结束。在暴风雨般的掌声中,蒋介石和宋美龄走下甬道,走到由鲜花组成的大钟下面的椅子边。缎带拉开了,成千上万的玫瑰花瓣从花钟里飘落下来,撒在新郎、新娘的身上。

宋美龄退席了。她悄悄从后门出去,乘车到宋家府上换装。当天晚上,她和蒋介石带着200名卫兵登上了事先准备好的专列,去浙江莫干山开始了新婚蜜月的生活。

《纽约时报》第二天在头版头条的位置报道了蒋、宋婚礼的盛况,认为这是近年来的一次辉煌盛举,也是中国人的一个显赫的结婚典礼。该报还说:“国民党将在星期六召开全体会议。如果会议开得圆满,蒋将再次成为中国的实权人物。”

蒋介石对这次婚礼十分得意,他在12月1日上海《申报》上刊登了一则离婚启事和一篇《我们的今日》的文章。启事中写道:毛氏发妻,早经仳离,姚陈二氏,本无契约。《我们的今日》内容如下:“余今日得与余最敬最爱之宋美龄女士结婚,实为余有生以来最光荣之一日,自亦为余有生以来最愉快之一日,余奔走革命以来,常于积极进行之中,忽萌消极退隐之念,昔日前辈领袖问余,汝何日始能专心致志于革命?其他厚爱余之同志,亦常讨论如何而能使介石安心尽革命之责任。凡此疑问,本易解答,惟当时不能明言,至今日乃有圆满之答案。余确信余自今日与宋女士结婚以后,余之革命工作,必有进步,余能安心尽革命之责任,即自今日也。余平时研究人生哲学及社会问题,深信人生无美满之婚姻,则做人一切皆无意义,社会无安乐之家庭,则民族根本无从进步。为革命事业者,若不注意于社会之改革,必非真正之革命,其革命必不能彻底。家庭为社会之基础,欲改造中国之社会,应先改造中国之家庭。余与宋女士讨论中国革命问题,对于此点实有同一之信心。余二人此次结婚,倘能于旧社会有若何之影响、新社会有若何之贡献,实所大愿。余二人今日,不仅自庆个人婚姻之美满,且愿促进中国社会之改造。余必本此志愿,努力不懈,务完成中国之革命而后已,故余二人今日之结婚,实为建筑余二人革命事业之基础。余第一次遇见宋女士时,即发生此为余理想中之佳偶之感想,而宋女士亦尝矢言,非得蒋某为夫,宁终身不嫁。余二人神圣之结合,实非寻常可比。今日之日,诚足使余二人欣喜莫名,认为毕生最有价值之纪念日,故亲友之祝贺,亦敬爱而不敢辞也。”

蒋、宋联姻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权力与财势的结盟,使蒋、宋联姻成了“中华民国”的化身,亦为西方人眼中的“风云伉俪”。婚礼显示,蒋介石得到了外国势力的支持。当时,南京政府成立不足8个月,不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大众反对它,正在酝酿中的国民党新军阀间的争夺也否定了它的正统性和权威性,蒋介石用权术换来的宝座岌岌可危。无论是南京政府,还是蒋介石本人亟须获得西方列强政治、财政和军事上的支持。来宾中有引人注目的外国驻上海的领事,他们的到场无疑是通过特殊的外交形式对中国局势进行的政治表态,他们一方面表示了对蒋、宋婚姻的赞成,同时也表示出对蒋复出的期待和支持,西方列强的态度强化了蒋介石在国民党中的地位。

婚礼也是蒋介石的政治宣言。一方面,通过婚礼,蒋介石宣布自己已成为孙中山的合法继承人。在比较重视家庭背景的中国文化传统下,与国民党缔造者、国民革命的已故领袖孙中山结为连襟,这无异增加了蒋介石作为国民党的实际控制者的正统性和可行性,增加了蒋介石的政治资本。另一方面,通过婚礼,蒋介石宣布即将复出。蒋介石将婚礼搞得如此隆重、如此豪华、如此铺张、如此热闹,意在扩大自己的影响,引起国内外的注意,同时也给反对派敲了一个警钟——蒋介石的复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婚礼后两个月,1928年2月2日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召开,蒋介石正式复职。也正因为此,这场婚礼被称为是20世纪中外历史上最引人注目的一场政治婚姻。

虽说婚礼对蒋介石来说,已是曾经沧海,数度梅开,但此次婚礼仍旧有着如上所述非同一般的意义。对于宋美龄而言,这次婚礼更是个重大的突破,是她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婚前婚后身份差别之大无法估量。以前只是上海交际圈内的名女人,在此之后是“中国的第一夫人”。正如她的一位传记作者所说:“她最痛恨的是无所事事。她充满了想像和精力,但个人能力有限,蒋介石则可以提供权力。蒋介石给了她改变历史的机会,让她随心所欲地改变中国的生活。”当然,宋美龄在婚后也给予了蒋介石极大的帮助与影响,这种影响,正如有关专家所指出的,包含了思想、政治、外交和宗教信仰四个方面。在思想上,她拓宽了蒋介石的国际视野和现代知识。在政治上,巩固了江浙财阀对蒋介石的支持,并以其独特的魅力与机智,助蒋化解大小危机。在外交上,宋美龄作为蒋介石夫人,利用其美国背景,大大地影响了美国媒体、政界及教会对中国的支持。如果没有宋美龄的英文造诣以及深谙西方人的习性与文化,则西方世界对蒋介石还是讳莫如深,即使是罗斯福总统亦称他必须经由蒋夫人来了解蒋介石。在宗教信仰上,宋家以蒋信奉耶稣基督为联姻条件,蒋亦于婚后3年正式受洗,蒋介石日后成为虔诚基督徒确是缘于宋美龄。

蒋、宋婚礼还宣告着蒋、宋、孔、陈四大家族开始形成。宋、孔组合完成于宋蔼龄和孔祥熙结婚之时。蒋、陈组合完成于“整理党务案”之后,蒋介石以陈果夫出任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副部长代理部长,陈氏兄弟控制了中央党务部门和党务调查科,成为蒋介石在党内的代理人,故有“蒋家天下陈家党,孔、宋两家管钱袋”的说法。现在通过蒋、宋联姻的方式,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巨大影响的蒋、宋、孔、陈四大家族正式开始形成。

助蒋改善公众形象

蒋介石结婚不久,宋美龄便随蒋介石移居南京。宋美龄凭借其渊博的学识,善于交际的政治手腕,以及才思敏捷的头脑和极其独立的思想能力,很快就成为蒋介石政治上的得力助手。宋美龄在南京建立家庭,并将这个城市作为她婚后的家庭基地。

1928年的南京是一个古老而又残破的城市,冬天严寒,夏天闷热,交通不便,污秽不堪,也没有现代化的卫生设施,到处一片衰败景象。在南京宋美龄过的不是她过去所习惯的那种生活。

由于居住和交通条件极为恶劣,许多政府官员的太太宁可呆在上海,与丈夫定期见面,也不愿随丈夫到南京来。宋美龄是个例外,她认为自己是国民党领袖的妻子,必须作出表率,稳定军心,因此,她毫无怨言地留在南京。当“第二次北伐”开始时,她甚至随蒋介石来往于前线,常常睡在车站、棚屋或者四壁透风的房屋中。为了方便起见,过去讲究的宋美龄脱掉绸缎旗袍和高跟鞋,穿上自己设计的一套宽松的衣服和平底鞋。

当时的南京,生活条件比上海差,也没有大规模的社交娱乐活动,蒋介石和他的同僚们便以经常请客吃饭为乐。每当参加宴会时,蒋介石都坚持带着宋美龄一起出席,他们也经常在家里大宴宾朋。由于南京的官太太过少,所以每逢宴会时,宋美龄往往是席中的惟一女性。刚开始,她对这种形式很不习惯,后来就慢慢适应了。她说:“我想这些官员起先颇为意识到我是个女性,但是后来我全心全意地投入了丈夫的事业,他们也就不再视我为一个女性,而是他们之中的一员了。”

在注意风度和形象方面,蒋介石远远不如夫人。他身披拿破仑式斗篷,足蹬闪亮的马靴,虽有十足的威风,却毫无“党国”领袖人物的风采。他在接见外宾、会见僚属、检阅军队、视察民间、出席宴会、参加集会时总显现出蹩脚的样子。因此,帮助蒋介石改善在公共场合的形象,成为一贯推崇时尚的宋美龄的“第一要务”。同时,为了尽快适应“中国第一夫人”的角色,宋美龄对自己的形象也作了改变,不再烫发,梳起传统式的发髻,在正式场合极少穿洋装,而代之以剪裁得体的各式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