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与你擦肩而过的人很多,和你相识的人也是不计其数。除了亲人之外,还有另外一种人,尽管没有血缘关系,但他像亲人一样关心你、爱护你、帮助你、在乎你,这种人就是朋友。而朋友的反义词就是敌人,或者称对手。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开篇写到:“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人活在世上,如果分不清谁是朋友、谁是敌人,那可真是一件悲哀的事。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就是这么一个人。
英宗很早就受到命运的垂青,出生两个月就被册立为皇太子,九岁登基当皇帝。只可惜他宠信了善于察言观色、玩弄权术的大宦官王振,稀里糊涂地率50万大军出征蒙古,“土木堡”一战全军覆没,成了阶下囚。昔日的朋友断送了他的前程,自己的弟弟朱祁钰占据了皇帝宝座,朱祁镇弄了个众叛亲离、孤家寡人的境地,从天堂一下子跌入地狱,饱尝人世间的尔虞我诈、世态炎凉。相反,昔日的敌人,抓住他后竟能宽以待人,两天一只羊、七天一只牛,逢五逢七逢十作筵席,每天牛奶马奶不断。虽然比不了紫禁城里锦衣玉食的生活,但作为战俘,蒙古人已经够仁至义尽了。说白了就是够朋友!
历史常常出其不意。当了几年“囚徒”的朱祁镇后来又当了皇帝。但是他仍没有搞清敌友,念念不忘毁了自己前程、已经死在战场的王振,修建智化寺招魂以葬,却冤杀了确保大明江山不倒的有功之臣于谦,为后人所耻笑。
朋友分为普通朋友和知心朋友。有人做过统计,人的一生大概能遇到120,000人,有接触过的可能有12,000人,点头之交的也许有1,200人,是朋友的大约120人,是好朋友的也就12人左右,真正的知己就那么1至2个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彼此从萍水相逢、素不相识到成为好朋友,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间你来我往,像杀毒软件一样时常更新,去了一拨又冒出一拨。同学、同乡都有可能成为知心朋友,但同志、同事,特别是有上下级关系的,能够成为知心朋友的凤毛麟角,因为他们彼此存在重大的利益关系。一旦这个利益转化,彼此的友情可能就缺少了根基,甚至会转变成你的敌人或对手。历史上这种事例数不胜数。
在这个社会上,谁没有几个朋友、哥们儿、姐们儿?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朋友多了好办事。但是朋友多了,维护起来很费精力。经常看到有人为应酬而发愁。自己顶不住,又怕驳了朋友的面子,只能敷衍了事。其实这样的朋友,交不交那么回事,还是舍弃掉为好。有人一生下来,朋友交了不少,回头看看真心朋友却一个没有。
真正的知心朋友是什么样?患难见真情,烈火见真金。君子之交淡如水。一个不是我们有所求的朋友,才是真正的知心朋友。他,就是你高兴时想见的人,烦恼时想找的人,得到对方帮助时不用说谢谢的人,打扰了不用说对不起的人,高升了不必改变称呼的人。他会在你最失落的时候拉你一把,让你不会陷入泥塘中而不能自拔;他会在你开心的时候陪你开怀畅饮,分享你所有的快乐;他会在你痛苦的时候送来温暖,伴你度过难关。他可以和你一起打着伞在雨中漫步,可以一起在海边沙滩上打滚儿,可以一起沉溺于某种音乐遐思,可以一起徘徊于书海畅游,有悲伤可以陪你一起掉眼泪,有欢乐和你一起傻傻的笑。他和你不一定要门当户对,但一定要同舟共济;不一定要形影不离,但一定要心心相惜;不一定要锦上添花,但一定要雪中送炭;不一定要天天见面,但一定要彼此放在心里。
这就是真正的知心朋友。如今,这样的朋友即使是沙里淘金,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有的人终生都难以遇到这样的朋友,相反倒是经常遇到所谓的敌人或对手。他会在你失败的时候落井下石,往你的伤口上撒盐,让你受伤的心灵倍受煎熬,没事儿给你制造一些让你头疼甚至焦头烂额的事,使你烦恼多多,哪怕是你开心的时候,他还要来打击你一下,让你的快乐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所以有人感叹,这世界上的朋友都是假的。
在当今社会上,朋友与敌人的界线已变得模糊不清了。前一刻还自称是朋友的人,可能转眼就变成你的对手,而敌人也可能变成朋友。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人与人之间都是既对立,又相互依赖。你与最要好的朋友之间,也有对立面,与敌人之间也有依赖面。处理人际关系,就要看彼此是依赖面大,还是对立面大,抓矛盾的主要方面。依赖面大,两人就是朋友;对立面大,两人就是对手。更有人采用利益相关系数来衡量,朋友就是利益相关系数大于零,敌人就是利益相关系数小于零,简便易行。
敌人,有可能成为你的朋友。而朋友,一旦背叛过,就永远不再是朋友,机会只有一次。亲情是天生的,而友情需要培养;亲情是你想割也割不断,而友情是你自己可以决定取舍;亲情要呵护,友情要珍惜。我们能很轻易的原谅自己的敌人,却不能够轻易原谅自己的朋友,因为对敌人没有感情,而对朋友却付出了感情。
其实真正的友情就是一种很自然的感觉,每个人都存在于周围的人群中,我们相互依赖,相互尊重。虽然平时会因为性格差异的原因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但是矛盾过去之后,我们仍然是朋友。
2004年5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