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少妇情劫初恋飞行员:婚内婚外
15467800000009

第9章 爱你不是我的错(1)

§§§第一节 爱是幸福着的忧伤

黎澍出身于寒冷的北方农村的一个农民家庭,贫寒的家境和苦难的童年生活,磨砺出了他对生命的坚韧意志甚至有点固执的个性。做任何事都有一股执著劲儿,可以说,他是一个追求一种完美结局的人。他的这一特点常被当做优点被村中的长辈用作训诫同龄人的尺码,这反而促使了他要做就做最好的良好性格的形成。这性格在他今后的人生中,曾带给他事业成功的辉煌,也带来过感情上的伤害。

灰色的农村,寒微的身世,并没有折断他向上飞翔的翅膀。相反,那些沉淀在民间的、自古以来的励志故事以及故事里的向学精神,在他心中牢牢扎下了根。他比同样在泥土中挣扎的苦孩子多了一份自由遐想的空间。

他深知自己的处境,为了改变命运,他把学习当作是惟一的办法,因此,在学业上非常刻苦。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首都的一所师范大学。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跳出农门而自满,相反,他表现出的冷静成熟超过了他那个年龄所应具有的矜持和自得。他从内心里彻底批判和剔除那怕一丁点儿小人得志的轻狂,因为卑微的出身早已把他自卑、敏感、忧郁的性格熔铸到骨髓里去了。他把别人对他的评价当作生活中重要的准则。也正是这一点,他失去了他的初恋,那对他一生都具有深远影响的初恋。从此以后,他视恋爱为畏途,很长时间心灵都不能平复。

那时,文学对于青春期的年青人来说,是一种崇高的诱惑。黎澍自然受到感染,那些沉寂在心中多年的旗帜被新的诗歌探索之风猎猎激活了。他认为,只有文学,也惟有文学,才是他实现人生梦想的最好的方式。才能跻身于上流社会,洗刷熔铸在骨子里的自卑感。他事业的基础就建立在这种简单的废墟之上,他也时时被一次次小小的成功所激励,从而累积成为更大的成就。他几乎参予了大学四年所有的文学活动。他的天赋与刻苦,使他逐渐成为学校“荒原文学社”的领袖人物,他无疑是出类拔萃的,在大三的时候又被推选兼任校报主编。

几乎与此同时,他的桃花运来了。那是他履历中的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跋涉,其中的爱与恨,怨与艾,甜蜜与痛苦,失望与希望,一起组成一部大型的命运交响曲。为此,他创作了大量的爱情诗,这也是他惟一值得骄傲的精神慰安,是他仅有的财富。在大四的时候,他把这笔财富抛撒出去,很顺利地出版了一本诗集。一时声誉鹊起,被人称为京城高校的十大才子之一。他以在感情上的一塌糊涂收获了文学创作上的不菲实绩,评论界的重视和赢得的社会的尊重,使他对“英雄不问出处”这句古语有着某种程度的认知和知己似的共鸣,自信又时时像泉水一样从心底汩汩的冒出来,四溢开去。他时或狂放不羁,睥睨一切,嚎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大有舍我其谁的古名士风范;时或又心灰意冷,尤其在偶遇挫折时,落寞忧伤,感到前路茫茫,云遮雾绕……他就是这样一个矛盾着的统一体,在他身上更多的呈现着和谐的一面。

那时大学校园已经兴起恋爱之风,看着身边的男生一个个都有了女朋友,出双入对,或卿卿我我于夕阳柳丝之中,像回归的春燕一样喁喁而鸣;或徜徉于皓月镜天之下,泛舟于溪水柔荑之滨。黎澍心里未免不起波澜,然而,性情中固有的羞怯、自卑又使他望而却步,惟整日耽于幻想之中,写了一些无具体指称的情诗。读着那些感情充沛的诗句,在一些局外人的眼里,似乎他就是一个恋爱的高手。而实在是,他虽然暗恋过,但至今一次恋爱都没有谈过。甚至在刚入学的第一年,见到女生就莫名其妙地脸红。只是后来他参加的社交活动多了,才逐渐找回了些许自信。那些情诗完全是他敏感脆弱的感情的瞬间宣泄,是他内心苦闷的真实写照而已。但也正是这忧郁的气质,吸引了文学社中一个叫钟心碧的英语系的女生的注意。

钟心碧出身于东海某海滨城市的一个知识分子之家,那里风景秀美,景色怡人。父亲是那个城市的市长,母亲是所在城市的一所师范学校的校长,家庭优裕,人脉广泛。钟心碧皮肤白皙,身材颀长,健硕高雅,鹅蛋形的脸上镶嵌着一双梦幻般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放射出清纯的辉光,罩着黑丝绒般的睫毛,永远是那么澄清,不同流俗;嘴不点而含丹,眉不画而横翠。两条修长弯曲的眉毛在光洁平滑的额头上柔媚得恰恰好,仿佛春山如黛,予人以纯洁而清晰的向往和记忆。她又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非常有气质的优雅女孩,时髦阳光。随性大方,和美如风,笑起来一脸灿烂,好像春天的阳光就是专门为她而辉煌似的,又给人一种强烈的超凡入圣的印象……

她又很会打扮自己,常根据不同的心情和季节变换形象。时或留着迷人的复古发型,像民国时代的名媛淑女,让人想法亲近而又无法拒绝。夏天一件系在白皙颈部的吊带上装以及百褶的长裙打扮,恰到好处,让女人味十足的优雅感提升到极点。时或长发披肩,看似随意的适当的穿着配饰,亦显动感和妩媚,而她那高挑性感的身材又似玉女临凡,美不胜收,令人怦然心动。时或刘海覆额,一脸清纯,透出一丝儿可爱,加上颜色搭配合度的名牌服饰,那不一样的高雅气质,至纯至美,完美毕现,又会立刻把你征服,甘愿做她的裙下阿奴……总之,钟心碧就是学校的一道怡人的风景,或坐或卧,或颦或笑,一举手一投足,都无不让人砰然心动,印象绝好。

那些自认为条件相当的男生,包括黎澍同寝室的室友,无不日思夜想她,为她疯狂。都在挖空心思想尽一切办法、制造一切机会与她接近,向她展开猛烈的爱情攻势。他们甚至偷偷把写给她的情诗拿来,私底里让黎澍再锦上添花,邮寄给她,他们都在炫才,都想赢得她的爱情。可她就像磐石一样,心无旁骛,一无转移,谁也打动不了她的芳心。

黎澍虽奢望爱情,但听了关于钟心碧的种种传说之后,更不敢往她这一厢想,这首先失败于内心的胆怯皆缘于他内心的卑微。他的自信总是那么弱不禁风,像无根的草一样,虽然它渴望生长。

他始终认为,钟心碧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女王,他在她面前,似乎只能永远是匍匐者的姿态。虽然在夜深人静之时,看月光透窗,一地秋影;听窗外虫鸣,宿鸟夜惊,也有一番大胆的妄想。即把自己的优势无限地放大,再放大,与周围的男生比较了再比较,他以为自己的才气足以征服她。这样一想,亦未免心中自雄,辗转床侧,陡生诸多勇气。他读过不少古时候的言情小说,大概都是一些美貌娴淑的富家千金,看中了寒门秀才,且对爱情忠贞不二的才子佳人式的套路。掩卷之后,黎澍都非常希望时光能够倒流,幻想着自己正是赶赴北闱的举子,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与游春或进香的带着丫鬟的小姐花间相遇,路边邂逅,一见钟情,待月西厢。且在自己高中头名时,一顶花轿迎娶,与美人共谐花烛……

因此,黎澍又一时莫名的兴奋,想着钟心碧如花的笑容和飘逸的倩影,常自陷入谵妄之中。看着其他人笨拙的表演,黎澍忽然情动,跃跃欲试,也写了一封给钟心碧的求爱信。他充满激情地写道:

“……把握今天,犹如把握最后一天;珍惜每一秒,犹如珍惜最后一秒。思念就是永不结冰的心河里,那最为繁忙的船只,在这样的夜里,我在思念着你,因为你是我的惟一。”

由于黎澍性格的怯懦,信,终于没有发出。他在空气里都跳跃着思念着的音符的王国里,做着自己梦幻般的君王,情到浓时,化为泣血,吟而为诗。在黎明的熹微中,他写下了献给钟心碧的第一首诗《内心的收藏》:

曾经气馁的曼佗罗,绽放着午夜

月光清澈的誓约,幸福的伤口

埋藏在低沉的冬天

断裂的掌纹,无论如何

不能愈合

可是,假若月光如水浇灌田野

谁的内心还将闭锁?我甚至如鸟一样

在飞翔中降落,把遮蔽月光的

斑驳的树影腾挪

啊,蓝色的河流浸着忧伤,那是歌者

内心闪烁的弱小的光芒

自由的曼佗罗啊,注定开在月光的晚上

啊,再浓黑的夜,我也不会

歧路而亡羊。从没有任何一个人

有资格做我内心的收藏……

啊,这些四季,这些游走的马匹

分明是相加的不眠的长夜

极致的美让我张狂,或者灭亡

在梦与爱的边缘,我选择离去的方式

是在沉默中找到沉默的天堂

是在堕落中,感受堕落者的阳光

这一切的一切啊,听凭着你的主张

他把写给钟心碧的诗句誊正。准备在白天创造相见的机会,郑重的交给她。并已设计好了种种的细节和可能的几种结果。但无论如何,他已下定了当面表白心迹的决心。可是,当他在路上或在文学座谈会上遇到她,先自彤红了脸,常常乱了方寸。一方面,他是多么希望见到她哪怕看上一眼也行;另一方面,而又害怕见到她。就在他犹豫不决之中,钟心碧就像小鸟一样翅膀已划过了天空,连一点痕迹也没有留下,就走了。他只得内心慌乱地又红了脸远远地避开,心里如释重负似的,或像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错事一般,昨夜的勇气和气概不知躲到那里去了。他深恨自己懦弱、犬儒的心态,在心里把自己恨得跟仇人一般。

当然,钟心碧自是一个不俗的女子,她对众多的求爱者简直可以说不屑一顾,但又不失礼数,她只是用唐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来婉拒。显见她玲珑的手段以及优雅的内心。黎澍知道后,愈加爱慕不已。

当黎澍每见她回绝一个,同寝室的室友们异常沮丧的时候,黎澍也表情肃然,会装出一副同情的样子去安慰他,但内心却有着说不出的喜悦。仿佛她的回绝单就是为着他似的,他内心的希望就像积雨云一样会不断的加厚。而实际上,在那些出身高贵的室友们的眼里,他起码连揶揄的对象也不是。

他们根本不会想到钟心碧会相中黎澍。黎澍除了才情之外,长相一般,几乎是一无所有。

但是,上帝往往眷顾弱者,这就是世界的法则。

黎澍的不作为,确切地说,是没有勇气作为。在钟心碧看来,那简直是独特的卓异的行为,引起了她的注意。黎澍是那么深沉稳健,又善于克制自己的感情,这样的男人不会轻易为情所动,一旦情动,既是泰山压顶,也生死不渝。她厌腻了她所处阶层的人们的伪善表演,与那帮纨绔子弟相比,黎澍展示的是另一个陌生而亲切的世界。他的忧郁的气质,沉默冷静的处事风格,出类拔萃的才华,就像磁场一样吸引住了钟心碧澄澈的目光。钟心碧欣赏这样的男人。她曾在半公开场合不无褒贬过身边的追求者,独对黎澍的评价与众不同……黎澍知道后,有些受宠若惊了。

黎澍和钟心碧都是校报编辑部的骨干成员。真正引起她对黎澍的在意是在一次编前会上。

当时学校政治处的一位副主任写了一篇反对当前学术自由化倾向的文章,实际上文章的主旨带有政治敲打及献媚当世的意味,要求在校报上发表。整个文章的基调与那时社会昂扬的情调、自由争鸣的学术精神相悖。校报总编顶不住压力,就要签发。这引起了黎澍的不满。黎澍写了长长的驳难文章,逐条予以驳斥。汪洋恣肆,文采斐然,论据有持,思辩色彩浓郁,是一篇难得的捍卫学术自由化精神的文章。

在黎澍看来,这完全是学术上的争论,并非针对个人。那时大学的学术气氛浓郁,争鸣是再自然不过的了,也只有争鸣,才更加有利于学术研究。没想到却由此引发了一场强烈的“地震”,似乎那位副主任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他恼羞成怒,请求校党委书记出面干预,阻止黎澍文章的发表。编辑部形成两派。开会的时候,阵线分明,壁垒森严。具有自由主义精神的青年学子与教师坐在桌子的一边,而具有浓郁保守色彩的人士坐在桌子的另一边。

黎澍一反过去温文尔雅的性格,极大地张扬了他才思敏捷的另一面。争论的结果,是两篇作为不同观点的文章可以同时在校报上发表,让社会甄别是非美丑,让实践检验真假谬错。自然,黎澍的文章具有杀伤力,社会反映热烈。黎澍为此前途看好,曾一度是留校的热门人选。只可惜后来大力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倾向,学校保守的一派得势后,极力攻讦黎澍。毕业的时候,黎澍是带着心灵的创伤和人生的失意极怅惘的离开了学校,自然,这是后话。

但黎澍勇敢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捍卫真理的不畏权威的精神,还是赢得了钟心碧的青睐,并在会上加以附和。这对黎澍在精神上是极大的慰籍。

会议结束的时候,黎澍很想当面向她表示谢意。可不知什么时候,钟心碧已提前离开了会议室。虽然黎澍一直处在情绪高昂之中,他很想看一眼她澄澈的目光,让她感到自己最真诚的谢意。但会议室里早已是空空落落的了。黎澍心中马上掠过一股莫可名状的失落之情。这情绪就像严霜一样,忽然降临,把灼灼的花枝煞得蔫蔫的了。

黎澍无精打彩地走着,一副心事沉重地样子。在绕过教学楼的拐角处,即通向图书馆的花池边,黎澍忽然发现钟心碧一个人拈着花枝在嗅,偶或轻扑舞蝶。黃昏时的金色阳光透过楼群的间隙斜照过来,使得钟心碧的倩影在光影的映衬下更加妩媚生动。黎澍精神陡然一振,莫不是她在有意等他?遂快步上前,脱口而出地吟道:

“美女入花丛,寻芳露峥嵘。闻得花语响,疑似暗香涌。”

钟心碧说:“啊,不虚为师大第一才子之誉,出口成诵。”

黎澍受了赞扬,颤了声说:“有美丽的花神居美于此,不敢不吟,以免慢侮了美。况且春风骀荡,洵有情矣,岂敢专美,聊借春风以达意耳。”

黎澍寻章摘句,似有所表白,正庆幸辞意畅达,也不曾因紧张而口吃,暗自得意时,却不料兜头迎来一盆冷水。

“吓,一股酸腐气味。”她用手作扇,在鼻前扇了扇,眉头微蹙了一下,讪笑道。

黎澍也是一个聪明人,一看她的表情,知道话不对路,遂急忙转变话题,说:“无论如何,我今天还是非常感谢你的。”

“感谢我什么?”

“感谢你对我精神上的支持,在关键时刻。”

“那是学术会议,争鸣是自然的,真理是越辩越明。我只是表达我个人的观点而已。”她轻描淡写地辩白道,“与你的观点不谋而合,那也只是所见略同罢了,谈不上支持。”

“真要是纯粹的学术范畴就好了,也用不着我这么大动干戈。真理总是在同谬误的斗争中发展的。我最看不惯长官意志了,打着学术争鸣的幌子,实际上干着政治干预之实。中国的很多事情,就败在一帮行政官僚手中,往往以为自己一贯正确,趾高气扬,乱舞棍子,仿佛自己就是真理的化身;要么就是‘唯长官意志’,‘唯上主义’,又显得奴性十足。矫枉过正,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我还真没看透你,你外表温文尔雅,和若春风,议论起来却口若悬河,而且思辩色彩浓厚,滴水不漏,让人辩无可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