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似梦似幻,灯火阑珊
上海虽然是花花世界,灯红酒绿,黎澍毕竟是初来乍到,倍感在异乡的寂寞。黎澍徘徊在黄浦江边,一个人走向暮天,看宿鸟归巢,行人匆匆,未免起旅人之思,愈益孤独无依。夕阳照着他单薄的身体,把他的影子投射在混浊的水面,摇荡的江水多次把他模糊的面容撕碎又组合。黎澍望向远处,思绪仿佛江水暗流涌动,遇到码头坚硬的石阶,竟激溅出一朵一朵的浪花。这已不是黎澍第一次面对此情此景思虑悠远的回忆了。
黎澍临走时,没有惊动诸葛霞。只和山茂远喝了一通宵的酒,并谢绝了山茂远要送他到机场去的好意,一个人提着行囊默默坐上飞机走了。本说好了的,诸葛霞要为他饯行,酒店已定好了。但黎澍想,既然诸葛霞走不出忧郁的森林,两个人再无语面对,彼此带来的只能是心理上的黯然神伤。或许诸葛霞并不像他想象的那样有着过多的忧虑,她正沉浸在女儿考上大学的喜悦之中。所以,他把行期提前了一天。当诸葛霞的电话打来时,他已落地沪上了,正走向虹桥机场的出口。
他听到诸葛霞叹息的声音,也没有过多的责怪,只是幽怨着说:“你就这样走了吗?”
黎澍说:“这样不是很好吗?等我安顿下来之后,我会给你写信的。”
黎澍只能自己舔舐淤血的伤口,他内心的孤独从来没有这么强烈过。他回想着自己三十多年来的人生履历,除了事业小有所成外,爱情、生活、工作几乎是屡战屡败,一塌糊涂,他不敢想象自己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生活中的失败者。他想努力不去回想它,忘掉它,但它就像一个讨厌的苍蝇一样不停地在面前营营嗡嗡,挥之不去。他曾听一个心理学专家说过,一个人如果经常陷于对过去的回忆之中,说明这个人已消磨了对于未来的信心。黎澍想,自己真的衰老了吗?即在心理方面。黎澍坚决不愿承认这个现实,因为他对自己在未来中国诗坛的地位始终充满着昂扬的激情和信心。或许他经历的情感之路烙印太深刻了,触目即是,犹如海浪一样不曾平静,时时刻刻撞击他心里的堤岸,留下纵横斑驳的苔藓。他在极度孤独之时,非常深情地给诸葛霞写了一首诗和一封长信寄去。他心里还抱有一线希望,如果诸葛霞改变主意投奔他的话,他会毫不犹豫的拥抱她接纳她。特别在漂泊的异乡,他会很好地爱她。虽然他在信中并不像过去两人在一起时直率的表白着什么,只是回忆以前相聚时的快乐时光以及如何在这座城市里打拼,有辛酸也有快乐,人们的交往并不像内地城市那么简单,容易沟通等。但是,诸葛霞一直没有回信,他也没有太多的奢望让她回信,只是感到一种如风中叹息似的失落的情绪掠过心头,就像天上淡淡的云彩飘过飞鸟的翅膀,有痕似无痕。黎澍多次想过,没有结局的交往还是不去追思吧,以免加重自己的忧伤,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在上海站稳脚跟。
但黎澍很快发现,大上海是矛盾着的庞然大物,它不但是高楼林立光色荟萃的繁华都市,也是仄仄弄堂袅袅炊烟的饮食男女;它表面优雅精致,骨子里却庸俗粗糙;是小资情调盛行的天堂,也是小家子气旺盛的故乡。他们把除上海人以外的外地人统称为“乡下人”,小市民的浅薄无时无刻不表现在这一种潜在的排外意识上。报社的工作也并非他原来想象的那么好,寂寞、失望、渺茫等情绪交织在一起,黎澍低沉了许多,郁闷异常。
工作清闲时,他就一个人到黄浦江边去转悠、散心。看着超大型的远洋货轮进进出出,完全是一个钢铁浇注的庞然大物,黎澍对生产力产生了畏惧。它犁开的浪头攒拥成山,船后又降下长长的深壑。两边涌起的波浪激溅着冲向堤岸,在堤岸的阻挡下,又弧形似的落入江面,留下哗啦哗啦的声音。江鸥追着轮船飞向远处水天一色的尽头。黎澍百无聊赖,一直看到日落时分,直到夕阳把江水染成降红的颜色。偶或亦大发诗兴,赞扬工业文明的繁盛兴旺和旅人无助的情怀。黄昏降下以后,城市变成了五颜六色的灯的海洋,流动的灯火把这座城市装扮得犹如人间天堂,宜人的晚风吹过来,掀起少女嫳屑的衣袂,也似乎清洗着人们的肺腑。华灯倒影在江面,在水波的荡漾下摇动着,白天所看到的高楼大厦顿时成为摇晃的宫殿,游鱼又是那么无拘无束地自由出入。黎澍置身于如许环境,向所感到的龌龊气息和郁闷情绪都会一扫而光,在心里不由自主地感慨起上海这座大都市的气魄来。
纵然如此,黎澍总感到有一种隔膜,像个局外人似的,确切地说,像个陌生的观光客,对这座城市恨不起来,也爱不起来。虽然他将在这座城市继续生活和生存下去。黎澍有时想:“美丽总是隔着距离,而对自己眼前所拥有的美丽却视而不见。我现在不正是这样吗?或许正有许多人在羡慕我呢!”
一日,黎澍在黄浦江边溜哒,偶然瞥见从一辆黑色的宝马车内钻出一个人来,面孔虽仅一晃,气质却是脱俗。仿佛黎澍的内地逃离、江边徘徊和事业困厄,单单就是为着这次冥冥中的邂逅吧!黎澍早已是血压升高,心旌神荡了。他不敢相信,认为自己是否看花了眼,又急忙揉了揉眼睛。不错,那高挑的个儿,不俗的气质,流动的金黄色头发,依然如歌,如曲,如梦,如飘逸的诗。而她娉婷的背影,走路的袅袅的姿势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难道是钟心碧?她不是移民美国了吗?黎澍暗想。这不可能,大上海不乏像钟心碧这样具有高贵气质的女性。或许自己正处于感情漩涡的急流中,难免不产生一种幻象。人往往就是这样,在重大的挫败或足以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的事情面前,记忆中最深刻的那一部分往往会不自觉地跳出来。比如与钟心碧的初恋,看似不经意的没来由的触及,便在心里荡气回肠的做长久之想。黎澍知道,他这一生印象最深刻的人就是钟心碧了,甚至可以说就如同空气一样看不见而又无处不在,已吸入他的肺腑了,靠在离心最近的地方,成为滋养他生命中的不可或缺的东西。因为那是他的初恋,就像同学之间简单的友谊,却十分珍贵。他现在才知道,诸葛霞只是他感情生活的一段补白,虽然他从内心里竭力否认,他对诸葛霞的感情是不搀杂任何杂质的。但面对钟心碧,他内心的辩解就变得苍白无力了。或许,爱情的因素是受环境因素左右的,他忽然冒出这句无来由的哲理之思。
黎澍看着她走进一座哥特式建筑里,那是几家外资机构在上海的办事处大楼。黎澍执拗的性格特点使他无论如何要弄个明白,他要知道,那人究竟是不是钟心碧?但他不知道她在哪一家机构哪一层楼办事,他在楼下徘徊等待,等待徘徊,一直等到华灯如水泛滥之时,也没再见到那酷似钟心碧的女子下来。他只得上前询问保安。保安说,在这里边上班的有七八家外企单位的员工,黎澍要找的人他不认识。黎澍就又问,除了这一大门外,是否还有其他的通道?保安指了指后面的院子,说后门通向繁华的南京路。黎澍听完之后,像泄了气的皮球怏怏而回。
那一夜,是黎澍到上海后的第一次失眠之夜。他胡思乱想了许多,从少年时代想到大学时代,从初恋对象钟心碧想到与他交往的所有女子,包括贺贝贝、母马芸芸、翁倩妮、诸葛霞等;又想到事业与工作,想着从内陆城市向沿海城市的迁徙……。等黎明朦朦胧胧睡去时,他却又做起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和钟心碧正泛舟于黄浦江上,两人含情脉脉地对望着,就这样任小舟四飘流,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人群。本来异常喧哗的城市也变得静谧无声,只有阳光反映到巨型玻璃幕墙上的白光在跳跃,马路上的汽车像电子游戏里的道具一样无声而快速地流动着。黎澍感到很奇怪,而钟心碧呢,只是怪模怪样地笑望着他,也不做声。他想站起来吆喝一声,不想各种声音一起又排山倒海似的向他压来。黎澍本能地向后一退,结果却跌入了黄浦江中。黎澍大叫着醒来,惊出了一身冷汗。百思不得其解,怎么做了这样一个梦?他不知是吉是凶,心里疑惑不已。
第二天黎澍醒来得迟,但他还是抽出时间到江边去,冀望或许美梦成真。
黎澍在这座哥特式建筑物前的马路边,一连等了三天。可连疑似钟心碧的影子也没有,似乎像有那么一条虚无飘缈的丝线,在空中飘着,看得见又似乎看不见,一阵风来,却吹得杳无影踪了。其间也隐约出现两个形似的,可等黎澍一靠近,不用细观慢察,先就自我否认了。或许本来就不是钟心碧吧!黎澍想,只是身处这样的环境,才触动了灵魂中潜藏已久的某种神经,潜意识里才牵出了臆想中的钟心碧走出幽深的巷口。而那种怀旧、忧伤恰恰正是此时自己心灵阒寂的暗伤在慢慢发炎,肿胀,自然有着隐隐的痛感在莫名地刺激着他,烧灼着他,他把幻觉当真了。
黎澍将要放弃等待的时候,真是巧合啊!他刚一转身,正碰上迎面走来的飘逸的钟心碧,还是那样超凡脱俗,气质高雅,只是脸上多了一些沧桑的神色,更透着成熟女性特有的魅力。只一瞬间,两个人的目光如电光火花一般剧烈撞击在一起,溅出的火焰瞬间点燃了这都市最初的灯。两人都惊呆了,几乎不相信地同时喊道:
“黎澍!”
“阿碧!”
彼此似乎是定格似的站着痴痴望向对方,步履匆匆的人们在他们身边走过,也似乎惊扰不了他们。
此时,从江面上刮来的晚风把钟心碧染成金黄色的头发卷扬起来,有一绺就贴在她的脸上,钟心碧习惯性地很快用手撩向耳后。这动作黎澍即亲切又熟悉,心里便涌起不知是何滋味的情绪来。从钟心碧清澈而略带忧伤的眼睛里,黎澍读懂了钟心碧也有很多的感慨来。约有顷,两双手终于紧紧地握在一起,继而又拥抱在一起。轻轻地问候的话,相互感染着对方,似有千言万语,又似乎都有些矜持。
“真的是你吗?”
“不会是做梦吧!”
“你过得还好吗?”
“你呢?”
彼此似乎意识到这样的话很无聊,会心地相视而笑。灵犀既已相通,便少了最初的尴尬。钟心碧说:“我还认为这一辈子再也见不到你了。踏破铁鞋却也难觅,不期而然的相遇却是这么简单容易。世界真的很大,世界真的也很小啊!”
黎澍激动地说:“你知道吗?我每天都在这里徘徊,希望能见到你。在冥冥之中我已经感到你已来到了我的身边,我相信命运最终会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果不其然。感谢上帝!” 黎澍双手合十。
钟心碧笑道:“巧极了,巧极了。每天都是司机接送或我自己开车的,不知怎的,鬼使神差,今天我却想一个人走走。假如我今天没有这个决定,怕是错到日南交趾国了。”
“是啊,有时错一步也就错一生。” 黎澍这句话似有忏悔的意味。
或许是喜悦至极,或许是先前对于黎澍的由误会误解堆积而成的怨恨终于有了当面宣泄的机会,钟心碧的情绪马上暗淡下来,转为伤感,眼圈也似乎微微泛红了。含讥带讽地说:“那么多人都留下了通讯方法,而你却把自己像蚕茧一样封闭起来,难道这就是对我无情的惩罚吗?”
黎澍说:“你的情况,我也不是不知道,遇到有同学相聚时,也说起过你,只是因为我的争强好胜,不愿过多问起罢了,虽然我表面镇静,但心里却是十分痛苦的。或许这都是命中注定的,今生无缘,再见也难……”
这次黎澍主动相约,钟心碧脸放光彩,没有拒绝。两人便漫步到江边的一个咖啡厅里,一叙旧谊。
§§§第二节 邂逅已是沧桑
“古人说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浮生真是一场梦啊,一转眼十年就过去了。想起曾来上海参加学术会议之时,上海还没有这么多金碧辉煌的大厦和线条流畅的立交桥,而现在上海真真成了名副其实的大都会了。”黎澍望着江上流光溢彩的豪华客轮,以及对岸闪烁晶亮的电子广告牌,感慨道。
钟心碧望着黎澍说:“十年了,你还没有多少变化,不但禀性依旧,还是那么感时伤世,这或许就是诗人的童心吧?!”
黎澍说:“沧海可变桑田,而人的禀性却是磐石无转移的。”
“保持自己的一份童贞就难能可贵了。什么是幸福?只要心理平和,我认为就是人生的大幸福了。人活在世界上,是为自己而存在,并不是为别人而存在。”
黎澍趁钟心碧端起咖啡的间歇,接道:“或许我过去是那样,我认为我的性格敏感善感,永远也走不出过去的阴影,这是我最大的缺点,是一种没有自信的表现,这或许是由我的出身以及生长的环境决定的。但经过十多年在社会上的打拼,我已彻底洗去了披在身上的那一层绿色的苔藓了……”
“是的,有时候你多愁善感,瞻前顾后太多,内心忧郁、矛盾、伤感。自己痛苦得昏天黑地,到头来别人或许根本就没有注意到你这一点。”钟心碧含蓄地笑笑,如水洗过的双眸极纯净地在黎澍的眼里逗留稍许,留下些光,继续说,“不要多疑,我说的不是你是我自己。”
“你自己?”
“对。不过,你能认识到这一点,或许我们十多年前,就没有那场给双方都带来刻骨铭心的回忆的误会了。实际上,按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说法,同性格的人往往是婚姻的敌人,性格差异的人或许多有误解,但误会之后往往更能和睦相处。”
黎澍听了钟心碧这番话之后,非常率意地望着钟心碧。钟心碧莞尔一笑,端起杯子,说:“来,为十年后的相遇,喝咖啡吧!”
黎澍下意识地端起杯子,迟疑道:“冒味地问一点隐私——当然,你在国外生活的时间长了,或许你感到我这样发问有点唐突,或许还缺乏修养。但入乡随俗,你可以从关心你的角度考虑我是真诚的——你过得幸福吗?指生活方面?”
钟心碧朗声说:“不要兜圈子了,不就是爱情婚姻吗?实话说,不幸福。但幸福不幸福那是一种感受,自己内心的感受而已,而不是形式上的。我结过两次婚,又离了两次婚。你呢?”
“还是钻石王老五一个。”
“这怎么可能呢?”钟心碧不相信地瞪大眼睛,那眼睛清澈得见底,泛着层层波纹,叫人忍不住要伏下身去,掬一口才解渴呐。
“怎么不可能?”
“为什么?”
“为什么还用问吗?我是一个情感执拗的人,掉进去很难自拔。”
黎澍忧郁的脸上透着些许期待,眼睛直直地看着钟心碧,钟心碧羞涩地笑笑,似是深情的眼睛迅速地扫过黎澍的眼睛,似乎又回避什么似的低下眉去。在一瞬间,两人的心里都起了变化。黎澍看到眼前可人的钟心碧,似乎又找回了以前的阿碧,涌起的柔情就像此刻的黄浦江水一样,在夜色中不停荡漾着。也正是灵犀相通,两人又都一时无语。此时一艘夜游黄浦江的客轮驶过,游船被五光十色的灯火所笼罩,甲板上站满了观景的游客,各种镁光机不停闪烁,两岸高楼的灯光映在水中,闪闪烁烁,像传说中的仙景。两人靠着江边的栏杆,观看了一会儿,就顺着外滩边走边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