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不希望人生坎坷,但坎坷是不可避免的,只是在数量和程度上每个人不同罢了。其实,我们在感受压力时,压力带来的负面影响往往是由于自己的认知造成,也许在你认为痛苦难耐、无路可走时,稍微改变一下认知,就会“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一位女子从小就长得很胖,肥胖成了她的一块“心病”,使她感到生活很不快乐。她不敢去参加同学们的聚会,只要有可能,她都远远躲开他们,她的潜意识告诉她,自己是很讨厌很不受人欢迎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她变得越来越神经质、越来越自卑、越来越伤感、越来越觉得自己活着没有意思,好几次想自杀。
但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她整个生活。一天,她去看自己的外婆时,外婆谈到自己如何把孩子抚养长大时说:“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我始终认定他们将成为他们自己。”这话提醒了她,刹那间,她觉得自己之所以有如此多的伤感就是因为自己非要把自己塞进一个不适合自己的模式中去。
仅一夜之间她变了!她开始成为她自己。她研究自己的个性,研究自己的长处,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去打扮自己,还出去交朋友,努力学习。现在,她已大学毕业,建立了幸福的家庭,她非常快乐。她时时不忘告诫别人:不管情况怎样,你都要成为你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以自己这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你只能以自己的方式歌唱、以自己的方式绘画。你是由你的经验、你的环境、你的遗传基因所造成。无论好坏,你只能耕耘自己的小园地,只能在生命的乐章中奏出自己的音符。
当你了解自己,你就会扬长避短,不会用自己的短处去和别人的长处相撞击,也不会为本来就不可能成功的事发愁、怨恨自己,你会欣然接纳自己,从而摆脱了那无法接受、无法认可自己的痛苦。
成为你自己,除了要接纳自己之外,还必须学会自己支配生活,逐渐离开过去的指导者(亲人、师长、朋友等),逐渐地摆脱对他们的依赖。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需要同指导者们交谈,需要他们帮助成长,需要他们提供一种安适感和一种我们也能与他们匹敌的感觉——这种他们所给予我们的希望预言了一种自我实现的未来,给了我们一种以实现自己梦想的额外的动力。
在成长中,不管我们选择谁为指导者,总有一天我们必须准备抛弃他们,恢复自由之身而变成我们自己。我们已超越出他们加给我们的信仰,而步向我们自己的信仰。为了变成你自己,有一天你不得不告别你的指导者,离开你的指导者意味着你已学到足够的方法来支配自己的生活。你会发现,不管你多么倾慕他们,如果你追随大学中的导师、高中时的朋友、那些帮助你在就业后的第一种职业中成为专家的老人,或那些曾引导你如何生活的可敬老前辈或朋友,你便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
美国学者伍尔夫的名句“你不能再回家”,意思是你必须长大成为独立自主的人,而不能像小孩一样还凡事依赖父母。只有你成为你自己,你才能完全肯定自己的独立存在,完全证明你自己已成长且超越了那个过去的自我,而且有能力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