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厚黑学全书3
15447000000147

第147章 将对手置之死地

德国人梅里特兄弟移居美国后,定居在密沙比。他们早出晚归,积攒了一些钱,后来于无意中发现密沙比原是一个丰富的铁矿区。兄弟两人严守秘密,并开始大量收购地产,成立了铁矿公司。

洛克菲勒早就对该铁矿区垂涎三尺,但由于晚来一步,只能眼睁睁地盯着这块肥肉,等待时机。

1873年,美国发生了一次经济危机,银根告紧,梅里特兄弟陷入了窘境。正在这时来了一位救星,他即是本地牧师劳埃德先生。梅里特一家人一看是令人尊敬的牧师,忙恭恭敬敬地把他请进屋去,待作上宾并聊起家常来。梅里特兄弟从整个国家的经济危机谈到自己的困境,话语中充满了哀伤。

劳埃德牧师一听这些,忙十分热情地说:“你们怎么早不告诉我?我可以助你们一臂之力啊。”

梅里特兄弟听了大喜,忙问:“牧师有何高见?”

牧师说:“我有—位大财主朋友,看在我的情面上,他可以借给你们一笔巨款。”

梅里特兄弟说:“牧师你真是个大好人,真不知怎样感谢你才好。”

牧师问道:“你们需要多少钱?”

梅里特说:“42万元。”

于是牧师就写了封借42万元的介绍信。

两兄弟问:“利息多少?”

牧师说:“我怎么能要你们利息呢?这样吧,低利,比银行利率低二厘。”

两兄弟以为在梦中,呆了。

牧师让他们拿出笔墨,立了一字据:“今有梅里特兄弟借到考尔贷款42万元,利息三厘,空口无凭,特立此为证。”

梅里特兄弟念了字据,觉得一切无误,高兴地在字据上签了字。

过了不到半年,有一天,劳埃德牧师又来到了梅里特家。

一进门,他就严肃地说:“我的那位朋友是洛克菲勒,他早晨来了一个电报,要求马上索回借款42万元。”

两兄弟早已把42万元花在矿产上,哪里能拿出这么多钱?两兄弟无可奈何地被逼上了法庭。

在法庭上,原告律师说:“那借据上写得非常清楚,借的是考尔贷款。”说着,他又引经据典:“什么叫考尔贷款?考尔贷款是贷款人随时可以索回的贷款,故其利息低于一般之贷款利息。根据美国法律,借款人或者立即还款,或者宣布破产,两者必居其一。”

梅里特兄弟是德国移民,英语都说得不太流利,如何知道什么考尔贷款。当初签字据时,只知借钱要付利息,根本没想到字据上有陷阱,至此才恍然大悟,但已经太迟了。

梅里特兄弟只好宣布破产,将矿产卖给洛克菲勒,作价52万元。

几年之后,乘钢铁业内部竞争剧烈之际,洛克菲勒以1941万元的价格把密沙比矿售给摩根,而摩根还觉得做了一笔便宜生意。

洛克菲勒不愧一代奸雄。他于经济危机之时放出“鱼饵”,在“鱼饵”上安装了“倒刺”——考尔贷款,又收买牧师,使梅里特兄弟俩无所防备,时机成熟便获得了一本万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