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出发去作田野工作之前,我到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复印了1937年孔氏宗谱的一部分。孔德成,1937年。其中比较重要的材料包括一份永靖孔氏名单,附加内容涉及从十一世纪到本世纪三十年代期间行辈字派(即俗称的“排辈分”用字)、家产分割及在孔氏广东和甘肃的居住地。这份族谱记录有助于我设计田野访谈。依据这些材料,我每当提到几十年前已过世的某某人和具体名字时,我在大川访谈的对象就感到十分惊奇。最初,他们以为我是通过其他访谈得知这些名字。但他们不久之后就发现了这些信息的真正来源。
在大川调查时,我一直住在大川村会计家里,吃饭、聊天、整理笔记都在那里。有一部分访谈也是在他家完成。这位会计不到三十岁,为人十分机灵。他注意到了那些复印的材料。后来人们向他提到,我竟然能够说出村里早已不在的人的名字,他才对此发生兴趣。一天晚上,他叫他母亲给我们准备三道菜——炖了一只鸡、一大盘虾、一盘土豆烧猪肉——在村里这所相当丰盛的款待。他取来一瓶烈酒,用牙咬开铁盖。酒像喷泉一样注入一个小锅里,然后我们开始划拳,谁要是连输两局,就要喝一大杯。酒过三巡之后,我的这位房东开始自言自语地讲起友谊问题,说村里人是多么喜欢我。说完奉承话,他提出了一个请求:我能不能做个人情,把那份族谱记录送给孔庙?
我至今不知道这位会计是否得到了孔庙庙管们的指令。倘若是这样,那他们为什么不自己向我要族谱材料呢?不管怎样,我本来就会把复印的族谱文件留在大川,因为它本该属于大川孔家人。第二天下午,会计把那份族谱送进孔庙后,一群中老年人围了上来。守庙的孔祥国老人向周边的人们解释族谱上面记载的人名都是村内的什么人。
孔祥国的解释非常必要。这是因为族谱里的人名均为“大名”,很多人不熟悉。孔家人大名的起法曾严格遵循曲阜孔氏族老立下的规矩。按此规定,一个大名有三个字:第一个字当然是孔,第二个表示辈分,第三个属于自己。我们以现居台湾的前衍圣公孔德成为例。德者,美德也,表明孔德成属于孔子世家第七十七代;成者,成功也,体现着孔德成父母的期待。从1398年到1912年,孔子世家的行辈字派由皇帝特赐。原则上,族中每个男丁要按官订赐字起名;不用此法起名的男孩要被剔除出族谱。到1920年,赐字用完了,曲阜孔氏族老不得不加上二十个字。但在过去乃至今天,很多大川孔氏一直到快上学或结婚时才起大名。小名虽然不正式,但生来有之,从出生带到上学,甚至一直到老年。
那些聚在大成殿看我从哈佛大学带来的族谱的人们都知道孔家人辈分字派,虽然并不太清楚这个规矩的起源。1992年,大川人大约有三分之一按规定起名。其他人或是只有小名,或是用另外起的学名。这说明,行辈字派的规矩并没有被严格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