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神堂记忆
15377900000031

第31章 水利工程与中央计划

研究第三世界国家大型水利工程的人类学家认为,大规模强制性移民不可避免地导致人性泯灭效应或严重文化认同危机。

水坝或水库不但夺去移民的生存根基,而且摧毁移民的伦理道德坐标,将支撑深切情感认同的历史基石化为乌有。迁移之后,移民因社区瓦解遭受巨大创伤。土地的丧尽要求移民在被改变的生态环境中耕种收获,同时要适应陌生的社会环境。

这意味着苦苦挣扎。在中国所有流域开发工程中,移民们的挣扎经历大体相同。

大兴水利电力工程当属共和国计划经济特点之一。

解放前,中国没有几个水库的储水量超过一亿立方米;而今中国已有360多个如此大型的水库,大多建于六七十年代。当时的移民政策几乎不关心移民经历的社区结构瓦解问题,甚至对搬迁后人们能否得到生活保障的问题也显得十分麻木。对个人与社区需求的漠视集中表现在少得可怜的移民赔偿。移民款有时甚至不够修建临时住所或饮水设施。在永靖县,水库移民赔偿不足的问题尤为严重。

由于四周遍布被风干的荒凉山脉,永靖县受制于黄土高原恶劣自然环境所包括的所有挑战。

但是在永靖县的腹地,从青藏高原奔流而下的洮河、夏河、黄河滋润着着大片耕地。三条大河在永靖县汇为一股,必须穿过刘家峡、盐锅峡及八盘峡,才能继续流向下游。这三个相当狭窄的高山峡谷被视为建造一组阶梯形水电站的理想位置。

早在1955年6月30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子恢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一次会议上宣布,政府为“永久地控制黄河,利用它的水利资源”,计划修建46座大坝,灌溉面积将覆盖黄河流域65%,年发电将达到1100亿千瓦时,等于全国1954年总发电量的十倍。

为了实现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政府在永靖县瞄准了刘家峡、盐锅峡以及八盘峡。位于三个峡谷中间的盐锅峡水电站于1958年开工,到1961年竣工,拦河大坝高达57米。位于上游的刘家峡水电站建设也在1958年启动,到1969年竣工,拦河大坝高达147米,作为中国人所建的水坝高度之最高记录一直保持到八十年代。位于下游的八盘峡水电站建设始于1968年,到1975年竣工,拦河大坝高33米。虽然八盘峡水电站周边的村庄在兰州市管辖之下,八盘峡水库所淹没的土地包括属于永靖农民的大片耕地。

建在上述三个峡口的水利电力枢纽共导致43829人搬迁,足足淹没118229亩农田。移民浪潮波及三个县,但大部分移民是永靖农民。甘肃经济计划委员会,1987年。

在十七年中,即1958年至1975年,永靖县人口的四分之一被迫迁移。所以在永靖,如果有哪件事情被每一个生活在山谷流域的成年人所牢记,那必定是成千上万的村民如何在水利电力建设工程中被迫离乡。

在多数情况下,水库移民做出各种形式的反抗。

反抗结果可想而知。驱赶村民离开家乡的民兵们大多来自没有受到水库影响的村庄。除少数人搬到外县,移民大部留在了永靖,住在黄土高坡或靠近水库的湿地。由于赔偿不足,移民难以在迁入地恢复元气。盐锅峡工程的移民赔偿是人均250元;刘家峡工程的移民赔偿原计划是人均364元,但由于削减预算,移民到手的赔偿减少两成。因八盘峡工程而搬迁的农民,每人得到千元。在七十年代初,这已算一笔相当不错的补偿,可以帮助移民用抢救下来的建筑材料修建新房。但即便如此,八盘峡工程的移民款仍不足以弥补耕地损失。政府对耕地在三年之内可能的收获作了估算,根据这种估算对耕地的损失作了赔偿。

至于在1961年竣工的盐锅峡工程或在1969年竣工的刘家峡工程,移民赔偿少得可怜,甚至不足以赔偿农民丧失的果树。

水库移民赔偿额的低下足以解释为什么移民要花很多年摆脱贫困。1988年,永靖水库移民的人均收入与食物占有量比迁移前少三成,主要原因来自土地的丧失。迁移前,移民人均占有耕地2.72亩;1988年则人均1.39亩。

由于这是在黄土高坡开垦的荒地,每年的粮食产量根本不够一个成年人吃一年。1989年,当我第一次到永靖调研时,县政府官员告诉我,移民中有近一半依靠政府提供扶贫款或粮食紧急调拨,否则就会饿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