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到这个层面,学校德育工作就是个操作的问题了。目前许多地方都提出从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入手,降低德育工作重心,确实是提高德育实际效果的最佳途径。十三中学在学风之中特别提出“明理,践行”,也是要求学生们对理想信念、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不能停留在背会、记牢的层面,而是要通过一件件的小事,反复实践,用每做一件好事都是自身道德品质的积累这样的心理暗示鼓励学生坚持坚持再坚持,逐步养成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最终将书面上的一般道理内化成为自觉行动。
在这样的过程中,学校里的老师和全校工作人员必须从“学校兴亡,我的责任”的高度看待自身的作用,除了身正为范、以身作则之外,要切实履行“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职分,对学生表现出来的“小善”给予及时的表扬与鼓励,对学生不时暴露出来的“小恶”予以耐心地纠偏。反复抓,抓反复,人人行动,全员育人,既积善于学生,也积善于自身,在思想道德行为习惯领域实现教学相长,最终让自己也戴上“德高望重”的桂冠,真正成为人所共仰的教育专家。
永不放弃
人是天地间万物灵气的凝聚,人是自然界一切生灵的主宰,人是最具智慧的蛋白质存在形式。
天地给所有人以眷顾,但天地给所有人的眷顾都是有限的。有些女人抱怨男人:有才华的长得丑,长得帅的挣钱少,挣钱多的不顾家,顾了家的没出息,有出息的不浪漫,会浪漫的靠不住,靠得住的又窝囊——不知足的结果是对一切都不可能满意。
不满意就有牢骚,有牢骚就没动力,没动力便不再进取——许多人常常在抱怨别人之中断送了自己。
抱怨别人时我们的目光总是盯紧别人,这时候常常忽略的就是自己。我们常常无知于自己生命的意义,无知于眼前的困难,无知于可能在努力之下会出现的光明,最终把自己折磨得无所适从,从此破罐破摔,断送了本该属于自己的幸福与前程。在无知大脑的支配下,你就不会再想去努力,也根本不可能了解自己健全的躯干、思维顺畅的大脑含蕴着无穷的智慧与力量。
当一个健全的人感到自己不行的时候,我们看到了许多肢残儿童通过惊人的努力取得成功的例子,就在我们身边就有温县的一个孩子,幼年不慎被电打掉了双臂,但他硬是用双脚学会了写字,学会了吃饭,学会了简单的家务劳动,最后竟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温县一中——那是一所省示范性高级中学。
在我们中间常有一些学习困难的孩子,他们放弃的理由很简单——听不懂。其实他们不明白这才是学习的动力所在——懂了还需要学吗?不懂才需要学呢?通过学习,才能真正弄懂、记牢、会运用。
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只是在知识的系统中某些环节脱节之后无法进行顺畅的联想与理解,本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脱节的环节越多,学习起来就越吃力。但是,如果你能有意识地通过努力把这些脱节的地方给补上,自然就能够顺畅的往下走了。知识链条脱节的地方修复得越多,你的学习就越顺畅。
小学的学习内容是非常有限的,如果你感到哪些东西不会,回过头来再看看其实就会了——用初中生的头脑理解小学课程所学的内容,那将是多么小儿科的事情啊!
初中阶段学习的内容其实也很有限,有人做过让学生两年学完初高中六年数学的实验——你说那会有多难?
当然,如果你被拉下一截,补上需要一定的时间,会影响你的学习进度和学习的速度,但决不会影响你的进步,如果你天天在进步,日日在积累,即使将来考不上重点高中,但你一定为自己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学业基础,在普通高中你也照样能够考上大学——现在大学生在同龄人口中的比例已经越来越高了。
可是如果你遇到困难就退缩了,你在学习面前望而却步了,那么等待你的将是失败的人生。因为,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学习化的社会,人们需要终身学习,你如果对学习没有兴趣,那么在学习化生存的今天和将来你将怎么办呢?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为你不学别人在学呀。
人都有进取心,都有创造力,都不愿意被拉下来。既然这样,那么还等什么?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容易处做起,一点一滴,抓紧修复自己学习中脱节的知识链条。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腋成裘,积善成德,积累会使自己成为富有的人,成为强大的人。
你不会被别人打倒,你也不会被学习压垮,打倒自己的只能是自己的无知、无能与无为。我想给每一个不想振作的孩子说一句话,什么时候努力都不迟,我们的口号应该是“永不放弃”。
“厌学”岂是学生的错?
中国的汉字很有意思,说文解字是一件很有趣味的事情。
就说“厌学”吧,如果不明白“厌”字的意思,怕是很难弄明白“学”是怎么“厌”起来的。
中国的汉文字在建国之后,有过几次简化运动,所以我们如今看到的,多数已经失却了原有的面目。“厌”字本身,在繁体字中应该为“饜”,从“食”,“厭”声,是个形声字。《玉篇》解释说:厌,饱也,足也。即今成语“贪得无厌”,用的就是这个“饜”字的本义。
既然“厌”是“饱”而且“足”的意思,那么“厌学之生”是不是可以称为“饱学之士”呢?很显然不是。因为“饱学之士”指的是一肚子学问的人,“厌学之生”又都是不愿意学习的孩子,他们如何能够画得上等号呢?中国的文化常常把中国人也搞得懵懵懂懂,这样才显示了它的“博大精深”。
然而,既然“厌”字就是“饱”的意思,我们还必须从这里入手进行分析,这样,或许能够看到学生们厌学的真相。
中国的成语有“饥不择食”之说,人们饿急了,只要能填饱肚子,是不会讲究什么色香味的。因为生存是第一需要,在这样的需要层面,谁都不可能有更上层楼的想法。但是,一旦人把肚子填饱了,衣服也穿暖了,花花肠子也就该生出来了。特别是当肚皮已经被食物充盈,饱嗝连天,连动都不想动的时候,你给他端上什么样的佳肴美味,他都不会正视的。因为“饜”了,所以也就“厌”了。“饜”字由“饱”、由“满足”变为“讨厌”,意义引申的渠道就应该在这里。
吃东西是这个样子,吮吸知识也应当是这个样子的。
记得我上小学、中学的时候,文化的“命”都给“革”掉了,语文课本上也没什么东西。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的第一课五个字:“毛主席万岁”;第二课七个字:“中国共产党万岁”;第三课十个字:“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那个时候,精神上的粮食与物质上的粮食一样紧缺,小学时候一本小人书能让我激动一个星期,大哥上学时候的文学、汉语课本,和一本没有封皮儿的《少年文艺》,以及后来二哥从部队回来探亲捎的几本《解放军文艺》,是我小时候难得的精神食粮。捧着那些东西,如饥似渴都来不及,谁还敢“厌”!后来看到前后少了许多页的《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都是像饿狗拣着根肉骨头一样,衔起来撒腿就跑,直跑到没“狗”的地方才敢安安全全地自己享用。
进到高中,尽管理科成绩忽高忽低,好的时候数学成绩考过班里第一,差的时候县里到学校摸底100分的数学卷我曾仅得四分。但是,对语文类书籍的渴望一直十分旺盛。所以,不仅有过高考之后利用暑假抄写《******著作中的成语典故》一书中所有引文的刻苦经历,而且还有趁历史老师午睡之际,将他办公桌上的《四角号码小词典》窃为己有的肮脏勾当。读大专的三年时间,除了按老师的要求读教材,一有时间便钻进了图书馆,读书,抄书,三年时间里抄过龙榆生先生的《唐宋词格律》、张永枚的长诗《西沙之战》,抄过《红楼梦诗词曲翻译》,还昧下了学校图书馆张相著的《诗词曲语辞汇释》――用三倍于定价的赔偿换来的。没有书,见不到好书,才把我弄得整天跟饿狼似的,仿佛那个胃压根儿就没有体验过“饱”这个概念,就更不要说“厌”了。以至于到博爱县第三中学任教的第一年,我还抄了康殷先生的《文字源流浅说》,抄了《论语》、《大学》和《中庸》。
时常吃不饱的时候,永远不会有“厌”的感觉。要想让孩子不厌食,精明的爸爸妈妈们常常采取的手段,就是尽量不让孩子有“饱”的时候。记得父亲经常给我说的一种生活体验,叫做“少吃多香”,想想其实是很有道理的。每一次都不让吃饱,那样孩子的心理始终会存在着一个念想儿。相反,如果想让孩子生“厌”,最好的办法就是一下子让他吃伤。我在乡下教书的那所学校有个老师,儿子特别喜欢吃肉――那时候工资低,吃不起,于是,他跟儿子商量,说想检测一下儿子一次能吃多少肉。一天晚上,他给儿子做了一大碗扣肉,看着儿子吃,他亲眼目睹了儿子由“狼吞虎咽”到“细嚼慢咽”再到不食不咽的全过程,结果当晚给儿子撑得上吐下泻。从此以后,那个老师说,儿子一提起吃肉就恶心。
这样的馊主意,居然著名的教育家兼策划人陈忠联也出过。他曾给那些孩子沉湎于电视的年轻妈妈们出主意,让妈妈们每天早上六点前就把电视打开,催孩子赶紧起床看电视;中午孩子放学回来之前就把电视打开,孩子一进门就让他抓紧时间看电视;晚上也如法炮制,而且一直让孩子看到想睡也不能睡的程度。结果没有多长时间,这些孩子们看电视的时候都皱起了眉头,从此,再也不喜欢看电视了。
饱了必然生厌,物质精神皆然。看看如今厌学的学生,几乎每人都有被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老师逼着读书写字做作业“发展特长”的过程,而且这些外力的施加者一律是不管孩子们的小脑瓜儿能盛得下多少东西,无一例外地严格要求强化管理威胁利诱软硬兼施,没有一个人想孩子们吃进去的这些东西要多长时间才能消化得了、吸收得进!
教育是有规律的,一如对孩子早期的抚养。要想让孩子保持旺盛的食欲,就必须想办法保持他对食物的“念想儿”。要想让学生一直保有对知识的渴望,也一定不要用“一股脑儿”的手段,往他的书包和脑瓜里塞东西。“欲速不达”的古训言犹在耳,老师家长们何去何从,应该不需要再说了吧!
那又咋了
——爸爸,给我点儿钱。我今晚有重要聚会。
——重要聚会?那又咋了?
——朋友聚会能锻炼社交能力,你不是一直让我注重与人交往吗?
——提高了社交能力,那又咋了?
——人是要生存的,要生存就不能只是一个人。再说,和同学们在一起,他们还能帮助我学习呢。
——帮助你学习,那又咋了?
——我学习成绩提高了,能顺利升入大学,将来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不正是你们希望的吗?
——有一份好工作,那又咋了?
——有了好的工作可以更好地发展,既解决了你们的后顾之忧,又解决了我将来的稳定与安全,不好吗?
——即使不解决我们的后顾之忧,那又咋了?
——你怎么这样,不就是不想给我钱吗?我不要了!
——给你钱咋了。不给你钱,那又咋了?
——你真是气死我了。
——你平时不就是这样气我的吗?自己受受气,那又咋了?
……
这是我和儿子的一段谈话节录,记不全了,实际的场面比如此干巴的叙述要精彩。
儿子从来不执著,婴幼儿时期我就发现了这一点,他不会刻意在一个方面停留注意力太久。如果他很想要一件东西,不给他时他也会哭会闹,但这种哭闹绝不会坚持多久,你只要不理他,他很快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到别的方面——不跟自己过不去,这是很大气的一种表现。
在小学阶段,他对文化知识学习的兴趣并不真正浓厚,老师的作业能敷衍时且敷衍,但却学会了一些我们颇为熟悉曲调又颇为不熟悉唱词儿的儿歌,比如:“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炸药包?背着炸药包,我去炸学校,轰隆隆,一声响,学校被我一下炸平了。”“我在马路边拣到手榴弹,赶快送到警察叔叔手里边,我一拉导火线,叔叔上了天,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刚开始我总以为这是恶作剧,是小男孩儿的好奇心理,后来发现,这中间反映出来的儿童心理信息决不是那么简单。
上到初中,儿子发展到对学业成绩的不在乎,对人生目标的不确定。虽然问及你将来要做什么他往往会以“不知道”来搪塞,但在他的眼里能够读出,没有真正能让他敬佩的伟人,没有真正能让他震惊的大事,没有真正能吸引他的东西。每当我们在电视里、报纸上看到作出突出贡献卓越成就的人士,我兴冲冲郑重其事地向他推荐,希望引起他的重视与注意的时候,他总是把嘴一撇,一副满不在乎不屑一顾的样子:那又咋了?
难道“见贤思齐”的古训对儿子就没有任何作用吗?难道好奇、求知与探究这种几乎每一个孩子都有的天性根本不存在于儿子身上吗?认真观察,仔细分析,我发现并不是这样。他也在学习,也在摹仿,也在崇拜,也在向往。只是他向往的与我们成人的目标不一样,他崇拜的与我们成人的对象不一样,他摹仿的与我们成人的方式不一样,他学习的与我们成人的内容不一样。他有他们的人群、他们的圈子、他们的兴趣,甚至他们的文化,他们没有接受家长与老师们给他们提供的价值准则,他们在朦胧中用自己的价值标准衡量着他们的一举一动,他们处处都在用不同于成人的方式方法做事情、褒贬人物、判断是非,时时都在有意无意地彰显着他们的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