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15354900000007

第7章 人的基本结构(6)

(二)纤维蛋白溶解

血液凝固过程中形成的纤维蛋白被血浆中的纤溶系统分解液化的过程称为纤维蛋白溶解,简称纤溶。生理性止血过程中形成的血栓会堵塞血管,使出血停止,血管创伤愈合后,血栓中的纤维蛋白又逐渐溶解,使被堵塞的血管重新畅通。

纤溶系统包括4种成分,即纤维蛋白溶解酶原(纤溶酶原)、纤维蛋白溶解酶(纤溶酶)、激活物与抑制物。

1.纤维蛋白溶解的过程纤溶可分为两个阶段,即纤溶酶原的激活与纤维蛋白的降解。

(1)纤溶酶原的激活能使纤溶酶原激活成纤溶酶的物质,称为纤溶酶原激活物。主要有两类:一类为血管内激活物,由小血管的内皮细胞合成并释放于血液中,它使血浆内激活物浓度维持在一定水平。当血管内出现血凝块时,血管内皮细胞释放激活物,且大部分吸附于血凝块上,以促进血管内血栓的纤维蛋白溶解。另一类为组织激活物,存在于很多组织中,主要是在组织修复、伤口愈合的情况下,促进血管外纤维蛋白溶解。尿激酶即为一种组织激活物,由肾合成与分泌,且活性很强,可用于治疗脑血管栓塞疾病。

(2)纤维蛋白的降解纤溶酶属于蛋白酶,能水解纤维蛋白或纤维蛋白原,从而将其分割成许多可溶性的小肽,不再起凝固作用,而且其中一部分有抗凝血的作用。

2.纤溶与血凝之间的动态平衡血液中除含有能使纤维蛋白溶解的物质外,还含有多种对抗纤维蛋白溶解的物质,主要是抗纤溶酶。它可与纤维蛋白溶解酶结合,然后被吞噬细胞清除,从而对抗纤维蛋白溶解。

正常情况下,纤维蛋白形成系统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保持着动态平衡,使血管内血液保持着良好的流体状态。如果两个系统的动态平衡受到破坏,则会引起病理现象,导致出血性疾病或血栓病。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含主支气管和肺内各级支气管)。肺由肺泡及肺内各级支气管等构成,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部主要是肺泡。其主要功能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以此进行气体交换。人体与环境之间的这种气体交换过程,称为呼吸。

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机体在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经过呼吸系统不断地从外界吸入氧气,由循环系统将氧运送至全身的组织和细胞,经过氧化,产生组织细胞所需要的能量,同时在氧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再通过循环系统运送至呼吸系统,排出体外。以保证机体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在人类,由于劳动和语言的影响,呼吸器发展到了更高级、更完备的阶段,成为呼吸和发音的器官。

呼吸的生理意义主要是维持人体内环境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确保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呼吸过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发生障碍,均可引起组织缺氧和二氧化碳堆积,从而影响细胞的代谢和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基本结构

(一)呼吸道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含主支气管和肺内各级支气管)。临床上通常把鼻、咽、喉合称为上呼吸道;气管、主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分支称为下呼吸道。

(二)肺

肺为呼吸系统最主要的器官,也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位于胸腔内,纵隔的两侧,左、右各一。在膈肌的上方,肺尖高出胸廓上口。幼儿新鲜肺呈淡红色,随着年龄的增长吸入灰尘沉积于肺内,因此成年人的肺可变为暗红色,老年人的肺为蓝黑色。肺呈半圆锥形,上端为肺尖,下端为肺底,外侧面圆突与肋相邻称肋面。内侧又称纵隔面,其中央凹陷处称肺门,是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淋巴和神经等出入肺的地方。每侧肺部都有深入肺内的裂隙,肺借此分成肺叶,左肺分为上、下两叶,右肺分为上、中、下三叶。

支气管由肺门入肺后反复分支形成支气管树。从肺叶支气管到终末支气管为肺的导管部,它是肺内气体出入的通道。终末支气管以下再细分,最后形成肺泡。正常成人每侧肺的肺泡数可达3亿~4亿个,两肺的肺泡总剖面积可达50~100m2,极有利于气体交换。

二、气体交换和运输

气体交换包括肺泡气体交换和组织气体交换。前者指肺泡与肺毛细血管之间氧和二氧化碳交换;后者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是指人体通过血液循环把肺摄取的氧运送到组织细胞,并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的过程。

(一)气体交换

1.气体交换的动力气体交换的动力是气体分压差。分压是指混合气体中各组成气体各自具有的压力。在液体中的气体分压又称气体张力。

2.气体交换的过程

(1)肺泡气体交换过程在肺泡气体的交换过程中,氧和二氧化碳交换通过呼吸膜进行。呼吸膜只有6层细胞,总厚度不到1μm,且通透性极大。

肺泡内pO2高于静脉血pO2,而pCO2则低于静脉血中pCO2。因此,在分压差的推动下,O2由肺泡向静脉血中扩散,CO2由静脉血向肺泡内扩散,结果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2)组织气体交换过程细胞代谢中要不断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组织内的pO2低于动脉血的pO2,而pCO2高于动脉血的pCO2。当动脉血流经组织时,在分压差推动下,氧从组织细胞扩散,二氧化碳则从组织细胞向血液内扩散。结果使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

(二)气体运输

氧和二氧化碳在血液中靠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而运输。物理溶解虽然量很小,但它是化学结合的前提,因为必须先有物理溶解才能发生化学结合,而结合状态的气体也必须解离成溶解状态后才能逸出血液。

1.氧气的运输

(1)物理溶解血浆中氧的溶解度极小,其溶解量决定于氧分压的大小。在氧分压为13.3kPa的动脉血中,每100mL中溶解氧的量为0.31mL,约占血液运输氧量的1.5%。

(2)化学结合进入红细胞的氧主要与血红蛋白(Hb)结合。每100mL动脉血中,以这种形式存在的氧可达20mL,约占血液运输氧总量的98.5%。氧与血红蛋白中的Fe2+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但它是一种可逆的结合,其结合或解离主要取决于氧分压的高低。当血液流经肺时,因肺泡氧分压高,促使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当血液流经组织时,因组织氧分压低,氧合血红蛋白便迅速解离释放出氧。

2.二氧化碳的运输

(1)物理溶解约占血液运输二氧化碳总量的5%。

(2)化学结合二氧化碳的结合有两种形式。

1)碳酸氢盐的形式:这是血液运输二氧化碳的主要形式,约占二氧化碳运输总量的88%,当血液流经组织时,二氧化碳从组织扩散入血液,可同H2O反应,生成H2CO3。但催化这个反应的碳酸酐酶(CA)在血浆中极少,而红细胞内含量丰富,故血浆中的二氧化碳形成碳酸氢盐主要是在红细胞中进行。在红细胞内,在碳酸酐酶的催化下,二氧化碳迅速与H2O结合形成H2CO3,H2CO3可解离成H+和HCO3-。因为红细胞膜对HCO3-通透性很大,除小部分HCO3-在红细胞内与K+结合成KHCO3外,大部分扩散出红细胞,与血浆中的Na+结合成NaHCO3。

2)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成以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运输的二氧化碳,仅占血中二氧化碳总量的7%。

三、呼吸运动的调节

呼吸运动具有节律性,其频率和深度能随人体代谢水平而改变。人体对呼吸运动的调节是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而实现的。

(一)呼吸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内产生和调节呼吸运动的神经细胞群,称为呼吸中枢。它们分布于大脑皮质、下丘脑、脑干和脊髓等各级部位,对呼吸运动起着不同的调节作用,其中延髓是基本的呼吸中枢。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1.肺牵张反射肺牵张反射是指由于肺扩张或缩小所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吸气时,肺扩张使分布在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平滑肌层中的肺牵张感受器兴奋,发放冲动增加,沿迷走神经传入到延髓,切断吸气,促使吸气转为呼气。呼气时肺缩小,对牵张感受器的刺激减弱,传入冲动减少,解除了对吸气神经元的抑制,再次产生吸气。

2.化学性反射调节

(1)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二氧化碳是维持正常呼吸的重要生理性刺激。若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适当增加能使呼吸加深加快,但若吸入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则可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困难。

二氧化碳对呼吸的调节作用是通过刺激化学感受器进而引起延髓呼吸中枢兴奋而实现的。化学感受器有存在于延髓腹外侧表层中对局部的[CO2]或[H+]变化敏感的中枢化学感受器和颈动脉体与主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但以中枢化学感受器为主。

(2)H+对呼吸的影响血液中[H+]升高,使呼吸兴奋;H+降低,呼吸抑制。但因H+不易透过血脑屏障,因此,它对呼吸的影响主要是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3.低O2对呼吸的影响若吸入气体中O2含量降低,则肺通气增加,呼吸增强。它主要是通过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反射所造成的。

消化系统

一、消化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摄取食物,消化食物,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作为机体活动能量的来源和生长发育的原料,排出糟粕——消化吸收后剩余的食物残渣。此外,口腔、咽等还与呼吸、发音和语言等活动有关。

(一)消化管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小肠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又包括盲肠、阑尾、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从口腔至肛门的迂曲管道,长约9m。临床上通常把口腔至十二指肠的一段,称为上消化道;空肠到肛门的一段,称为下消化道)。

1.消化管的基本组织结构消化管(除口腔外)各段,其管壁由内至外分为黏膜层、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浆膜)4层。

(1)黏膜层由上皮、固有层和黏膜肌层组成。上皮衬在管腔内表面。口腔、食管和肛门等处的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易受摩擦,胃肠上皮为单层柱状上皮,有吸收、分泌功能。固有层在上皮深面为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及腺体。黏膜肌层为一薄层平滑肌,收缩时可改变黏膜的形态,有利于物质的吸收和腺体的分泌。

(2)黏膜下层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内含较大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丛。

(3)肌层口腔、咽、食管上段及肛门外括约肌属于骨骼肌,其余各段消化管为平滑肌组成。肌纤维排列一般为内环形、外纵行两层,彼此协调疗效。在消化管各段的交界处,环形平滑肌增厚形成括约肌,对于消化管的内容物进出有控制和调节作用。消化管壁的平滑肌受自主神经的支配。其中的交感神经使消化管平滑肌的紧张性降低,一般产生舒张,而副交感神经使消化管的平滑肌紧张性增强,一般产生收缩。

(4)外膜在胃肠管的外膜是浆膜,由单层扁平上皮构成,表面光滑,有利于胃的蠕动。在咽、食管及肛门等处是结缔组织构成的纤维膜。

2.食管食管上端平第6颈椎体,下缘与咽连续,沿脊椎的前方,气管的后方下行入胸腔,逐渐偏左,约在第5胸椎高度,交叉于左支气管之后,再沿胸主动脉右侧下行到第7胸椎高度,然后向左下斜行跨过胸主动脉的前面,至第10胸椎处穿过膈的食管裂孔至腹腔,食管末端在第11胸椎左侧续于胃的贲门。下端与胃贲门相连,其全长为25~30cm。是一个前后略扁的肌性管道,依其行程可分为颈、胸、腹三段。颈部较短,胸部较长,腹部最短。食管有3个生理性狭窄:第一个狭窄位于咽与食管相续处,正对第六颈椎体下缘平面,距中切牙15cm。第二个狭窄位于左右主支气管交叉处,约平第4、第5胸椎之间,距中切牙约25cm。第三个狭窄位于食管穿过膈的食管裂孔处,约平于第10胸椎平面,距中切牙约40cm。

3.胃胃是消化管最膨大的部分。上端以贲门与食管相连,下端以幽门连结十二指肠。胃黏膜在胃内空虚时呈现纵行的皱襞,但胃扩张时可消失。胃黏膜表面分布许多小凹陷,称胃小凹。胃小凹的底部的单层柱状上皮向固有层下陷,形成许多管状腺,称为胃腺,胃腺开口于胃小凹。按其所作部位可将胃腺分为贲门腺、幽门腺及胃底腺。胃底腺由3种细胞构成。

(1)胃的形态胃的形态和大小随内容物的多少而不同,还可应年龄、性别、体型之不同而有差异。成年人胃可达容量3000mL,空虚时可缩成管状。胃有上下两口、前后两壁、大小两弯。上口为入口,叫贲门,与食管相接;下口出口为幽门,与十二指肠相连。胃前壁朝向前上方;胃后壁朝向后下方。胃的右上缘为凹缘,称为胃小弯,该弯的最低点弯曲成角状,叫角切迹;胃的左下缘为凸缘,称为胃大弯。

(2)胃的部分胃可分为4部分:靠近贲们的部分叫贲门部;贲门平面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称胃底;胃的中间膨大部分,称为胃体;在角切迹至幽门之间的部分,称幽门部。幽门部紧接幽门而呈管状的部分,称为幽门管;幽门管向左至角切迹之间稍膨大的部分,称为幽门窦。胃小弯和幽门部是胃溃疡的好发部。

1)壁细胞(盐酸细胞):其功能为合成与分泌盐酸及内因子。盐酸有助消化的作用,内因子能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2)主细胞(胃酶细胞):主细胞数量多,其功能主要是分泌无活性的胃蛋白酶原。胃蛋白酶原在盐酸的作用下变为具有活性的蛋白酶,参与分解蛋白质。

3)黏液颈细胞:分泌黏液,对胃黏膜起屏障作用。

胃的肌层比较发达,分为内斜行、中环行和外纵行3层。在幽门处环行肌增厚形成幽门括约肌,有控制和调节食糜通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