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15354900000068

第68章 疾病分类与诊断基础(31)

嘌呤代谢的第一步及其反馈抑制的部位是磷酸核糖焦磷酸(PRPP)+谷氨酰胺→氨基磷酸核糖+谷氨酸)由磷酸核糖焦磷酸酰胺转换酶(PRPPAT)所催化。有几种可能机制使嘌呤合成增加:①底物PRPP或/和谷胺酰胺增多;②酶的量或活性增加或对嘌呤核苷的反馈抑制的敏感性降低;③腺苷酸或鸟苷酸减少从而对酶的抑制降低时,均可使嘌呤合成增加而导致尿酸生成增多。在部分高尿酸血症患者是由次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换酶(HGPRT)缺乏引起,此酶能促使次黄嘌呤转换成次黄嘌呤核苷酸,鸟嘌呤转换成鸟苷酸,当HGPRT缺少时,PRPP消耗减少,PRPP积聚而使嘌呤合成加速和尿酸生成增多。

有一小部分原发性痛风患者,尿酸的生成并不增加,高尿酸血症的形成主要是由肾脏的清除减退所致。肾脏对尿酸盐的排泄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尿酸盐可自由透过肾小球,但滤过的尿酸盐几乎完全被近曲小管所吸收(分泌前再吸收),而后肾小管分泌尿酸盐,分泌后的尿酸盐又有部分被吸收(分泌后再吸收)。当肾小球的滤过减少,或肾小管对尿酸盐的再吸收增加,或肾小管排泌尿酸盐减少时,均可引起尿酸盐的排泄减少,导致高尿酸血症。

继发性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除由于血液病及化疗、放疗时细胞核破坏过多,核酸分解加速使尿酸来源增加外,大多由于尿酸排泄减少所致,尤其是各种肾脏疾病及高血压性肾血管疾病晚期,肾功能衰竭致使尿酸滞留体内,有时可达很高水平。此外,当乳酸或酮酸浓度增高时,肾小管对尿酸的排泌受到竞争性抑制而排出减少。药物如双氢克尿塞、利尿酸、速尿、吡嗪酰胺、小剂量阿司匹林等均能抑制尿酸排泄。慢性铅中毒亦能使尿酸排泄受抑制,结果均能导致高尿酸血症。

(二)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的急性发作是尿酸钠盐(简称尿酸盐)在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以结晶形式沉积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尿酸盐的溶解度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即pH值7.4,温度37℃时为6.4mg/dL,当体液中尿酸盐浓度增高呈过饱和状态时,在某些诱发条件下,如损伤、局部澷芭降低、局部pH值降低,或全身疲劳、酗酒等则易结晶析出。尿酸盐结晶可趋化白细胞。白细胞和关节囊滑膜内层细胞吞噬尿酸盐后,在数分钟内可释放白三烯B4(LTB4)和糖蛋白化学趋化因子。体外试验也表明单核细胞亦可受尿酸盐结晶刺激,并释放白细胞介素Ⅰ(IL-1),能引发痛风炎症并使之加剧。这些因子的产生能被秋水仙碱所抑制,因此秋水仙碱能有效地制止痛风发作,尿酸盐结晶被细胞吞噬后,很快使吞噬溶酶体膜破坏,释放水解酶,引起白细胞坏死,释出激肽等多种炎症因子,导致急性炎症发作。细胞器的磷脂膜如含有胆固醇和****酮则对尿酸盐导致的胞浆溶解反应敏感,如含β-雌二醇则有抗拒性,这可解释痛风好发于男性及绝经期妇女。下肢关节尤其拇趾承受压力最大,容易损伤,且局部温度低,故为痛风性关节炎的好发部位。

(三)痛风石(tophi)

痛风石是痛风的特征性病变,尿酸盐沉积为细小针状结晶,产生慢性异物反应,周围被上皮细胞、巨核细胞所包围,有时还有分叶核细胞的浸润,形成异物结节即所谓痛风石,常发生于关节软骨、滑囊、耳轮、腱鞘、关节周围组织、皮下组织和肾脏间质等处,引起相应症状。关节软骨是最常见的,有时是唯一的尿酸盐沉积的部位,引起软骨的退行性变化,导致血管翳形成、滑囊增厚、软骨下骨质破坏及周围组织纤维化,可发展为关节强硬和关节畸形。

(四)痛风的肾脏病变

痛风患者常有肾脏损害,主要有3种变化

1.痛风性肾病痛风肾的特征性组织学表现为肾髓质或****处有尿酸盐结晶,其周围有圆型细胞和巨大细胞反应。痛风患者尸检中有较高的上述痛风肾表现,并常伴有急性和慢性间质炎症性改变、纤维化、肾小管萎缩、肾小球硬化和肾小动脉硬化。一般认为痛风性肾病属轻度缓慢进行性病变,但常因掺杂高血压肾动脉硬化、尿路结石和尿路感染等因素,而使痛风的肾脏改变无论在发生、发展、病理和预后上都变得非常复杂。

2.急性梗阻性肾病由于尿酸(非尿酸盐)结晶在肾集合管、肾盂肾盏及输尿管内沉积,而使尿流阻塞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常见于血尿酸盐重度增高的患者,如骨髓增生性疾病化疗或放疗时尿酸盐大量生成所致。

3.尿酸性肾结石痛风患者肾结石的发生率较正常人高200倍,为35%~40%,84%为单纯性尿酸(非尿酸盐)结石,4%为尿酸和草酸钙结石,余为草酸或磷酸钙结石,结石的发生率随血尿酸盐浓度的增高、尿尿酸排出量的增多而增加,当血尿酸盐>12mg/dL或尿酸排出>1100mg/d时,半数患者有肾结石。尿酸的pKa为5.75,在血浆pH值为7.4时,99%以上呈离子状态(尿酸钠盐),而在尿pH值为5.0时,85%为非离子状态(尿酸),每100mL尿中仅溶解15mg尿酸,持续性的酸性尿使尿酸结石易于形成,碱化尿液至pH值7.0时,尿酸溶解度可增加10倍。

【诊断】

中年以上男性,突然发生趾、躕跖、踝、膝等处单关节红肿疼痛,伴血尿酸盐增高,即应考虑痛风可能,滑囊液检查找到尿酸盐结晶即可确立诊断。一般诊断并不困难。

【鉴别诊断】由于本病表现多样化,有时症状不甚典型,尚须考虑以下鉴别诊断。

(一)类风湿性关节炎

多见于青、中年女性,好发于手指小关节和腕、膝、踝、骶髂和脊柱等关节,表现为游走性、对称性多关节炎,可引起关节僵硬畸形,在慢性病变基础上反复急性发作,易和痛风混淆,但血尿酸不高,类风湿因子多数阳性,X线示关节面粗糙,关节间隙狭窄,甚至关节面融合,与痛风性骨质缺损有明显不同。

(二)化脓性关节炎与创伤性关节炎

痛风初发时常易与化脓性关节炎或创伤性关节炎混淆,但后两者血尿酸盐不高,滑囊液检查无尿酸盐结晶,创伤性关节炎常有较重受伤史,化脓性关节炎滑囊液内含大量白细胞,培养可得致病菌,可作鉴别。

(三)蜂窝织炎

痛风急性发作时,关节周围软组织常呈明显红肿,若忽视关节本身的症状,极易误诊为蜂窝织炎,后者血尿酸盐不高,畏寒发热及白细胞增高等全身症状更为突出,而关节疼痛往往不甚明显,注意鉴别不难诊断。

(四)假性痛风

为关节软骨钙化所致,大多见于老年人,以膝关节最常累及,急性发作时症状酷似痛风,但血尿酸盐不高,关节滑囊液检查含焦磷酸钙结晶或磷灰白,X线片示软骨钙化。

(五)银屑病(牛皮癣)关节炎

常不对称性累及远端拽间关节,伴关节破损残废,关节间隙增宽,趾(指)端骨质吸收,骶髂关节也常累及,临床表现酷似类风湿关节炎,伴有血尿酸增高者20%,与痛风不易区别。

(六)其他关节炎

急性期须与红斑狼疮、复发性关节炎及Reiter综合征鉴别,慢性期则须与肥大性关节病、创伤性及化脓性关节炎的后遗症鉴别,血尿酸检查有助诊断。

六、巨人症及肢端肥大症

【概述】本病系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GH)过多所致。青少年因骨骺未闭形成巨人症;青春期后骨骺已融合则形成肢端肥大症;少数青春期起病至成年后继续发展形成肢端肥大性巨人症。本病早期(形成期),体格、内脏普遍性肥大,垂体前叶功能亢进;晚期(衰退期),体力衰退,出现继发性垂体前叶功能减退。

【诊断】

(一)病史、症状及体征

起病缓慢,早期可无症状,而后逐渐出现面增长变阔,眉及双颧隆突,巨鼻大耳,唇舌肥厚,下颌渐突出,牙齿稀疏,鼻翼与喉头增大,语言钝浊,容貌趋丑陋。指趾粗短、掌跖肥厚,全身皮肤粗厚、多汗、多脂。少数甲状腺肿大,基础代谢率增高,甲状腺功能大多正常,少数亢进。内脏普遍肥大,胸廓增大。男子****亢进,女子多数月经紊乱、闭经、不育。半数伴糖耐量损害,多饮多尿,伴高催乳素血症者可乳溢。晚期出现肿瘤压迫症状,可有头痛、视野缺损和高血压,也可出现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性腺萎缩和性功能减退症,骨质疏松,脊柱活动受限等。垂体性巨人症表现为儿童期过度生长,身材高大,四肢生长尤速。食欲亢进,臂力过人。晚期(衰退期)体力日渐衰弱。

(二)辅助检查

1.GH测定基础值>15μg/L,活动期高达100μg/L以上(正常<5ug/L)。

2.生长介素明显升高正常值75~200μg/L。

3.血糖增高糖耐量减低,葡萄糖抑制试验口服葡萄糖100g,服糖前及服糖后1/2、1、2、3及4h分别抽血测GH。正常服糖后GH1h降至1μg/L以下,2h降至5μg/L以下,4h后回升至5μg/L以上。本病GH呈自主性分泌不受抑制。

4.钙、磷测定少数血清钙、磷增高,尿钙增高,尿磷降低。如持续或明显高血钙可能合并甲旁亢等其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

5.X线检查头颅增大,颅骨板增厚;多数蝶鞍扩大、前后床突破坏;鼻窦增大,枕骨粗隆明显突出;四肢长骨末端骨质增生,指骨顶部呈丛毛状增生。CT扫描有助于发现微腺瘤患者。

(三)鉴别诊断

应与皮肤骨膜肥厚症、空泡蝶鞍等鉴别。

七、尿崩症

【概述】尿崩症是指血管加压素(VP),又称抗利尿激素(ADH)分泌不足(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又称肾性尿崩症)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多尿、烦渴、低比重尿和低渗尿。

【病因学】

1.原发性(原因不明或特发性尿崩症)尿崩症占1/3~1/2不等。通常在儿童起病,很少(<20%)伴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这一诊断只有经过仔细寻找继发原因不存在时才能确定。当存在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或高泌乳素血症或经放射学检查具有蝶鞍内或蝶鞍上病变证据时,应尽可能地寻找原因,密切随访。找不到原发因素的时间越长,原发性尿崩症的诊断截止肯定。有报道原发性尿崩症患者视上核、室旁核内神经元减少,且在循环中存在下丘脑神经核团的抗体。

2.继发性尿崩症发生于下丘脑或垂体新生物或侵入性损害,包括:嫌色细胞瘤、颅咽管瘤、胚胎瘤、松果体瘤、胶质瘤、脑膜瘤、转移瘤、白血病、组织细胞病、类肉瘤、黄色瘤、结节病以及脑部感染性疾病(结核、梅毒、血管病变)等。

3.遗传性尿崩症遗传性尿崩症十分少见,可以是单一的遗传性缺陷,也可是DIDMOAD综合征的一部分。(可表现为尿崩症、糖尿病、视神经萎缩、耳聋,又称作Wolfram综合征)。

4.物理性损伤常见于脑部,尤其是垂体、下丘脑部位的手术、同位素治疗后、严重的脑外伤后。外科手术所致的尿崩症通常在术后1~6d出现,几天后消失。经过1~5d的间歇期后,尿崩症症状永久消失或复发转变成慢性。严重的脑外伤,常伴有颅骨骨折,可出现尿崩症,燕有少数患者伴有垂体前叶功能减退。创伤所致的尿崩症可自行恢复,有时可持续6个月后才完全消失。

妊娠期间可出现尿崩症症状,分娩后数天症状消失。席汉综合征应用考的松治疗后可表现出尿崩症症状。妊娠期可出现AVP抵抗性尿崩症,可能是妊娠时循环中胎盘血管加压素酶增高所致。这种患者血浆AVP水平增高,对大剂量AVP缺乏反应,而对desmopressin治疗有反应,分娩后症状缓解。

【诊断】利用血浆、尿渗透压测定可以诊断尿崩症,方法可靠、安全、临床医师可迅速诊断并开始治疗。

【鉴别诊断】尿崩症必须与其他类型的多尿相鉴别。有些通过病史可以鉴别(如近期使用锂或甘露醇,在甲氧氟烷麻醉下施行外科手术或近期肾移植)。在其他患者,通过体检或简单的实验室检查将提示诊断(如糖尿病、肾脏疾病、镰状红细胞贫血、高钙血症、低钾、原发怀醛固酮增多症)。

先天性肾性尿崩症是一种少见的多尿,由于对AVP无反应所致。女性较男性病情较轻,在禁水时可浓缩尿液,用大量脱氨加压素治疗有效。大多数患者有V2受体异常,有些患者丰在受体后缺陷。所有患者V1受体功能正常。当肾性尿崩症与中枢性尿崩症不能通过渗透压测定来鉴别时,与血浆渗透压相关的血或尿AVP浓度升高,可明确肾性尿崩症的诊断。

原发性多饮或精神性多饮有时很难与尿崩症相鉴别,也可能两种形式同时存在。长期水摄入过多导致低渗性多尿与尿崩症混淆。间歇性大量饮水,即使稀释尿液的能力正常,也可导致水中毒和稀释性低钠血症。这种现象少见,但这些患者发生低钠的倾向增加。这些患者多饮多尿常常是不稳定的,且常无夜间多尿,这与尿崩症的长期多饮从尿不同。结合低血浆渗透压及低渗透压,可明确原发性多饮的诊断。禁水试验中,尿渗透压稳定时,注射血管加压素后尿渗透压不升高或升高很少。由于长期大量摄水抑制AVP的释放及长期多尿导致肾髓质渗透压梯度丧失,尿渗透压与血渗透压相比,可低于正常。因此,有时很难鉴别原发性多饮与不完全性中枢性尿崩症,而有些患者可能两种情况兼而月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