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大户人家
15333300000037

第37章 后记

蜗居和世界文化遗产沧浪亭的距离不过三五百米。因为太近,反而“忽视”了它的“存在”。近几年里去的唯一一次,还是因为陪远方一位沈三白的“粉丝”。朋友千里迢迢来找芸娘,直数落我“生在福中不知福”。但就是这一次在“五百名贤祠”的砖墙前驻足,我突然强烈地感到,生我养我的苏州城的厚重。

2004年,我去了平遥,并再次去了乔家大院;又去了安徽西递、宏村;还去了欧洲。2005年去了澳大利亚。2006年去了丽江。2008年又去了美国。无论是古希腊古罗马文明阳光的折射,还是东方文明的浸淫,或者是像美国、澳大利亚这样年轻国度的前世今生,明清时代或者说欧洲工业革命前后的这段历史让我着迷,它对东西方文化发展的意义实在太深远了。

怀着一种无法言传的感受,我开始用文化的视角打量我理解的历史。除了每天极有规律的报纸出版工作之外,几乎所有的时间,我都花在了对明清时代的阅读上。我决意想要弄清楚,一个在1700年时GDP占世界四分之一、1820年时GDP已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庞大帝国,为什么竟在几十年之内迅速衰落呢?而我的苏州却又能在历史的长河里不断地迅速成长或衰落呢?城市,事件,人物,书籍,成了我观察的目标。五年时间积了十余万字。

当我把这些思维的碎片陆陆续续集中起来时,得到了朋友们的肯定。我的复旦校友们,苏州市档案局研究馆员沈慧瑛女士,苏州大学教授、博导余同元先生对书稿从题材选择、史料运用等多方面提出了极有价值的建议。而且,沈慧瑛把书稿和我都引荐给了她的同班同学、复旦大学明清社会文化史方向博士生导师王振忠教授。在向王振忠先生请教并愉快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一位著名学者的严谨和博学。在读完书稿之后,王教授欣然为本书作序,用一位专家的眼光帮助我把这些思维的碎片梳理出一条脉络:“如何在历史文化的大视野下展开地域文化的书写,从宏观哲理中丰富个体细节的意义,在地域文化纷繁复杂的脉络下,寻找到大历史在各个区域的不同发展态势,也的确是好的历史散文极可着力之处。”这样堪称经典的点拨,确实点到了我一时没有厘清的整体思路。无疑,这将成为我今后努力尝试的方向。

在此,还要感谢我的同事长岛先生、高琪女士以及李嘉球先生,他们在书稿修改整理过程中提供了不少帮助。更要感谢山东画报出版社一编室主任吴兵先生,专程到苏州来商讨书稿,并使这本小书顺利出版。

明清,江南,士风,商人精神,这一系列关键词,构成了一个时代中国社会文化的重要特征。如果把视野放到当时急剧嬗变的整个全球来考察,或许就能够发现一个庞大帝国衰落的原因。

但要把这个话题梳理清楚,对我这样一个业余选手来说委实太难。况且,我的工作几乎无法让我有完整的时间来认真思考和探讨,只能断断续续形成这些思维的碎片。不过我想,人的生命虽然有限,而生命历程中总有属于自己的时间,那就把这些时间挤出来,继续在青灯黄卷中寻找昔日的光荣与梦想……

简雄

2010年春于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