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者的表率作用是一种巨大的影响力,它通过领导者榜样般的言传身教,使广大下属自觉地产生敬佩与信赖,从而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进而形成巨大的团队战斗力和落实力。
也就是说,要求员工要做好的,领导者自己首先要做好;要求员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工作,领导者就要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要求员工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同事,领导者就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员工。作为领导者,当员工向我们寻求帮助时,我们不应以任何借口搪塞,否则,员工就会对我们失去信任。
日本三洋公司创始人井植薰常说:“不能制造优秀的自己,怎么谈得上制造优秀的人才?优秀的领导人才能制造出优秀的人,再由优秀的人去制造优秀的商品、更优秀的自己和更优秀的他人,就是三洋的特色。”
井植薰的这种充分体现自律精神的经营哲学,感染了三洋公司的全体员工。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井植薰从来不将自己当作特权阶层,要求别人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公司的规矩制度,也是极力遵守,从不纵容自己越轨。
有一次,一位记者问他:“您现在年事已高,还以身作则,会不会太累?”
井植薰回答道:“再累也得坚持啊!不以身作则,对部属就不可能有号召力和感染作用。我作为三洋的董事长、总经理,大家都在注视我的行为,我必须得谨言慎行,不能有半点失误。”
井植薰这种“欲善人先善己”的模范表率精神,让三洋公司的所有员工都不满足于只做好本职工作,而是充满激情地去追求卓越。这样,优秀的三洋人生产出了优秀的三洋产品,三洋企业才得以取得辉煌的成就。
柳传志有这样一段经典论述:“第一,做人要正。虽然是老生常谈,但确实极为重要。一个组织里面,人怎么用呢?我们是这么看的,人和人相当于一个个阿拉伯数字。比如10000,前面的1是有效数字,带一个0就是10,带两个0就是100……其实1极其关键。很多企业请了很多有水平的大学生、研究生,甚至国外的人才,依然做得不好,是因为前面的有效数字不对,依然是个0。因此,作为‘1’的管理者一定要正。”
这段话所讲的是一个管理者的带头作用。对于管理者而言,无论他后面的“0”有多少,无论他的员工有多出众,但如果他做不好“1”,做不好带头作用,那么最终的管理效果也只会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是难以带好队伍的。
我国有不少企业领导者的讲话、发言、报告、文章甚至是论文,都是由秘书或下属代劳的,而且他们都认为这种行为天经地义,没有什么可值得大惊小怪的。事实上,这种行为在那些管理规范的公司中是一种不可思议的现象。
在壳牌集团,每个员工都有自己的职责,领导者不亲自去做自己的工作,而请他人代劳,被认为是对自己责任的亵渎,更是对下属劳动的剥削,这不但不能使自己赢得下属的尊敬,而且不利于领导者自身素质和水平的提高。所以,壳牌集团推崇的是“领导者的工作自己做”的工作理念,这样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执行氛围。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者应当以此为鉴,通过全方位的努力,用自己的带头示范效应对员工产生正面而积极的影响。与其喊破嗓子,不如自己先做出样子,这样,下属才能跟随我们一起学习与努力工作。
学会系统思考:用广角镜看世界
《中国经济周刊》上曾刊登了这样一则故事。
一群青蛙一直安逸地生活在一个池塘中,在池塘的一个角落里长有一片睡莲,它们之间一直相安无事,有时青蛙还会跳到睡莲的叶片上玩耍、嬉戏。
突然有一天,池塘中流进了一种化学药物,它可以让睡莲的生长一天增加一倍,这对青蛙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隐患,因为等到睡莲覆盖整个池塘时,它们也就无处藏身了。
假设睡莲只需50天就可以长满整个池塘,而青蛙们也有一种可以阻止睡莲生长的办法,但是需要花费10天时间来实施。那么,睡莲什么时候才能覆盖整个池塘的一半?青蛙又需要在什么时候开始采取行动?
第一个问题很容易回答,如果睡莲需要50天长满池塘的话,因为它们每天是成倍增长的,因此,在第49天的时候,池塘才会被遮盖一半。
对于第二个问题,由于青蛙需要10天的时间才能完成组织工作,因此它们不能在第49天,而应该在第40天结束时就采取行动,否则就为时已晚了。
那么,在第40天的时候池塘会被睡莲覆盖掉多少呢?
我们来反推一下,因为第50天池塘将会被完全覆盖,这样,第49天,池塘将被覆盖1/2,第48天,被覆盖1/4,第47天,被覆盖1/8,第46天,被覆盖1/16……依次类推,在第40天时,也就是青蛙们能够采取行动的最晚时间,池塘被睡莲覆盖的面积只是0.00098,还不到1‰。
这意味着青蛙必须在睡莲所覆盖的面积还不到整个池塘的1‰时就采取行动。也就是说,它们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对看似很遥远的、很微小的威胁保持足够的警惕,并尽快采取行动。
这个故事要说明的问题其实就是系统思考,根据系统思考的理论,那些指数级增长在开始的时候是非常缓慢的,但是等我们注意到时,它们很快就会蜕变为一个庞然大物,局面也就难以逆转了。
其实,对于任何一项不断增长的业务,其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增长引擎”,“增长引擎”把若干经营要素融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这个系统会不断自我增强,从而使业务不断增长。因此,对于企业领导者来说,如果能通过系统思考的方式,找到企业业务增长的良性循环,那么企业就会得到迅速增长。
基于此,现代企业呼唤的是善于系统思考的领导者和员工,而时下比较流行的学习型组织,更需要善于系统思考的领导者和员工。
在彼得·圣吉看来,企业和管理者唯一可持续的竞争优势,就是拥有比对手更好更快的学习能力。在其《第五项修炼》中,系统思考就是其中一项修炼。系统思考可以使人们了解与现实世界之间的距离,它的精髓是用整体的观点观察周围的事物。系统思考是用广角镜看世界,它是一种思考模式,是一个架构,也是了解行为系统之间相互关系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认清事物整体的变化形态,了解应如何有效地掌握变化,开创新局面。
融合五项修炼的最高境界是建立学习型企业组织,领导者成为学习型领导者。其中,系统思考是核心,是动力,是扫除学习型企业障碍的主力军。
其实,系统思考并不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战国时期田忌赛马的典故中,孙膑采取下等马对上等马、上等马对中等马、中等马对下等马的计策,其实就是应用了系统思考的方法,在马匹、技术、骑手等条件均无改变的情况下,对现有资源进行系统整合,结果在整体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取得了胜利。
美国一家知名汽车公司,为了学习日本汽车公司超高水平的精密度与可靠性,特意买来一辆日本车进行了拆解,以了解其装配流程。
通过拆解,美国人发现了日本人的与众不同之处:汽车发动机盖上有三个地方需要用到螺栓,日本车上面用的是完全相同的螺栓。而美国车使用的却是三种不同的螺栓,这就导致了装配效率的低下,还增加了生产成本。
那么,美国汽车公司为何会这么做?原来,美国汽车公司负责零部件设计的有三个小组的工程师,他们只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因而出现了三种螺栓,而且他们各自都认为自己的设计是最好的。而日本公司则由一名设计师负责整个引擎或范围更广的装配。
美国汽车公司,看似每个人都没有错,但就是存在问题,其问题的根源在于其“各扫门前雪”的思维方式。这种非系统的思维方式,不仅导致了企业生产效率低下、生产成本高涨,也使得产品的精密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
想养成系统思考的习惯,用广角镜去看世界,必须做到以下三方面。
第一,防止分割思考,注意整体思考。
现在,企业组织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于是由许多岗位串联而成的生产线越来越多,每条生产线上的分工也愈来愈细。作为领导者,应懂得整体地思考系统的可靠性问题。
假设企业的生产设备都进行了精心的安装和调试,人员也都经过了精心的培训;再假设一条生产线由100个岗位串联而成,每个岗位的可靠率都达到99%。这样看似非常好了,但系统的可靠性工程理论认为:整条生产线的可靠性应等于各个环节可靠率的连乘。100个99%连乘后是多少?36%,这就是系统最后的可靠性。
因此,企业或领导者不要只看到自身,而要考虑自身对整个系统来说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第二,防止静止思考,注意动态思考。
企业组织是一个系统。对外,它要时刻保持与社会、市场的信息交换;对内,它既要组织人、财、物生产,又要实施产品生产,还要进行信息生产。这一动态过程,决定领导者必须用动态思想来思考问题。
第三,防止表面思考,注意本质思考。
面对纷繁复杂、不断变化的问题,我们要透过现象看到它本质的东西,并主动做到未雨绸缪。人的头脑习惯于注意幅度较大的变化,而我们要学会看出缓慢、渐进的过程,要防微杜渐,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