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使孩子人格健全的108个好故事
15265700000004

第4章

在攻打项羽的一场战争中,韩信的军队要经过的一条主要栈道被毁坏了,而且项羽的部下章邯还率军在前面堵截。于是,韩信想到了一条计策。他派一些士兵去修复栈道,装出一副要从栈道出击的样子,而他却亲自率领主力部队,从另一条小路悄悄地向章邯的属地陈仓而去。韩信“明修栈道”的行动吸引了敌军的注意力,把敌人的主力都引到了栈道那里。这时候,韩信率领军队已经悄悄到了陈仓,他们突然发动袭击。章邯没有防备,接到报告后慌忙派人去支援,结果被韩信打得大败。这一仗的胜利,打开了进攻项羽的大门,为以后刘邦称霸天下打下了基础。

后来,韩信率领军队打败了燕国,平定了齐国,又消灭了项羽的势力,辅佐刘邦建立了汉朝,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

艰难亲政,缔造辉煌

公元前140年,年仅16岁的刘彻登基做了皇帝,他就是汉武帝。

刘彻即位后,在各方面开始大力推行改革,但是却受到了他的奶奶窦太后的阻挠。窦太后任命自己的亲信掌握了一些重要职位。汉武帝此时还没有力量和窦太后较量,但他没有因此消沉,而是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四年之后,窦太后去世,汉武帝马上将窦氏的亲信党羽一律罢免,重新任命了一批精干的官员,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为了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汉武帝采纳大臣董仲舒的建议,尊崇儒家思想。他还改革币制,积极推广新农业技术等,并且北抗匈奴,西通西域,向东向南开拓疆土,不仅开辟了着名的“丝绸之路”,也扩大了中国的版图。

在汉武帝的统治下,当时的中国出现了繁荣昌盛的局面,中国开始以一个高度文明和富强的形象闻名于世。

七败匈奴定边患

西汉名将卫青出身低微,他起初只是汉武帝的侍从,却渐渐显露出非凡的军事才能。

当时,匈奴是西汉边境最大的威胁。随着西汉国力逐渐强盛,汉武帝提拔了包括卫青在内的许多年轻将领,准备大规模攻打匈奴。

公元前130年,汉武帝派出了包括卫青在内的四路军队攻打匈奴。卫青作战非常英勇,他率领军队越过长城,深入沙漠,杀死敌军700多人,取得了胜利。而另外三路军队都吃了败仗。

公元前127年,匈奴又来侵犯汉朝边境,汉武帝派卫青去迎战。这一次,卫青没有和匈奴军正面交战,而是率领军队绕到了匈奴军后面,然后突然袭击他们。匈奴军没有防备,被汉军杀得大败而逃……在长达10年抗击匈奴的战争中,卫青共七次领兵出征,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成为西汉抗击匈奴的主帅。匈奴在卫青的打击下好长时间都不敢再来侵犯西汉。直到卫青去世,西汉和匈奴之间还处于休战状态。

官渡之战

东汉末年,曹操趁政局混乱,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实力。

袁绍是当时北方最大的军阀,他想消灭曹操这个对手。公元200年,袁绍率10万大军进攻黄河岸边的官渡,曹操赶紧带领两万军队来防守。无论袁绍怎么攻打,曹操都有办法应对。一个月过去了,袁绍始终没有办法攻下官渡。

袁绍的谋士许攸建议袁绍绕过官渡进攻,袁绍不仅不同意,还骂了许攸一顿。许攸一气之下连夜去投奔曹操。曹操听说许攸来了,高兴得来不及穿鞋,光着脚就去迎接。许攸建议曹操假扮成袁绍的军队,放火烧掉袁绍囤积在乌巢的军粮。曹操一听十分高兴,亲自率领五千名骑兵偷袭乌巢,一把火将袁绍的军粮全部烧光了。

袁军没了粮食,都非常惊慌曹操趁机展开进攻,袁军大败,最后袁绍只带着几百名士兵逃走了。官渡之战后,曹操又用了几年时间,彻底消灭了袁绍,统一了中国北方。

施妙计草船借箭

三国时期,曹操率军进攻东吴,刘备派军师诸葛亮到东吴助战。东吴都督周瑜嫉妒诸葛亮的才能,便刁难诸葛亮,让他十天内造出十万枝箭,诸葛亮却说三天就可以完成。诸葛亮找到东吴将领鲁肃,借了二十条快船,并在每条船上布置了许多草人。第三天晚上,诸葛亮请来鲁肃,说要一起去取箭。诸葛亮命人把二十条快船向曹军水寨开去。这时雾很大,江面上很难看清楚东西。靠近曹军水寨时,诸葛亮下令把船一字排开,让船上的士兵擂鼓呐喊。曹操以为东吴派人来攻打,但雾大看不清情况,他就命令弓箭手放箭,想射退敌军。结果,箭都射在了船上的草人上面。

天渐渐亮了,船两侧的草人上都插满了箭,诸葛亮这才命令船只返回。士兵们把草人上的箭拔下来一数,竟然有十万多枝。诸葛亮巧施妙计,轻轻松松就“借”到了箭。后来,诸葛亮辅佐刘备建立了蜀汉政权,为蜀国的发展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敢于直谏触天威

魏徵被唐太宗拜为谏议大夫,他为人刚正,有胆有识,敢于当面批评唐太宗的错误。

有一次,唐太宗想到泰山去祭拜天地,借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大臣们都表示赞同,只有魏徵坚决反对。唐太宗恼羞成怒,问魏徵:“你为什么不同意?难道你觉得我把国家治理得不好吗?”魏徵镇定地回答:“您的功劳虽然很大,但是百姓得到的好处却不够多。您现在去泰山,不是又给百姓增加了一个不小的负担吗?”唐太宗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放弃了去泰山的计划。

又有一次,魏徵看到唐太宗处理国事开始有些懒散了,就写了一部《谏太宗十思疏》。文章里详细列举了唐太宗这些年的变化,指出问题所在,并提出忠告和意见。唐太宗看了很受震动,他把这篇文章放在自己的床头,让它时时提醒自己。

魏徵的直言进谏,为唐朝初年政治局面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病逝后,唐太宗伤心地说:“魏徵走了,我损失了一面宝贵的镜子啊!”

开创“贞观之治”

李世民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于626年即位,年号贞观。李世民就是唐太宗。

唐太宗重用人才,善于听取臣下的意见。有一年,唐太宗下令重修位于洛阳的乾元殿,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可是一个叫张玄素的小官却上表极力反对,他说陛下没有继承前代帝王的长处,却继承了百代帝王的弊端,从这一点看,唐太宗的过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唐太宗听了不仅没有发怒,反而被深深地感动了。他想,一个小官敢于冒死直谏,还不是为了百姓,为了大唐江山吗?因此,唐太宗收回谕旨,停止重修乾元殿,并且表扬了张玄素。

除了善于纳谏外,唐太宗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如减轻赋税、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等。在他在位期间,唐朝社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广大人民安居乐业,各国商旅也络绎不绝,因此这一段历史时期也被称为“贞观之治”。

轰轰烈烈变新法

北宋皇帝宋神宗在位时,阶级矛盾非常尖锐,各地经常发生农民起义。宋神宗决心改变这种局面,于是把正在江宁做官的王安石调到了京城。王安石应召进京,他向宋神宗建议:治理国家应先从改革旧的法度、建立新的法制开始。随后,王安石写了一份变法的奏章,呈送给宋神宗。宋神宗看后非常满意,提升王安石为宰相,让他全面主持变法。王安石任用了一批年轻官员,并且设立了一个专门制定新法的机构,推行了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和保甲法等新法。这些新法的施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并使百姓受益,大大缓解了北宋的危机。

但新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朝中许多大臣的阻挠和破坏。王安石顶住压力,坚持推行新法。虽然这次变法在大官僚、大地主的阻挠下最终失败,但它不仅在当时起到了富国强兵的作用,而且对后世的政治变革也提供了借鉴。王安石也因此被列宁称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大破金兀术

南宋时候,北方的金国经常侵犯边境,岳飞报名参军。岳母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字,激励他保家卫国。岳飞组建了一支纪律严明、作战勇敢的军队——岳家军,在与金军的战斗中连战连捷。

年,金国大将兀术率领军队又来侵犯南宋。岳飞奉命前去抗击金军,宋、金两国军队在郾城展开了一场大战。在战斗中,兀术用上了金军最厉害的“铁浮图”和“拐子马”。这支军队的人和马都披着厚厚的铠甲,英勇善战,从没打过败仗。岳飞冥思苦想,终于想出了一个破敌的方法。他命令士兵上阵时把刀斧绑在长竿上,专在远处砍敌人的马腿。用这个办法,岳家军大破“铁浮图”和“拐子马”,杀得金兵人仰马翻。经过这一仗,金国元气大伤,一时没有力量再来侵犯南宋。

岳飞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常胜将军,而他精忠报国的爱国精神,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扩张领土,威震欧亚

南宋末年,中国北方的蒙古各部落之间争战不断。铁木真的父亲是一位部落首领,他在部落之间的争斗中被害。

在苦难中长大的铁木真武艺超群,才智过人。他不断积聚力量,召集了一些亲属和本部落的百姓,力量渐渐壮大起来。铁木真陆续吞并了蒙古的其他部落,统一了整个蒙古地区。

年,铁木真被蒙古各部落首领推举为全蒙古的大汗,并被尊称为“成吉思汗”。铁木真即位以后,重新建立了军事和政治制度,并率领骑兵继续向外扩张,多次打败当时西夏和金国的军队。

年,成吉思汗亲自率领20万大军西征,攻占了花剌子模(今中亚西部地区的古代国家)。后来蒙古大军又向西挺进,锐不可当,占领了中亚的大片土地,蒙古国的力量达到了鼎盛。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军先后征服了40多个部落和国家,势力范围达到了西亚和欧洲东南部,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帝国,他也被后人称为“一代天骄”。

鄱阳湖之战

元朝末年,贫苦出身的朱元璋加入起义军队伍,很快就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将领。

当时,自称汉王的陈友谅为了扩大自己的势力,建造了大批战船,又带领60万大军,与朱元璋在鄱阳湖展开了决战。陈友谅的战船不仅数量多,而且又高又大;而朱元璋只有20万军队,水军也只有一些小船,在实力上比陈友谅差很多。双方一连打了三天,朱元璋都没办法击退陈友谅。

于是,朱元璋决定用火攻。他命人准备了七条小船,船上装满火药,然后派一支敢死队驾驶这七条小船,点起火来,乘着风直冲向陈友谅的大船。那些大船一下子全都燃烧起来,陈友谅的士兵顿时乱了阵脚,多半不是被烧死,就是被俘虏了。

陈友谅带着残兵败将向鄱阳湖口逃去,但是湖口早已被朱元璋堵住。陈友谅在突围的时候,被一阵乱箭射死。此后,朱元璋又陆续消灭了一些其他的割据势力。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称皇帝,建立了明朝,他就是明太祖。

抗击倭寇,保家卫国

明世宗时,日本海盗经常到我国东南沿海一带抢掠财物,杀害百姓,被人们称为“倭寇”。明朝政府多次派军队去围剿,都没有完全禁止。后来,戚继光奉命到这里抗击倭寇。他到任后,很快就组织了一支纪律严明、战斗力特别强的军队——戚家军。

这一年,倭寇又来袭击福建沿海一带,声势很大。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前去抗击,他打听到敌人的巢穴在一个叫横屿的岛上。当天晚上潮落的时候,戚继光命令士兵每人随身带一捆干草,赶到横屿岛对岸。他让士兵把干草都扔进水里,在水上铺出了一条路。戚家军踏着这条路,悄悄攻进了倭寇大营。岛上的倭寇毫无防备,被打了个措手不及。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岛上的倭寇全部被歼灭了。

此后,戚家军又多次打退倭寇的进犯。1565年,戚继光和另一位名将俞大猷联合进剿倭寇,取得了抗倭战斗的决定性胜利。到这时,横行东南沿海几十年的倭寇终于被消灭光了。

大破九部联军

明朝末年,位于东北地区的建州女真有好几个部落。努尔哈赤在统一各部落的过程中,声势不断壮大,引起了其他部落的恐慌。

年,女真族的叶赫部联合蒙古等八个部落,合兵三万进攻努尔哈赤。努尔哈赤事先在敌军的来路上埋伏了精兵,又在路旁的山岭边安放了滚木石块。第二天,九部联军到了伏击地点。努尔哈赤一声令下,伏兵一齐呐喊,滚木石块像雨点般向联军砸来。联军顿时血肉横飞,鬼哭狼嚎,许多士兵纷纷四散逃窜。努尔哈赤乘胜追击,击败了叶赫部。又经过几年的征战,努尔哈赤终于统一了女真族各部。

年,努尔哈赤正式建立了大金国,史称后金。后金政权建立后,努尔哈赤把用兵的重点转到反抗明朝的压迫方面,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这使后金的实力大增,为以后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领导起义,推翻明朝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各地接二连三发生起义。农民出身的李自成投奔“闯王”高迎祥,他勇猛而有谋略,很快就成了一位有名的闯将。

后来,在一次进攻西安的战斗中,高迎祥不幸牺牲了。于是,起义军将士就拥戴李自成当了闯王。不久,李自成带兵攻破了洛阳。此时这里正在闹灾荒,百姓生活十分艰难。李自成命人打开官府的粮仓,把粮食发给灾民。

李自成还提出了“均田免粮”的口号,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到处散布着“迎闯王,不纳粮”的歌谣。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起义军就增加到了一百多万人。

年,李自成在西安正式建立了政权,国号大顺。接着,他率领起义军攻向北京。崇祯皇帝知道末日到了,于是上吊自杀,明朝灭亡了。李自成率领起义军开进了北京城。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推翻了明朝的反动统治,为推动历史前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驱逐外侮,收复台湾

年,郑成功率领25000名将士,分别乘坐几百艘战船,决定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领多年的宝岛台湾。

荷兰侵略军听说郑成功要打台湾,十分惊慌。他们把军队集中在台湾和赤嵌两座城堡,想阻挡住郑成功。郑成功利用海水涨潮的时机,命令将士们向岛上攻去。荷兰人派出战船阻挡郑军登岸。郑军英勇奋战,打得荷兰侵略军躲在城里不敢出来。他们派使者到郑军大营求和,想用十万两白银收买郑成功,被郑成功大骂了一顿。郑成功派兵猛攻赤嵌城。赤嵌城的敌军还想顽抗,郑成功就想办法切断了赤嵌城的水源。三天还没到,城里的荷兰人就乖乖投降了。很快,郑成功又攻下台湾城。1662年初,荷兰军队的头目在投降书上签了字,然后灰溜溜地离开了台湾。

郑成功收复台湾,为维护我国领土的完整和统一,为台湾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一直受到海峡两岸人民的怀念和敬仰。

抗击沙俄保边疆

康熙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他8岁即位,14岁亲政,他智除鳌拜、平定三藩、统一台湾,巩固了清王朝的政权。

康熙年间,沙俄军队盘踞在中国东北边疆的雅克萨城,康熙决定将他们驱逐出去。他亲自到东北巡查,命令当地官员修造战船,建造城堡,准备征讨敌人。

年,康熙派军队把雅克萨城围了起来。清军炮轰俄军,并在城下堆起柴草,准备放火烧城,俄军吓得举手投降。康熙下旨宽恕俄军,命令他们撤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