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感悟母爱故事(青少年阅读故事书系)
15258800000007

第7章 生命的寄托(3)

在我复习功课的时候,母亲每次都陪在我的身旁,用一把大蒲扇给我扇风,驱赶蚊虫。煤油灯的光亮照在母亲的脸上,我看见母亲满脸的皱纹和疲倦。但母亲始终微笑着,一副欣然的样子。母亲一边给我摇着蒲扇一边对着桂树,嘴里轻轻念着:“菩提树,我儿读书这么用功,您可耍保佑他考中大学……“今天,每当回想起当年的情景,我都非常感动,为我善良的母亲。然而母亲的菩提树终究不是万能的,它虽保佑我考进了大学,但它却不能保佑我的姐姐从病魔中逃脱出来。我的大姐就是在满院桂花飘香的季节离开了人世。

桂树于母亲来说,不仅是保佑我们一生的神的象征,而且母亲还能从它身上取得许多有用的东西。到了八月,桂树上开满了桂花,风儿吹过,地上落满了缤纷的花瓣,母亲把它们扫起,晒干,做成桂花茶,供我们饮用。母亲说桂花茶清凉解毒,常喝人不会生病。我不知是否有此一说,但每次喝桂花茶,都觉得清宜爽口,香甜无比。

大学毕业后,我在离家遥远的城市工作,而后又去了南方闯荡。虽然我已长大成人,可是母亲却一直对我放心不下,牵肠挂肚,每次来信,问寒问暖。信里说:“后院的桂树已经砍去,我虽不能去桂树下为你烧香求愿了,但每日在心里我都为你祈福,愿你平安地出去,平安地回来。“那一刻,我热泪盈眶。原来母亲的桂树早已种在她的心里了。

”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这是化外之人的禅性思索。朴实的母亲,显然不懂得其中的玄机,但是她却执著地把眼前的桂树当作菩提树。因为它是母亲心目中的神明,是让孩子解除病苦的唯一希望,是保佑孩子考上大学的冥冥力量。

满院桂花飘香,多么充满诗意的场景,令人陶醉。桂花树下摇着蒲扇念叨的母亲,更是成为孩子心中永恒的记忆。不管离家有多远,孩子都会记得,记得桂花的香气,记得母亲祈祷时的满脸真诚。

桂树虽已消失,但母亲对儿子的祝福却是永远不会改变。植根心中的爱,是任何力量都无法夺去的,当你远行的时候,别忘记你的背后永远有母亲深情注视的目光,有母亲源自心灵的祈祷。让我再帮您洗一次澡母亲从不去澡堂洗澡,说是闻不惯澡堂里的那股子怪味。所以从小到大我从未和母亲一同洗过澡,更别说帮母亲洗澡了。

已病入膏盲的母亲,虚弱得已无力自己活动了。那天吃过晌午饭,突然发现母亲头发那么的蓬松凌乱,我看着母亲那双深陷的已失去往目光泽的大眼睛,说:“妈,我想帮您洗洗澡。“母亲盯着我看了一会儿,摇了摇头。我知道母亲心里在想什么,她是怕我看见她骨瘦如柴的躯体伤心难过。我执意要帮她洗,母亲没有再坚持,就点了点头。

做好帮母亲洗澡的准备工作后,我轻轻地走到母亲的床前,左手揽着母亲的脖子,右手揽住母亲的腿弯,使劲一抱,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用力过猛,往后趔趄了一下。我的心也随之抖动了一下,母亲竟然这么轻,轻得像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我心里难过极了。

和母亲一起生活了几十年,在我的记忆中,母亲虽然瘦却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似的,家里的重活、累活母亲总是自己包干,从不让我插手。等我有了孩子,与母亲一同出来,孩子总是被母亲抱在怀里,母亲总说我没劲,抱久了怕我累着。我紧紧地盯着母亲深陷的双眼,突兀地说了声:“妈,对不起!“母亲不解地看了看我,轻轻地说:“孩子,你说什么呢?”我不再说话,我托着母亲的身体,把母亲轻轻地放在了躺椅上,我感觉泪水顺着自己的脸颊流了下来,我赶紧地背过脸去。

默默地帮母亲脱去衣服,天哪!我被眼前的景象惊杲了,这就是我的母亲吗?病魔不知何时已残酷地吸食了她身上所有的血肉,除了肿胀的双脚之外,身体其他部位不见一丝血色,蜡黄的皮肤包裹着凸显的骨头,像一株干枯的树干。

我颤抖着双手把水轻轻地浇在母亲的身上,水顺着母亲地皮肤缓缓地流下,母亲凸露的锁骨和脖子之间形成了两个凹陷的水坑,水聚在那里,在灯光的映照下发着阴冷的寒光,我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抱着母亲大哭了起来:“妈,对不起!妈,对不起!女儿不孝,妈,对不起!对不起!“母亲抬眼看了看我,轻轻地对我说:“孩子,你说什么呢?我知道的,我女儿是天底下最孝顺的女儿了,妈妈是世上最有福气的妈妈!“洗完澡,我轻轻地将母亲抱回床上,我坐在床沿上,揽着母亲的上体,就像小时候母亲揽着我哄我睡觉一样,久久地揽着。

兴许是累了,母亲终于闭上了眼睛。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就轻轻地托着她的上身准备让她平躺下去,可是,我看见有两行泪水,从母亲的眼角流了出来母爱是无私的,它不掺杂任何的功利色彩。母亲为我们操劳一生,她们不会有任何的怨言。随着岁月的流逝,我们母亲渐渐地衰老,变得骨瘦如柴,虚弱无力,我们该为她做些什么呢母亲是我们最亲的,但是有时候却又是我们最不熟悉的人。心目中的母亲,总是那么能干,那么有力气。当我们伤心难过的时候,总是想躺到母亲怀里痛哭一场,因为那里是我们永远的心灵避风港。

我们不曾真正了解过我们的母亲,我们很少为母亲洗过澡,为母亲理过发,为母亲做一点哪怕是最不起眼的事情。我们的母亲也会老去,当她们衰老的时候我们需要为她们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好好孝顺我们那饱经沧桑的母亲吧,我们的点滴付出都会让我们苍老的母亲热泪盈眶。妈妈,我能为你做什么妈妈日渐衰老了,这一点,不单从鬓角的白发,从爱唠叨的程度就可以看出,从她一次比一次久地凝视爸爸的遗像,在夕阳下呆呆地看天,都能感觉到她的悲凉。有时候,我所能做的,只是陪着她,静静地坐着,相对无言,很想说点什么,对她,嘴巴却忸怩着,不知道用什么样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爱她的心。我回到自己的房里后,却又后悔,后悔自己没有告诉她,我很爱她,懊恼自己可以对另外的人说很煽情的话,对自己的母亲,却那么吝啬。

每个妈妈心里,只有自己的孩子是最重要的,这一点在做了母亲之后,体验深刻,这个小人儿,装在了妈妈的心里,她的冷暖,她的一举一动,她的喜怒,她的每个微笑,她的成长过程中每个惊喜,长高,长胖,换牙,梦呓,无不牵缠妈妈的心。而我的童年,虽然贫苦,因为有妈妈陪伴,却也不失快乐,没有兄弟姐妹,也不觉得孤单。记忆里,我家住在郊外一所小学里,妈妈是学校的老师,爸爸是工人,过着早出晚归的日子。每天,我总是攀爬到矮墙边,看太阳升起来,红彤彤的,爸爸骑着自行车的影子越来越远。然后,带个小板凳,乖乖地跟在妈妈后面去她的教室当旁听。

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做,我能做些什么,才能慢慢抚平妈妈这颗因亲人离去而苍凉的心。陪着她慢慢地走走街市,她会像个小孩,告诉我,那时,和爸爸老在这里散步。陪着她看电视,她总是喜欢换一个武打动作片,说:“你爸爸就喜欢看这个。“妈妈就像一部老放映机,随时准备播放和爸爸走过的岁月片段,他们的爱情,不是这个时代的速食面爱情。妈妈也像一根快燃尽的蜡烛,再也禁不起一点点风吹,一丁点打击,甚至一句重话。冬天很冷,我要给她买棉裤,她总说:“不要,留着钱吧。你有多少钱啊,节约一点,妈妈有。“待到买来,妈妈却又高兴地责怪我几句,很快地穿上,并逢人就讲:“我女儿给买的,很暖和哦。“脸上笑出一朵菊花。

知道妈妈才是最关心自己的贴心的人,是那个晚上。看书看到很晚了,突然的,胃痉挛,头慢慢地晕了。然后,呕吐,吐得天昏地暗。桌边,卫生间全是,难受到极点。我给老公打电话,没有人接,再打,他却关机了,心就凉了,不想打扰别人。我挣扎着站好,拿个手电,想一个人下楼去24小时诊所,腿却没有一点力气。手机响了,来电显示是我的妈妈。原来,我慌乱之中,曾接了她的手机号,响了一下。我的妈妈在睡梦中,听见了这一声微弱的手机歌声,牵挂她的孩子,打了过来。后来,自不必说,感激母女的心灵相通,感谢我的妈妈。

我想对我的妈妈说,我可以为你做一切,只要你快乐起来,只要你知道,我不能没有你。

妈妈费尽心思把我们养大,有了妈妈,我们在严寒的隆冬感受着温暖;有了妈妈,我们在陌生的城市不再孤独;有了妈妈,在外受了委屈的我们可以一头扑进妈妈的怀抱痛哭一场。回首过去,成长的路途上一路陪伴着我们的是妈妈。

我们长大了,妈妈却老了。爸爸的去世,更是给了妈妈沉重的打击。爸爸走了,也带走了妈妈的快乐,妈妈的心。精神恍惚的妈妈,之所以肯留在这个对她来说已经冰冷的世界,就是因为还有一个人值得她去牵挂,那就是女儿。

面对如此辛苦的妈妈,我们能做些什么?只要能赶走妈妈的忧伤,只要能让妈妈过得幸福快乐,我们什么都愿意。妈妈,你已经为你的女儿做得太多太多,如今女儿只求你最后一件事情,为了女儿高兴起来,女儿不能没有你,不能没有一个快乐的妈!藏起母亲的秘密母亲病了,在特别繁忙的工作中倒下,住进了医院,卧床不起。远在故乡的姥姥知道了,爱女心切,立即拖着臃肿的身体,从千里之外的南方小城心事焦灼地赶来看望母亲。

母女俩阔别已久,待病床前见面时,居然相拥而哭,惹得旁人也掉了眼泪,也被感动了。姥姥开始不停地嘘寒问暖,唠叨个不停,手也不停交互揉搓着,可见她心中的急切。

她问母亲:“你到底感觉如何?气色这么不好。“母亲微笑着说:“感觉还好,就是没有什么食欲,米饭都不想吃。“姥姥急了,说:‘孩子,不吃东西怎么行呀?你想想到底想吃点什么?”

母亲诡秘地笑了:“其实我就想吃你包的芹菜饺子了。”

姥姥顿时微笑起来,仿佛终于找到治病的良方,拍膝而起,说:“好!我去给你包,你小的时候最喜欢吃的就是芹菜饺子!”

说完便起身拉我回家,和面包饺子去了。

在家里和面包饺子的时候,姥姥不让我插手,因为我向来不进厨房,她怕我坏了她的好事。我在厨房门口,悄悄看着,姥姥包得极为细心,搓揉扭捏间,老泪轻流,看得我心事阑珊。

一个多小时后,芹菜饺子终于做好了,个个饱满鲜香,姥姥将饺子装进保温饭盒,扯着我就匆匆出门了。姥姥一路上步子走得很急,巍巍颤颤的,我知道她定然是怕饺子凉了到医院的时候,母亲见着饺子就高兴起来,仿佛犯馋很久了。连忙伸手去接,却忽然想起自己的手脏,于是要外婆去打点水回来洗手,外婆自然起身去了。刚去一会,母亲又对我说:“儿子,这离卫生间有点远,去帮帮外婆端水。”于是我也去了。

把外婆接回来的时候,我们忽然看见母亲已经吃开了。母亲笑着说:“嘴巴实在馋了,干脆吃了。”我看母亲的饭盒,里面只剩三两个饺子了。姥姥责骂她还是那样嘴馋,脸上却浮起笑容,因为母亲终于还是吃下东西了。接下来的几餐,母亲依然病重,但食欲却变好了,总是把姥姥包的饺子吃个精光。

第二天晚上,我留下来陪母亲。母亲在一旁看书,而我坐在桌前写东西。此间,一个不小心,笔掉在了地上,滚进了母亲的病床底下,于是伸手去摸,笔没摸到,却摸到一袋东西。拖出来一看,我满脸惊讶,竟然是一大袋饺子。

我连忙问母亲怎么回事,母亲叫我塞回去,红着脸说:“待会你拿去扔了,不要让姥姥看见了。”

我问:“饺子你都没吃呀?”

母亲叹气说:“我丁点儿食欲都没有,哪吃得下呀?不要让姥姥知道了,她知道我没有吃,会很担心的。”

“你没食欲,那你还叫姥姥包饺子干什么?”

“你姥姥千里迢迢来照顾我,要是帮不上忙,眼睁睁地看我生病,会很伤心的。知道不?”

我顿时被母亲的话震撼了,终于醒悟过来:原来母亲让姥姥包饺子却又用心良苦地深藏起来,居然只是成全老人的一番爱意,减轻老人担心而已。

我提着一袋沉甸甸的饺子来到病房后院,扬手一挥,饺子被隐没在黑色的夜里。秘密已经被我藏起来了,但是我知道有一种沉甸甸深藏心底的爱意,却永远挥之不去。

母女连心,中间穿针引线的是对彼此的爱,设身处地的关心。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幅触动人心的画面:远在故乡的老人得知女儿的病后坐立不定,寝食难安,心事焦灼地踏上了行程。阔别已久,母女相拥,思念化成泪水与诉说。一个老人忙碌急切又极其细心地包着水饺,点点滴滴的泪水连同那颗慈母心都包进了饱满鲜香的水饺。老人知道女儿吃下水饺时,终于放下了一颗悬着的心,露出满足的微笑。

水饺被母亲藏在了床底下,我深感不解,甚至对母亲做法感到生气,要知道姥姥包那些水饺花了怎样的心思啊!然而母亲的一段话使我恍然大悟。是啊,已经身为孩子的母亲是最能懂得姥姥的心思的。

黑夜中,满天星星眨着眼睛,我藏起了母亲的秘密。星星也读懂了这一份母女间的沉甸甸的爱。母爱是一根穿针线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衫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

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却已是名声日隆的作家,天赋和勤奋成就了他的今天。母亲因此而骄傲——她是作家的母亲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打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唯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们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

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去。

她不相信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

还是失败。

再试……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住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的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了。母爱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放弃。

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

“妈,我来帮您。”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

“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

如此简单。

长大成人的我们,离开了母亲的怀抱,不再依偎在母亲身边,听妈妈讲那有趣的故事。我们更多的是到处奔波,为生计而操劳,无意间我们忽略了我们的母亲。母爱是我们一生的财富,它始终不曾离开过我们。当我们辛苦劳累的时候,远方有母亲注视的目光;当我们快乐消遣的时候,有母亲满足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