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在亚洲的3G业务(尤其是在印度和中国)、房地产以及和记黄埔赖以起家的行业——港口上投入了大量资金,但对这些业务他却有着自己的打算。他打算将亚洲的3G业务作短期的股票投资,而这种股票投资所赚取的利润又投入到港口建设中去,因而采取的是:以3G养港口的策略,并企图通过这个策略使公司正在计划的庞大的全球航运业务现代化。
建设港口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多数人从一开始就会对这一大笔钱伤脑筋。但是,李嘉诚认为,只要全球的股票市场保持上升,电信股上市可以如火如茶地展开,又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只要一次股票上市大获成功,就能收回所有投资,甚至可能会更多。当然,在李嘉诚将股票上市之前,他必须建起价值不菲的实际业务。据高盛投资公司预计,和记黄埔得花费460亿美元修建泛欧3G网络以及相应的商店。其中一半资金需要通过发行债券募集,另一半则要通过发行股票筹措,以及来自和记黄埔在亚洲现有的2G业务的流动现金,两者也各约占一半,听起来非常理想。但是,银行、股票和债券市场的资金从1999年夏天起就已然枯竭,这就要求李嘉诚采取其他的措施。
李嘉诚也许是电信行业中最早预见到这一点的人。2000年,全世界发行与电信有关的股票总值达到1800亿美元(1999年为1000亿美元)。在欧盟,大宗的银行贷款中有40%与电信项目有关,因此,大家就会明白银行在给电信公司批准更多的贷款时为什么会十分谨慎。结果,与电信有关的债务成本上升。例如,2000年初,德国电信公司的30年期债券的利息从不足7%上:升至8%。也就是说,如果你像德国电信一样有530亿美元的债务,利息上升一个百分点,每年还贷额将增加5.5亿美元。蒂姆·达特尔斯是高盛投资公司亚洲业务部位于香港的投资银行业务负责人,他说:“所有的电信巨头都显得捉襟见肘。”但是,李嘉诚却是例外。
和记黄埔在香港、澳大利亚、以色列以及印度的移动电话运营公司中都持有巨额股份,在中国大陆的股份较小。亚洲对3G业务的执照费要价不高,因而在亚洲修建电信基础设施的成本也相对低廉。就像移动电话狂潮曾在20世纪90年代席卷欧洲市场一样,移动电话在中国大陆和印度的发展也很快,人们用移动电话交谈的新奇感还没有消失。和记黄埔已在这两个国家做好了准备,中国政府允许李嘉诚买下中国联通2%的股份(中国联通是仅次于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第二大移动电话运营商)。在印度,李嘉诚取得孟买、新德里以及加尔各答的非专有移动电话业务的营业执照,但只需为每位用户支付1000美元。高盛投资公司的达特尔斯说:“印度的未来发展潜力极大,有可能产生一家与中国电信相同规模的公司(中国电信的市值近1000亿美元),这就是和记黄埔开拓印度市场的原因。”
在李嘉诚正确指导下,和记黄埔曾经倾注于欧洲电信业的力量与资源中有一部分被分流了。20世纪80年代,和记黄埔利用港口业务大获其利,从而使李嘉诚具备了向电信业投资的实力;现在李嘉诚又在筹划将他从电信业中所赚取的巨额利润转而投入港口业务。因此,在过去的5年里,和记黄埔至少投资20亿美元,用来购买新的港口资产。也许李嘉诚已经看到新的港口营运业务将会带来更美好的投资前景,在这一轮投资中,他也许会获得更多。
通信业投资比较大、成本高,但它又具有高回报的特点,因此,要不要在高成本市场投资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每天花必要的时间管理投资
许多人只是羡慕他人的成功,却不愿意同时付出金钱和时间来行动,使自己同样成功。他们的借口是没有时间。他们真的没有时间吗?结论是否定的,只不过他们没有专心地利用而已。你每周花多长时间看电视?成年人每周花在看电视上的时间大约为28小时,这是根据尼尔森集体调查得到的数据。
还有你的计算机呢?你每天花多少时间上网?30分钟?1个小时?还是更多?
是的,你很忙。每个人都忙,又是孩子,又是工作。但是仔细想一想,我们确实在很多事情上浪费了很多时间。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说他没有时间的原因。其实你有足够的时间,只是一个妥善安排的问题,有什么比你家庭未来的财政状况更重要的呢?
投资并不是一项全职的工作,它不需要你1周付出40个小时。在被调查的成功投资者中,每人平均每周用在投资和投资决策上的时间为12个小时,换言之,每天不足两小时,而且其中许多人比这还要少得多。
德克萨斯州的工程师汉克一}不尔斯通一天大约花15分钟在投资上,其中的原因之一是他知道保持投资方案的简单和有效的重要性。他只有5种股票和4种共同基金。他每笔投资的持有时间大约为5年,其成绩怎么样?他的资产已超过100万美元。
在花必要的时间管理好投资方面,汉克·怀尔斯通是一个好榜样。别让你的投资太多样化,如果你的资产是清一色的股票,你可以用15到20种股票有效地实施多元化战略。如果你的资产组合中包含了共同基金,股票的种类可以减少。尽管只有5种股票和4种共同基金,他也相当有效地实施了多样化战略。
如果你实施的是长期投资战略,也可以合理地减少对资产监控的力度。怀尔斯通平均每笔投资的持有时间是5年,而75%的百万富翁日常持股时间就在5年或5年以上。如果你计划长期持有投资,你就不必为股市上的一点波动或是某则消息而担心。你可以把你的精力放在宏观大局上,不必为每天的行情操心。
把注意力放在简单的、危险性小的投资上,就可以减少花在跟踪投资上的时间。
你无须每周花30个小时在投资上,你每周花在投资上的时间不应超过12个小时。如果使你的投资保持简单并且集中在长期投资上,它所需要的时间只是每天几分钟,而它的结果可能就是你的成功。
善用别人的钱赚钱
穷人贫穷的主要原因,就是只知道花自己的钱,他们将挣的钱存在银行,要用钱的时候就小心翼翼地到银行取钱,他们很少想到用别人的钱来消费或做生意。而投资人则认为善用别人的钱赚钱,是获得巨额财富的好方法。富兰克林、尼克松、希尔顿都用这个方法。如果你已经很省钱了,同样的方法依然适用。
威廉·尼克松说:“百万富翁几乎都是负债累累。”
富兰克林在1748年《给年轻企业家的遗言》中说:“钱是多产的,自然生生不息。钱生钱,利滚利。”
所谓“用别人的钱”要正当、诚实,绝不违背道德良知。同时,要给出优惠的回馈。
诚信是无可替代的,缺乏诚信的人,即使花言巧语,也会被人识破。使用别人的钱,首重诚信。诚信是所有事业成功的基础。
银行是你的朋友。银行的主要业务是放款,把钱借给诚信的人,赚取利息;借出愈多,获利愈大。银行是专家,更重要的是,它是你的朋友,它想帮助你,比任何人更急于见到你成功。
加州的威尔·杰克是百万富翁。起初他身无分文,直到外出工作,才有了一些积蓄。每个周末,杰克会定期到银行存款,其中一位柜员注意到他,觉得这个人天生聪慧,了解金钱的价值。
杰克决定创业,从事棉花买卖,那位银行工作人员向他放款。这是杰克第一次使用别人的钱。1年半之后,他改为买卖马和骡子,过了几年,累积了许多的经验。
有一次,两个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来找他。两个人都是优秀的保险业务员,业绩非常好,他们用推销保险的收入,自己开公司,却经营不善,只好把公司转卖给别人。
很多销售人员认为只要业绩好,企业就能获利,这是错误的观念。不当的管理会将利润销蚀殆尽。他们的问题正在于如此,两个人都不懂管理。
他们找到杰克,说出自己失败的经历:“我们的公司没有了,推销保险至今所赚取的佣金,都交了学费。如今连养家糊口都有困难。”
“我们对于推销工作非常在行,应该尽量发挥。你具有专业的知识和经验,我们需要你,大家共同合作,一定会成功。”
几年之后,杰克买下他和那两位推销员共同创立的公司的全部股份,他怎么有钱买?当然是向银行借钱,因为从小他就知道银行是他的朋友。
杰克向加州银行贷款。银行非常乐于把钱贷给像杰克一样有诚信的、有可行性的人。杰克的贷款额度不受限制,他的寿险公司,原来的资本只有40万,通过基本客户群制度,在短短10年之内,获得4000万。其后,他运用别人的钱投资旅馆、办公大楼、制造厂和其他企业。
资金困难时,借钱是明智之举。但是,借钱的同时必须考虑到自己的实力、信用,提出切合实际的要求,才不会被拒绝,这是真正的借钱生财术。
看着别人赚钱容易,而自己一动手却会失败,这是许多不敢创业者的心理状态。要成功创业就一定要克服这种畏惧心理,找到一条风险小又容易成功的道路。
显然,“利用别人的钱”的方法,比用现金的方法赚的钱要多得多。“利用别人的钱”的缺点——这是难免的——是你要担更大的风险。如果你刚把地买下来,附近房地产的价值就跌下来,这种办法就会把你弄得一身是债,骑虎难下。这时,你不是忍痛赔钱把它卖掉,就是背着债,一直到市场好转。
“不做存款”的生钱秘诀
穷人认为挣钱不容易,将钱当做财神一样供奉,生怕有一天钱会飞走。“存钱防老”是他们的一贯思想。在有钱人的观念里面,与其把钱放在银行里面睡觉,靠利息来补贴生活费,养成一种依赖性而失去了冒险奋斗的精神,不如用活这些钱,将其拿出来投资更能获得利益的项目。
有钱人认为,要想得到金钱,收获财富,使钱生钱,就得学会让死钱变活钱。千万不可把钱闲置起来,当做古董一样收藏。要让死钱变活,就要学会用积蓄去投资,使钱像羊群一样,不断地繁殖和增多。
有钱人经商有个特点,采取彻底的现金主义。
富商凯尔有资产上亿美元,然而他却很少把钱存进银行,而是将大部分现金放在自己的保险库里。
一次,一位在银行有几百万存款的日本商人向他请教这一令他疑惑不解的问题。
“凯尔先生,对我来说,如果没有储蓄,生活等于失去了保障。你有那么多钱,却不存进银行,为什么呢?”
“你认为储蓄是生活的安全保障,储蓄的钱越多,则在心理上的安全保障程度越高,如此积累下去,永远没有满足的一天。这样,岂不是把有用的钱全部束之高阁,让自己赚大钱的机会减少了,并且自己的经商才能也无从发挥了吗?你再想想,哪有省吃俭用一辈子,光靠利息而成为世界上知名富翁的?”凯尔不慌不忙地答道。
日本商人虽然无法反驳,但心里总觉得有点不服气,便反问道:“你的意思是反对储蓄了?”
“当然不是彻头彻尾地反对,”凯尔解释道,“我反对的是,把储蓄当成嗜好,而忘记了等钱储蓄到一定时候把它提出来,再活用这些钱,使它能赚到远比银行利息多得多的钱。我还反对银行里的钱越存越多时,便靠利息来补贴生活费。这就养成了依赖性而失去了商人必有的冒险精神。”
凯尔的话很有道理,金钱只有进入流通领域,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因为,躺在银行里的钱,几乎和废纸没什么区别。
有钱人经商,很重要的秘诀是不存款。在18世纪中期以前,有钱人热衷于放贷业务,就是把自己的钱放贷出去,从中赚取高利。到了19世纪后,直至现在,他们宁愿把自己的钱用于高回报率的投资或买卖,也不肯把钱存人银行。
有钱人这种“不存款”的秘诀,是一门资金管理科学。它表明做生意要合理地使用资金,千方百计地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减少利息的支出,使商品单位利润和总额利润都得到增加。
做生意总要有本钱,但本钱是有限的,连世界首富也只不过百亿美元左右。但一个企业,哪怕是一般企业,一年也可做几十亿美元的生意。如果是大企业,一年要做几百亿美元的生意,而企业本身的资本,只不过几亿或几十亿美元。他们靠的是资金的不断滚动周转,把营业额做大。
普利策出生于匈牙利,17岁时到美国谋生。开始时,他在美国军队服役,退伍后开始探索创业之路。经过反复观察和考虑后,他决定从报业着手。
为了搞到资本,他靠自己打工积累的资金赚钱。为了从实践中摸索经验,他到圣路易斯的一家报社,向该老板求得一份记者工作。开始时,老板对他不屑一顾,拒绝了他的请求。但普利策反复自我介绍和请求,言谈中老板发觉他机敏聪慧,勉强答应留下他当记者,但有个条件,半薪试用一年后再商定去留。
普利策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忍受了老板的剥削,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他勤于采访,认真学习和了解报馆的各环节工作,晚间不断地学习写作及法律知识。他写的文章和报道生动、真实,法律性强,吸引读者。面对普利策创造的巨大利润,老板高兴地吸收他为正式工,第二年还提升他为编辑。普利策也开始有点积蓄了。
通过几年的打工,普利策对报社的运营情况了如指掌。于是他用自己仅有的积蓄买下一个濒临歇业的报馆,开始创办自己的报纸——《圣路易斯邮报快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