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亲子教育万事通
15255700000019

第19章 幼儿心理师护(6)

现在,家庭结构越来越小,可是房子却越来越大,越来越高。这样家庭的孩子们很难享受在门前屋后奔跑的乐趣,与小朋友做游戏的快乐,也很少有与阳光、花草、土地、昆虫接触的机会。

儿童性心理及性行为问题是多样的,主要表现为性别认同障碍,对性的过分好奇,手淫或习惯性阴部摩擦等几方面。

(1)性别认同障碍:是指一个人对自我生理性别感觉异常,把自己看做是一个与周围异性一样的人,在打扮、表情、举止上努力模仿异性的现象。“男孩女性化”在这一障碍中较为多见。他们大多喜欢穿女性化的衣裙,喜欢洋娃娃,喜欢和女孩一起玩,姿势和动作也与女孩一样。“女孩男性化”在这一障碍中较为少见一些,她们表现出男性化的气质与性格,喜欢“冲冲杀杀”之类的游戏,喜欢和男孩一起玩耍。这种性别认同障碍直接的危害就是性角色的畸形,并导致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甚至影响到成人时期。具体而言,一是对孩子性格产生不良的影响。这些女性化男孩和男性化女孩常常受到小朋友住在高楼里的孩子,特别是还没有上幼儿园的孩子,多是一整天都跟着保姆或是家里的老人索然无味地在空旷的大房子里玩各种“益智玩具”,久而久之心理便出现了变化,有了高楼孤独症的表现。儿童心理专家说,这种心理上的疾病同时影响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

为了避免孩子得这种疾病,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孩子多与外界接触,多和小伙伴在自然界玩耍,多和性格开朗的人交往。让孩子每天都有在户外活动的时间,不要把孩子一个人放在一堆玩具里,家长就不管了。有的家长因为室内装修得漂亮,就限制孩子的活动,这也不让碰,那也不让摸。可是,孩子往往会对家里的一些摆设、用品发生兴趣,这种兴趣要远远超过对玩具的兴趣。大人的呵斥也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家长应该尽量地满足孩子的好奇心,一些比较安全的东西可以让孩子玩,不能玩的也不要用恐吓、训斥的态度去制止。孩子生活的空间也不要有太多的障碍物,要让孩子在家里能充分地活动。这些措施可以激发孩子的活力,使他们形成健康、积极的心态。

儿童的性心理题

的歧视和捉弄,或受到老师和邻居的压力,使他们企图隐蔽自己的异性行为,但又办不到,因而产生内向、孤独、胆小及忧郁的性格特点。二是可成为同性恋、异装癖及易性癖等性变态的心理根源。国外研究指出,几乎所有要求手术变性的男性易性癖患者,其幼年均有女性行为。大约有三分之二的男性同性恋者,其幼年就有女性行为。大约有一半的异装癖者幼年时就喜欢着女装。上述研究表明,成人的性变态与儿童的性角色畸形之间有着明显的对应关系。另外,有研究发现,男孩天生个性温和、不活泼,男孩长得漂亮被大人当女孩看待,家长对“男孩女性化”行为加以鼓励,男孩被父母打扮成女孩并当成女孩,过分和妈妈黏在一起,被过分保护而抑制了一些粗犷行为,在女性氛围中成长,缺乏年长的男性认同对象,很少有机会接触男性成人等,是“男孩女性化”的几个主要原因。而“女孩男性化”也多可从个性、教育、环境等方面找到原因。

(2)习惯性阴部摩擦:有些儿童爱用手抚弄自己的生殖器,部分女孩有时两腿交叉上下移擦,或将小物体塞进阴道,年龄稍大的儿童则靠在突出的家具角上或骑坐在某种物体上活动身体,摩擦阴部。儿童在习惯性阴部摩擦时,常常面部发红,眼神凝视,表情紧张,有时还伴有出汗、气喘等。这种不良行为习惯最早可发生在1岁左右,在学前期比较明显,男性儿童更为多见。这种行为不伴有性幻想,仅仅只是一种单纯的抚弄或摩擦性器官的行为。这种行为习惯有时是由于局部的疾病,如湿疹、包茎、蛲虫病等引起的局部痒感而致,也可由于偶然机会而形成,一般十分顽固。学前儿童抚弄生殖器原属无知,但如果成人给予过分的关注,甚至采用恐吓、打骂的方法对儿童施加压力,会使儿童对这种行为产生罪恶感和神秘、感,有时反而会强化这种行为。

影响儿童性心理“育的因弃

儿童正常的性心理发育不会无师自通,只能靠科学的引导和教育来实现。影响儿童性心理发育的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是生理的成熟过程,而社会风气、群体文化、环境教育等社会条件也影响到儿童的正常性心理发育。社会、家庭应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抓住适当的机会对孩子进行性教育,培养儿童正常的性心理。每个人从出生起,就已接受到了性教育。首先,性别的区分就是一种性教育,孩子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父母依据不同的性别培养不同的性心理,帮助孩子今后在社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健康的人格。

很多家长没有将儿童的性教育问题摆在正确的位置,使孩子的性心理得不到正常发育,特别是在当今这样一个开放的、无孔不入的社会里,封闭的性教育让孩子感到更好奇。要培养儿童正常的性心理必须及时地、适时地对儿童进行性教育,尽管性教育已作为社会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但家庭在其中仍起主导作用。

美国性教育开导者桑格夫人说:4岁以下的小孩全然无心,没有性的意识,不觉羞耻,所以关于性的问题全依赖母亲。明白一切的习惯,只有这一时间最为合适。”对儿童进行性教育不是简单的性器官知识的教育,而应是整个人的教育的一部分。生活中的性教育机会很多。父母亲有目的地从生活中让孩子认识男性和女性在家庭中和社会中的责任和义务,帮助孩子体会个人、家庭、社会相互关系中的男性和女性,促使他们从小确定正常的性心理。

在性的问题上,必须有一个有规律的、不能中断的、循序渐进的教育指导过程。性教育应该自幼童时开始,很多人或许会感到十分惊讶。实际生活中幼儿期的性心理卫生和教育,也确实是被人们忽视的一个儿童教育领域。应该了解,儿童早期所接受的有关性问题的准则和观念,是成年后的性心理基础,不论家长是否意识到,自己的言行恰恰也在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只是很多都是错误的教育。进行性教育的最重要的时期是两个年龄段岁以前的幼童时期和进入青春发育期的14-15岁的青少年时期。他们在这两个时期所接受的有关性的正确教育,不但决定孩子一生有关性的种种方面,也对健全人格有良好的作用。家庭的性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男性和女性是由生物学因素所决定的,它决定男性或女性心理现象的存在,而社会文化因素则决定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方向。人的成长应该是由生物个体变为社会成员的全过程。家庭、幼儿园、社会都有着各自的重要作用,而家庭教育更有着特殊意义。因为孩子的社会化过程,首先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

家庭是社会生活的基本组织,社会文化关系总是通过家庭来给孩子施加影响。父母的教育观点和教育水平,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家庭成员间的心理结构,将对子女个性心理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遗憾的是,现在很多父母对此却一无所知。这种情况应当改变。因为父母和孩子朝夕相处,家庭理应承担儿童性启蒙的职能。

它的任务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防止儿童产生性压抑和性的神秘感,树立正确的性态度。第二,培养儿童具有正确的性别自认和性角色意识。

儿童性心理题的繙

儿童出现的这些性心理或性行为方面的问题在其年幼时进行矫正是较为容易的,如果任其发展到成人时期,会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性心理异常,矫正起来十分困难。为此,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性教育观

父母及老师应具有儿童身心发展的基本知识,明白儿童所提与性有关的问题是由于好奇所致,并要转变谈性色变、以性为耻的观念,树立起正确的性教育观。对于儿童所提问题,父母应坦率、自然地进行解释,不遮掩,不回避,不斥责,但也不要超越他们的心理发育阶段去主动告诉一些他们不能理解的性知识,点到为止,顺其自然。当孩子得到一个明确的答复以后,大多会满意而去。

注意教育中父母的配合及性教育与性心理发育的同步首先!儿童性教育需要父母共同负起责任!需要从思想上认识一致,行动上互相配合。常常有这样的情景:母亲告诉孩子一个道理,孩子的眼神会转向父亲,似乎在问父亲是这样吗?”这时父亲如说:“妈妈说得对。”会使孩子感到心满意足。其次,性教育是一个持续过程,要与性生理发育同步,因为性心理发育主要决定于性生理发育。父母在家庭内谈论怀孕、生死或月经之类问题时,没有必要避开孩子。如果小女孩平时从家庭的谈话中听到过月经这个词,那么当她到达青春期时会很容易接受月经这回事的,并把它视为正常。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要知道月经的全部知识。如果小女孩看到卫生巾,问起它的用途,完全可以给她以简明、直截了当的回答。这些回答宜粗不宜细,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早期性刺激。

强化孩子的性角色意识

家长应培养儿童对自己性别的正确认识。男孩应着男装,玩男孩玩的玩具,女孩亦然。父母不要让孩子男扮女装或女扮男装,应按孩子的性别来教育和培养孩子。具体来说,家长应帮孩子找些不会排斥他的同性伙伴到家里来玩,让他有较为广泛而舒适的社交圈子。让女性化男孩多参加体育活动,了解竞争、了解勇敢。“假小子”则应多参加唱歌、跳舞等活动,并从中了解女性的秀美、端庄、乖巧、细致。不鼓励孩子异性化的行为,时刻注意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自我性别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