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伟终于找到了幸福的爱情。他不止一次地跟朋友讲起那个落雪的冬日,他说那会儿他沮丧透了,是我那专注、信任的倾听,让他堵塞的心田里涌入了一股清泉……生活是一部厚厚的长卷,需要心灵的关注,更需要心灵的倾听。而安慰一个心灵创伤深重的人就这样简单——倾听。
学会倾听,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温馨和友善,人生有太多的苦难和不幸,有太多的不平和挫折,如果没有一个倾诉的空间,长期的压抑会扭曲人的心灵,让他多愁善感,谨小慎微,一个小小的灾难,就会让他失去生活的勇气,走入人生的误区。
学会倾听,需要的只是一张善解人意的笑脸,在他人需要的时候,用微笑唤醒他麻木的心灵,在他困惑的问题上轻轻点拨。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现状,但宽容和理解会让他感受到人间的真情和温暖。
学会倾听,让我从自己做起,在亲人和朋友需要的时候,用我微薄的力量为他们搭建一个爱心小屋,在这儿他们可以尽情地倾诉心中的郁闷和忧愁,发泄心中的不满和痛苦;用我真诚的爱心,给他们安慰和帮助,用我的坦诚和信任,让他们找回自信和坚强;当他们走出爱心小屋,心灵会感到平静安详,脚步会感到踏实有力。这是我今后人生的追求,也是我的幸福所在,让生活赐予我力量和智慧,让我们都在生活中学会倾听。
在倾听中,会感知生命的落叶不止在秋天,忧郁和悲伤不能久驻心灵,孤独也是一种美丽;在倾听中,会懂得理解的艰难和重要,即使是陌路人的一抹微笑,也足以驱散满怀的寒意;在倾听中,会明白阳光公平地照耀着你我,照耀出辉煌与平凡;在倾听中,会发现自己正在与一个博大的世界对话,所有的风霜雪雨,所有的世事沧桑,都只是一片自由舒卷的云朵,都只是墙上滴答的钟摆……倾听,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章节。是倾听,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才是真、善、美,让我们彼此的手握得更紧、心贴得更近,让我们积累了许多难得的经验,少走许多不必要的弯路;是倾听,让一句简单的话语,有了神奇的力量,让那些琐屑的小事,一下子变得无比亲切起来,让那些平凡的日子,陡然增添了动人的光彩……己所不欲,亦可施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术思想的一条重要的人际交往原则。其含义大致是: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要求别人接受;对于自己不想干的事情,也不要要求别人去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仁爱思想的一个具体体现,孔子对此也有过专门的论述。他说:“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这个观点虽历数千年而不衰。直到现在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作为一种人际交往原则被我们所采信接纳,并广泛应用于自己的交往活动和实践之中。
从人际交往的角度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在于,它通过对自己所认为的不合理的欲望和要求加以约束的形式,使别人乐于接受自己,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避免冲突。具体地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当自己要对他人做什么事时,先想想自己是否愿意遇到这事,如果自己不愿意,就不能对他人做这件事。我们不愿意被偷、被抢、被杀,所以,我也不能对他人做这种事,衡量的标准当然是自己,是自己的“不欲”。
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却是有待作具体的把握。
小李和小黄是一对很好的朋友。两人的友谊从大一就开始了,4年来,两人一起上课,一块儿吃饭,一同喝酒,因此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时光如梭,很快,他们都是大四的毕业生了。毕业,除了收获着学业的成果之外,还意味着就业的压力。由于小李性格外向,又是党员,因此,很快就在一家国企找到了一份从事人力资源的工作。而小黄则由于性格较为内向,一直没有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那年4月份的时候,事情又有了新的变化。小李考研的成绩出来了,并且出人意料地考出了一个很好的成绩。于是,小李决定去上研究生。而那份人力资源管理的工作,小李觉得并不是太好,待遇也有点低,也就没有推荐给小黄,直接辞掉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小李就觉得和小黄的关系慢慢地疏远了,小黄总是有意无意地躲着小李。原来,小黄觉得小李太不够朋友了,你小李上了研究生,为什么不把那份工作推荐给我呢?
由此看来,可以作为第一普遍原则的规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表面上似乎表达了对他人的善意,其实隐藏着非常典型的主体观点。它的思维出发点仍然是“己”,它只考虑到我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强加于人,根本没有去想他人想要的是什么。这意味着,我才有权利判断什么东西是(普遍)可欲的,我的心灵才算是个有资格的心灵,而他人的心灵和思想根本不需要在场。这样,很容易走向极端。结果,你以为你在为朋友着想,朋友却误以为你根本不理会他们的感受。
己所不欲,亦可施人!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某杂志曾搞过这样一次民意测验,其中有一道题是出给女青年的:你心目中的男子汉应是什么形象?测验结果,对此题的答复最集中的几点是:心胸坦荡、自强、好学。可见,心胸坦荡是构成男子汉形象的一个主要方面,它是一种值得称道的品格,更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古往今来,心胸坦荡之士难以计数,所言所行自有感人之处。人们在敬仰赞叹之余,不禁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怎样才能做到心胸坦荡呢?一位很有成就的学者,在回顾其生活道路的时候曾说:“只有一生都在向着更高目标追求的人,才不会为世间的琐事所羁绊。”此语道出了问题的实质:心胸坦荡者首先要有远大的人生追求和奋斗目标。时时事事着眼于大处,正是一个有所作为的人的信条。强烈的事业心和时代责任感会使你变得心胸开阔,信念坚定,不畏惧困难和挫折,始终充满乐观情绪。相反,没有或失去了人生目标,混沌度日,自无心胸坦荡可言。
胸怀狭窄的人,易见异思迁,爱生妒火,导致急火攻心,血压增高,思维混乱;易看重小利,爱患得患失,导致心理不平,烦恼频生,心态失常;易求全责备,爱争斗计较,导致肝火旺盛,肾气受损,体内微循环错乱,内分泌异常,使原本健康的身体被病魔缠绕。
胸怀坦荡的人,不为私利争高下,不为眼前的利益论短长,视名利淡如水,遇挫折不灰心,逢得意不轻浮,急难处仍从容,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倜傥,有“山临绝顶我为峰”的潇洒,有“雪辱霜欺梅花依旧向阳开”的豪放。此外,心胸坦荡也是一个人有修养、有学识的表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这句古语中的“君子”和“小人”虽有各种不同的解释,但今天的男子汉难道不也应该有一副坦荡的胸怀吗?心胸是否坦荡,装样子是装不像的,它是一种较稳定的心理态势。因此,它便不能不与一个人的修养、学识紧密相关。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相和”的故事便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蔺相如在廉颇的不恭面前,泰然处之,并不争执,最终还是以自己的言行折服廉颇。蔺相如的言行无不表露出他的修养和学识。
生活中,没有人喜欢斤斤计较的人,只有胸怀坦荡的人,才会赢得真正的尊重,才能得到真正的朋友。
拈花、微笑
这是一个有名的佛教故事。相传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在场众人都默然不解,唯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吾有正法眼藏,涅檗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于是,一人拈花,一人回以微笑,二者心心相通,最大的理解,莫过于此。
我不信佛,但是我喜欢佛的机智和境界。如果我们把世尊拈的那朵花当成布在我们面前的一张斑驳复杂的人际之网。把我们自己当成迦叶,面对那一个个呈现在我们面前的网结,我们是不是也能做到微笑以对?
少年时代,情绪总在张扬和激昂中奔突,所喜欢的东西都和那种凌厉的气势紧紧相随,即所谓的棱角分明,咄咄逼人。但是随着年岁的增长,逐渐地对这些东西开始敬而远之,偶尔遇见有少年语气嚣张,谈吐激进,恍惚中看到了自己的从前——这些也许明天就要变卦的信誓旦旦,只有少年自己才能在岁月的长河中慢慢体会到诺言的变迁——生命就是这样有意思,当初嘲笑过的东西,会在某个轮回之后又回到自己身上,如果一个人是固执要强而清醒的,发现这样的结局必定要痛苦万分。
人际中也许总是充满了一个又一个陷阱,让我们伤痕累累疲惫不堪,但是,在佛看来,就轻松得多:他一言不发,只是拈花而笑。
一个人一生都无法摆脱的悖论和沉重,被一笑了之,多好!都知道一个人活着需要“精、气、神”,其实归结起来就是人的精神。人生在世,所纠缠的大多都是细节,而细节常常是矛盾而无解的。有人“认真”,要做到“小葱拌豆腐”那样的一清二白,结果就会越陷越深不能自拔。但是来到佛那儿,就懂得宽容和“忽略”,这样的忽略成功地教人绕过了死结和纠缠,并能轻松地去做想做且更应该做的大事。
拈花而笑,是一种态度,是一种境界,其实更是一种修养,一个心浮气躁的人,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拈花而笑的。
少年时看佛的故事,觉得这些人真是聪明,能从问题的反面给人一个出乎意料的回答。后来随着阅历的增长,觉得这佛也是把人的一生钻研透了,懂得如何在人际中生存的技巧,懂得怎样才可以化解烦恼。怎样避重就轻地保存自己的实力,让自己不做无用功,不打无谓的消耗战。
从“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再到“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强调的就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变化。在这里,一切都没变,只有人的看法变了,你的态度变了,你看到的东西也就都变了。因为态度不同,我们看到,有人富足而苦恼;有人贫困而自得其乐;有人在别人看来,天灾人祸不断,事事艰难,简直是寸步难行,可是他却生活得很平静。
其实,不管是友谊还是爱情、朋友还是爱人,总会有很多相同。太在意一种收获就会失去一种美丽,太介意一种完美就会缺乏一种震撼。也许,只要能淡淡面对那缘起时的激动和缘灭时的些许忧伤,那我相信即便是一个没有月亮的夜晚也一定会有夜莺的长歌和流萤的曼舞。
能够拈花一笑,这其实是处世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