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第一位担任御史大夫职务的人是周苛。此公于汉四年守卫荥阳时,城破被项羽焚杀,其弟周昌接任御史大夫职务。汉九年,周昌被调任赵国相国,次年由江阴侯赵尧接任这一职务。
讲完了“三公”,下面再来说说“九卿”。“九卿”包括:一、奉常(太常),二、郎中令(光禄勋),三、卫尉(中大夫令),四、太仆,五、廷尉(大理),六、典客(大行令),七、宗正(宗伯),八、治粟内史(大司农),九、少府(考工)等九种职位。
奉常,是掌管宗庙祭祀、朝廷礼仪以及主持考试的官员,其属下太史令则掌史书、历法、天象、灾异之事,司马迁父子即担任这一职务;郎中令,是皇帝的最高警卫官及朝廷政务秘书长;卫尉,是皇宫内的警备长官;太仆,其职责是管理皇帝的车马;廷尉,是国家最高司法首脑;典客,是负责各少数民族事务的官员;宗正,其职责主要是负责皇室事务;治粟内史,专管钱粮,系国家最高财政首长;少府,管理国家山海池泽的税赋征收。
由于“九卿”的职务相对较低,而汉初时期发生的事情错综复杂,人事变动频繁,故史书对担任这些职务的官员记述不够全面。笔者查《汉书·百官公卿表》等史料,勉强找到一些零星记载:叔孙通于汉七年任过奉常;王恬起于汉五年任过郎中令;郦商于汉六年任过卫尉;夏侯婴及上不害分别于汉元年、汉六年任过太仆;义渠于汉五年任过廷尉;襄于汉元年任过治粟内史;阳咸延于汉七年任过少府等等。
说完了“三公九卿”,再来介绍一下汉朝的爵位制度。
由于刘邦是楚人,并且曾在很长一段时期依附在楚怀王的旗下,因此,最初刘邦曾采用原楚国的爵位制度。如曹参曾封执帛、樊哙曾封国大夫,皆为楚制爵称。戏亭分封之后,刘邦受封汉王,迁徙巴蜀,受秦地习俗影响,同时也是为了有意和西楚霸王项羽划清界线,故刘邦改用秦制封爵,不过,楚爵仍在一定程度上予以保留。直到刘邦于定陶称帝,江山一统之后,因为面临着大规模的分封,萧何、周昌等人经反复研究,认为秦朝爵制较其他爵制确实更具有实用性和合理性,于是建议皇帝采用秦爵。刘邦批准了这一建议,开始统一沿用秦爵,不过,名称则改为汉爵称谓。
经过优化组合后的汉爵,自下而上共分为二十级:一级为公士,二级为上造,三级为簪袅,四级为不更,五级为大夫,六级为官大夫,七级为公大夫,八级为公乘,九级为五大夫,十级为左庶长,十一级为右庶长,十二级为左更,十三级为中更,十四级为右更,十五级为少上造,十六级为大上造,十七级为驷车庶长,十八级为大庶长,十九级为关内侯,二十级为彻侯。
上述爵位,级别越高,其主人所获得的政治、经济权力也就越大。大致来讲,第一级到第四级,其实仍旧是普通百姓身份,只不过稍稍多了一些政治待遇,情形大约相当于今天的普通党员。自第七级以上,便可称为高爵,并且,伴随爵位有一定数量的食邑赐予,县尉、县令一般都是七级至九级这个爵位。第十级到十八级的爵位,一般是与卿的职位相配套。第十九级的关内侯和第二十级的彻侯,则是封疆大吏的级别。
尤其是彻侯,须由皇帝亲自授封,且授封仪式颇为讲究,曰“剖符作誓”,也就是将一个铁符(亦称铁券)剖分两半,内面用朱漆刻写“使黄河如带,泰山若厉,爰及苗裔”等誓文。其大意是:君主誓保受封功臣的封邑像黄河一样绵长,像泰山一样安稳,惠及其子孙后代,而功臣及其子孙后代亦须同样为君主尽忠。君臣相互盟誓之后,铁符一半授予受封功臣,作为封侯凭证;皇帝的那一半则装于金质盒中,藏于宗庙石室,作为赐封凭证。
根据《史记》和《汉书》等史料记载,刘邦定陶称帝以后,两年之内,因功被封彻侯的就达一百四十多人,其他大小封爵者则不下数万人之多。
叔孙通定朝仪
大家知道,刘邦出身于亭长,崛起于民间,他趁着秦末农民起义的洪流,靠着一班忠心耿耿的哥们弟兄,如樊哙、周勃、夏侯婴、王陵、灌婴等人,通过浴血奋战,最终夺取天下。
在战争年代,这些当年的“任侠少年”们,其豪放勇猛和桀骜不驯的性情,自然是一种优秀的品质。然而,一旦步入天下大定的和平时期,这种禀性所表现出来的狂放不羁,就明显不再符合时宜。对于这些,已经脱胎换骨成为大汉王朝开国帝王的刘邦,其感受尤为深刻:每逢宴会,甚至朝会,那些将领们或争论议题,或争摆战功,或使酒斗气,相互间狂呼大叫,声音此起彼伏。有些将领甚至吵闹到“拔剑击柱”的地步,现场气氛可谓乌烟瘴气,一塌糊涂,俨然当年任侠使气时期的哥们儿聚会状态,全不顾及自己如今已是诸侯将相级别的帝国台柱形象!
此情此景,作为皇帝的刘邦最初尚能表示理解,渐渐地,则越来越难以容忍,以他的脾气,少不了当庭斥骂。然而,那年月尚无麦克风设备扩音,偌大的群臣聚会场面,光凭皇帝偶尔的一两声斥骂,显然无济于事。大家稍稍收敛一下,片刻之后依然故我,弄得刘邦十分郁闷!
一位叫叔孙通的老博士通过这种场面,看到一个建树功业的大好机遇,便瞅准时机朝见刘邦。由于素知皇帝轻视儒生,所以叔孙通把话说得很策略,他先抑后扬:“陛下,知识分子这类人,他们在打天下的时侯确实难以建树大功。但是,在天下大定时期,倒是可以发挥作用。臣愿意去鲁地征召一批儒生,与臣的诸位弟子一道,为陛下制定出一套朝廷礼仪规范。”
其实,早在刘邦定陶称帝之际,便有臣属建议承袭沿用秦朝礼仪,但是因为刘邦自己是个粗人,向来讨厌繁文缛节,不仅未采纳这一建议,反而下诏废除秦仪。此间,刘邦几经那些将领们的喧闹折腾,也逐渐开始改变态度,觉得确实是应该让臣属们学些做臣子的规矩,可他又担心礼仪过于繁琐,使自己受到约束,便问道:“你搞出来的礼仪该不会太繁琐吧?”
叔孙通连忙解释说:“三皇五帝,他们的礼法都各有不同。所谓礼仪,乃根据时世、人情制定,是为制定者服务的。因此,夏、商、周三朝的礼法都各有特色,互不相同。臣准备取古代和秦朝礼法的优点,两者杂合,制定出一部符合本朝的礼法,为陛下服务。”
刘邦表示同意,说:“那你就去试试吧。”最后,还不忘补充一句:“一定要简单易行,要估摸着我容易做到!”叔孙通奉诏而去。
这位叔孙通也是《史记》留传的人物,故这里简单介绍一下他过往的轶事。
叔孙通乃薛地(今山东省滕县东南)人,秦始皇嬴政时期,以文学应征,进入朝廷,被封为待诏博士。秦二世胡亥时期,陈胜起义,消息传到咸阳,胡亥召来众博士、儒生约三十余人,问他们对农民起义这件事情的看法。三十余名博士、儒生中,有许多忠君忧国之士都发表了大致相同的意见:“陈涉等人,身为人臣,却叛逆造反,死罪难赦,请陛下立即发兵,剿灭叛逆!”
这位秦二世胡亥是个听惯了赞歌的主儿,这会儿儒生们当面说楚人造反,令他觉得很没面子,不禁勃然作色。叔孙通是个机灵人,见此情景,赶忙上前奏道:“陛下,他们这是一派胡言!现在江山一统,天下一家,旧诸侯的城池被摧毁,兵器被销熔,天下将永不用兵!况且,有明主在上,施法于下,人奉其职,四方朝贡,天下哪里还有胆敢造反之人?这只不过是一些鼠窃狗盗之徒罢了,何足挂齿?令郡守郡尉捕捉即可,不劳陛下烦忧!”
细评起来,叔孙通这番话表面上迎合秦二世,实则暗含讥讽之意。胡亥果然糊涂,听后大悦,连声表扬叔孙通说得好,接着,秦二世再问众儒生。这下,有些人便学乖了,顺着叔孙通的话说“是盗贼”;可仍有一些书呆子依然坚持原则,说“是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