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天命的真相:刘邦帝王之路
15193800000003

第3章

草民特色——刘邦早年的家庭状况

在秦末汉初那场轰轰烈烈的农民大起义涌起之前,刘邦不过只是一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寻常百姓——看惯乡邻白眼,饱受父亲责骂,遭遇寡嫂羞辱……

早年的刘邦,在他身上丝毫看不到半点“王气”征兆,他家中的每一件琐事,与今日农村中常见的那些家长里短都别无二样。然而,就是这么一个普通的农户家庭,却走出了一位开国帝王,这桩开天辟地般的大事,在当时那个时代是何等出人之预料!

本章将向读者重点介绍刘邦早年真实的家庭状况、家庭成员结构以及它们对刘邦的人生和事业之影响。

一、家庭结构和是非恩怨

俗语说,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刘邦成为汉王、汉高帝,那是他中年以后的事情,之前的几十年,他过的不过是普通百姓的日子,与家庭成员之间少不了是非恩怨。

作为一名农家子弟出身的开国帝王,刘邦的家庭结构是怎样的?刘邦到底是刘太公的第几个孩子?刘邦和其他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如何?这些关系是否会在日后影响到他对这些家庭成员的提携?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个中情况。

刘邦在兄弟姊妹中的排行考证

笔者作过一个调查,现今的读者,绝大多数人都习惯于把刘邦当成是刘家的老三,事实果真如此吗?

翻开《史记》,刘邦有“刘季、沛公、汉王、高祖、高帝”等等称谓,却恰恰找不到今人所喜闻乐见的“刘邦”二字。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汉高祖的名字原本就叫“刘季”。

“伯、仲、叔、季”乃古代通行的一种序列排行,即“一、二、三、四”之意。刘季即“刘四”,类似于“阿牛”、“阿狗”,是农户子弟最常见的名号。“刘邦”乃是刘季在被项羽封了汉王之后,他自己重新改取的名字。邦者,国也,新名字寓含天下将归于刘氏之愿望,比“刘季”之意深刻得多,也大气得多。

受当代的一些小说和影视作品影响,今人多以为刘邦之上就只有两个哥哥——老大刘伯和老二刘仲,刘邦乃是老三。可是,按照“伯、叔、仲、季”的排行来考,刘邦是老四,他上面应当还有个老三才对。那么,刘家的老三呢?

关于这位刘家老三,《史记》确实没有相关记载,但是,《汉书》里面讲到过。刘邦确实还有个姐姐,他在称帝之后,曾追谥其姐为“宣夫人”。在刘邦驾崩以后的汉高后七年(公元前181年),汉初的这位“宣夫人”又被加封为“昭哀后”。由此看来,刘邦的这位皇姐应该就是排行“叔”的刘家老三。也唯其如此,“刘季”之称谓才符合排行的惯例。

由于这位刘家老三的相关情况史书涉及较少,笔者遍查史料,亦未见有关其子嗣的记载,再结合刘邦称帝之后大封宗亲并追封这位皇姐等情况来分析,这位刘家老三很可能过早去世,而且没有传下子嗣,故历代史家未对其投入过多关注,久而久之,人们也就将其渐渐淡忘。

通过上述讲解,刘邦在兄弟姊妹中的排行已经清晰了然,许多传记作者由于缺乏系统的古典文化知识,加之读史不详,想当然地把刘邦写成“刘家老三”,诸多读者以讹传讹,也就误以为刘邦排行老三,实在大谬!

此外,还有许多人,包括一些专家学者,他们又凭空把刘邦说成是刘太公最小的儿子,称刘季为“刘幺”,这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其实,刘邦除了两个哥哥和一个姐姐之外,他还有一个弟弟——刘交,字游。《史记》曾确凿讲过他是“高祖之同母少弟”。

如此看来,汉高祖刘邦应该是兄弟姊妹五人,而不是像一些传记作品及坊间传说的那样,乃兄弟三人。

母亲刘媪

前一章里讲过,刘邦的母亲刘媪,本姓王,名含始。据史料记载,刘邦虽是浪子,但他与母亲的感情很好,这或许是孩子依恋母亲的一种天性。而其母刘媪,在众多孩子之中,似乎也独独更加偏爱她的季儿。

据唐人张守节所著的《史记正义》记载,刘邦在起兵反秦之初,其母刘媪不顾年高多病,一路追随。后来,刘邦的部队与敌军作战,刘媪死在了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东北约三十里的小黄城。如此生死相随,可知刘媪对自己季儿的感情之深!结合第一章的分析来看,刘媪之所以如此偏爱她的季儿,也许她心中十分清楚这个孩子乃自己与卢太公之结晶的缘故吧。

刘媪是受兵祸而死还是病死,史书上没有详细记载。查有关史料,刘邦在起义后不久即攻打陈留,时间约在公元前209年至前208年之间。刘邦乃公元前256年出生,起兵之时已年届四十八岁,而他又是刘媪的第四个孩子。据此推算,刘媪此间应当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婆婆了。作为这支起义部队最高统帅的母亲,其保卫措施一定十分严密,不大可能是直接受兵祸而死。但是,这位原本就已风烛残年的老太婆,她跟随着造反的儿子颠沛流离,耳闻着金鼓齐鸣,眼见得血流成河,我们有理由相信,刘媪应当是替儿担忧、惊吓过度而导致患病死亡。

刘邦起义之初,其父亲、兄嫂、妻子和儿女均留在沛丰中阳里的老家,唯独将母亲刘媪和弟弟刘交带在身边,站在刘邦的立场而言,意义自不寻常。我们可以看到,在以后与对手的交锋中,父亲、兄嫂、妻子和儿女都不能成为对手胁迫刘邦妥协的筹码,唯有母亲才是他的牵挂。所以,从一定程度来看,正是由于母亲的追随,才促使刘邦沿着这条造反之路,义无反顾地走了下去。

刘媪死在军中,不消说刘邦万分悲痛,可是,在当时那种戎马倥偬的条件下,他也只能就地安葬母亲,并且,大概是因为当时战场上的敌对状态过于混乱的缘故,刘邦将母亲草草下葬之后,竟然连坟墓的标记都未留下,部队就开拔离去。公元前201年,刘邦在汜水北岸的定陶称帝之后,发布诏令追谥其母刘媪为昭灵夫人。由于找不到刘媪的骨骸,刘邦只好令人在小黄城周围的野地里用梓棺为母亲招魂,并就地建造陵庙,令母亲享受哀荣。

这里顺便说一下,“小黄城”地名正是因为刘邦母亲——昭灵夫人之陵庙而获得的名称,在此之前,这里不过是一块无名的穷乡僻野而已。

父亲

刘邦之母刘媪的情况,史料记载大抵如此。关于其父刘太公,后世中的许多人又都普遍有一种误解——因为太公曾经骂过季儿刘邦是“无赖”,不像他的仲儿那样勤劳能干,会治理产业,故据此认为太公应当是一位本分忠厚的庄稼人。

事实其实不然,尽管时常骂儿子是“无赖”,刘太公自己年轻时却也并非一位良善子弟。《史记正义》这样记述刘太公:“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趵,以此为欢。”

“少年”是什么意思呢?在秦汉时代,凡从事农业生产、安分守己并听从父兄管教的年轻人,都被称为“子弟”;与之对应,那些滋事生非、吃喝游荡的混混则被叫做“少年”。《史记》中记载了许多这样的少年:在大街上逼迫韩信钻裤裆的那伙混混是“淮阴屠中少年”,张良造反依靠的也是所谓少年……诸如此类胆大妄为、不服父兄管教之徒,都被当时的社会称作少年,而非子弟。

说刘邦之父刘太公早年是个混混,还有佐证:据东汉人所著的《三辅黄图》记载,刘太公早年总爱随身佩带一把长约三尺的刀,刀上依稀刻有铭文。某天,他在街头闲逛,一冶匠看了这把佩刀之后,称若“杂而冶之,即成神器”。刘太公很高兴,就请冶匠将此刀改铸成了一把三尺长剑,名唤“赤雪宝剑”。后来刘邦起义,斩白蛇时用的就是此剑。由此看来,无赖少年刘邦其实是继承了乃父的衣钵,至少也应当是受到其家庭环境影响的缘故。

青年时代的刘太公,行走时常携带武器,并且“屠贩少年”,喜欢和流氓混混交朋友,物以类聚,这位老爷子当年自然不会是什么本分厚道的庄稼人。至于后来刘太公骂儿子“不成器”,一方面可以视为年纪增长后他自己思想观点的一种转变;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是天下为人父者一种常见的伪善。正如许多为人父者,他们冠冕堂皇地教育子女要正经做人,自己背地里却吃喝嫖赌、违法乱纪。这种复杂的人性也正好体现在刘太公身上。

照情理分析,刘太公骂儿子刘邦“无赖”,应该是在刘邦三十岁之前的事情。青少年时代的刘邦整日呼朋唤友,东游西荡,吃喝嫖赌,惹是生非,与勤俭持家的二哥刘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以农为本的秦汉时代,这种混混行为无疑备受乡邻的鄙视,也牵连着让刘太公在乡里丢尽颜面。人之常情——面对这么一个不成器的混帐儿子,我们可以想见当年父子冲突的场景:刘邦嘻皮笑脸地和父亲顶嘴,刘太公则被气得吹胡子瞪眼,忍无可忍时就指着儿子破口大骂:你这个无赖,不成器的东西!什么时候你才能像你二哥刘仲那样,为这个家治点产业?

农民看待问题往往着眼于现实利益,作为一名农村老汉,刘太公的价值观是不难理解的:战国时期,各国政府为了鼓励人民生育,规定富庶人家的儿子长大娶妻后必须分家另过;贫穷人家的儿子如果讨不起老婆,就得去给富户人家做上门女婿。刘太公的家境不错:大儿刘伯、二儿刘仲成家立业后都已分家另过,小儿子刘交还未成年,家里的壮丁就只剩下刘季,他自然成了备受刘太公期望的顶梁柱。谁知这个刘季不仅好吃懒做,不事农业生产,而且颇讲派头,豁达好施,四处撒钱抛物地广交朋友,这让刘太公算起帐来就心疼,想起这个儿子就来气!

刘太公先是一次次地拿刘仲做例子教训刘季,眼见他屡教不改,老爷子便在经济上与儿子划清界线。其实,老爷子活得也不容易,当时大儿子刘伯已经因故去世,虽然老二刘仲时常有些贴补,但一家老小要吃饭,小儿刘交还在读书,老俩口偌大的年纪还得下地干活,一家人紧巴巴地过生活,不与刘季这个败家浪子划清界线怎么能行?

读者需要注意,这里的“划清界线”指的是刘太公在钱财上基本断绝了对刘邦的供给,目的是为了控制他不再挥霍,不过,家里的饭应该还是有他吃的,因为不管怎样,这是刘季的家呀。何况在这个家里,还有一位护犊子的刘媪刘婆婆呢!

虽然可以在家里吃上一碗饭,但多数时候,刘邦宁肯去外边混吃混喝,也不愿意回家受老爷子的窝囊气。这是刘家父子关系最为恶化的一段时期,可以说简直快到水火不相容的地步!但是,在刘邦三十多岁以后,父子关系应该已经缓和下来。这倒不是刘邦改邪归正了,也不是刘太公变得慈悲宽容了,原因在于——刘邦当官了。

《史记·高祖本纪》这样记述刘邦:“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根据笔者推算,刘邦大概是在三十四岁左右当上泗水亭长的。所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当了亭长的刘邦依旧吃喝嫖赌,而且是变本加厉,可是,刘老爷子从此却再也不曾骂过儿子。

刘太公的态度何以会有如此转变?一方面,季儿现在的花销用度已全部来源于吃请和俸禄,与家中无涉;另一方面,虽说“亭长”这个官职小了点,但毕竟是政府官吏。一个普通农户家里冷不丁儿走出这么一位吃皇粮俸禄的人物,这在乡间委实是一件荣耀门楣的光彩之事!刘太公非但不会再骂儿子“无赖”,兴许还会找机会讨好儿子以弥补自己以往的过失。此等趋炎附势的世态人情,在父子之间其实也司空见惯。

面对父亲态度一百八十度的转变,刘邦在表面上应当是乐呵呵地敷衍着。上古时代,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是以孝为立身之本。精于世故的刘邦还想混个更好的前程,当然不愿意在这种事情上去做出头的椽子而蒙受世人的指责,于是,自然会极力在老父跟前做出个孝顺的样子。

不过,俗话说得好:好语一句三春暖,恶语一句六月寒。这句话即使用在父子关系上面也同样是真理——对刘邦而言,老爷子往日恶毒的辱骂时时犹在耳畔,父子当初势同水火的情境在他心中何曾一日释怀?以至于坐上皇帝宝座之后,他还对那些不快的往事念念不忘。

汉高帝九年(公元前198年)十月,未央宫建成,刘邦令人在大殿摆宴庆贺。宴席上,刘邦向老父亲敬酒,张口说出的祝酒辞却充满揶揄之意:“早年,您老人家常常骂我是个无赖,说我不如二哥会治产业,现在您说说我创下的家业和刘仲相比,谁更大啊?”群臣附和着皇帝哈哈大笑。年逾八旬的刘太公,当着众多刘氏宗亲及满朝文武的面,蒙受儿子这番奚落,我们不难想象他老人家当日心中的尴尬。

这对父子之间的情感隔阂是否源于刘邦的血脉缘故?不得而知。但是,父子之间感情淡漠却是史家公论:明代人张遂曾在其史学著作《千百年眼》中,专辟了一条《汉高祖尊母不尊父》来进行论述,说刘邦称王之后,立太子、封皇后、封兄弟、封儿子、封女婿、封功臣、封宗亲,就连故去多年的母亲、兄长、姐姐都给予了追谥,惟独没有给老父亲一个封号。刘邦称王称帝六年,刘太公却仍然只是一介平头百姓!父子彼此的地位天壤之别,实在令人感慨。

张遂此言不虚,最能反映刘邦父子之情的莫过于那个人尽皆知的“分一杯羹”故事:楚汉相争时期,刘、项于广武山相互对峙,项羽将刘太公捆来,置一口沸油大锅,隔着山谷对刘邦喊:你再不投降,我把你老父给烹煮了!未曾料想刘邦这个无赖的回答竟然是:那好啊,烹了之后你别忘了分我一杯羹!如此言语,可谓无情之至!有后人曾替刘邦辩护,说他这样做只是一种策略。但是,无论如何,父子感情之淡薄由此可窥一斑。

感情虽然淡薄,名份上毕竟还是父子关系。所以,在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战胜项羽之后,他把老父接到京城长安来住。按照当时政府的作息制度,朝官每隔五天休假一日,当朝臣们休假时,皇帝刘邦也就抽空办点私事,只要人在京城,他总会去刘太公的住所给父亲请安。作为皇帝,刘邦这样做的意图很明显,无非是做样子给世人看,为自己博取“孝义”的口碑罢了。

刘老太公究竟只是乡下老汉的见识,还以为是季儿做了皇帝,懂得孝道了。所以,每次刘邦来拜,他都心安理得,受之不却。倒是身边的管家机警——这位管家也许是刘太公从沛丰老家带过来的乡党,清楚刘家的那些陈年往事。几番周遭,他看出了门道,便提醒刘太公说:“天上没有两个太阳,地上没有两个君王。当今皇帝虽说是您老的儿子,但也是天下百姓的君主;您老人家虽然是皇帝的父亲,却又是皇帝的臣民!凭什么去叫君主下拜臣民?照这样下去,皇帝的威望在世上就行不通了!”

管家的一番话说得刘太公浑身冒汗,顿然醒悟。待刘邦再次来到太公居住的栎阳宫给老父请安时,满头白发的太公便手执一把扫帚,早早恭立在大门口。见到儿子的车驾到来,忙弯下腰身,一边拿扫帚做着扫地的动作,一边碎步后退,迎接车驾。

刘邦见状,立即做出惊讶的神态,赶紧下车,躬身扶住太公。太公连连推辞,嘴里唠叨着一些大概是管家私下里教给他的话:“皇帝是天下百姓至高无上的君主,您怎么能因为我这个老头子而乱了治理天下的礼法哩!”

众目睽睽之下,太公终于在儿子面前低下了他那颗执拗的家长头颅,用自己的卑恭,偿还了早年从儿子身上所夺取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