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分封——项、刘矛盾的公开激化
前文讲过,“彭城之约”是各路诸侯反秦战争中的一道分水岭,自此以后,起义军内部基本结束了相互攻伐的局面,他们同仇敌忾,一致对秦。
彭城会议,直接促成了项羽、刘邦两大新军阀集团的崛起,二者分别通过“巨鹿之战”和“率先入关”,为自己赢得其军事政治生涯中的重大资本,从此之后,天下局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
伴随着秦帝国的灭亡,项、刘这两大军事巨头,由于敌国的消亡而从友军转变成对手,为了各自的利益,双方即将演绎出一连串惊心动魄的历史活剧。
一、惊心动魄“鸿门宴”
公元前207年底,刘邦率先进入秦都咸阳。不过,他在咸阳宫中椅子还没坐热,项羽便已统率四十万大军,挟巨鹿之战的余威杀气腾腾地赶赴咸阳,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由于一系列的偶然事件,双方紧张对峙的局势,却因为一场宴会而化解,这就是后世家喻户晓的“鸿门宴”。
“鸿门宴”不惟故事惊心动魄,以研究秦汉历史的角度来看,它还可以视为某一阶段历史的转折点。从此以后,项、刘从朋友转变为对手,楚汉相争事件逐渐拉开帷幕。
“鸿门宴”的时势背景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十月,刘邦在招降秦王子婴之后,听从樊哙、张良等人的建议,还军霸上。
刘邦本是“好酒色”之人,这次之所以能够舍弃秦朝皇宫中那些醇酒美人的诱惑,一个根本原因在于,他心中十分清楚自己的“革命”尚未成功,天下大势尚未明朗,眼下还不是尽情享受的时候。因为此间,他明确得到消息:项羽已在东方战场消灭了秦军主力,此刻正率领四十万诸侯军,气势汹汹向关中杀来。
为了不让项羽抓住自己的把柄,刘邦只得听从属下人的意见,“籍吏民,封库府”,对秦宫财物和美女“秋毫不敢有所近”,驻军霸上,一方面休整部队,一方面与关中父老百姓广结善缘,先捞把万民伞撑撑,以应对未来时局的变化。
对于项羽大军的即将到来,刘邦在采用“示弱”策略的同时,还另外下了一着臭棋:当时,有位被称做解生的书呆子,他向刘邦提出一个“固守函谷关,并藉此称王关中”的建议,大意是说:关中地势险要,富甲天下。如今听说项羽已立秦朝降将章邯为雍王,让他称王关中,如若现在让他们进入关中,那么关中恐怕就不再属于沛公您了。不如一面立即派兵据守函谷关,以阻挡诸侯军入关;一面征发关中兵员,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来抵抗项羽率领的诸侯军。如此,沛公您就能永霸关中!
刘邦那会儿大概是昏了头,也不仔细想想自己手中这支十万人马的部队是否能与战神项羽所率领的四十万诸侯军抗衡,便草率采纳了解生这个愚不可及的建议,下令据守函谷关。
关于这个命令,笔者推测大概是刘邦在一个私下场合,直接针对某位将领下达的,张良、郦食其等谋士应该并不知情,否则,断不会如此。很显然,刘邦此举不仅是一种不自量力的糊涂行为,而且还含有一种以友为敌的绝情,属于率先犯规。想想看,项羽所率领的诸侯军是谁?那是与你刘某一道合力灭秦的盟友啊!诸侯军劳苦功高地远道而来,刘邦作为临时东道主,没有酒肉犒劳,却以刀戈相向!你先翻脸无情,又怎能怪罪人家项羽无义?
项羽率军来到函谷关下,闻报刘邦拒关,果然大怒。他早就闻听刘邦已平定关中,此间见函谷关被刘邦派兵把守,不许诸侯军通过,这明摆着是刘邦欲独自王霸关中嘛!作为扫灭秦军的中坚力量,项羽辛苦栽种桃树,而别人却轻松地去抢摘挑子,他心中的窝火,我们可想而知。项羽被激怒了,他立即命令黥布等将领攻打函谷关。
绵羊怎敌猛虎?函谷关须臾被克。诸侯军拿下函谷关后,长驱直入,于十二月中旬到达戏亭(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在鸿门扎下营寨,与屯兵霸上的刘邦隔着灞水对峙,两军相距约四十余里。
从情理上讲,同为盟军,这个时期如果刘邦光明磊落并有个人勇气的话,作为临时东道主,他理应在第一时间去向初来乍到的诸侯军表示亲善和友好,共商时局大计,把所有问题都摊在桌面上来谈。
可是,也许是刘邦过于忌惮项羽,他再次错过了与项羽修复关系的绝佳时机。两军静静地对峙着,大战一触即发。
这时候,一个意外事件成了打破双方平静的导火索:刘邦属下有个左司马叫曹无伤,前文说过,他曾擅自杀掉被其俘虏的泗水郡守壮,此公骨子里一贯不大爱买刘邦的账。此间,他见项羽统率四十万诸侯联军,一路所向披靡杀入关中,并与刘邦呈敌对状态对峙,自度双方必有一战,而两军一旦作战,则刘邦必败!
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曹无伤决定趁早改换门庭,为自己争取主动。于是,他派手下心腹潜往诸侯联军大营,向项羽告密,备言“沛公打算称王关中,以子婴为相,现已将珍宝财物全部据为己有”云云。
项羽本来就对刘邦派兵阻挡诸侯联军入关之事感到窝火,此时再得到曹无伤的这个密报,不消说又是“大怒”。他立即召集诸侯联军的高层将领开会,通报敌情,商议对策。
会议上,谋士范增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沛公早年在老家时是远近有名的贪财好色之徒,这次入关,他不取财物,不近女色,可见此人志向不小。我曾派人为他望气,都是龙虎形状,五彩之色,这是天子气啊!应立即出兵将其剿灭,切勿错失良机!”
听范增这么一说,项羽更是火上浇油,当即向诸将下令:明日凌晨造饭,犒赏将士,一举消灭刘邦!
上述事件,乃是“鸿门宴”故事的序曲。假设项羽军中没有一个叫项伯的人物,接下来的鸿门宴故事就不会发生,中国历史上也就不会出现刘氏大汉王朝。然而,造化弄人,它偏偏就安排了一个叫项伯的人在项羽身边,于是,历史就被这个小丑般的人物给改变了!
项伯,官任楚左尹(令尹的副职,相当于左丞相),根据《史记》所说,他是项羽的季父。按古代“伯叔仲季”的序列来考,他应当是项梁之弟,项羽的四叔。我们前文讲过,新楚国政权的领导班子——包括楚怀王芈心在内,都是由以项梁为首的项氏所扶立,那么,据此来看,项伯官任楚左尹——无论他是否具有相应的才德,都不足奇怪,。
笔者之所以把项伯称做“小丑”,乃因为他仿佛注定是侄儿项羽命中的克星,屡屡在关键时刻,以愚蠢滑稽的方式破坏侄儿的大事,直至项羽身死东城,其可耻行径实在令人唾弃!
这里先为读者讲讲项伯干下的这第一桩蠢事:作为楚国左尹及项羽的叔父,项伯参加了这次军事会议。这个项伯与张良交情不错,早在秦始皇当政时期,项伯因为杀人,张良对其有过救命之恩。所以,当他听到侄儿下令明日攻打刘邦时,心想:糟了!恩人张良眼下正在刘邦军中,大军到处,玉石俱焚,张良肯定在劫难逃!
为了救张良一命,会议一结束,项伯就溜出联军大营,顶着月色,快马加鞭直奔霸上的刘邦驻军大营。见到张良,项伯把“项羽准备明晨攻打沛公”这一重大军事机密和盘托出,并力劝张良马上跟随自己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孰料张良听完项伯的陈述之后,并不急着出逃,他告诉项伯:“我奉韩王之命随沛公出征,如今沛公面临危险,我先逃走不义,不能不与沛公打个招呼。”项伯见张良态度坚决,只好叮嘱他快去快回。
张良立即找到刘邦,将项伯报信之事一一相告。刘邦听后大惊失色,急问张良:“为之奈何?”——该怎么办啊?
张良并未直接答复刘邦,而是反问:“那条阻挡诸侯军入关之计是谁献给大王的?”潜台词就是:如此事关全局的大事,大王您怎么就不同我商量一下呢?话中明显对刘邦含有不满的味道。
对于刘邦自作主张派兵阻挡诸侯军入关之事,笔者的看法是:当时项羽的大军尚在关外,一时还未对刘邦构成迫在眉睫的威胁,同时,刘邦实质上又只具备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普通人智慧,缺乏对潜在事物的预见能力,只要项羽当前还没有兵临城下,他的重视程度就相当有限,加之此次张良是以韩国司徒的身份随其出征,从某个意义上讲,张良是外家臣,因而刘邦马马虎虎就采纳了解生之计,可能压根儿也没想过应当去征询一下张良的意见。
所以,眼下这种场合,当张良诘问谁是献计之人时,刘邦显得颇为尴尬,他红着脸说:“鲰生对我说‘若守住关隘,不放诸侯军进来,就可以据秦地而为王’,我没有多想就听从了他的建议。”
明明献计之人是解生,这会儿怎么从刘邦口中说出来却变成了“鲰生”呢?原来,“鲰”是当时的骂人方言,乃愚蠢陋鄙之意,相当于“一个混蛋”。刘邦此时如此称呼,则含有恼恨解生出溲点子并推托责任之意。
见刘邦知错,张良也就不再穷究这个问题,他转移话题,改问刘邦:“眼下项王即将攻伐,大王估计自己的军队能够抵挡项王的军队吗?”
刘邦神情黯然,愁眉苦脸地说:“肯定抵挡不住!可那该怎么办呢?”张良想了想说:“事到如今,沛公您只有亲自去面见项伯,请他转告项王说‘沛公绝对不敢背叛项王’,如此或许可以免却这场兵灾。”
读者注意,在这句话里,张良已将对刘邦的称呼还原成“沛公”,而那时项羽尚未称王,张良却称呼其为“项王”,意在提醒刘邦:眼下面对项羽,您还不能充大,要谦恭装孙子!刘邦明白张良的意思,却心中没底,便问:“子房与项伯交情很深厚吗?”
张良便将自己当年与项伯的交情大致说了一下,刘邦听后心中有了底。再问项伯的年龄,张良说比自己大。刘邦当场对张良表态说:“既然项伯是您的兄长,请将他请来,我也拜他为兄长!”
项伯此行目的,原本只是为了搭救张良,以报答他当年的救命之恩,绝无同情刘邦之意,就连张良去和刘邦打招呼,也是违背项伯意愿的。项伯在张良帐中等了许久,可是张良回来后不是急着收拾行装一同潜逃,反倒代刘邦邀请自己过去坐坐,项伯当然不干。几番推辞之后,估计项伯这人耳根子软,经不住“张良固要(邀)”,最终答应去见见刘邦。
此间的项伯,俨然成了刘邦手中的一根救命稻草!项伯进帐之后,刘邦为他让座斟酒,毕恭毕敬,礼数做的十分到位。他先是以兄长之礼敬事项伯,相互寒喧,在得知项伯膝下有个男孩之后,精明的刘邦不失时机地与他“约为婚姻”。
做完这番感情铺垫,刘邦便开始向项伯申述“委屈”:“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
真不枉了刘邦的这番好口才,能把曲说成直,把黑说成白——“籍吏民,封库府”,这些本是为自己称王所做的准备工作,此间却被他辩解成是替项羽打前站,自己“秋毫不敢有所近”;明明是采纳解生之计,拒诸侯军入关的“遣将守关”,又被他解释成为防范盗贼出入并应对非常事情发生;再指天发誓:自己非但没有反意,而且简直是“日夜望将军至”!最后,刘邦恳请项伯:“您回去以后,请一定向项王陈述我的心迹,我将永远不敢忘记项氏对我的大恩大德!”
刘邦善于演戏,他把这番谎言说得合情合理,情真意切。至于项伯,自打进入刘邦帐中那刻起,经过刘邦“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等一系列的感情铺垫,其情感天平已明显倾斜过来。这会儿再听到刘邦的一番“真情表白”,竟然情不自禁地站到了刘邦的立场,不仅答应替刘邦在侄儿那里美言,还给他支招:“沛公明日一早一定要亲自去项王那里解释谢罪!”刘邦连连应诺。
项伯顶着夜色返回鸿门军营,连夜求见项羽,将晚间之事一一汇报。末了,他以叔叔的身份劝导侄儿:“不管怎样,是人家沛公率先入关的。若沛公没有入关,你能如此轻易进来?如今人家立有大功,而你却要发兵攻打,这是不义之举啊!我看啊,不如干脆与他搞好关系。”
项羽与刘邦本无过节,无非是妒忌他率先入关独自抢占了反秦的胜利果实,再加上函谷关被拒、曹无伤告密等因素,这才恼恨刘邦。如今听了叔父的转述,觉得刘邦的理由能够成立,而叔父的劝导也很有道理,于是转变态度,答应取消第二天的军事行动,并在鸿门军帐举行庆功宴会,等待刘邦的到来。
项羽临时决定取消次日的军事行动,最郁闷的当数范增。此公这会儿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头,他倒不是和刘邦有什么私仇,而是完全出于对项羽王霸事业的忠心与责任。
在范增看来,各路反秦诸侯中,最有潜力对项王构成威胁者,就是刘邦!所谓——天下英雄乃项羽与刘季,余子谁堪共酒杯!既然现在项王手中已经掌握了沛公拒关和曹无伤提供的这些证据,就应该以此为由,当机立断,趁其羽翼未丰,铲除这个潜在劲敌。否则,一旦丧失眼前的天赐良机,养虎遗患,待日后老虎长大,则势必伤人!在这个节骨眼上,眼见项王临时收回成命,将攻打改为宴请,范增着急上火,少不了与项羽又是一番理论。
项羽当然理解范增的一片忠心,同时心中也承认老爷子的看法颇有道理,可是,叔父项伯的话似乎也很有道理。面对各执一词的项伯与范增,项羽一时举棋不定。
我们应当体谅项羽,此间,尽管他已是四十万联军的最高统帅,可是毕竟只有二十五岁,行为处事不可能像阅尽世事的中老年人那样世故和老练。最后,在范增的反复劝谏下,项羽决定,次日宴会上再见机行事,该杀便杀,能留则留。
项羽是这个态度,范增也拿他没有办法,只好退而求其次地与主公约定:席间自己举所佩玉玦为信号,由项羽下令诛杀刘邦。对于这个意见,项羽表示同意。
鸿门这边,项羽君臣通宵策划;可想而知,霸上那边,刘邦君臣应当更是彻夜难眠。当着项伯的面,刘邦信誓旦旦地答应去鸿门向项羽谢罪,这只能看作是他在情急之中一种不够成熟的决定。等项伯走后,刘邦冷静下来,他还有勇气去赴这个鸿门之宴吗?
站在刘邦的角度考量,眼下他有三条路可供选择:一是先发制人,立即对项羽发动全面进攻;二是不赴鸿门宴,也不发动进攻,静观其变;三是勇赴鸿门宴,争取用政治手段解决当前危机。
刘邦的军队与项羽统率的诸侯军在实力上悬殊巨大,若先发制人攻打项羽,则无疑于一场自杀行为,绝没有半点取胜的可能性!如此,刘邦则只剩下去与不去这两种选择,若不去,会失信于诸侯,将给众人造成“刘氏确实心中有鬼”的印象,受了愚弄且理由更加充分的项羽,必定会在最短时间内发动进攻,后果则更加不堪设想。
如此一来,只剩下第三条路可走——只身入虎穴!这条路的风险自是难免,因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存在着不确定因素。不过,风险往往又与利润成正比,此次赴约起码可以给众诸侯留下一个胸怀坦荡的好印象。再者,项羽为人光明磊落,弱不欺,强不怕,有妇人之仁,缺乏政治远见,惯于意气用事,倘若刘邦履约赴会,再示弱服软,项羽未必就会把他怎么样,安然无恙回来的可能性很大。
这么一分析,既然赴约是三条路中最有价值的一条,那么,刘邦就只能选择赴约。至于现场究竟会发生什么事情,也只能听天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