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入关——刘邦政治军事生涯的重大资本
彭城之盟,楚怀王芈心将楚军分作两路:一路由宋义率领,北上救赵;一路由刘邦率领,西进咸阳。
北上救赵的这路楚军情况,前文刚刚讲述:二十五岁的青年将领项羽诛杀宋义取代上将军之职,指挥楚军破釜沉舟,取得了巨鹿之战的伟大胜利,大破秦军,臣服各路诸侯。那么,项羽大军鏖战巨鹿之时,刘邦率领西进的这一路楚军,情况又该如何呢?
一、彭、郦二人与刘邦结缘
在刘邦的政治军事生涯中,彭越和郦食其是两位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彭越后来被汉高祖刘邦封立为梁王,有“兴汉三雄”之称;而郦食其则以自己卓越的谋略,为汉家的兴盛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本章中,这二位文武英杰都将次第登场。
彭越的出场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闰九月,刘邦奉怀王芈心之命,率本部兵马从砀县出发,一路西进。
刘邦这次出征,开局颇为顺利,先后在成阳(今山东省鄄城县东南)和杠里(在成阳之南)两次击败秦朝的地方军队。十月下旬,刘邦进入东郡(今河南濮阳市西南),又在成武打败了秦朝东郡校尉率领的秦兵。
十一月,刘邦抵达栗县,与魏国刚武侯的军队相遇。虽同为反秦盟友,但刘邦当年因为和魏相周市夺取方与、胡陵之事,与魏国曾有宿怨。此番相遇,为报一箭之仇,刘邦打败了刚武侯,收编了他所率领的四千余名士卒。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一月,刘邦挥师继续西进,兵围昌邑(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在这期间,刘邦与彭越首次相遇。
彭越是秦末汉初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与韩信、黥布三人,在历史上有“兴汉三雄”之誉,刘邦称帝后封其为梁王,后被吕后设计诛杀。关于这此人的底细,这里有必要向读者介绍一下。
彭越,字仲,昌邑(治所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南)人。早年曾在巨野湖中以捕鱼为生,因性情骠悍、勇猛好斗,遂成为湖匪之中的一霸。陈胜、吴广起义,群雄纷起,有手下弟兄劝他效仿反秦,彭越回答说:“两龙相斗才刚刚开始,再等等看吧。”
随着天下大乱,前来巨野湖泽避祸的少年越聚越多。众人推举彭越为首领,经几番推托之后,他答应下来,约定某月某日太阳初升时分聚会,举行相关仪式。并特别声明:迟到者斩!
仪式那天,约定的时间已到,那些少年们,因为过去散漫自由惯了,拖拖拉拉的,直到时近中午人才逐渐到齐。彭越站在土台上号令众人说:“我年纪大了,本不想再折腾什么,是诸位硬要推举我做大家的首领。今天举行仪式,我们有约在先:迟到者斩!可今天违约者太多,不可能全部斩首,就杀最后到场的那个人吧!”
众少年以为彭越是在吓唬大家,皆嘻笑着道:“何必如此认真呢?下次不犯就是啦。”
彭越毫不理会,亲自拖出最后那位迟到者,一刀砍下首级,然后设坛用这颗人头进行祭祀。这些强盗少年见状大惊,从此越加敬畏彭越,甚至不敢仰视。从此以后,彭越领着这伙人向外拓展,收纳散兵游勇,很快就聚集千余人马,拥有了自己的班底,以等待更大机遇的到来。
此番闻报刘邦的军队从附近经过,彭越亲自前往拜访。两人气味相投,英雄相惜,于是合兵一处,攻打昌邑。不料昌邑城池坚固,久攻未克,刘邦担心士卒伤亡过多会延误西向入关大计,决定放弃攻打昌邑,绕道西行。
大概是觉得刘邦势力尚小的缘故,彭越不愿跟随刘邦西征,于是继续留在巨野打游击。不过,两位英雄此番交道,为今后的再次合作打下了基础。
郦生的加盟
刘邦作别彭越,率军行至陈留县(今河南开封东南陈留镇)高阳乡(今河南杞县西南)境内,他遇到了儒生郦食其。
郦食其又被时人称作郦生,是秦末汉初时期的一位知名人物。此人乃高阳本地人氏,此间六十多岁的年纪,其职业是在里中做看门打更的监门,平素爱喝几口小酒,好说大话,人称“高阳狂徒”,人们都不大愿意理睬他。但是,因为他的族弟郦商是当地豪杰,大家也不敢过于冒犯他。
这位自负的郦生也确实有些本事,他的才能及其所建立的功业,在历史上素为人们津津乐道。司马迁曾在《史记》中绘声绘色地讲述了这位郦生加盟刘邦麾下时的情形:
陈胜起义,天下大乱,从陈留县高阳乡经过的起义军,走了上一拨又来了下一拨。郦食其打听了这些部队将领的来历之后,认为他们不过是些龌龊小才,不足与谋,所以仍旧做他的平头百姓。
当刘邦的军队经过高阳时,部队中有位任职骑从的青年是郦食其的邻居。这位骑从回家省亲之际见到郦食其,谈起了刘邦正在招贤纳士之事。听完骑从的介绍,郦食其的心思开始活泛起来,他对骑从说:“我听说沛公为人一向放纵无礼,待人轻慢,却又有深谋大略。这正是我愿意结交的人,只是无人替我引荐。你若再见到沛公,请对他说:‘里中有位郦生,年纪六十余岁,身长八尺,别人都称他是狂生,他却自谓不是狂生。’”
骑从点头答应,然后正色提醒郦食其道:“沛公素来不喜欢儒生,曾经有儒生前来拜见,他却将人家的儒冠取下来,嘻笑着当众向冠中撒尿……他平素与儒生谈话,也常常是开口便骂。所以,您在拜见沛公时,千万别自称儒生!”
郦食其道:“我心中自有分寸,你只管照我所说的去做就行了。”
骑从回到军中,将郦生所嘱之事一一报告给刘邦。不出郦食其所料,刘邦听了骑从的汇报,果然对这位“人称狂生,却自谓不是狂生”的老者产生了兴趣,当下答应择日召见郦食其。
召见的日子到了,一身儒士打扮的郦食其兴冲冲地来到军中,准备拜见刘邦。等他进入室内之后,却见沛公“方倨床,使两女子洗足”——“倨”是叉腿仰靠的意思,即倚靠在床上,叉开双腿让两名女子为他洗脚。
中国上古时代,人们尚未发明连裆裤,平素以上衣垂摆遮挡隐私部位。故在唐代以前,古人正常的坐姿是:双膝屈而着席,屁股贴坐于脚跟,身体端正直立,也就是所谓的“跪坐”。可是,刘邦在接见郦食其时,却大叉双腿,隐私之处正对着来客,并且同时还享受两名女子的洗脚服务。这种行为是相当傲慢无礼的,明摆着是有意给来客一个下马威。
孰料这位倔老头也不是吃素的。他见刘邦如此无礼,便也不下拜,仅仅是作了个揖,开口便以教训的口吻质问刘邦:“足下领兵至此,是助秦伐诸侯呢,还是欲与诸侯一同灭秦?”
刘邦对这位儒服儒冠的老头儿本无好感,又见其出言不逊,不禁大怒,张口便骂:“酸臭儒生!天下百姓受暴秦迫害已久,四方诸侯争相伐秦,你竟敢反说我是助秦攻打诸侯!”
郦食其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见刘邦已被激怒,便从容地答道:“说得好!足下既然是聚义兵而伐暴秦,就不应当以如此无礼的方式来对待长者!”
几个回合的过招,刘邦已知来者并非庸碌之辈,当即停止沐足,整衣而起,向郦食其赔礼道歉,并恭请他坐到上座。
郦食其见刘邦转变了态度,心情也很舒畅,于是打开话匣子,从当年六国合纵抗秦,一直谈到当今天下大势。这老爷子口若悬河,宏论滔滔,直把刘邦听得眉飞色舞。
谈到眼前局势时,刘邦向郦食其讨教具体的行动步骤。郦食其说:“足下集乌合之众,收散兵降卒,且兵微将寡,若以这点力量直接入关攻秦,就好比人们常说的虎口拔牙,困难重重,而眼前的陈留之地,地处天下要冲,交通四通八达,并且城中积粮甚多,城池坚固,老夫与县令交情不错,愿替足下前往游说县令,使他归顺。若县令不听劝说,我愿替足下将其除掉,足下再率大兵进城。占据陈留之后,足下镇守城池,我为你筹积粮草,招兵买马。等兵精粮足之时,再纵横天下不迟。”
刘邦到底是位年届五旬的中老年人,人生经验丰富,而且他性格中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从谏如流,今见郦食其的谋划中既有战略远见又有战术安排,心中十分佩服,当即表态说:“一切敬听先生的指教!”
郦食其受命之后,连夜赶到城内拜见陈留令,开始摇舌鼓唇,进行游说:“秦朝因为无道而导致天下背叛。而今,足下若顺应天意民心,则可以成就大功;若仍然为即将灭亡的秦朝来坚守城池,我内心认为足下就很有危险了!”
陈留令听后,严肃地说:“秦朝的法律十分严厉,不可以胡说,我也不会听从你的胡说!你所教我的这个主意不符合我的本意,请你不要再提!”郦食其见陈留令不听其说,忙以其他话语来缓和气氛。
也是陈留令合该命绝,谈话结束之后,他竟然将郦食其留宿于县衙。到了半夜,郦食其趁县令熟睡之际将其杀死,然后提着首级连夜翻墙出城,投奔刘邦军中。
刘邦得到陈留令的首级,大喜过望,当即率军来到城下,将首级悬于长竿之上,令人举着以示城上之人,对他们喊道:“县令的人头在此,你们赶快献城投降,有行动迟缓者,斩!”陈留人见县令已死,群龙无首,遂争先恐后地开城投降。
就这样,刘邦唾手之间占据了“城守甚坚”的陈留。为酬郦食其之功,刘邦封他为“广野君”。郦食其感恩之余,又向主子举荐了其族弟郦商。
郦商乃陈留豪杰,他趁陈胜起义之乱,聚集少年,招兵买马,拉起了一支数千人的武装,平素干些打游击的勾当。刘邦凭空又得了郦商这支队伍,心中十分高兴,遂拜郦商为裨将,除其原来的部属,连陈留归降的秦兵也交由他统领,刘邦的西征大军因此又多了一支劲旅,这同样得益郦食其的功劳。
在刘邦的众多谋士中,郦食其的出场极具戏剧性,就是后来在追随刘邦的征战中,郦食其的经历也多富传奇色彩。这位老而不朽的智者,使刘邦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陈留,获取了大量的兵器以及可用三月有余的粮草。刘邦凭此资本募军,兵员扩充了一倍以上,为以后的“还定三秦”打下了坚实基础。此后不久,刘邦能够轻松袭破饶关,也是因为郦食其出马,以三寸之舌游说屠户出身的饶关守将,使对方放松警惕的缘故。
然而,俗话说得好:常在河边走,难免会湿脚!郦食其靠三寸之舌建功立业,最后却因为这条舌头,被齐国的田广、田横投入到沸鼎中活活烹杀!这正可谓是:啄木鸟死在了树洞里——嘴巴太硬的缘故!有关这个故事的细节,留待以后再讲。
二、刘邦入关的历程
刘邦凭藉怀王芈心的信任,幸运地捞到率兵入关的美差,并顺利打进咸阳,这是刘邦政治生涯中的一项重大资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刘邦正是凭借这一资本,才拥有了后来与项羽争霸天下的底气,并最终取得完全胜利。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刘邦入关的经过。
入关之前的周折
刘邦以“高阳酒徒”郦食其之计,兵不血刃地占领了陈留,经过数月的休整,他的战略后方得到巩固,遂于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三月,率领大军继续西略,攻打开封。
开封城池坚固,刘邦攻打数日不克。双方激战正酣之际,忽闻秦将杨熊领军杀来。刘邦担心腹背受敌,下令解除开封之围,全力以赴地迎击杨熊。行至白马(今河南滑县东),两军猝然相遇,由于秦军对这场遭遇战心理准备不足,被打得大败。杨熊束兵不住,只得向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方向溃退。
杨熊退至由遇(今河南省中牟县东),方稳住阵脚,再度摆开阵势与刘邦决战。刘邦令樊哙领军在左,夏侯婴领军在右,自己亲统中军,向秦军发起正面进攻。与此同时,再令周勃、灌婴领兵绕至秦军后方,偷袭敌人。
两军交战正激,周勃、灌婴引兵突然从背后掩杀过来,秦兵惶恐,阵势大乱。刘邦趁势分割歼之,秦军被杀得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刘邦大获全胜。杨熊见败局已定,只得杀出一条血路,逃回荥阳,却被秦二世派来的监军使斩首正法。
同年四月,刘邦乘胜率兵南下,攻打颍川郡治所颖阳(今河南省许昌西南)。或许是秦将杨熊被朝廷正法而对秦军产生了警示作用的缘故,刘邦军遭到秦军的顽强抵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才攻下颖阳。《史记》称刘邦军打下颖阳之后,“屠之”以泄愤。
也许有读者会问:楚怀王不是因为刘邦乃“宽大长者”,才令其西征吗?刘邦军怎么也像项羽军那样做出屠城的行径?
公道地说,刘邦自领军以来,确实在尽力维护他的“宽大长者”形象,此次屠城之责应由具体实施攻城的周勃来负。周勃原本就是沛丰的“少年”一流,此时虽已被封为虎贲令,但草莽习气犹存,秦军的顽强抵抗使得其属下士卒伤亡惨重,因此,周勃才命令将士屠城泄愤。
拿下颖阳以后,刘邦得到消息:赵国大将司马卬正欲率军渡河入关灭秦。刘邦唯恐司马卬抢先得手,忙率兵北上攻取平阴(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抢先占领河津(黄河渡口),切断了赵军的入关之路。接着,刘邦攻打淮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不克,只好挥师南下。在此期间,刘邦与“王者师”张良再度相遇。
前面说过,张良在武信君项梁的帮助下恢复了韩国,扶立故韩王室后裔成(人名)为韩王,张良自己也当上了韩国司徒。此外,项梁另外还借千余兵马给韩国,让其君臣自谋建国大计。韩王成与张良离开项梁之后,便在颖阳、宛城这些原本归属于旧韩国的地盘上活动。因兵微将寡,韩军所攻略的城池复得复失,一直没有太大的建树。
刘邦见到张良,先是向他传达了“怀王之约”的精神主旨,然后与张良商量,让其说服韩王成配合反秦大局,先支持自己西征,待推翻秦朝以后,再协商韩国的势力范围。
张良表示同意,在请示韩王成之后,遂领兵助刘邦攻下圜辕山(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地势险峻,为古代兵路要隘)。此后,刘邦军一路势如破竹,连下十余座城池,直至打到阳城(今河南登封市东南告城镇),至此,故韩之地平定。刘邦请韩王成留守阳翟(秦时颖川郡府治所),自己则带着张良去攻打南阳郡。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六月,南阳郡守吕齮闻报刘邦领兵杀来,忙率军在犨县(今河南省鲁山县东)东郊拦截,结果被刘邦的先锋部队樊哙杀败,秦军退守于南阳郡治所宛城(今河南南阳市)。
宛城城池坚固,兵多粮足,吕齮命令秦军坚守不战。刘邦入关心切,见宛城急切间难以攻下,于是令大军绕城西行,进逼武关(今陕西省商南县北)。
大军行至丹水(今河南淅川县西),张良劝谏刘邦说:“沛公您眼下急于进兵关中,可是,眼下秦军兵马尚多,若其据险顽抗,入关不是易事。如今您不攻打宛城,而是绕道西行,一旦宛城之敌从后面追击,而前方又有秦军当道,如此一来,我军就危险了!”刘邦听了张良的分析,猛然醒悟,遂令大军偃旗息鼓,趁天黑之际急速返回,重新将宛城团团围住。
第二天清晨,郡守吕齮闻报刘邦大军去而复来,吓得大惊失色。眼见城下敌兵如蚁,料想难以御敌。并且,如果战败,则将被秦廷正法,此前的杨熊已是榜样。如果投降,则又有刘邦军颖阳屠城的先例。思来想去,别无良策,便欲拔剑自刎。这时,舍人(亲信门客)陈恢连忙拉住他说:“大人,现在寻死为时尚早,我愿出城与刘季谈判,若谈判破裂,大人再死也还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