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15193400000008

第8章 出色的芸

9月7日

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走进小学语文课堂,在文字间行走,两三次感受过描述开国大典盛大场面的文本。记得那年,正值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的日子,才智双全的墨梅老师走进公开课的课堂。那还是20世纪90年代末期,多媒体技术还没有渗透到我们这些乡间学校。墨梅老师愣是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安排学生收集有关开国大典的历史画面图片及那代父辈生活的照片,通过实物投影来展现、比较、描述,活生生地让历史镜头展现在大家面前,着实让语文课精彩了一把。我想,当时烙在孩子们心中的那种印象肯定是悠长而久远的。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若干年以后的今天,当我离开战斗过近20年的第二故乡魏家地煤矿来到这个新的实验田时,历史再一次聚焦。今天的第二节六二班的语文课芸所执教的课题依然是《开国大典》。

简单的导入后,芸开始生字这一块的教学。芸是人过中年的人,语文功底扎实,讲课铿锵有力,字字句句掷地金声。孩子们平时的训练很扎实。就连这个枯燥的生字教学环节,孩子们也是极有规律。音节,组词;个别读,全班读;一遍,两遍,似乎是早已有了样板,教师只要一点,孩子们如流水线一样往下流淌。听起来舒坦,自然,和谐。芸当然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失误,并给予指正。

“下面,我们再看看同学们搜集资料的情况……”孩子们接着将搜集到的一份份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展现出来。到了新授环节,芸按照“大典之前、大典开始、阅兵盛况、群众游行、大典结束”的框架分析领会文章内容,感受作者笔下的大典盛况。整个课堂,学生学习状态好,通过反复地读和找出关键性的词语体会大典的盛况。举手投足间渗透着一位老教育工作者的睿智、博学及严谨。这一切的课堂基本功都是一天天、一节节积淀、传承、磨砺、打造下来的,对于青年教师来讲,都是非常好的样板埃那些刚进校的青年教师来校长这儿,校长总是说,六二班的芸,是一把刷子,值得去听听。有些东西,是要实实在在去课堂里感悟才能得到的。

芸的出色不仅在课堂,她还打理着一个班级,同时兼学校教导主任。她虽身兼三职,然而,每一项工作她都能打理得井井有条,滴水不漏。在这个学校,中年的芸,是一面旗帜,是一座灯塔,正在为青年教师的班级管理、课堂教学、做人规范起着航行标向的作用。我们有理由相信,善于思考且用智慧行走的芸必将在人生的后半段书写更加壮丽的篇章。

芸,我的干将们,在这块圣洁的教育田园里,让我们一起与共和国的飞速发展同步前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