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会科学师爱:教育可以如此智慧
15193400000057

第57章 一次平常例会的发言

10月22日

十月底的矿区,已是落叶缤纷。一支烟的工夫,地上便会落下金灿灿的一片。好在孩子们勤快,早中晚三次打扫,那些散落在校园里秋的页码便堆积起来,有的成为垃圾入箱,有的却被孩子们堆到树底下。卧底,让其慢慢腐化,用做来年的肥料。

“一叶知秋秋已深埃”

校长捡起一片随风入室有些泛黄的槐树叶,夹到那个有着灰色封皮的笔记本里。这时,下午第二节课下课的铃声突突响起,寂静了四十分钟的校园开始热闹繁忙起来。孩子们冲出教室,校园广播开始播放欢快的儿童歌曲。老师们纷纷放下手头的作业,带上笔记本向会议室走去。

点名,说教育,安排工作,强调。校长最后发言。

校长说,今天我强调三点。

第一,提倡老师们比平时提前五分钟出家门,提前十分钟到学校上班。理由吗?很简单,早五分钟出家门,大家在心理上就会有充分的准备。上班途中不急躁,急躁容易出问题嘛。有的同志算好了的,从家到学校正常用十分钟时间即可到达,于是每天十分钟前出门。可是一旦路途遇到交通堵塞、道路维修、熟人问话之类,便急中赶路,匆忙中会出现慌乱,出现非常意外的情况。早一点出门,早一点到校,就会多一点轻松,多一些坦然,早一点进入工作状态。何乐而不为呢?另外,从学生管理这方面来讲。上学到的早的孩子很多,这点闲余时间,他们做些什么呢?有没有危险的成分?我看有,这会儿,老师不在,是教育上的空白点。教师早到一点,多深入到他们中去,也是对学生负责的表现嘛。

第二,提倡放学后学生先走完,教师再离开课堂。这一点,想起来简单,做起来也不难,但要坚持下去就会有困难了。我们小时候当学生,下课后,老师走得最快。然后是学生才离开教室。从情理上讲,教师年龄长些,又站了几十分钟的讲台,先走,去办公室歇歇,也是情理中的事。既有先例,又有原因,那为什么学校还要提倡在最后一节课,学生先走,教师后走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学校的主人是学生,学生的安全便是第一要务了。大家留意过没有,当老师离开教室时,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教室里留着。抄作业的有了,破坏公物的有了。这段时间,有些孩子长期滞留在教室,有些家长等不住,还要来找。学生留在教室,自制力差,又没有人监督和管理,还会出现安全方面的隐患。所以说,大家讲完课后,再停留一两分钟,看着孩子们走完,关上最后一扇窗户,送走最后一个孩子。这是对孩子的负责,对家长的负责,对学校的负责埃

第三,不管是校内还是校外,发现学生受伤有病,谁发现,谁救治。有些教师脑子里总留有这样的观念,教育管理学生是班主任的事,出了校门,或者不是自己班的事情,便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这样的人确实存在。比如说,有时候,学生上完晚自习,天黑沉沉的,学生出了校门,发生冲突。明明是有些教师看见了,却不去制止,自己骑上车子一走了之。这样的现象,也出现过吧。所以说,但凡我们的学生,不管在校园里,或者校园外,受到威胁,出了问题,谁是第一个发现者,便是第一个救助处理者,决不能等闲视之,贻误险情。曾记得,以前有个单位,有位女矿工晚上去上夜班,路途要经过一处无人之境,结果遇到暴徒非礼。那时恰遇同时上班的另一名男矿工经过,女矿工心想终于盼到了星星和太阳啦,可这位男矿工呢,看看,便离开了。这件事情在那个单位震动很大,单位领导非常气愤,并严肃处理了这位见难不救者,大快人心。一个没有同情心的员工不是一个好员工,同样道理,一个没有将学生生命视为最高职责的教师不是一个好教师。

这三点,请老师们理解,并贯彻执行,校长加重了语气。

校长相信,自己校园里的老师们,都是有文化者,必将这些理念逐渐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去。